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780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春》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课文,了解本文严谨精美的构思。

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词语及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大好时光的思想感情,培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对写景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细致观察、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文章最后三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设境切入:

(设计一)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春天,赞颂过春天。

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韦应物说“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春》。

冬天里我们远去,春姑娘姗姗而来,文章展现在我们跟前的是一片阳光明媚,和风吹送,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色,这景色给大地注满了无限生机,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设计二)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今天,我们就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起欣赏美丽的春。

(设计三)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转,风云如何变幻。

有这样一篇文章,它总是不知不觉地走进我们心底,牵动着我们心底最深处的情愫,引导着我们走向充满希冀的明天。

是怎样的文章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春》,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吧!

二、读中理解:

1.学生情景朗读。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配以音乐《秋日私语》)

2.课文围绕“春”字,写了哪些内容,请列出阅读提纲。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盼春总括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生机勃勃

绘春春花图花争春百花盛开

春风图风唱春和风吹送

春雨图雨润春轻柔宁静

赞春迎春图人迎春喜悦希望

三、读中探究:

1.深入品读《春》,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春天草、花、风、雨、人的独特美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朗读评析的形式进行。

2.学生默读,交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第2段:

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

春草图。

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

春花图。

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

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

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

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

(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

春风图。

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触觉:

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

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

春雨图。

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

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

迎春图。

“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

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四、读中体悟:

1.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和歌唱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新鲜而富有风趣,几乎每句都运用了修辞。

请用:

我读了,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好在(写出了)。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反复手法表达出盼春的急切心情,用拟人手法表示春到来的欢欣。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分句构成排比,生动鲜明地表现初春的特征,用“脸红”比拟太阳热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用“偷偷地⋯钻”比拟小草,写春天悄悄地走来。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用反复表现小草的勃勃生机。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选取青少年在春天里的几种自由自主、充满生机的活动,自然地排比起来,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用比拟、对偶的手法突出描绘了春风和春草的特点,很有真实感。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桃树、杏树、梨树”是排比。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拟人和回文兼用。

“你”“我⋯‘让⋯‘赶趟儿”是以写人的词语写植物,是拟人手法。

果树春天开花本是自然界固有现象,用拟人手法给果树以人的竞争个性,表达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连用三个比喻构成排比,赞美和描绘花色的鲜艳、美丽。

花里带着香味,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由甜味联想到秋天的果子,这里使用了超前夸张手法。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用“闹”字拟写出春天热热闹闹的生气。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野花遍地是”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数量多。

“像眼睛⋯像星星”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逼人喜爱的样子。

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

两者一结合,正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满地的野花在阳光照射下争春斗艳的情态。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一句。

原诗为: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风”即春风。

引用此诗表现风的温暖,又增加了诗意。

“像母亲的手”是比喻,说明杨柳风的温柔。

“抚摸”一词表明由比喻转化为比拟,拟春风为母亲的手。

这一句从感觉上写出了春风的温暖。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草,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妙用“酝酿”、“泥土的气息”,在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成似芳香的美酒——拟物手法,写出了春的气息、春的味道。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把鸟儿比拟成快乐的歌手,赋予春天以美丽、欢畅、清新的意境。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成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三个明喻构成排比。

“牛毛”喻春雨细密,“花针”喻春雨闪闪烁烁的样子,“细丝”喻春雨连绵,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

风吹小雨点飞速斜落,看上去像斜线织于天地之间。

借薄烟比喻雨雾描绘绵绵的春雨。

这些比喻写出了春雨绵绵的景象。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sta的夜。

在乡下。

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房屋因下雨而“静默着”,这是一种比拟的手法,使房子富有了生命力。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这是春天空中和地上-g-见的事物,采用宽式对偶来描绘春天的这种特征。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用比喻说明春天人们争先恐后地出来活动。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两个动词迭用形成对偶。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引用谚语突出了一个“春”字,因为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春是人们希望的象征,是一年内实现梦想的开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比喻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春天像娃娃,新的,娃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春天的美丽,活泼,令人喜爱。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

把春天写得活灵活现、美丽可爱。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用比喻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春天像青年,青年有胳膊和腰脚,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最后用三个比喻构成的排比,热情地歌颂了美丽的春天,赞美了有着无限生机,有着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春天,给人们美的享受、美的力量。

五、写中升华:

1.选择秋风、秋雨、秋阳、落叶等秋景中的一个方面来写,用一段话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写出来就可以了。

看谁写得快,写得好。

注意在写的过程中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方法。

2.学生写作练习。

六、教师小结:

(设计一)朱自清先生的《春》堪称“春的绝唱”,他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洋溢着诗情画意,让我们深为叹服。

我们在课下可以再找来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月色》或《绿》等读一读,与本文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设计二)大自然是美的,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是美的,而更美的是你们那一颗颗聪慧的心,一枝枝生花的笔和你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老师真诚地祝愿大家在那盈盈春水中,萋萋芳草上,写下你的春之物语,留下你的美好春光,绽放出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设计三)

(师生共同诵读)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阴分阴须爱惜,莫负春色与时光!

七、板书设计:

《春》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还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诗言志辨》等。

二、写作背景: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

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课本》第四册中,即选录了《春》这篇散文。

这大约是目前所见到的《春》的最早出处。

朱自清1928年曾在《那里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在那一时期前后的其他作品中,也确是反映了这种消极思想倾向。

但《春》这篇文章的基调是积极进取的。

三、文学常识:

比喻。

比喻就是根据联想打比方,使人明白。

它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和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和道理。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像……似的(──样)”,“好像”,“好比”,“如”,“宛如”,“仿佛”,“好似”等等(注意:

“像”不能写成“象”);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

“是”,“变成”,“成为”,“成了”,“等于”等等;借喻是直接说出喻体,不用比喻词,也不说出本体的比喻方式(它可以加上本体和比喻词还原成明喻)。

判定比喻句通常用三条方法:

①本体与喻体是异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性质相同;

③比喻词一般是动词(有时也可以是介词)。

回答比喻的作用时,通常采用“……鲜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特征”这样的形式。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朗润(rùn)眨眼(zhǎ)抚摸(fǔ)酝酿(yùnniàng)嫩叶(nèn)

蓑衣(suō)稀疏(shū)巢(cháo)

2.形近字辨析:

嫩叶(nèn)眨眼(zhǎ)缭绕(liáo)恼怒(nǎo)

懒惰(lǎn)贬值(biǎn)嘹亮(liáo)脑子(nǎo)

烘托(hōng)蓑衣(suō)

哄动(hōng)衰弱(shuāi)

3.多音字辨析

zhǎng(涨潮)yūn(晕车)bó(薄暮) hè(应和)

涨晕薄báo(薄脆)和huò(和面)

zhàng(涨红)yùn(黄晕)bò(薄荷)hé(和平)

4.词语解释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本文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炫耀。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烘托】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5.词义辨析

【工夫 功夫】

二者都是名词。

表示时间意义时,多用“工夫”,如“我做这件事花了很多工夫。

”表示本领、能力时,多用“功夫”,如“中国功夫(指武术)”。

五、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万物苏醒、吐露生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六、相关资料

1.朱自清《春》新解(王世群)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传统课文。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大体有两种解读方法:

一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将文章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并将“绘春”部分细分为“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春花图——花争春__第四自然段;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迎春图——人迎春——七自然段”;二是从审美学的角度,在“结构美”、“意境美”、“绘画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各个方面上来解读文章。

这都是很不错的。

现在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角度。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和”的精神。

《周易·乾卦·彖》云: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

”《老子》第四十二章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论语·学而》: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强调“和”不是回避矛盾。

《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所谓“和”包含了宇宙自身要素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人与人之间的和合。

“和”与“同”是不同的,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用这种传统文化精神来解读《春》,我们会发现,《春》实际上就是一篇描写“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的精妙散文。

那么,《春》是怎样描写“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的呢?

首先,看“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春”随时至,“景”随序生。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冬去春来,这是自然规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唐·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早有描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春草必有春花,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写到:

“雪消门外干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白雪一消,千山一绿,春花就蓬蓬勃勃发了,真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到处“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白朴《天净沙·春》)这正是朱自清描写的景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只是朱自清写得更加具体实在,而且采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读来饶有兴味。

春花从来就是伴着春风而来的。

请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在《春》中,朱自清正是写了“春花”之后就写“春风”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而春雨又常常是伴着春风而来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朱自清在《春》中,也适时地写了“春雨”之美景。

二是景景和合,相映成趣。

写春天到来,整体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具体是春山“朗润”,春水“涨起”,春阳艳丽,有如人的“脸红起来了”。

写春草萌生,整体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情态是伴着“轻悄悄”的春风,显得是那样“软绵绵”的。

写春花烂漫,不仅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赶趟儿”,而且有“红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和“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婆娑多姿;不仅有“甜昧”,使你“闭了眼”就仿佛看到树上“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而且有“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写春风吹来,不仅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扑面而来,而且有“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的“鸟儿”,在“高兴起来”时“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写春雨时至,不仅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朦胧,而且有“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的迷人。

其次,看“自然与人的和谐”。

当春草萌生时,人们是何等的快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当春花烂漫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而且可以嗅到花里的“甜味”;不仅可以观赏蜜蜂的热闹、蝴蝶的翩飞。

而且可以使人产生结满累累果实的遐想……

当春风拂来时,人们既可以享受到母亲般的“抚摸”,又可以品尝到“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所“酝酿”出来的甘醇;既为“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美景所陶醉,又为“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所倾倒。

尤其是,在春风骀荡里,“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何等的和谐、和乐、和融!

春雨的可爱是自然的,而当“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与之相映,加上“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的配置,就美不胜收了。

再次,看“人与人的和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决不仅仅是儿童和少年的游戏。

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和“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的美景,品尝“花里带着”的“甜味”,遐想“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硕果,倾听“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嗡”,观看“大小的蝴蝶”的“飞来飞去”,也不仅仅是成人,不仅仅是某一阶层的人。

尤其是“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而一向被认为是艰难辛苦的“农夫”,他们“披着蓑,戴着笠”,在“地里工作”,他们确实不那么悠闲,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忙碌,正是为了秋天的收成,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春天的一道美景。

最后,看“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

客观世界是和谐的,作者的主观世界是不是和谐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不仅因为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为此提供了可能,而且从作者在文章结尾处那样由衷地、深情地赞美春天可以得出结论。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崭新的春天,充满生机。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柔美的春天,充满魅力。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刚健的春天,充满活力。

从这样的角度解读《春》,我以为更能把握《春》的意境,更具教学的张力。

也许有人要说,一个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写过《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揭露社会黑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去写那么阳光的作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春》发表的时间和作者当时的状况。

据研究,《春》大致写于1930年到1937年之间。

这期间,作者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是作者于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

这说明,1930年到1937年之间,朱自清的生活相对稳定,作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图书馆主任(1935年),待遇应该不会很差。

二是朱自清的夫人武钟谦于1929年11月26日去世,遗下三子三女,丧妻的痛苦和抚育子女的艰辛需要得到排解,这正如当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需要排解一样。

尽管1932年8月,朱自清又与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师从齐白石与溥西园的陈竹隐女士结婚,但是,对亡妻的怀念却未有丝毫减弱,新婚不到3个月,他就写下了无限深情的《给亡妇》一文,陈竹隐女士后来在《朱自清:

情如潭水》一文中也回忆到:

“婚后,我们回扬州去看望了父母孩子,我还与佩弦一起到他前妻的坟上去扫坟。

我感到佩弦的感情是那么深沉,那么炽烈。

”这样,朱自清需要有心理的排解,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三是当时朱自清正埋头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开设“宋诗”及“中国文学批评”两门课程,编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同时潜心研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