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129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docx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五篇

我的脱贫故事第一篇:

我叫何坤,50岁,家住贵州省开阳县云开街道温泉村龙元组。

2013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实现脱贫,如今的生活好了,但我还是会时常回忆到以前。

我和结发妻子生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智力障碍,好在小儿子身体健康。

无论如何,作为一名父亲,我必须担起这个家的重担。

起初时,靠着家里的几亩薄地以及养猪收入,也能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虽过得清苦,但至少平淡且充实。

十年前,我的平淡生活被打乱,前妻患上肺气肿和肺心病,就算走路都会喘大气。

我东拼西凑,带着前妻四处求医,但她的病情没有得到好转。

2013年,村干部来我家,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儿子读书,享受学费全免,前妻去医院看病,也有一定比例的报销。

但即使如此,剩下的医药费也让我无力承担,经常是前一天卖粮食,后一天看完病就身无分文。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4年小儿子读初中,问我要100元的生活费,家徒四壁的我,硬是一元钱都拿不出来,我连夜把刚晒的谷子打成米,背上几十斤到学校交给儿子,让他自己卖了钱当作生活费。

就这样浑浑噩噩,我撑到2017年5月,我的前妻终究还是走了,倾尽所有为她治疗,终究没有留住她的生命。

前妻的离开让我悲痛欲绝,7年的坚持终白费,我两天两夜没合上眼,麻木得挤不出一滴眼泪,仿佛这个陌生世界已经与我无关。

当村干部带着儿子们站在我面前,我的双眼还是湿润了,作为一个47岁的男人,我哭了……擦干眼泪,为了儿子们,我必须坚强。

在表亲的推荐下,我到县城污水处理厂上班,上1休2,每月1800元,我用余下的时间又包了几块地,种起了蔬菜,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

2018年,我的扶贫专员王小辉带着扶贫政策来到我家,先是通过美丽乡村项目为我争取房屋立面改造和花园修建,再通过扶贫项目帮我申请庭院硬化和改厨改厕,极大方便了我的生产生活。

经过多次沟通,在征得我同意后,王晓辉为我申报了2019年的2期产业扶贫项目,并聘请我为温泉村生态护林员,我一下多出了5头猪、1头牛和每月800元护林员补贴,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

天道酬勤,随着我的种、养殖越发顺利,工作越发稳定,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

我开始有了存款,在小儿子的支持鼓励下,我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并和她组成了家庭。

在污水处理厂轮休的日子,每天早上5点,我便背着前一天摘好的蔬菜到县城卖,一上午能卖100来元。

中午回家,妻子已经喂完猪、牛,一起吃过午饭,我俩会依偎着小憇一刻……生活依旧繁忙,但我却倍感踏实。

污水处理厂每月1800元工资、生态护林员每月800元补贴、扶贫产业每年2000元分红以及大儿子的低保兜底都会如期打到卡上。

心情好自然事事如意,好事来必然锦上添花。

2019年,在我被宣布光荣脱贫的同时,小儿子也职高毕业并顺利入职贵阳市三桥派出所,我的家庭又进一步幸福美满。

今年,在我的申请下,政府又补助我3头生猪,因为我要继续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挣出来,感谢儿子们,让我重新拾起担当,感谢村干部和扶贫专员,让我对生活燃起希望,感谢党和国家,让我重获新生!

我的脱贫故事第二篇:

我叫王国忠,今年51岁,是贵州省开阳县高寨乡牌坊村的建档立卡户。

现在家里养了70多头猪,住着宽敞明亮的大平房,这样的光景在几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搬进新房,树立脱贫信心

2014年,我家因生活困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我和90多岁的老母亲居住在一个37平米的旧房子里,房子年久失修,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里又只靠疾病缠身的我种地维持生活,没有多余的钱新修房子。

每次看到寨上有人修房子,心里都特别羡慕,也很无奈。

被列为贫困户以后,乡里的领导和村里的干部对我们家很照顾。

看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后,村里帮我家申请了危房改造,新修了一栋90多平米的大平房,房子里有时兴的厨房还有卫生厕所,还给我打了宽敞的院坝,入户路也修到了我家门口。

驻村干部朱军每次来我家,我母亲都会热泪盈眶地感谢他,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幻想中的好生活。

养殖猪仔,迈出脱贫步伐

居住环境改善了,我也想着自己要干点什么,国家拉了我一把,自己也要好好干,才能不浪费这么好的政策。

因为之前一直在种地,没有做过其他的,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好。

这时村里的干部正好到家里来探望我和母亲,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之后,他们热情地帮我分析,建议我先尝试发展养殖业,并资助我钱帮我修建猪圈、购买猪仔。

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开始走上了养殖猪仔的道路。

村里担心我没有养殖经验,还给我找了养殖专家来指导,并给我的猪仔打了疫苗。

我也努力学习养殖技术,盘算着趁着猪价这么好,将养殖规模再扩大点。

扩大规模,走上致富道路

可是想要大规模养殖,扩建猪圈、购买猪仔需要一大笔钱,我又在扩建资金上犯了愁。

这个时候,帮扶我的干部朱军又给我支了招,让我去信用社办理专门针对贫困户的小额信贷。

贷款这个词我之前从没有想过,像我这样的穷人什么都没有,平时找人借钱别人都会犹豫,更别说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银行了。

在朱军的鼓励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信用社办理贷款。

贷款办理的速度快得让我有些吃惊,也不禁感叹现在的政策是真的好。

资金到位后,我将原有的圈舍扩建到了190平方米,又购买了70头猪仔,还流转了附近的2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每年有近万斤的粮食收成,猪仔的饲料也不用愁了,预计今年的饲养毛收入可以有128000元。

现在,我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养殖户了呢!

搞养殖一年多来,我思路更加清晰了,路子更加宽广了,心里也更加敞亮了。

从一贫如洗到如今住新房养肥猪,我经历了6年时间,这6年我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助,自己在一直学习进步。

很庆幸自己能赶上这么好的时代,享受这么好的政策,我也会一直努力奋斗,不辜负好时代。

我的脱贫故事第三篇:

2017年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然而,当我拿着鲜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回到家时,母亲却拉着我往外婆家走。

后来我才知道,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原本的四口之家分崩离析,我成了单亲孩子,幸亏还有外婆在,要不然离婚后的母亲带着我真不知道往哪里去。

我叫罗方园,那一年,我才15岁。

能跟自己亲爱的外婆天天见面,成了我最初的美好记忆。

随着日子一天天流逝,年老体衰的外婆、一事无成的舅舅,并不宽裕的外婆家再次接纳母亲和我,让本就是贫困户的外婆家更加雪上加霜。

而天生听力4级障碍的母亲和我的到来,并不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新鲜血液,反而只会让生活更加艰难。

这些,成了我和母亲在2017年的村民评议中被增列挂靠在外婆家建档立卡保障户的因由。

当时的我默默地流泪,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好大学,我绝不能让祖辈没有知识的命运再度发生在我身上。

可是,眼前艰难的生活却是摆在我和外婆家的头等大事,怎么办?

所幸我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以优异成绩被三穗县民族高中录取,在教育扶贫政策帮扶下,学校减免了我大部分费用。

还在我的帮扶干部潘飞跃的帮助下,给我申请到了社会爱心捐助款,给外婆争取到了公益岗,产业分红金每年都有,减轻了家庭负担。

每年的学费减免,加上奖学金和爱心捐助,使我顺利读到了高三,即将参加明年的高考。

进入高中后,我刻苦学习,事事争先,年年都拿奖状,期期都得奖学金。

看到外婆脸上日渐增多的皱纹,我知道一旦家里再有个什么状况,我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我不是不懂得感恩的人,除了努力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不管是校园运动会,还是社会实践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罗方圆的身影”,这是高中三年来老师同学对我勤奋学习的评价。

我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扶贫政策分享给家人,动员没有技术的舅舅外出打工,不要一切都“等靠要”让政府“买单”。

舅舅听取了我的建议,现在在广东一家工厂当工人,月工资有3000多元,我们家也在2019年顺利脱了贫。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舅舅一定会告别单身,给我带回来一个舅妈。

写到这里,我想到《诗经》里的一句话: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我要说: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正在帮助我的人,一路有你们,我并不孤单。

我的脱贫故事第四篇:

我叫韦利霞,是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居民,今天是老公发工资的日子,我们全家去街上买了很多东西,温暖的阳光映在孩子们的脸上,我的心也被融化了。

以前,我和老公都在外地打工,自从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出门打工,孩子没有人管,在家务工,又没有合适的工作。

虽然党的政策好,我们搬到了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小区干干净净的,孩子读书又近。

可是,没有收入怎么生活呢?

总不能一辈子靠国家救济吧?

为了生活,老公到处打小工,每天起早贪黑,辛苦不说,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家里的开支就所剩无几,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

我们两口子还好,可是两个孩子还小,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穿漂亮的新衣服,有漂亮的玩具,就开始眼巴巴地望着。

我和丈夫也因为这些事,心情不好,经常吵架。

我感觉生活的压力快压得我快要喘不过气来。

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天,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突然打电话叫我去一趟,当我来到居委会的时候,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了支书的办公室,里面还坐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支书听说我和老公曾经在浙江打工的时候学过手工折纸,现在居委会要引进手工业到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小区居民解决就业问题,想聘请我老公做他们的老师,工资每月6000元,外加提成,而我负责折纸和后续的收购工作。

听了支书和那个老师的话,我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我们终于有工作了,而且工资还那么高!

我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后来的我才了解到,这是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为了帮助我们易地搬迁的居民能在家就业,与贵州先锋学校合作,由学校免费给我们提供材料和技术,我们只负责在家折好折纸,再由学校以每张1分钱的价格统一回收。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我家每月都能挣1万元左右。

这样又可以顾家又可以赚钱的工作,让我从普通的农民变成了“巧手”。

小区里也有很多邻居都和我家一样,生活因折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是培训老师给我们说的话。

是的,只要你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那么你想要的就会来的。

我们感谢党和政府,既给了我们免费的房子,又给了我们生存下去的保障,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去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我的脱贫故事第五篇:

我叫何满昌,今年69岁,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元山镇贫困户,今天我要与大家讲讲我的故事,讲讲这几十年来的“不幸”与“有幸”。

我是“不幸”的――1975年秋,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三口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破坏,年仅三岁的女儿意外落水溺亡。

儿子的出生让我们慢慢走出悲伤,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这个新的生命,但是天不悯人,2004年儿子外出务工,这一去便再也没有了消息。

一次次的不幸让家人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儿子失踪两年后,老伴也因受不了打击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一时间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巨大的心理创伤压得我难以喘息。

家里的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我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我是“幸运”的――2014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考虑到我家中的特殊情况,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的评议,我被纳入扶贫户,镇上也为我们安排了帮扶责任人,他们与村干部经常到家里来走访慰问,帮我们谋划脱贫致富之路,但是由于妻子患病丧失劳动力,自己当时也已年过花甲,始终难以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

一次偶然机会,我与帮扶干部聊天说起自己在花卉种植园工作过的经历,听到这话他突然灵机一动说,“老何,我们可以种花啊,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花卉市场还是有发展前途的,反正你也有技术,放着也是浪费”。

说罢他开始饶有兴致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算起了收入账,看着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划过,我犯起了难,毕竟我以前是在别人的种植园打工,自己并不会经营,而且这几年家里一贫如洗,就算我借钱把种植园弄起来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老贾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话锋一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