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829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docx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退出问题研究

  [摘要]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

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

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

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

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

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

  [关键词]经济转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退出,信贷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

  中国新一轮银行业改革正在稳步推进,2004年以来国家相继对中行、建行和工行进行注资和财务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

无论是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革还是上市,银行业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

如何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如何使资产持续稳定地保值、增值?

我们认为,关键是在确保新增贷款投放准确的同时抓好信贷退出。

信贷退出广义上是指在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银行根据贷款合同按时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的经济行为,即贷款到期收回;狭义上是指当银行信贷员根据相关信息和技术手段,发现企业出现显现或潜在的信贷风险时,为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提高风险掌控力,主动或被动地按期或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本文主要是从狭义方面探讨信贷退出问题。

  一、信贷退出的原则、标准和时机

  

(一)信贷退出的原则信贷退出的一般原则。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其风险载体之一就是信贷。

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信贷退出要服从于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决策过程来看,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如果信贷资金面临的风险损失小于其预期收益,则不考虑信贷退出,反之,则考虑信贷退出;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在决定采用信贷退出策略后比原则就成为信贷退出的依据。

一般来说,信贷退出成本主要是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潜在成本等,信贷退出的收益是事实收益、机会收益和潜在收益。

如果退出的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成本,则退出是有利的,反之则不利。

2.信贷退出的具体原则。

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风险大小、边际回报率高低和银行自身风险偏好等,可将退出客户分为全部退出、部分退出、逐步退出和预备退出4类。

退出客户类型不同,相应的退出原则也不同:

(1)对于全部退出企业,应强调退出的坚决性和迫切性,以压缩到零为目标;清收到零后,除办理低风险信贷特殊业务外,其余一般信贷关系永久终止。

(2)对于部分退出企业,应着重把握和控制退出主动权,根据授信测算结果确定退出计划、退出节奏和力度,以降低退出成本。

(3)对于逐步退出企业,应强调在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向低风险业务品种倾斜的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要通过改善业务品种、担保方式来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牢牢把握退出主动权,控制好退出节奏,为全面或部分退出做准备。

(4)对于预备退出企业,要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变化、资金的流向与流量变化和融资变化等,由于这类企业的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必须辨证看待,做到进入有度、退出及时,体现灵活的进退策略。

  

(二)信贷退出的判断标准

  制定信贷退出的判断标准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银行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一般来说,稳健性要求较高的银行,退出标准较高,经营风险就会较小,相对盈利空间减少;盈利性为目的的银行,退出标准相对较低,经营风险就会较大。

另一方面,银行要考虑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成熟度、产业生命周期、行业生命周期、全球经济周期、区域信用环境等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从微观上分析行业的进入壁垒、企业产品的供求集中度、产品盈亏平衡点、产品可替代性及财务状况等,确定信贷退出的定性和定量标准。

只要符合表1中两个以上定性或定量标准,就应对相应的企业实施信贷退出。

  (三)信贷退出时机

  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是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

从企业或行业生命周期来看,企业或行业退出时机的最佳点是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拐点。

银行在确定信贷退出时机时必须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一事一议,不能采用统一、固定的方法。

要遵循现代决策理论,即现实中无最优决策,但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替代最优化决策,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决策结果,实现向最优化决策的逼近。

所以,银行要对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等发展趋势进行超前研究,把握退出时机。

一旦发现企业有潜在经营风险,就应控制融资总量,实施信贷退出,保证信贷退出及时和科学。

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

从宏观角度来说,信贷退出首先要把握的是行业及其特征。

行业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任何行业可以分为周期性、保持性和成长性三类,每类行业与经济周期变化大小不一。

商业银行在搞清楚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之后,根据自己的信贷目标、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资金使用的期限结构,决定退出的具体策略:

对于成长性行业,可以积极支持;对于保持性行业,可以适度支持;对周期性行业,要依据经济周期的节奏,保证信贷适时退出。

  2.准确把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时进行信贷退出。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是银行确定信贷最佳进退时期的重要依据。

该理论认为,随着社会需求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也随之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结果是衰退产业的经济规模持续收缩,投入增加但产出下降,边际利润减少,其平均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多余的生产要素资源通过市场重新配置,没有得到配置的资源成为损失。

因此,银行要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时、准确地预测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变化,确定应该退出的衰退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贷款退出,以减少信贷风险。

  3.准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选择最佳退出时机。

企业生命周期包括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直至死亡4个阶段。

目前银行信贷退出往往选择在企业出现资产负债率攀升、现金流逐步下降、财务状况日益恶化等明显问题的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信贷退出难度较大,银行往往采取贷款重组、再融资、依法清收等消极被动的退出措施,结果是效果不显着,信贷资产风险加剧。

从企业的现金流量来看,现金流随企业生命周期变动而由小变多,再由多变少,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峰。

信贷风险大小变化与之完全匹配,企业成熟期为现金流量和信贷风险变化的拐点。

因此,一方面,在企业由盛转衰的时候银行应该有选择地主动退出部分或全部信贷市场;另一方面,如果是“夕阳行业”中的非“龙头”企业,则尽管企业财务指标尚可,并且无论企业处在生命周期的什么阶段,银行也应逐步退出。

  4.准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

与其他生命周期一样,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在产品引入期和市场成长期,资金流由小到大,逐步扩张;在产品成熟期,资金流比较稳定,增减幅度不大;在产品衰退期,资金流开始缓慢下降,规模逐步缩小。

因此,对于处于上升通道行业的企业,如果其产品处于投入期,就应适度支持;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前段要大力支持;在成熟期的后段要适时退出;在衰退期应果断退出。

  5.准确把握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适时进行信贷退出。

目前,银行的普遍做法是,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状况的变化等确定是否退出。

由于信用等级相同的企业其信贷资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可能不同,如果信用等级是由好变坏,则其贷款潜在风险就会大于信用等级由坏变好的企业。

因此,信贷退出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至少应该对其近3年的信用记录、市场占比、财务状况变化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状况是企业技术、管理、经营等状况的具体体现。

企业经营涉及管理、技术、资本、营销等诸多方面,其最终效果体现在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上,所以,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有关重要指标的趋势分析,可以确定信贷进退策略,如果企业信用等级、利润、现金流量、市场占比、产品开发能力等呈下降趋势,则将企业列入退出之列,银行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对于规模扩张速度过快的企业,应特别高度关注,适时部分或全部退出。

  二、信贷退出的策略和路径

  

(一)信贷退出策略——理论层面分析行业信贷退出策略。

行业退出包括行业本身和行业内企业的信贷退出两个层面,其退出策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行业周期性授信控制。

银行通过分析行业存贷款边际贡献率、存贷款依存度和其他相关的市场化指标,评价并判别该行业处于哪一个周期阶段,制订出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每一时期该行业信贷准入、控制、退出的授信标准,指标要以定量为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每半年调整一次,最后使所有行业信贷市场准入、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如果存贷款边际收益等于或小于存贷款边际成本,或存贷款依存度下降,说明该行业可能正处于转型期或已进入衰退期,银行要减少授信,逐步整体退出,从总体上控制贷款风险。

二是对行业的实时定量分析。

银行要广泛收集有关行业销售、赢利、贷款利息清偿、技术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生产经营等要素变化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实时进行定量动态分析,对行业某个周期性阶段进行刚性授信,逐步整体地从这类行业中退出。

三是要正确分析、评价行业的风险程度,对不同风险行业实行不同的进退策略,如表2所示。

对于同样的优质客户,首先选择低风险行业的优质客户群,其次再选择风险较高行业的优质客户,也即行业相同,看客户经营水平,优秀客户看行业风险状况。

信贷退出时,对于同一行业,优先退出劣质客户。

四是充分依托信贷风险预警系统,对行业信贷风险适时提出风险预警综合分析报告,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2.区域信贷退出策略。

区域信贷退出是指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经济总量、社会金融秩序、金融信用、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客户群的风险大小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定量计算出一定时期内某个区域的授信,通过授信杠杆和退出载体企业实现部分或全部区域信贷退出。

区域信贷退出既可以是经济区域,也可以是行政区域,但更侧重于行政区域。

因此,区域信贷退出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根据区域特征和风险大小,把信贷市场划分为竞争区域、慎进区域、限制区域和退出区域等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采取不同信贷进退策略:

竞争区域是商业银行信贷进入的重点,实行倾斜式的信贷资源配置;对于限制区域,在信贷资源的计划配置上给予限制甚至退出;对于慎进区域,在信贷资源的计划配置上实行谨慎进入;对于退出区域,在信贷资源的计划配置上坚决退出。

二是从分析银行信贷资金存量中不良资产的区域占比入手,结合特定区域内客户的不良信用记录和地方政府的干预程度,确定辖内信贷的高风险区域,然后先从不良贷款的企业逐步过渡到普通企业、次优企业乃至优质企业,逐步压缩直至全面冻结该区域内的信贷需求,同时辅以机构降格、撤并和业务品种收缩等内部改革措施,逐步实现商业银行从高风险区域的信贷退出。

  3.信贷产品退出策略。

我国金融业全面放开后,中间业务尤其是信贷衍生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的主要业务。

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充分依托风险评级预警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行所有信贷产品的风险状况做出综合分析报告,并根据信贷产品风险预警分析报告确定拟退出的信贷产品,进而对信贷产品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达到信贷退出的目的。

对部分或全部退出企业,应优化金融品种组合,充分发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贴现等低风险信贷产品的功能优势,逐步替换信贷资金存量,促进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储备贷款等信贷产品的逐步退出。

  4.企业信贷退出策略。

无沦是产业、行业还是区域信贷退出,最终都要落实到商业银行从具体企业的信贷退出。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讲究策略和方法,科学计划,妥善安排,分期分批,稳步推进,因企施策,分类治理。

对于一些占用贷款份额过大,但发展前景不乐观的企业,即使能够正常还本付息,也要逐步退出;对于生产能力过剩、经营效益不佳、缺乏竞争优势的传统行业企业,要压缩信贷总量,加大退出;对于即将转制的企业,要抓住企业转制,通过积极参与,促进其重组、兼并、联合,以使贷款移位到优势企业,进而实现退出;对于担保人信用等级高、无潜在风险的贷款,可通过追索担保实现贷款向担保人移位;对于长期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风险无法转化的A—级以下客户,要促其走规范破产道路或实施依法收贷,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信贷退出路径——实践层面分析

  信贷退出有许多路径,按退出路径是否直接可分为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两类。

直接退出是指银行以现金清收的方式实施信贷退出。

间接退出是指在银行的主动参与或策划下,使造成企业风险的潜在因素消失,实现信贷资产的间接退出。

前者是一种消极的退出路径,后者是一种积极的退出路径。

在实际操作中,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

  按退出路径大小可分为宏观信贷退出和微观信贷退出,宏观信贷退出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全部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与宏观信贷退出相对应的是单个银行从单个企业的信贷退出,称作微观信贷退出,它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两类。

信贷风险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风险萌芽、风险成长和风险爆发三个生长阶段,贷款发放风险有潜伏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等生长节点。

对于不同个体,其在贷款风险生长阶段和生长节点的风险程度及风险成本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区分不同个体的信贷风险生长阶段和生长节点的特征、风险起因,区分风险因素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从而选择在风险萌芽阶段及时、主动退出。

  直接退出。

  

(1)授信刚性控制。

最高综合授信是指,商业银行综合考虑企业所处产业与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因素定量计算所得到的衡量企业(行业)承贷能力,并指导贷款投向与投量的刚性控制的综合性指标。

对企业或行业的信贷退出,银行可采取授信刚性控制办法,对拟退出的客户或行业,通过核定授信为零或减少授信额度来控制同业占比和融资总量,达到信贷退出的目的。

  

(2)利率杠杆。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货币市场利率价格的上浮上限,利率成为商业银行调节企业融资的重要杠杆,对拟退出的客户,银行可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加大企业融资的价格成本,促使企业重新选择其他融资渠道来归还已有贷款,从而达到信贷退出的目的。

这是一种有效的退出方式。

  (3)信贷销售。

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本充足率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有时商业银行将贷款本身以转让、参与贷款等方式销售给新的所有人,同时销售银行对出售的贷款保留服务权。

这种方式必须是在其他银行尚没有发现企业有潜在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它为银行处理收益下降的资产提供了机会,可以寻求高收益率资产,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降低了风险。

从国外商业银行的实践看,信贷销售分为回购型和非回购型,如果银行只是为了信贷退出,其信贷出售只能选择非回购型,非回购型是信贷退出的最佳选择。

 (4)贷款重新安排。

它是指银行为达到信贷退出目的而对企业融资的本息支付的期限、利率、方式等进行重新安排,这种安排的政策性、时效性、规范性和策略性都很强,是信贷退出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形式,在主观上态度必须坚决,措施必须得力,退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须到位,否则难以奏效,但要防止道德风险。

贷款重新安排方式主要有:

从零受偿破产企业退出或从核销呆账企业的信贷退出,提高担保、抵(质)押比例或部分归还本息,更换贷款币种规避汇率风险以换取其归还银行部分贷款本息,通过免除罚息、豁免部分或全部利息以加强企业归还贷款本息的意愿等。

  (5)拍卖债权。

一般来说,银行给企业贷款时大部分都办理了贷款抵押手续,即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权置换成企业动产或不动产,这部分不动产由于环境变化可能升值。

如果贷款出现风险,对资不抵债或无力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银行可以拍卖抵押物等财产而部分收回、全部收回甚至超值收回信贷资金。

尽管这种信贷退出形式目前在实践中还不多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外投资者的介入,这类信贷退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6)依法清欠。

依法清欠是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的一种无奈行为,对具有下列情况的,可以运用此方式。

一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加工项目,或被列入国家禁止投资项目中的基本建设项目,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或生产工艺。

二是预计企业经营状况日趋恶化,难以起死回生,或生产经营停止,没有现金流入。

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具备还本付息能力,但是采取各种方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拖欠银行本息。

四是企业严重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发展前景暗淡,银行可促使其依法规范破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贷款损失。

  2.间接退出。

  

(1)债权转移。

债权转移是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将拟退出企业的债务落实到新的法人企业,从而实现信贷退出,即企业通过转让部分或全部股份实现其经营权或所有权转移时,一并将银行债权转移到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偿债能力的优势承债企业。

这类退出企业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企业经营将要或已经发生困难;二是企业设备或企业使用的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因而能够为优势企业所接纳。

债权转移的信贷退出时银行信贷资本没有损失或损失很小。

  

(2)融资替代。

企业融资分为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和间接从货币市场融资两种方式。

从间接融资替代角度来说,一家银行信贷退出就是使企业从其他银行融资来归还贷款,达到信贷全部或部分退出的目的。

从直接融资替代角度来说,就是银行使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和发行企业债券等其他渠道融资来替代银行融资,实现信贷的间接退出。

由于银行拟退出的客户往往也是难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的客户,尤其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对融资主体的要求依然非常高的情况下,替代融资方式对银行信贷退出的适用性十分有限。

  (3)渐进退出。

渐进式退出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行业层面。

由于行业在由成熟期转向衰退期时,大量企业经营前景急剧恶化,所以,先从这类行业中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退出是保证信贷经营目标的必要步骤。

二是企业层面。

某些企业在短期内具有偿还本息的能力,生产经营和现金流量尚可维持。

但如果其所处的行业逐渐转入衰退期,经营前景不是很乐观,也应逐步压缩规模,避免因行业衰退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4)移位退出。

就是用最优资产置换次优资产,其核心是实现信贷资金向信用等级高的借款主体转移。

除了企业兼并等使存量次优资产向优质资产转移外,还可采取转变承贷方式实现信贷退出。

这主要是对企业集团而言,比如,当银行认为子公司的信贷风险将增加时,银行可使企业集团来承担子公司的债务,是把子公司的债务向母公司转移还是把母公司的债务向子公司转移,在具体操作中应视母子公司各自的具体经营情况而定。

  (5)以进代退。

即以新发放贷款来盘活、收回老贷款。

对贷款逾期、企业效益尚可、产品有市场、现金流量正常、有足够抵押财产且贷款用于正常经营周转的企业,银行可采取再注入新贷款,实行封闭运行,帮助企业渡过暂时难关,之后再实施新老贷款一起退出。

该退出方式一定要审慎,防止越陷越深。

对于新产品开发能力强,基础管理较好但暂时有财务困难的企业,可以通过支持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或转产新产品等方式,帮助企业涉足前景好的行业和产品,从而实现信贷资金进入新领域,信贷资产从次级向优质转移的目标,但是,要避免产生贷款的过度进入现象。

由于新产品面临的不确定性大,使用这种退出方式必须慎之又慎。

  (6)信贷资产证券化。

指商业银行将可产生预期收益,但流动性较低的不良信贷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通过技术处理在公开市场以发行证券的方式折价出售、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从而变成流动性较高的资产。

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实际上以该信贷资产的未来收益为支撑,将证券化了的资产的受益权和该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让渡给风险投资者,降低银行对每笔贷款进行跟踪监督、动态控制的必要性,提高流动性,从而达到回收信贷资产、转嫁风险的目的。

目前全球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证券主要有过手证券、资产支持债券、转让证券、抵押担保债券和剥离债券等。

  总之,信贷退出有多种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结合实际,积极灵活地选择各种有效的退出方式,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减少信贷资金的损失,提高营运效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三、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建立“观念转换”和“关系转化”的信贷退出机制。

主动退出是“以退为进”,尽管有损失,但是如果不快刀斩乱麻,损失会更大。

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是退出和进入4种搭配的关系,即主动退出+主动进入、主动退出+被动进入、被动退出+主动进入、被动退出+被动进入,第1种属积极型,第2种属谨慎型,第3种属盲目型,第4种属消极型。

二是退出在战术上要服从于战略,使主动退出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退出战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战术也很重要,不讲策略,同样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不能一味强调安全而不发展,信贷资金退出后要积极稳妥地进行新的投放,但要注意安全。

四是银行与企业关系。

应避免主动退出某一企业、项目时给其他企业、项目造成信用危机,要坚持“一企一策”,最大限度地维系现有的社会信用关系,为构建新一轮银企关系埋下“伏笔”,打好基础。

  2.建立信贷主动退出机制。

要防止企业繁荣时贷款一哄而上,企业困难时一哄而下的短期化经营行为,及时做出预测和预报,增强退出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1)规范信贷行为,将信贷退出计划贯穿于贷前、贷中和贷后全过程。

一是在信贷准入前就必须明确每笔贷款的退出时机、退出途径和退出方案。

凡还贷资金来源不落实或不明确的企业,一律不允许发放增量贷款。

二是贷中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办妥合法有效的贷款手续,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还款方式和还款资金来源,依法办理担保手续,做到第二还款来源有保证。

三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变化,严格贷款期限管理,按预定方案及时清收贷款,落实贷款管理和清收责任,确保贷款市场性退出和预期性退出计划的实现。

四是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必须及时依法清收,尽可能避免贷款损失。

(2)逐户确定信贷退出名单。

根据风险大小逐年确定全部退出、部分退出、逐步退出和预备退出的客户名单,建立退出客户“会诊”制度,分析退出的有利时机和条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退出方案,明确退出工作时间表。

对于传统客户,可以部分或全部向其他商业银行让出市场份额,但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准确把握时机,注意策略和操作技巧。

(3)坚决落实清户清收战略。

对于贷款额度小的“死户”,应千方百计坚决清户。

对于有不良信用纪录、恶意逃废债务或资不抵债的企业,要通过追究保证人、处置抵押物、依法诉讼等形式坚决清收,同时全面落实清收不良贷款指令性指标,坚持以现金形式清收入账,防止抵贷资产进入银行后的二次损失。

  3.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

任何行业都有其兴衰生死的自身规律和生命周期,这一规律和周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只有认真分析行业发展阶段,控制行业的信贷总量,才能从总体上控制贷款风险。

过去,银行不注重控制行业信贷风险,贷款又是分散决策,造成在纺织、水泥、化工等行业的贷款失控,损失严重。

近年来,公路、电力、电信业等发展迅猛,正处于行业的兴旺发展时期,其贷款需求大增,各个金融机构承诺的贷款数量很大,但如此继续无限制地增贷下去,极有可能出现总体上的信贷风险。

因此,在一定时期应对重点行业实行总量控制。

从当前的情况看,需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实行信贷总量控制,结合实际情况核定其行业信贷限额,限制和压缩对传统产业、竞争激烈的一般加工产业、夕阳产业以及入世后受冲击大的产业的贷款规模,如对冶金、轻工、机械、汽车、化工建材、纺织等企业,以及对一般性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贷款。

商业银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行业信贷分析,定期发布行业进入、退出信息,指导全行信贷投向,建立一套有效的行业预警退出机制,优化行业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4.建立区域信贷退出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区域信贷市场的不均衡。

如果平均分配信贷资源,就不能集中资金去竞争最优的信贷市场。

为了提升商业银行对优质信贷市场和优质客户的竞争力,提高信贷投入产出率和信贷资产质量,商业银行要加强区域经济研究,建立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