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262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docx

郑州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

1-3平面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条件是什么?

答:

必须使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1-5试确定下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图中绘有箭头的活动构件为原动件):

a)推土机

的推土机构;d)渣口堵塞机构;f)筛料机机构。

解:

a)推土机的推土机构

活动构件数n=5,低副PL=7(6个转动副,一个移动副)高副PH=0。

F=3×5-2×7-0

=1等于原动件数∴有确定运动。

d)渣口堵塞机构

由分析可知与杆1相连的滚子2,属于局部自由度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排除。

则n=6PL=8(7个转动副,1个移动副)PH=1

∴F=3×6-2×8-1=1

等于原动件数

f)筛选机的筛料机构

由图:

杆1和杆2焊在一起属于一体,与杆3相连的滚子4绕其中心的转动是一个局部自

由度

∴n=6PL=8(6个转动副,2个移动副)PH=1

∴F=3×6-2×8-1=1

等于原动件数

3-5.已知一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行程H=60mm,偏距e=20mm,行程速比系数K=1.4,试确定曲

柄和连杆的长度l2和l3。

(规定用作图法求之)

解:

(1)由行程速比系数K,求出极位夹角θ。

θ=180°×(K-1)/(K+1)

=180°×(1.4-1)/(1.4+1)=30°

选比例尺u=1:

2,作图,可得:

(2)连接C1和C2,并作C1M垂直于C1C2,C1C2=H;

(3)作∠C1C2N=90°-θ=60°,C2N与C1M相交于P点,由图可见,∠C1PC2=θ=

30°;

4)作三角形PC1C2的外接圆O,则曲柄的固定铰链中心A必在该圆上。

(5)作与C1C2线相距为e的平行线,与外接圆O交于的点即为A点,连接AC1、AC2,

则∠C1AC2=θ。

(6)因极限位置处曲柄与连杆共线,故AC1=l3-l2,

AC2=l3+l2,所以曲柄长度l2=(AC2-AC1)/2;

由比例尺量得:

AC1=28mm,AC2=82mm,

所以l2=(82-28)/2=27mm。

(7)以A为圆心和l2为半径作圆,交C1A延线于B1,交C2A于B2,即得B1C1=l3,由比

例尺量得:

l3=B1C1=56mm。

综上可知:

曲柄长度l2为27mm,连杆长度l3为56mm。

3-6.已知一导杆机构的固定件长度l1=1000㎜,行程速比系数K=1.5,确定曲柄长度l2

及导杆摆角φ。

(解析法求解)

解:

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

θ=180(K-1)/(K+1)=180°×(1.5-1)/(1.5+1)=36°

所以由图可得,导杆摆角φ=θ=36°

所以曲柄长度l1=l1×Sin(φ/2)

=1000×Sin18°=309㎜

3-7.已知一曲柄摇杆机构,摇杆与机架之间的夹角分别为φ1=45°,φ2=90°,固定件

长度为l1=300㎜,摇杆长度为l4=200㎜,确定曲柄和连杆的长度l2,l3。

(解析法求解)

解:

由图中的两个极限位置可得:

AC1=l3-l2AC2=l3+l2

所以l3=(AC1+AC2)/2

l2=(AC2-AC1)/2

所以只需求出AC1、AC2的长度。

在三角形AC1D中,由余弦定理

AC1=(l12+l42-2l1l4Cosφ)1/2

=(3002+2002-2×300×200×Cos45°)1/2

≈212㎜

在三角形AC2D中,∠ADC2=φ2=90°,

所以AC2=(l12+l42)1/2=(3002+2002)1/2≈360㎜

所以l3=(AC1+AC2)/2=(212+360)/2=286㎜

l2=(AC2-AC1)/2=(360-212)/2=74㎜

5-4.图5-27所示,一螺旋起重器,其额定起重量FQ=50KN,螺旋副采用单线标准梯

形螺纹Tr60×9(公称直径d=60㎜,中径d2=55.5㎜,螺距P=9㎜,牙型角=30°),

螺旋副中的摩擦系数f=0.1,若忽略不计支承载荷的托杯与螺杆上部间的滚动摩擦阻力,试

求:

1)当操作者作用于手柄上的力为150N时,举起额定载荷时力作用点至螺杆轴线的距离;

2)当力臂l不变时,下降额定载荷所需的力.

P9

(1):

tg

d55.5

2

0.0516

2.96

f

V

tg

V

f

Cos

2

0.1

30

Cos

2

0.1035

得5.91

V

,有自锁现象。

V

F

t

Ftg

Q

()50tg(2.965.91)

V

7.8(KN)

T

F

d

t

2

2

Fl

l

F

d

t

2

2F

7.8

3

10

55.5

2150

1440mm

(2)

当力臂l不变,

下降额定载荷时可得:

Fl

Ftg(

Q

V

d

2

2

Fl

Ftg(

Q

V

d

2

2

F

Ftg()

QV

d

2

2l

50

3

10

tg

(5.91

2.96)

2

55.5

1440

51N

即当力臂仍为1440㎜时,下降额定载荷所需的力为51N

5-5螺旋副的效率与那些参数有关?

为什么多线螺纹多用于传动,普通三角螺纹主要用于联

接,而梯形、矩形、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答:

螺旋副的效率与λ(升角),α(牙型角)有关

即:

对于多线螺纹导程较大,所以λ较大,进而η较大,所以多线螺纹多用于传动。

普通三角螺纹牙型角α比其他三种都大,ρV较大,所以η较小,并且ρV>λ能够自锁,

故用于联接。

而梯形、矩形、锯齿形螺纹,α角较小,ρV较小,η较大,所以它们主要

用于传动。

5-11图示一螺栓连接,螺栓的个数为2,螺纹为M20,许用拉应力[σ]=160Mpa,被联接

件接合面间的摩擦系数f=0.15,若防滑安全系数s=1.2,试计算该联接件允许传递的静载

荷F。

解:

分析得:

这是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由于螺栓的预紧力:

两个螺栓,两个摩擦面:

n=2,k=2

∵螺纹为M20,受横向载荷,

小径d1=17.291㎜.

41.3Q

0

[]

V得

2

d

1

Q

0

2

d[

1

5.2

]

F

2

d[

1

5.2

]

2

2

17.291

5.22

160

14.44KN

.

∴该联接允许传递的静载荷应小于或等于14.44KN。

5-13图5-16所示压力容器的螺栓联接,已知容器内的压力p=1.6Mpa,且压力可视为不

变,缸体内径D2=160㎜,螺栓8个,沿直径为D1的圆周分布。

若螺栓的性能等级为

4.8级,试确定螺栓的直径。

解:

由题意可知,此为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总的外载荷为

1212

FQDP3.141601.632153.6N

2

44

因8个螺栓对称分布,故单个螺栓所受的外载荷为

F

32153.6

Q

N

,方向沿螺栓轴线向上

FQ4019.2

88

因压力容器有特别的紧密性要求,所以残余预紧力FQr取1.5FQ,螺栓所受总拉力

FQ2.52.54019.210048

FFF

QQrQ

N

性能等级为4.8的螺栓,查表5-4得σs=340Mpa,

假定螺栓直径d=16㎜,按表5-5取[σ]=0.33σs=112.2Mpa

螺栓小径

d

1

4

1.3F

5.210048

Q12.18

mm

[]3.14112.2

由表5-2查得粗牙螺纹d=16㎜时,小径d1=13.835㎜略大于计算小径12.18㎜,故原假

定合适,采用M16螺栓。

6.5某V带传动的带轮直径dd1=100mm,包角α1=180°,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

fV=0.5,预紧力F0=180N。

试求:

1)该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2)传递的

最大转距。

解:

(1)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

F

t

f

e1

v

2F

maxf1

0

e

v

1

1

2180

0.5

0.5

e

e

1

1

360

4.806

4.806

1

1

236N

(2)传递的最大转距

T

max

d100

d1

Ft23611.8N

max

20002000

m

6.11试设计一由电动机驱动的某机械的链传动。

已知传递的功率P=3kw,小链轮转速n1

=720r/min,大链轮转速n2=200r/min,该机械工作时载荷不平稳。

解:

1.选择链轮齿数z1、z2:

设V=3~8m/s,由表6-11取小链轮齿数z1=21,因传动比为

i

n

1

n

2

720

200

3.6

∴大链轮齿数

z2=iz1=3.6×21=76

2.初步确定中心距a0=40P;

3.求链节数Lp:

L

P

2

a

0

P

z

1

2

z

2

P

a

z

2

2

z

1

2

2

40P

P

2176

2

P

40P

76

2

21

2

130.42

L

P

132

4.确定链节距P:

根据题意,由表6-12查得KA=1.3;由表6-13得

K

Z

Z

1

19

1.08

1.11;

K

L

L

P

()

100

0.26

1.K

07;单排链

P

1

代入:

P

0

K

K

P

A

K

L

K

Z

P

1.33

1.111.07

1

3.28kw

查图6-19,选用10A滚子链,其链节距P=15.875mm,且工作点落在链板疲劳区内,与原

假设相符。

5.实际中心距:

a≈a0=40P=40×15.875=635mm;

6.验算链速V:

V

zPn

11

601000

21

15.875

601000

720

4m

/

s

15m

/

s合适

且6.4m/s3~8mm

在内,与原假定相符。

7.选择润滑方式:

根据V和P,由图6-20选用油浴或飞溅润滑;

8.求作用在轴上的力

F

t

P

1000

V

1000

3

4

750N

作用在轴上的力:

F

Q

1.2F

t

900N

9.求分度圆直径:

d

1

P

Sin(180

/

Z)

1

15.875

Sin(180/21)

106.5mm

d

2

P

Sin(180

/

Z

2

15.875

Sin(180/76)

384.1mm

7-6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中心距a=120mm,传动比i=3,小齿轮齿数z1=20。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模数和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

解:

大齿轮齿数z2=iz1=3×20=60

1

由m(z1z)

a,

2

2

得模数

m

z

1

2a

z

2

2

20

120

60

3

(mm)

分度圆直径:

d

1

mz32060

1

(mm)

d

2

mz

2

360180(mm)

齿顶圆直径:

dm(

a1

z

1

2h

a

*

3(2021)66(mm)

d

a

2

m(

z2

2

*

h

a

3(6021)186(mm)

齿根圆直径

:

d

f1

m(z

1

*

2h

a

*

2c

3(202120.25)52.5(mm)

dm(

f2

z

2

*

2h

a

*

2c

3(602120.25)172.5(mm)

7-9在一个中心距a=155mm的旧箱体内,配上一对齿数z1=23,z2=76,模数mn

=3mm的斜齿圆柱齿轮,试问这对齿轮的螺旋角β应是多少?

解:

中心距:

a

1

2

d

d

12

m

z

1

n

2Cos

z

2

Cos

m(

n

z

1

2

a

z)

2

3(76

2155

23

0.958

得16.65

7-13用于胶带运输机上二级减速器中的一对齿轮,其传动比i=3,传动效率η=0.98,

输出转速n2=65r/min,输出功率P=4.5Kw,由电动机驱动,单向运转。

试确定这对齿轮

的中心距及其主要尺寸。

解:

(1)确定转距和载荷系数

n1in365195r/min,P

21

P

2

4.5

0.98

4.6kw

T

1

Fd

t1

2

1000P

1

V

.

d

1

2

1000P

1

1

1000P

2

n

1

60

9.55

3

10

P

n

1

9.55

3

10

4.6

195

225N

m

若为减速器中一对对称布置的齿轮,且为软齿面,则K取1.3。

(2)选择材料:

因T较大,载荷基本平稳,故小齿轮用40Cr钢,调质,HB=280;大齿轮用40Cr

钢,调质,HB=250。

(3)选择齿数和齿宽系数:

初定Z1=32,Z2=iZ=96,Ψd取1;

(4)确定[σH]和[σF]:

由图7-21和图7-22查得两轮的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和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

610MPa580MPa

Flim1Flim2

750MPa700MPa

Hlim1Hlim2

则有:

[

F

]

1

F

lim

S

F

1

610

1.25

488MPa,

[

F

2

]

F

lim

S

F

2

464MPa

[

]

H1

H

lim

S

H

1

750

1

750MPa,

[

H2

]

H

lim

S

H

2

700MPa

(5)按齿面接触强度条件确定d1:

d

1

76.6

3

KT(i

1

[

dH

1)

2

]i

2

76.6

3

1.3225(31)

2

17003

3

10

71mm

(6)确定模数和齿宽:

m

d

1

Z

1

71

32

2.2

按表7-1圆整成标准值,取m=2.5mm,则

d1=mZ1=2.5×32=80mm

b=Ψdd1=1×80=80mm.

(7)验算齿根的弯曲强度:

由表7-4得:

yFa2.5,y11.635;y22.2,y2

1SaFaSa

1.795

则:

yFa2.5,y11.635;y22.2,y2

1SaFaSa

1.795

F1

2KT

1

2

bzm

1

y

Fa1

y

Sa1

2

1.3

80

3

22510

2

322.5

2.51.635

150488(MPa)

F2

y

Fa

2

y

Fa1

y

Sa2

y

Sa1

F1

2.2

2.5

1.795

1.635

150

145464(MPa)

故两轮轮齿的弯曲强度足够。

(8)传动中心距及其主要尺寸:

a

1

2

(ZZ)m

12

1

2

(32

96)

2.5

160mm

d

1

80mm

d

2

2a

d216080

1

240mm

d

a1

d

1

2m8022.585mm

d

a

2

d

2

2m24022.5245mm

d

f1

d2.5m806.25

1

73.75mm

d

f2

d2.5m2406.25

2

233.75mm

7-15一对直齿锥齿轮传动,模数m=5mm,齿数z1=16、z2=48,两轮几何

轴线之间的夹角∑=90°。

试计算这对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

解:

齿顶高:

h

a

h155()

*mmm

a

齿根高:

*Cmmm

*

hf(ha)(10.2)56()

齿高

:

hhahf5611(mm)

锥距

:

R0.5m

2

z

1

2

z

2

0.55

2

16

2

48

126.5(mm)

齿顶角:

a

arctg

h

a

R

arctg

5

126.5

2.2635

齿根角:

f

arctg

h

f

R

arctg

6

126.5

2.7156

分度圆直径:

d

1

mz51680

1

(mm)

d

2

mz

2

548240(mm)

分度圆锥角:

z

1

1arctgarctg

z

2

16

48

18.435

9018.43571.56521

齿顶圆直径

:

d

a1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