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869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docx

新工人岗前复习题

劳动合同复习题: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3、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几种情形。

(有两种)

合同期满,自动解除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4、劳动合同签订的原则是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5、劳动保护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劳动争议解决的方法有协商、仲裁、提起诉讼。

防治水考试内容

1、煤层顶板岩石分为哪三种?

1、伪顶2、直接顶3、基本顶(老顶)

2、断层就是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显着位移的断裂构造,根据上下盘相对位移分为哪三种:

1、正断层2、逆断层3、平移断层

3、地下水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防治水原则: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5、造成矿井充水的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有充水水源,

二是必须有充水通道

6、矿井充水通道

、煤矿的井筒:

、构造断裂带;

、冒落裂隙带;

④、封闭不良钻孔;

⑤、导水陷落柱;

⑥、地表塌陷

7、矿井透水征兆

煤层内部有吱吱的水叫声

煤层失去光泽

煤层发汗、潮湿、结成水珠

掌子面变冷

水色变为铁锈红,煤壁挂红

老空水具嗅鸡蛋气味

底鼓、片帮

8、断层的三要素:

走向、倾向、落差

9、钻孔布置的四要素:

1、位置(距左右帮及底板的距离)

2、方向:

(和掘进方向的夹角)

3、倾角:

(和水平线的夹角)

4、孔深:

(钻孔设计深度)

10、我矿目前平均涌水量:

180³/h

11、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

中等

12、防治水综合治理措施:

防、堵、疏排、截

13、我矿主要防治哪方面的水:

采空区老塘水、断层和陷落柱水、封闭不良钻水

生产技术方面:

1、“一炮三检”制度指的是、、(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分别检查工作面的瓦斯煤尘浓度及其他安全情况。

2、“三人连锁”放炮中的三个人是指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

3、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泥长度有什么要求?

1)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

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可以小于0.6m,但必须封满炮泥。

2)炮眼深度为0.6m-1m时,封泥深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

3)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4)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5)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6)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浅眼装药爆破大岩石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

7)煤巷炮眼必须封满填实(炮泥距眼口不超过100mm)。

4、我矿的开拓方式是什么?

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全井田,水平标高确定在-780m。

5、我矿主副井及中央风井的净直径、井筒深度分别是多少?

主井净直径5.0m,井筒深度818.5m;副井净直径6.5m,井筒深度843.5m;中央风井净直径5.5m,井筒深度760.5m

6、发生顶板事故的征兆是什么?

答:

顶板、支架发出响声;顶板掉渣;煤壁片帮;顶板出现裂缝;顶板脱层;直接顶漏顶等。

7.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2)在距拒爆炮眼300㎜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3)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与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4)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得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5)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安全管理方面:

1、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有哪些?

答: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

3、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必须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

5、入井人员须知?

   答:

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6、煤矿企业所说的“三大规程”指的是哪“三大规程”?

  答:

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7、“三违”指的是哪“三违”?

答: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

8、“一通三防”指的是什么?

答:

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

  

9、矿井下常用的通风设施有哪些?

答:

有风门、密闭、风桥、测风站等四种。

10、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26°C、30°C,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措施。

 11、突水前的预兆有哪些?

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12、处理瞎炮又叫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瞎炮,可重新联线放炮;

二)在距瞎炮0.3米以外另打同瞎炮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三)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

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瞎炮炮眼。

四)处理瞎炮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五)在处理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13、“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指的是什么?

答:

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同时在现场认为安全无问题方可放炮。

  14、放炮前要设的“三警戒”指的是什么?

答:

警戒人、警戒网(牌)、警戒哨,放炮员接到班组长的放炮命令后必须大喊三声“放炮了”或鸣笛三响,至少再等5秒钟方可放炮。

 15、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答:

(1)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2)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3)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4)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5)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16、“一炮三检”制度指的是什么?

答:

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工作面的瓦斯煤尘浓度及其他安全情况。

17、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应遵守下列哪些规定?

答:

(1)每班发车前,应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等。

(2)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

(3)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m/s。

(4)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照明,架空线必须安设分段开关或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域架空线电源。

(5)双轨巷道乘车场必须设信号区间闭锁,人员上下车时严禁其他车辆进入乘车场。

 18、乘车人员必须遵守下列哪些规定?

   答:

(1)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的护链。

(2)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3)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

(4)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车箱之间搭乘。

(5)严禁超员乘坐。

(6)车辆掉道时,必须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19、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答:

(1)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

(2)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

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水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员必须及时发出警号。

(3)严禁放飞车。

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20、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的空气浓度,都不得超过多少?

答:

都不得超过0.5%。

   21、可采用扩散通风的硐室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

硐室的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的硐度才能采用扩散通风。

   21、掘进巷道应采用何种通风?

答:

应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不得采用扩散通风。

   22、布置进风口有何条件?

答:

井风井口必须布置在不受粉尘,灰土,有害和高温气体侵入的地方。

     23、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其具有三个基本任务:

供给井下适当的氧气:

冲淡并排出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及浮尘:

造成井下适宜的气候条件。

      24、沼气爆炸的危害有哪些?

答:

主要危害有三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形成强大的冲击波3)爆炸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25、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答:

沼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定的浓度的沼气(5%—16%);高温火源(一般为500度—800度);足够的氧气(O2含量不得低于12%)。

  26、什么叫煤与沼气突出?

答:

是指井下开采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大量的沼气与碎煤从煤体中突然抛向采掘空间,并伴有巨大的响声和强大的动力现象。

27、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要坚持“三不生产”的原则是:

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28、事故发生后,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追查处理,“四不放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没找到事故责任人不放过;责任人没受到惩处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29、什么叫隔爆?

什么叫失爆?

答:

隔爆:

当电气设备外壳内导电部件产生的电火花使外壳内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时,决不能引起设备外壳外部周围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和燃烧,这种性能称为隔爆。

失爆:

隔爆电气设备外壳失去隔爆性和耐爆性。

30、什么叫“三专两闭锁”?

答:

三专:

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

两闭锁: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31、矿工井下避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⑴、积极抢救。

⑵、及时汇报。

⑶、安全撤离。

(4)妥善避难。

32、通电后放不响炮怎么办?

答: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通电以后装药炮眼不响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放炮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一定时间,才能沿线路检查,找出不响的原因。

33、放炮后必须进行哪些工作?

答、⑴巡视放炮地点。

⑵撤除警戒。

⑶发布作业命令。

⑷洒水降尘。

⑸处理瞎炮。

34、掘进工作面全断面一次起爆对安全有哪些好处?

答:

⑴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可以避免因分次爆破容易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的危险。

⑵可以避免分次爆破时容易使相邻炮眼的炸药被挤压、电雷管的脚线和桥丝被崩断或震断、电雷管被带出,从而产生拒爆或瞎炮的现象。

1、入井须知都有哪些内容?

答:

必须参加班前会领取任务和安全措施后方准下井;入井前严禁喝酒,有病、精神不好、疲劳人员严禁入井;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棉质工作衣,严禁穿化纤衣服,穿矿工靴,脖子扎毛巾,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超长工具、大件物品严禁随身携带乘罐笼,应装入矿车;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应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入井乘罐时自觉接受井口把钩人员检身,上下罐笼要排队。

机电方面:

1、矿井提升设备主要由:

提升机、提升机钢丝绳、提升容器、天轮、井架以及装卸载附属装置组成。

2、提升钢丝绳在悬挂前必须对每一根钢丝绳进行拉断、弯曲和扭转3种试验。

3、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4、矿井提升机必须装设哪些保险装置?

答:

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限速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闸间隙保护装置;松绳保护装置;满仓保护装置;减速功能保护装置

5、强力胶带机应装设哪些保护装置?

答:

1、欠压保护2、过电流保护3、巷道内有充分照明4、打滑保护5、堆煤保护6、防跑偏保护7、按规程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8、行人跨越输送机的地点设过桥9、温度保护10、烟雾保护11、自动洒水装置12、运送人员时有段带保护13、软启动装置

6、我矿副井提升机的最大静张力525KN,最大静张力差160KN。

7、煤矿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装置,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8、空气压缩机必须有:

压力表和安全阀,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

1、机电运输事故大致分为提升事故、电气事故和机械伤人事故三大类。

2、“两述一检”:

手指口述、岗位描述、设备点检。

3、斜巷串车提升,严禁蹬钩。

行车时,严禁行人,运送物料时,每次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和装载情况。

4、维修电气装置时要正确使用保安用具。

如验电笔,绝缘手套,绝缘靴等。

5、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采用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由专责电工执行;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电制度;严禁约时送电;断开了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必须锁住,并在操作手把上悬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6、检修和搬迁井下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前必须停电;井下验电,接地,放电工作,必须在瓦斯浓度为1%以下时进行。

所有的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扳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只有执行此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一通三防:

一、填空题

1、瓦斯传感器的吊挂距顶不大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点。

2、矿井常用的通风设施风门、调节风窗、风墙、风桥、风障、密闭门等。

3、矿井外因火灾具有以下特点突发性灾变性蔓延迅速易于失控易于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风流逆转等

4、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二、名词解释

1、矿尘——矿井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产生、并能在空气中飞扬一定时间的各种微细矿物的总称。

2、“火风压”——系指当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3、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各处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的地面火灾。

4、外因火灾——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

5、内因火灾——由于煤炭本身发生的化学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煤炭燃烧的火灾。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煤(岩)与瓦斯突出?

答:

煤与瓦斯突出指矿井开采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斯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很短时间内,突然从煤(岩)层中以极快速度向巷道的采掘空间喷出大量煤(岩)和瓦斯,并伴有强烈声响和强大机械效应的异常动力现象。

2、煤与瓦斯防治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是什么?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3、矿尘的危害有哪些?

答:

1)煤尘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

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尘肺病。

3)矿尘能缩短机械和仪表使用寿命。

4)污染环境。

降低工作面能见度,使工伤事故增加。

1、入井须知都有哪些内容?

答:

必须参加班前会领取任务和安全措施后方准下井;入井前严禁喝酒,有病、精神不好、疲劳人员严禁入井;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棉质工作衣,严禁穿化纤衣服,穿矿工靴,脖子扎毛巾,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超长工具、大件物品严禁随身携带乘罐笼,应装入矿车;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应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入井乘罐时自觉接受井口把钩人员检身,上下罐笼要排队。

2、煤与瓦斯突出有哪些征兆?

答:

1)无声征兆:

如煤层结构发生变化(层理紊乱、煤体干燥、松软、色泽变暗、层理逆转、煤层变厚或变薄等);工作面压力增大(支架来压、煤壁开裂、外鼓、片帮、底鼓等);瓦斯增大或忽大忽小;顶钻或夹钻等;2)有声征兆:

如煤体内响煤炮、劈裂声;掉碴、脱落或射出煤块,折断支柱等;3)其他预兆:

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墙发凉、特殊气味等。

1、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2、煤矿企业所说的“三大规程”指的是、、操作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

3、犯罪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根据犯罪的主观心态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4、“一炮三检”制度指的是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分别检查工作面的瓦斯煤尘浓度及其他安全情况。

5、煤矿职工职业道德内容包括:

热爱本职工作;钻研职业技能;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坚持安全生产;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抢险救灾。

自救互救复习题:

1、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2、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3、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区)都必须至少有

(2)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

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5、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严禁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6、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7、过滤式自救器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

8、进入避难硐室躲避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9、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10、新工人下井前,必须接受不少于(8)h的培训和训练,并达到在(30)s内完成佩用自救器的熟练程度。

11、凡封条破坏或已(开启过的)自救器,无论时间长短,都应(报废)。

12、矿井透水时如果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13、瓦斯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会(燃烧和爆炸);浓度达到(40%)以上时,能使人窒息

14、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

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

15、止血带止血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C),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太短会使出血、休克进一步恶化。

A、0.5hB、1.5hC、1.0hD、2.0h

16、当巷道中出现异常气味,如:

煤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表明风流上方存在(A)。

A、煤炭自燃B、瓦斯突出C、顶板冒落D、存在硫化氢气体

17、严禁使用(B)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

A、2B、3C、4D、5

18、新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经过不少于(B)学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A、60B、72C、80D、20

19、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内有容(ABCD)。

A.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B.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C.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D.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20、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ABCD)

A.及时报告灾情B.积极抢救C.安全撤离D.妥善避灾

21、下列说法正确的:

(ABC)

A、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B、对刚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C、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D、动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血流比较缓慢

22、井下放炮能产生的气体有:

(BCDEF)

A、瓦斯B、一氧化碳C、硫化氢D、二氧化碳E、二氧化硫F、二氧化氮

23、ZH30D型自救器的佩带方法?

答:

1、取下保护罩;

2、掀起红色的开启搬手,拉开封口带;

3、打开外壳上盖;

4、整理好气囊;

5、拉出口具塞和启动针;

6、把口具塞进嘴里,咬住牙垫,吹一口气进入气囊;

7、夹上鼻夹;

8、戴上头带或跨带

9、戴好矿帽,立即撤离危险区。

24、为什么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答:

当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引起中毒或窒息死亡事故。

如果在发生上述事故时,戴上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就可以平安脱险,所以规定每一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