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265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docx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声乐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

—以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为例

TheAnalysisofToday’sPropertyManagement(TimeNewRomen4号)

 

院系

艺术系

专业

____

班级

_2010级3班

姓名

学号

100810103025

 

指导教师单位

音乐与舞蹈系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完成日期

年月日

和声分析的思考与实践

—以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为例

音乐学2010级3班吕宇园

指导教师倪序

摘要

我们在学习传统和声技法理论中,注重与研究和弦连接规则,更多的只是把和声写作的规则作为机械式的教条,而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和声是音乐中一种鲜活的音乐语言,往往顾不上斟酌总体的艺术表现性能,而对作品的和声分析也更多侧重于和弦功能标记的和声分析方法。

本文力图根据自身在学习和声中的体会,并结合诸多文献中的研究结论,将总结后的启示运用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实践,为探讨更加完善的和声分析方法和更加周全的分析方法,以便我们认识和了解音乐作品中极其丰富和多样化的和声语言,从作品中感悟到和声语言的无比魅力。

关键词:

和声;和声分析;实践

Thinkingandpracticeofharmonicanalysis

-toChopin.Gorgeousbigwaltzine-flatmajor\"Op.18asanexample

Musicologyclass3grade2010LUYu-Yuan

SupervisorNIXu

Abstract

Wearelearningintraditionalharmonytechniquetheory,payattentiontoandresearchonchordconnectionrules,moreistheharmonywritingrulesasmechanicaldoctrine,anddoesnotessentiallyknowharmonyisakindoflivelymusicinthemusiclanguage,oftentoconsidertheoverallperformanceofart,andharmonicanalysisoftheworkismorefocusedonchordfunctionmarkersofharmonicanalysismethod.Thisarticletriedtolearnharmonyaccordingtooneselfintheexperience,andcombiningtheresultsofmany,aftersummarizingtheenlightenmentofappliedinanalysisofaparticularpieceofthepractice,toexploreamoreperfectharmonyanalysismethodandamorecomprehensiveanalysismethod,sothatwecanknowandunderstandmusicworksextremelyrichanddiverseharmonylanguage,learnedfromthetexttothefantasticattractivenessofharmoniclanguage.

Keywords:

Harmony;Harmonicanalysis;practice

 

绪论……………………………………………………………………………………1

一和声分析的启示…………………………………………………………………1

(一)细节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1

1和声材料……………………………………………………………………………2

2和声进行……………………………………………………………………………2

3调式调性……………………………………………………………………………2

(二)技术分析与风格分析相结合…………………………………………………2

(三)共性归纳和个性语言分析相结合……………………………………………3

二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和声分析……………………………3

(一)《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的创作背景……………………………3

(二)《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和声技术分析…………………………4

1、和声材料分析……………………………………………………………………4

2、和声进行分析……………………………………………………………………4

3、新的调性观念与转调手法分析…………………………………………………6

结语……………………………………………………………………………………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绪论

我们在和声课程的学习中,在课堂学习后更多的只是把和声写作的一些规则作为机械式的教条而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和声是多声部音乐中一种鲜活的音乐语言,尤其是面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曲家个性化的和声手段无法给与恰当的分析和认识,这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作品的和声很特别,但却说不出其用了什么和声技法、做了哪些特殊处理的缘由所在。

因此,加强对实际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是解决单一的理论学习与认识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语言脱节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

和声分析的实践意义就在于能让我们得以认识过去的音乐家是怎样写作多声部音乐的,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中灵活多样的和声语言,增加对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作品和声风格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和声分析对于认识音乐作品和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和声分析的方法值得斟酌与商榷。

孤立、静止地对单个和弦进行分析,仅是和声分析的第一步,它还不能使我们了解和声对作品结构、作品的表现所起的作用;真正理解和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作品的和声风格特点,由于这种“封闭式”的传统和声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我们要寻求和探讨更科学、全面的和声分析方法。

一和声分析的启示

(一)细节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

和声分析的任务与方法可以归结为下列三个方面:

一、能够准确地解释各种和声现象(如和弦、声部进行、终止等);二、对和声在表现意义和结构意义上做出解释(功能进行、终止之间的联系、调式调性的确定、和声与旋律之间的联系等);三、能够联系音乐的特性、曲式的发展以及某一个作品、某一个作曲家或某个倾向(流派)所特有的和声语言的个性特点,理解和声结构上的所有重要特征。

细节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是和声分析的主要和首要途径。

具体的和声分析实践中,对个别和弦作细致的和声分析、每一个和声现象作正确地解释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对和声的功能、整体安排,以及和声的表现意义等作出概括性的结论。

一般来说,具体的和声分析操作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和声材料

和声材料指,由若干音级纵向叠合而成的多声音响单位。

准确地标记纵向结构中每个音的和声现象,对每个和弦、每个外音、每个声部、每个终止的构成作细致的分析,特别是那些有必要做出说明的和弦的性质、色彩、紧张度及其递增松弛,这就是和声分析在微观阶段的主要任务。

2、和声进行

对于和声进行作分析,也就是对各和弦在横向运动上稳定与不稳定“不断循环的进行流动,对比和统一”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和认识,对声部进行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作曲家作品中的任何和弦组合的自然和美,并培养出对声部进行的严格的鉴赏力。

3、调式调性

和声分析应当先确定该音乐作品(或它的某一片段)的主要调性,然后尽可能地搞清楚这首作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其他调性(有时这个任务可稍推后一些),这样就确定了它的总的调性布局及其功能特点,而调性布局的确定又为理解调性发展的逻辑关系创造了前提,这点在大型作品中是特别重要的。

在确定基本调性的同时,还应结合着确定其调式特点以及总的调式构成,因为这些现象都是有机的相互联系的。

(二)技术分析与风格分析相结合

完整的和声分析除了对作品个别的和声写法进行分析,还要对所得出的重要的观察结果以及部分结构的结论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就是对作品的和声分析的两个分析范畴:

技术分析与风格分析。

上述的“细节分析与整体分析”便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

在比较全面的和声分析之后,再把所得出的结论与这首作品总的内容、它的体裁特点,以及它固有的和声风格特点结合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就是和声分析的宏观阶段:

和声总体风格、作者和声思维的特点概括(其中包括具体的历史时期、某种创作倾向、创作个性等),和声对作品创作风格的史学地位和价值起到的作用。

在和声风格分析时,应在作品中找出并说明那些最有趣的和最重要的“创新”;找出作曲家所特有的和声写法等,也就是说,和声分析应把影响和声风格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技术分析与风格分析的统一。

(三)共性归纳和个性语言分析相结合

任何时期任意作品的和声风格都是一定的历史文化的产物,不同的作品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文化艺术形式、美学思潮的演变、当时的和声理论发展水平以及和声技术都各不相同;不同作曲家个人的世界观、美学思想以及和声思维、和声技法创造方面的才能、天赋也就迥然有别,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每一位作曲家的和声风格都各具特点。

因此,在和声分析时应当且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个人风格、地区风格、民族风格等其他因素,形成在一定的历史范畴中观察和分析的理念。

尤其需要作共时和历时性的比较(把作曲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比较、以及与同时期的其他作者作品加以比较),总而言之,和声分析要把分析对象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共性的综合归纳,还要在分析中揭示出分析对象的特性,发现作品的个性特点。

上文对和声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下面将以这种方法对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的和声进行实例分析。

二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和声分析

(一)《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的创作背景

肖邦是19世纪上半叶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浪漫派的代表人之一,是历史上最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之一,他对19世纪中下半叶乃至20世纪的整个民族乐派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肖邦的创作体裁非常丰富,每一种体裁都具有其个人风格特点。

圆舞曲是肖邦的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占有重要地位,但却都是最出自肖邦的心灵感情的自然流露与表白,并且贯穿他创作的一生。

肖邦的圆舞曲创作时间自1829年到1848年,期间共创作圆舞曲约有20首,其中17首被收入《圆舞曲集》中,,他的圆舞曲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更多的诗意代替了舞蹈性,在这些作品中继承了圆舞曲的传统风格,又以其独特的创造力使圆舞曲这种体裁得到了发展,使之达到一种崭新的境界。

肖邦创作的圆舞曲根据音乐性质可分为“华丽的”和“抒情的”两种。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是其华丽型圆舞曲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是肖邦创作于1831年逗留维也纳期间,首次出版于1834年[8]。

作品题献给他的女弟子罗拉·霍斯福多小姐,是肖邦所作圆舞曲里较早、也是最具舞蹈要素的一首,尽管没有肖邦后期的作品那样细腻深刻,但这首圆舞曲把辉煌的技术与温柔的诗意结合在一起,简短而富有音乐性,光耀华丽、昂扬奋发、风格高雅,让人百听不厌,被称为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

《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充分体现了肖邦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和声思维与和声手法。

(二)《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和声技术分析

1、和声材料分析

这首乐曲以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结构为主,所使用的和弦通常是简洁的功能性和声,主要包括自然音三和弦、离调性变和弦(副下属和弦、副下属导七和弦、副属导七和弦)。

与主要使用Ⅴ7、Ⅱ7的古典和声相比,肖邦还使用了建立在Ⅳ音与Ⅵ级音上的七和弦。

这首乐曲和声比较严谨,每句都结束在主和弦上,这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浪漫派的肖邦保持着古典音乐优秀典范所特有的匀称、完整和乐思发展的逻辑性。

作品中运用大跳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以及各种七和弦、附加和弦、平行进行、不协和音不准备进入,富有创造性。

从谱例第5小节我们可以发现,曲子的织体形态非常简单,左手采用的是低音加和弦,且都占一拍时值,右手采用的是古老的舞蹈节奏型:

四分音符加二个八分音符再加四分音符。

2、和声进行分析

尽管这首圆舞曲在和声材料上的运用还不够大胆,但在和弦序进的构思与处理上则表现出肖邦标新立异、独具匠心的才能和天赋。

首部的这两段是由四句构成,A乐段的第一句是D-T-K46-D7-T;B乐段的第一句是T-T-K46-D7-T。

尽管这四句和声功能的基本框架是相同的,但肖邦很敏锐地发掘出和声色彩的表现力,并没有给听众造成繁冗的感觉,由此可见肖邦的和声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A乐段第四小节和声为副下属和弦—副下属导七和弦,等音转换为VI的副属导七和弦;后乐节构成四个潜在和声层,和声功能经过S-K46-D7-T,完满的完全终止。

与首部一样,三声中部的每个乐段都由两个8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每一段的调性不同,但每句的和声框架都是高度相似的D-T-D-T。

肖邦用灵活多变的钢琴织体,以浪漫主义手法,以肖邦自己的语言,表现出了出色的“和声手法”,从而给了听众一次又一次的新颖感。

D乐段,乐曲的力度突然加强,以重音落在弱拍上的处理方式以及柱式的、不协和的和声与强烈的节奏型相结合,造成一种坚毅、粗犷的气氛,与C段形成对比。

中部的第二部分同第一部分,也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每段同上均由两个8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但其和声功能布局就略有不同。

第一段E乐段由bG大调转入了bD大调,和声布局为bG:

D-T-bD:

D-T,这个乐段肖邦运用了大量的双音、经过音、倚音、外音等等。

图2.1[2]

中段F乐段转入了bD大调的平行小调bb小调,和声功能为T-K64-D-T,这一乐段运用了更大量的经过音,倚音和半音阶互相交替,同时装饰音贯穿全段。

这个乐段为这首辉煌的圆舞曲增加了一些活泼的因素,使乐曲的情感更加跌宕起伏。

图2.2[2]

第三部分是一个独立乐段,又转回了bG大调上,仍然由两个8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和声节奏紧密起来,4小节一轮回:

T-SⅡ-D-T。

这段完全终止后,出现了引子的动机,使乐曲又回到了主题,进入了再现部。

3、新的调性观念与转调手法分析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独创性、最具神秘感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唯一把创作生活全部集中于钢琴的音乐家,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他重视调的色彩,调性的变化常起到明暗对比的作用。

有时用等音转调或离调至远关系调,在半音阶和声运用上的创造是李斯特、瓦格纳的先驱;各种七和弦、附加和弦、平行进行、不协和音不准备进入,有时甚至不加解决的手法,可以认为是印象派的先导。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各种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调性发展手法,《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的转调手法就是领异标新、别具一格的。

首部是变奏反复的单二部曲式(A、B),每一段都由两个8小节的平行乐句构成,结构方整。

其中每一段都可成为一个独立的小圆舞曲,每一句都有完整的终止式,但两段之间的联系非常巧妙,用经过音的方式由bE大调转入了bA大调。

三声中部的第一部分是单三部曲式(C+D+C),用同一和弦的过渡,由首部bE大调的I级和弦转入bD大调的V级和弦,很平稳的转入了远关系调。

D乐段则是

图2.3[2]

用了和弦的经过转入了又一新调:

bA大调。

(见图2.4)

第三部分转为降G大调,优美的和声衬托着抒情、委婉的内心独白似的旋律,充分体现了肖邦擅长抒情性的特点。

篇幅长大的尾声也是肖邦音乐中的一大特点,这首作品中尾声有别于古典时期的音乐中引子、尾声不起作用,曲中多处使用转调,尾声对其在主调上做了总结:

首先对中部材料在主调bE上做了总结,其次对首部做总结;之后音乐在一连串的小波浪式音阶中渐渐消失,最后很强的结束在了主和弦上,把全曲统一在了主要调

图2.4[2]

性上,起到了肯定主调的作用,犹如思绪刚刚拉回了就结束,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

综上所述,无论在和声进行、调性观念、转调手法上,《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Op.18都表现出了肖邦个人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

乐曲中,肖邦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和声发展手法,是值得后人研习的。

肖邦的音乐与同时代的浪漫派的作曲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在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自成一家,他的音乐风格影响着19世纪中下叶的欧洲乐坛,以至于后来的许多音乐评论家和史学家写到:

“肖邦的模仿者和崇拜者充斥着整个19世纪下半叶”。

和声分析经历了从“低音分析法”到“罗马数字分析法”再到今天“音级标记分析法”的过程,以和弦连接、序进为分析的角度。

在分析理论盛行的20世纪,出现了简约化的申克分析理论,数理化的兴德米特和声分析理论,抽象化的音级集合分析理论,它们对和声分析有着直接的重大意义[6]。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将所得到的信息为音乐作品所用,这才是分析者首要的问题。

尽管对于和声分析的方法以及和声分析的具体实践,已有不少中外学者的著作与论文做了探究并有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本文更多的是对这些著作查阅之后的总结分析,将总结后的启示运用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实践,为探讨更加完善的和声分析方法和更加周全的分析体系,以便我们认识和了解音乐作品中极其丰富和多样化的和声语言,从作品中感悟到和声语言的无比魅力。

致谢

学习和声专业期间,感谢我的专业课老师刘伟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的和声理论知识得以增长,撰写本文的同时,使自己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得到一次质的飞跃。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写本文时,得到了倪序老师的悉心指导,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倪序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论文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M].陈敏译.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波)帕德雷夫斯基.肖邦圆舞曲集[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李虻.音乐作品谱例于分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晡.和声分析--值得重视的学科建设--兼品杨通八《和声分析教程》[J].音乐研究,2009.

[5]吴式锴.和声-源于音乐、用于音乐(上)--教学实践点滴[A].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

[6]吴小璋.谈和声分析中的若干因素[B].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

[7]马婷.肖邦和他的《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A].现代企业教育,2009.

[8]李航.肖邦《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作品18)浅析[A].黄河之声,2013.

[9]邱新昕.浅析肖邦《降E大调华丽的大圆舞曲》音乐风格[A].黄河之声,2012.

[10]王翠华.和声分析的方法与实践[A].黄山学院学报,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