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832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docx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

基础知识专题

安顺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簇.新(cù) 凛.冽(lǐn) 牟.取(máo) 天纶.之乐(lún)

B.阔绰.(chuò) 禁固.(gù) 亵渎.(dú) 顶礼膜.拜(mú)

C.糍粑.(bā) 籍.贯(jí) 剽.悍(piāo) 鲜.为人知(xiǎn)

D.缄.默(jiān) 菡萏.(dàn) 嗔.视(chēng) 呕心历.血(lì)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牟取(móu)。

天伦之乐。

B禁锢,顶礼膜拜(mó)。

D嗔视(chēn),呕心沥血。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

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项:

随声附和:

和:

声音相应。

自己没有主见,

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贬义)

B项:

忍俊不禁:

忍俊:

含笑;不禁:

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D项:

栩栩如生:

栩栩:

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B.“几个”指代不明确,既指学校,也可指校长,产生歧义;C.“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D.分句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应互换。

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

(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

(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青芜如毯”对应③“诗是绿茵遍野……”;“雨声淅沥”对应①“诗是千缕缤

纷……”;“花叶相辉”对应④“诗是红叶清风……”。

所以选B。

铜仁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佝.偻(gōu) 脊.梁(jí) 倔.强(jué) 叱咤.风云(zhà)

B.押解.(jiě) 撺.掇(cuān) 亢.奋(kàng) 舐.犊情深(shì)

C.恸.哭(tóng) 憔.悴(qiáo)肖.像(xiào) 纵横捭.阖(bǎi)

D.刹.那(chà) 缜.密(zhěn) 殷.红(yīn) 怏怏.不乐(yàn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字音辨识能力。

这类题目多考查多音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及同音字辨识。

解答的前提是要识记教材中“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同时要注意识记常见的多音

字、同意字、易错字的读音、字形。

解答此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做题。

A项,脊梁(jí)是易错字字音,应读“jǐ”B项,押解(jiě)中“解”是多音字,根据语境,此处应读“jiè”C项,恸哭(tóng)应为“tòng”,此为难读易错字,所以A、B、C项错误。

D项正确。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荟萃 抉择 锋芒必露 急流勇退

B.羁绊 祷告 铤而走险 语无伦次

C.谒见 沉湎 坚如磐石 再接再励

D.伶仃 痊愈 自怨自艾 留连忘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字形的辨识能力。

这类题目多考查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解答的前提是要识记教材中“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同时要注意识记常见的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字形。

解答此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做题。

A项,“锋芒必露”,

“必”“毕”两字同音,但意思不同,“必”必须的意思;“毕”是全、都的意思,这里就是全部、都的意思,正确为“锋芒毕露”B项,正确。

C项,“再接再励”中“励”“厉”既同音,也形似,但意义不同,“再接再厉”是“再次交锋前磨一磨嘴以利再战”,因此后来就用“再接再厉”比喻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奋斗不懈。

而“励”,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相差甚远。

D项,“流连忘返”和“留恋忘返”的区别是:

词义相同,但应该用“流连忘返”。

“流连”和“留连”本来是一组异形词,词义相同。

《第一批

异形词整理表》规定:

废除“留连”,保留“流连”。

所以,只能用“流连忘返”,而不能再用“留连忘返”。

所以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

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种题型,前提是对成语的理解,只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

另外,还要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等。

本题,A项,“处心积虑”的意思是“存在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用在这里形容老师的精心辅导,明显意义、色彩都错误。

C项,“事倍功半”的意思是“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明显与句意不符。

D项中“无动于衷”的意思是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用来形容学习态度,不恰当。

所以选B。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铜仁市交通的曰益发达,铜仁人民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了。

B.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C.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潮水般熙来攘往的人群,无不标志着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D.大量研究表明,因意外造成脑损伤的患者表现出特殊才能,可能缘于大脑某些区域的活动减弱和某些区域的活动增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识能力。

常考的病句形式主要有搭配不当,前后矛盾,否定多余,缺少成分,句式杂糅,表意不明、语义重复等情况。

B项,句意表述指向不明。

后半句“我们”,结合全句而言,指代不明,从照应全句角度考虑,我们可以指中美又方,但句意想要表述的是“我们中国”。

所以B句错误。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曰的生机吗?

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要熟记于胸,如引号的作用一般有

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③重复的词句的省略;④表示思维的跳跃性;⑤表示语意未尽(话没有说完)等。

顿号使用时为了强调、突出,即使可用顿号,也应改用逗号,(通过延长停顿来突出强调),如C项中消融了、归化了就是这样,中间应该用逗号。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③②⑥⑤ C.④①③②⑧⑤ D.④③②

①⑥⑤

【答案】D

【解析】句子衔接、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和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这就好比给梁山好汉排座次,需要较强的技巧性。

就是说,只要同学们能掌握一定的实战技法,作答此类试题也并不是很难。

先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描写的是父亲早起踏黄泥的情景,再结合答案特点,能确定④为首句。

①③句比较,①句中“父亲浮在雾里”,说明我已经起来,这是自己眼前之景。

而③句才交待自己起床,显然应该在①句前面。

这样基本确定应该选择D项。

7.下面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被统治者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名《资治通鉴》。

C.《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暴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D.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B项中《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所以错误。

遵义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隘.口(ài) 与日具增 孤僻.(bì) 兴致勃勃

B.砚.台(yàn)

韬光养晦

热忱.(chén)

C.忌讳.(huì)

笑容可掬

鄙薄(bǐ)

D.称.职(chēn)

安之若素

许诺.(nuò)

不言而谕煞有介事顶礼膜拜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在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美方代表总是没有明确态度,他们的真实意图难.以.捉.摸.。

B.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C.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D.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