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407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乙)

   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填序号)

句(甲):

________            句(乙):

________

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

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

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

【答案】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

(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

(1)B、A

(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

(3)对母亲的依恋

(4)花孩子说:

“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

“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

”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

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哦,是小猫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

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

“喵喵,谢谢!

   老屋说:

“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猜猜“窟窿”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

A. 声音                                         

B. 洞穴                                         

C. 颜色

(2)“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中“凑”的意思是________

A.聚集   B.碰   C.接近

“使劲往前凑”说明________。

(3)下面与“安心”意思相反的一项是________

A.放心   B.担心   C.舒心

我们还可以这样搭配:

安心________    安心________

(4)“‘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三个同学读到这段话时,分别对后面会发生什么做出了预测。

小明:

老屋又破又旧,老屋要倒了。

小红:

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老屋肯定倒不了。

小华:

课文插图中的老屋向一边倾斜,门板上有破洞,所以老屋要倒了。

①小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红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

A.故事的插图    B.故事的内容    C.故事的题目

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Ⅰ这三个同学的预测都是有依据的。

________

Ⅱ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________

Ⅲ小明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________

(5)如果接下来是“熊宝宝”向老屋求助,它会说:

“________。

”老屋会说:

“________。

”当“熊宝宝”得到帮助后它会说:

“________。

”老屋接下来又会说:

“________。

”你预测的依据是:

________。

(6)你认为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   )

A. 爱听故事                                 

B. 乐于助人                                 

C. 舍不得倒下

【答案】

(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B;C;A;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

再过一个冬天,行吗?

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解析】【分析】

(1)、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选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②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①B、C、A;②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

再过一个冬天,行吗?

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点评】

(1)、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②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这段中的_______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

A. 第1句话;树多;第2、3两句

B. 第1句话;树多;只有第2句

C. 第2句话;院子多;第3、4两句

(2)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个_______,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

(  )

A. 比喻;凤凰树的枝叶、红云        

B. 比喻;凤凰树的花、一片片红云        

C. 比喻;小城、红云

(3)“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多选)

A. 竞相开放                          

B. 开得娇艳而繁茂                          

C. 开花时发出了声响

(4)“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

A. 数量多                         

B. 颜色绿                         

C. 树冠大                         

D. 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答案】

(1)B

(2)B

(3)A,B

(4)A

【解析】【分析】

(1)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往往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本段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

本段中描写滨海小城树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

第一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概括叙述小城庭院里树多的特点。

段落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

 

(2)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本句话写的是凤凰树的花开的繁盛,红色的凤凰树花像一片片白云把小城笼罩住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凤凰树花比作一片片白云。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

结合上下文,凤凰树的花开的那么热闹,既点出了花的繁茂,又写出花争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撑开的绿绒大伞” 写出了榕树的颜色:

绿绒,也就是绿色,大伞既点出了树冠的形状向伞,也写出了树冠之大。

故答案为:

(1)B;

(2)B;(3)A、B;(4)A

【点评】

(1)段落中心句的一般都在句首,往往起到概括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本题中有明显的本体与喻体。

(3)本题要理解其中的词义,结合上下文,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天柱山的山峰很高,我们在天柱山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

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

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

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lěi lèi),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

   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

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像棉花糖。

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zàng cáng)。

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

那些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

   难怪大诗人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

(1)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日积月累________(lěi lèi)    捉迷藏________(zàng cáng)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名声远扬到国内外。

__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

________

(3)“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这一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   )

A. 比喻和拟人                               B. 拟人和排比                               C. 比喻和排比

(4)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本文先写天柱山是________的旅游胜地,然后写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

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最后又说天柱山真是个________的地方。

这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6)关于“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这句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借助若隐若现的山来表现天柱山的雾很大。

B. 这里写山和雾没有关系,只是作者看到了而已。

(7)试着写出“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的意思。

提示:

想想本文描写了天柱山的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点。

天柱山有奇特的________和奇特的________,二者相映成趣,秀色无边。

【答案】

(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

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

(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这道题是短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________来树枝________房子,小松鼠________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________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选择正确的动词填入横线上。

造   挖   衔   找

小喜鹊________来树枝________房子,小松鼠________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________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2)用横线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

准备过冬的植物有________,准备过冬的动物有________。

(4)你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

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答案】

(1)衔;造;找;挖

(2)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3)深秋时各种动植物都做好了过冬的准备;松柏、杨树、柳树;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此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答案为:

(1)衔、造、找、挖

(2)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3)深秋时各种动植物都做好了过冬的准备;松柏、杨树、柳树;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

(4)略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运用。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要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

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

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节选自朱自清的《绿》,有删改)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________   出现——________   准确——________

(2)作者对梅雨亭和梅雨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雨亭斜对着梅雨瀑。

B. 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字中一般。

C. 梅雨瀑从上面冲下来时像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

(3)朱自清先生在写梅雨潭时用了许多比喻句,请用波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________,并分析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到了梅雨潭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请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5)观察不仅要细致,还要调动多种感官一起观察。

细读下面三句话,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来观察的。

A.眼睛   B.鼻子   C.耳朵   D.皮肤

①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

________

②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________

③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________

【答案】

(1)分外;呈现;确切

(2)B

(3)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亭;苍鹰

(4)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5)C;A;D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结合选项比较判断正误。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分外、呈现、确切

(2)B

(3)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亭;苍鹰

(4)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5)①C;②A;③D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学飞

   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

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

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期未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麻雀妈妈问燕子:

“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

”燕子说:

“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

(2)从文中找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

目的又是什么?

(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

”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

(1)xíng;chù;dōu;jiāo

(2)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