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666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的文本特点及高考基本题型。

2.掌握高考实用类阅读中传记阅读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

知识梳理:

【考点解读】

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是考生得分较高的题目,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较明显的:

要么遗漏要点,要么原文抄录。

这充分说明了考生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没有加工,或者说只是“粗加工”。

针对上述问题,复习时要注意吃透筛选标准,确定筛选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规律揭示】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传记阅读必考考点,题型比较稳定,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总结概括题。

可单独设题,也可与分析传主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等考点结合,综合命题。

【技巧指导】

1.加强化练习,参透高考,提高复习效率。

历年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练习,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常考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律,了解常见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2.加大传记阅读量,积累素养,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累,是整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

学生可通过加大阅读量,进一步熟悉传记特点,掌握传记中选材组材的方法,了解传记阅读信息筛选常用方法,提高对传记中信息的筛选能力。

3.掌握筛选并整合信息的方法

(1)读,把握全文内容

面对传记文本,不管命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先静下心来,通读全文,观其大略,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对文本作整体感知,弄清楚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基本倾向是怎样的等等。

这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础。

不少考生在解答筛选信息类试题时,往往只关注题干涉及的信息,而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从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2)寻,寻找筛选目标

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

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

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3)辨,辨析整合材料

需要提取的信息点理清之后,还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词语表意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尤其要注意将那些零散的、描写具体的信息材料,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

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

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点,一定要分点列举、分条作答。

4.筛选并整合信息遵循原则 

(1)尊重文本意识。

即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完全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筛选出来的信息是原生态的。

 

(2)整体意识。

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做题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学会整体阅读,理清基本思路,避免被局部问题所牵引,避免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误导。

 

(3)结构意识。

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语句层次的变化来把握文意,有效筛选重点语段、关键信息。

 

(4)目标意识。

能够依据题干要求,从文中择其要点进行归纳,调整组合。

 

5.了解传记阅读筛选信息类试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1)多项选择题 

①设题方式:

多项选择题的错误选项一般有以下几种问题:

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张冠李戴、误评人物、手法错误等。

 

②解题思路及方法:

 

a.定位:

在选项中选择需要“定位”的关键信息,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区域。

b.思辨:

以文章的内容、情节、主旨为背景,在相关区域中思考选项是否有根据、是否符合事理和文意。

c.判定:

思辨中通过合理联想、推断,判断选项的正误。

 

(2)简答题 

①简答题的设题方式: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叙写或论述的?

……体现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这样说?

(这样说的原因、理由、根据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②解题思路及方法:

 

a.提取信息:

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并提取重要词句。

对材料进行比较辨别,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去枝叶,留主干;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等)。

b.转化信息:

紧扣题意,选择正确的句式作答,不可机械地照抄原文,也不可完全用自己的话作答,可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换一种表述方式(转侧面为正面)。

c.连缀要点:

根据答案要点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

6.有效组织答案:

(1)紧扣题意。

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问题答得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

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而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地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语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3)整合概括。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的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另外,筛选就是归纳,即将具体、零散的东西,归纳并梳理成简明扼要或抽象具体的要点,不能什么都照抄原文。

确实能摘抄的,也要适当加以转换为评价性主的语言,这样的筛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筛选,没有归纳的筛选叫摘抄。

(4)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列点分条陈述,依据分值答题,一般是三点或六点。

要特别防止过度答题,即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过度答题,以致出现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的情况。

(5)熟记一些常用的答题术语,并合理运用。

 

【真题导航】

(2016·高考全国卷乙)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

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读文技巧]

第一步:

明事

请先在文中用横线标记出记叙陈忠实人生经历的时间性语句,然后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以概括传主陈忠实写作的关键阶段。

1965年,发表散文《夜过流沙沟》,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1979年,发表小说《信任》,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自我感觉不再是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1979年9月25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赢得“小柳青”的名声,是其由业余作家到专业作家的转折→1985年,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形成→1992年,创作了《白鹿原》,奠定了其在文坛上的地位。

筛选出这些事件之后,就能很快地分析第一题的各个选项的正误。

第二步:

知人

要“知”陈忠实需要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文章标题为“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属于自己的句子”指什么?

“寻找”经历了哪些历程?

解读:

陈忠实的“属于自己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联系文章内容,“属于陈忠实的句子”应该指陈忠实在文学生涯中的探索、体悟和取得的成就。

他的“寻找”历程:

①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

②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

③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

④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答了这个问题,第三、四题的部分答案已经出来了。

(2)要真正知“陈忠实”需从1985年,因为文章称“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1985年,陈忠实做了哪些“标志性”的行为?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解读:

①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②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③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这个问题解决了,高考试题的第二、四题就好解答了。

第三步:

辨法

本文在以时间为序写陈忠实的人生经历外,还运用了细节描写,请思考下面问题:

(1)这篇传记为什么要写传主“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这一细节?

解读:

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传主陈忠实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实现精神的脱离;这种精神的脱离也是创作《蓝袍先生》的动机,便于展现文章的主旨,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2)文章为什么要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

解读:

因为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陈忠实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产生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也说明陈忠实是一个善于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正因如此,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句子”,所以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是为了题目和主旨的需要。

解答写法上的详略问题,也便于解答第二题。

第四步:

察情

要解答本文的写作意图,请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1)“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解读:

①西装事件的联想;②泰国之行的触动;③“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的影响。

这些因素其实就是当时陈忠实所处的写作社会环境,正因为这些因素,陈忠实才想着超越原来的自己,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突破,创作了奠定文学地位的《白鹿原》。

思考了这一问题,第四题的部分答案也已经出来了。

(2)链接①②各有什么作用?

解读:

链接①是为了表现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陈忠实由此确立了在文学上的地位,人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是文章的写作意图之一。

链接②是为了展现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这也是本文要展现的主旨。

思考了这两个问题,文章的主旨也好理解了,高考试题的第三、四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公民的命运

(波兰)姆罗热克①

   让我们开门见山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本国遥远偏僻的地区,那里的天气跟首都的天气一样。

寒来暑往,刮风下雨,阳光普照,与大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从气候特点来看,你分辨不出两者有何不同。

但是,令人吃惊、甚至恐惧的是权威人物的首创精神。

他们为了了解本地天气状况,决定在这遥远的地方建造一所气象台。

这不是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是划出一小块矩形地盘,四周用白色栅栏围起,中间有一个仪器箱,架在细长的支腿上。

   挨着气象台是干事的房屋,他的工作除了照看仪器外,还包括书写天气状况的准确报告,这样,假如有人询问情况,权威手头就有了必要的信息,不至于茫然不知所答。

   干事是一个非常尽心尽职的年轻人。

他写的报告清楚简洁,并且一直准确可信。

假如有雨,他会尽可能从每一角度记述雨情:

几时下雨,雨量多少,时间多少……否则他不会罢休。

假如阳光明媚,他也会不遗余力准确无误地给予记述,是一就说一,是二就说二。

他懂得全国上下都在勤奋工作,创造财富为他发放工资,所以他感到自己必须专心工作。

他永远也不会无所事事,因为在这个地区,天气总是变化无常。

   临近夏末时,暴风雨频繁起来,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他翔实地记述下来,把报告交往上级办公室。

暴风雨还是接踵而来。

   一天,一位年老而经验丰富的同事拜访他,这位同事目睹了他的工作情况,临走前随口说:

“朋友,我觉得你报告的调子是否有点低?

   “此话怎讲?

”干事感到惊奇,“你可以亲眼看一看,是在下倾盆大雨嘛。

”“不错,是在下雨。

当然,谁都能看见。

但你应该明白,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吗?

要采取科学态度。

请注意,这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出于友谊才提醒你。

”这位老气象学家穿上胶鞋走了,一边走,一边直摇头。

年轻的干事独自留在那里,继续写他的报告。

他有些焦虑地凝视着天空,接着又写了起来。

大约就在这时,他出乎预料地接到了上面权威的传唤。

虽不是最高权威,可仍然是一个权威人物。

他带着把伞进城了。

权威在一所漂亮的房间里接待了他。

雨点打在屋顶上,滴答作响。

“我们之所以召你来,”权威声明说,“是因为我们对你报告的片面性感到惊奇。

这段时间,你报告的调子太悲观。

丰收在望,而你却喋喋不休地报告雨情。

你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吗?

”“可是在下雨嘛……”干事说。

“别找借口。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这儿有你最近所有的报告,你不能否认。

你工作干得不错,可优柔寡断。

我要你明白,我们不会容忍任何失败主义情绪。

”会见后,干事把伞合起来,夹在胳膊下,回到了气象台。

这一举动意愿虽好,但他终因遍身被雨淋透,得了感冒,不得不卧床休息。

不过,他不承认这是因雨所致。

   翌日,天气好转。

他喜出望外,立刻写下了报告:

“雨停了,必须承认,下得并不太大,只是断断续续下了几点。

看现在,阳光多么灿烂!

”确实,太阳驱散了乌云;天气渐渐暖和过来,大地冒着蒸气。

干事一边欢快地低声哼着曲子,一边忙着自己的工作。

下午,一阵冷风吹过,乌云又开始聚集。

他走进屋,生怕患上流感。

下一份报告又该写了,他写道:

“太阳运行如故。

哥白尼早已证明,日落只是表面现象。

它实际上总是光芒四射;只是……”

   写到这儿,他突然停笔,感到非常不畅快。

当第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时,他摆脱了机会主义想法,只写道:

“17点,雷雨。

   第二天,又是一场暴风雨。

他作了报告。

第三天,虽没有暴风雨,可下了场冰雹。

他又作了报告。

他浑身洋溢着一种心安理得,甚至是心满意足的奇怪感觉。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邮递员又给他送来传唤令时为止。

这次传唤令是从“中央权威”那里发出的。

   他从首都返回后,心里再没有什么疑虑了。

连续几天来,他的报告都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偶尔还响彻着辩证的论调。

例如:

“虽然短期偶然出现的阵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灾,但是什么也摧不垮工程兵和救援分队的战斗精神。

   随后的报告描述了风和日丽的天气。

有些甚至是用韵文写成的。

然而,大约两个月以后,他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一定会使权威百思不得其解。

报告说:

“该死的暴雨。

”下面是用铅笔潦草地写着这样的话:

“村里寡妇生下的男婴发育良好,尽管人们都认为他活不长。

   一项调查表明,他是喝得醉醺醺之后写这份报告的,买酒的钱是他变卖气象仪器换来的。

自那以后,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他在绕着田野行走时被闪电击死,当时手里还拿着一只卢尔德神钟②,他企图把乌云驱散。

他基本上还是个诚实之人。

【注】①姆罗热克,波兰当代荒诞派文学代表作家。

②卢尔德神钟,一种宗教祈请的器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荒诞小说,作者在相对平淡的文字表述中,利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扭曲的人和事,深刻地表现了批判之意。

B. 小说中,老气象学家目睹了干事的工作情况后“一边走,一边直摇头”,说明干事工作呆板教条,不能讨权威欢心。

C.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说明权威对干事长期以来的“失败主义情绪”的报告已忍无可忍。

D. 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呈现出人物曲折微妙的内心。

(2)请结合两次被权威召见的经过,简要分析干事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人认为,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处收尾会更好。

你认为哪一种结尾好,请谈谈理由。

【答案】

(1)B

(2)第一次:

①对于上面权威的传唤感到出乎预料;②因受到权威批评而内心震荡、焦虑;③回去后,因尝试写虚假报告而不畅快;④因如实报告天气情况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第二次:

①被召见后,心中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②因说假话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3)本文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更为鲜明突出。

作者用一种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了干事企图驱散乌云,手拿卢尔德神钟绕田野行走被闪电击死的场景,更有力地凸显了他捍卫良知的意志和勇气。

②情节上,内容又生曲折,使小说情节更加摇曳多姿。

③主旨上,干事的死这个结局,及“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的陈述,对权威丑恶行为的讽刺和嘲弄,更加意味深长,对主题的彰显更为有力。

④表达效果上,更荒诞,讽刺意味更强。

倒数第二段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干事从最初“非常尽心尽职”“专心工作”,到结尾处喝得醉醺醺写报告,变卖气象仪器买酒,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②主旨上,饱含着无尽的讽刺,凸显小说主旨。

③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做结尾已经比较完整。

④表达效果上,采用留白式结局,未交代干事最终的命运,让读者根据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进行推想,留有想象空间,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

(1)B项,“干事工作呆板教条”理解不当。

故选B。

(2)第一次,“他出乎预料地接到了上面权威的传唤。

”开始他对上面权威的传唤他感到出乎预料。

见面时,权威说:

“你报告的调子太悲观。

丰收在望,而你却喋喋不休地报告雨情。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这儿有你最近所有的报告,你不能否认。

你工作干得不错,可优柔寡断。

我要你明白,我们不会容忍任何失败主义情绪。

”“干事把伞合起来,夹在胳膊下,回到了气象台。

这一举动意愿虽好,但他终因遍身被雨淋透,得了感冒”。

通过一番对话。

他受到权威批评,内心震荡、焦虑。

回去后,干事这样写报告“雨停了,必须承认,下得并不太大,只是断断续续下了几点。

看现在,阳光多么灿烂!

”“太阳运行如故。

哥白尼早已证明,日落只是表面现象。

它实际上总是光芒四射;只是……”,“写到这儿,他突然停笔,感到非常不畅快。

”这就表明干事因尝试写虚假报告,内心不畅快。

当第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时,他摆脱了机会主义想法,只写道:

“17点,雷雨。

”第二天,又是一场暴风雨。

他作了报告。

第三天,虽没有暴风雨,可下了场冰雹。

他又作了报告。

他浑身洋溢着一种心安理得,甚至是心满意足的奇怪感觉。

这是因为干事因自己能如实报告天气情况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第二次,“他从首都返回后,心里再没有什么疑虑了。

连续几天来,他的报告都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偶尔还响彻着辩证的论调。

例如:

‘虽然短期偶然出现的阵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灾,但是什么也摧不垮工程兵和救援分队的战斗精神。

’”“随后的报告描述了风和日丽的天气。

有些甚至是用韵文写成的。

”干事被召见后,心中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

“大约两个月以后,他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

‘该死的暴雨。

’”面是用铅笔潦草地写着这样的话:

‘村里寡妇生下的男婴发育良好,尽管人们都认为他活不长。

’一项调查表明,他是喝得醉醺醺之后写这份报告的,买酒的钱是他变卖气象仪器换来的。

自那以后,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他在绕着田野行走时被闪电击死,当时手里还拿着一只卢尔德神钟,他企图把乌云驱散。

”最后,他因说假话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这道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

如:

第一次:

出乎预料——内心震荡、焦虑——不畅快——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第二次:

心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但是在回答该题时,先要判断本文结尾或倒数第二段结尾各属于哪一种结尾形式,然后再明确自己的表态:

认为本文结尾好,或者认为倒数第二段结尾好。

但是不管是哪种认为,接着都要说出自己这样看法的理由。

在分析理由时,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的安排、主题的设置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如认为倒数第二段结尾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