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621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用一氧化碳炼铁B.用活性炭除异味

C.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D.用干冰人工降雨

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

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

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143B.原子序数为92

C.核外电子数为92D.属于金属元素

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发生改变

6.下列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D.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7.下列四个推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8.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数目减少

D.恰好完全反应时A与B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1

9.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H2O

H2↑+O2↑

C.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A、B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

1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4

3

待测

5

A.反应中X和W的质量变化比为6:

5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1g

11.汶川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NaClO是氧化物

C.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D.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12.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1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B.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1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MgB.Cu、Mg、ZnC.Ag、Cu、ZnD.Ag、Mg、Zn

15.将等质量的锌、铁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x、y分别为铁、锌

②两份盐酸均完全反应

③反应结束时,两种金属一定均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时,金属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18.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19.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0.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二、填空题

21.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

(6)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_____

(7)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A.干冰B.硬铝C.氮气D.石墨E.硫酸铜溶液F.酒精

①________________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②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铅笔芯③固态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

22.食盐水中共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

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由C、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⑴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⑷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三、推断题

24.下列用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A~E均为无色气体,A和B为单质。

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X、Y的组成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分解产生B,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的组成相同,C与B反应时生成D,C、D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

(3)E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E能在空气中燃烧,E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友情提示:

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李明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

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同时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F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了5份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5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1.25

2.50

5.00

6.25

7.50

生成CO2的质量/g

0.44

0.88

1.66

2.20

2.64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并回答:

(1)第______次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B、用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B、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故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3.A

【详解】

A、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为

,故A不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则原子序数为92,故B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则核外电子数为92,故C正确;

D、铀是金字旁,则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

故选A。

4.A

【详解】

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故CO2: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Na:

“2”表示2个钠原子;

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故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S2-:

“2-”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

试题分析: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将的间隔受热膨胀变大,导致体积变大,而不是分子本身受热膨胀变大,错误,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发生改变,正确,故选D

考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

6.D

【详解】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正确,不符合题意;

B.森林发生火灾,可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绝,正确,不符合题意;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正确,不符合题意;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水的密度比油大,不能熄灭油锅中的火,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以是电子或质子等,故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故符合题意;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以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8.A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化学反应是由单质B与化合物A反应生成单质C和化合物D,所以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单质,所以,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任何时候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数目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恰好完全反应时A与B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

3,故不符合题意

9.C

【详解】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故不符合题意;

C、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D、A、B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

8,故不符合题意

10.C

【分析】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X反应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反应了6g,W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了5g-0g=5g,Y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催化剂,也可能没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是生成物,生成了6g-5g=1g

【详解】

A、反应中反应X的质量和生成W的质量比为6:

5,所以,反应中X和W的质量变化比为6:

5,故不符合题意;

B、Y可能是催化剂,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生成物,所以,为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1g=91g,故不符合题意

11.A

【详解】

A、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因为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符合题意;

B、NaClO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C、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2+4+16X3=76,故不符合题意;

D、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2:

4:

16X3=6:

1:

12,故不符合题意

12.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

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乙反应更剧烈,说明甲和乙排在氢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氢后.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乙>甲>丁>丙,故选D。

13.C

【解析】

A、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故A正确;

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B说法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故C说法错误;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知核内有16个质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C.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14.C

【解析】

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锌在镁后面,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没有金属镁;而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时,由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金属锌,而Zn+Cu(NO3)2═Cu+Zn(NO3)2,Zn+2AgNO3═2Ag+Zn(NO3)2,从而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都被金属锌置换生成了金属铜和银,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锌、铜、银。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D

【解析】

A、锌排在铁的前面,因此锌反应的比铁快,x、y分别为锌、铁,①错误,故选项错误;

B、锌排在铁的前面,因此锌反应的比铁快,x、y分别为锌、铁,①错误,故选项错误;

C、金属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③错误,故选项错误;

D、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所以盐酸一定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6.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变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二氧化碳区别水与澄清石灰水,选项正确;

B、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与软水,选项正确;

C、空气使带火星的木条无明显变化,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区分空气和氧气,选项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选项错误,故选D。

17.B

【详解】

A、降低温度并不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例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转变成不饱和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就是只针对某物质饱和,能再溶解其它物质的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故不符合题意

18.C

【详解】

不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为0,A错误;加入NH4Cl晶体后溶质质量会增加,B错误;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加,C正确,D错误.

19.D

【详解】

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溶解该溶质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溶解时伴随着放热、吸热现象,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如NaOH、浓H2SO4),有的吸收热量(如NH4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B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

锌>铁>铜,所以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SO4完全发生了反应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所以,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故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不存在CuSO4,滤液M的颜色不会呈蓝色的,故符合题意;

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故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或56份质量的铁,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参加反应的金属是否过量,反应生成物是滤渣,还是滤液。

21.2FeNa2CO3Mg2+

H2O5N2CCO2

【详解】

(1)一个铁原子为Fe,故2个铁原子往符号前写2,为2Fe;

(2)碳酸钠的化学式为:

Na2CO3;

(3)镁离子为Mg2+;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两种元素组成,而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故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五位,故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

(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故此空填N2;

石墨质地柔软,可用于制铅笔芯,故此空填C;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因其易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此空填CO2

22.

H2O-2NaCl

【分析】

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所以,含有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四种元素,因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氯元素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D为氯元素,故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氢元素,B为氧元素,故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

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因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2;

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钠元素,D为氯元素,由C、D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23.t10C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5gabcC

【详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P点是a、c两曲线的交点,横纵坐标相等,故P点的含义是t10C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30g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t2℃时,100g溶解50ga物质达到饱和,故50g水中溶解25ga物质达到饱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75g;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纵坐标高低顺序为abc,即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abc;

(4)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因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c的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a、b的饱和溶液析出了晶体,但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趋势比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大,所以,三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b>c,故选C

【点睛】

此题难点在第四小问,解题关键要分析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大小。

24.H2O、H2O2(或H2O2、H2O)碳、氧75%

【解析】

【详解】

(1)B为无色气体且为单质,X、Y的组成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分解产生B,故B为氧气,X、Y分别是H2O、H2O2(或H2O2、H2O);

(2)C、D均为无色气体且组成相同,C与氧气反应时生成D,故C为CO,D为CO2,C、D均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E为无色气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E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故E为甲烷,E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点睛】

该题为文字推断题,每一问的题干都是解题的“突破口”,总突破口为A~E均为无色气体

25.2HCl+C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