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136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243套.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243套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脑髓(suǐ)晕(yūn)船吞没(mò)兼收并蓄(xù)

B.狩猎(shǒu)频繁(fán)载体(zài)大海捞针(lāo)

C.凝聚(níng)罪孽(niè)藩篱(lí)归根结蒂(dì)

D.赋予(yú)拮据(jù)撺(cuān)掇枯燥无味(z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量辩别锱铢必较自鸣得意

B.洗炼赏赉眉眼颦蹙绿草如荫

C.疏朗绵密遥思远怅风彩动人

D.玩索飘零轻鸢剪掠居高临远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

要问:

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

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这才。

A.不禁改变东西匪夷所思

B.难免变迁事物难以想象

C.不禁变迁事情不可思议

D.难免改变对象难以琢磨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B.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挥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

C.由于绘画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5.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A.“每年雪顿节期间我都会带着全家人过来看藏戏,人太多了,都得早点来占座。

”62岁的索朗扎西说,“过雪顿节不看藏戏就像过藏历年没吃‘古突’一样(古突是藏族人过年时必须吃的食物,由人参果、萝卜等九种食材熬制的面食)。

B.在乡村住得久了,周围的鸡呀,鸭呀,牛呀,羊呀,还有山水、草木都给你亲近感。

C.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D.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

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说:

“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书本知识。

”(《论语》)

B.张蕴华是高家的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是省立一女师三年级的走读生,在高家,人们都喜欢叫她“琴”。

(《家》)

C.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的丫头们无不战战兢兢、俯首贴耳,任人来搜查。

袭人却出人意料,把自己的箱子往地上一倒,还顶撞了领头抄检者,以示反抗,这些充分表现出她对“主子们”的蔑视,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

(《红楼梦》)

D.为了营救艾斯米拉达,流浪汉、乞丐们拼命攻打巴黎圣母院,但最终遭到国王的镇压,克洛潘倒下了,圣母院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巴黎圣母院》)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古人说:

“黡子在颊则美,在颡则丑。

”用它来比喻语境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无疑是恰当的。

复杂的语言世界里,没有什么绝对好或绝对坏的语言材料,适合语境的,便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语言运用的好不好,恰当不恰当,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

”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

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语言的超长偏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论及其美丑,更无从判定其价值。

王希杰先生把语言的规范形式称之为“零度形式”,对零度的超越、突破、违背和反动的结果,便是它的“偏离形式”,这种偏离可以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

正偏离是一种艺术化的偏离,是语用佳句,能大大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增加审美功能;负偏离则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它造成语言的晦涩不通,同人们的文化和心理相矛盾。

区分正偏离与负偏离的标准和原则是:

是否自然?

是否合情合理?

换句话说,即是否符合语境?

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制约下的各种外显性或内隐性语境。

合乎语境的,是正偏离;不合乎语境的,便是负偏离。

对于语言来说,语境就像是一块奇妙的调色板,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而获得一种崭新的意义,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也能使一些本是负偏离的语句转化为正偏离,实现语言的艺术化,获得特别的艺术魅力。

例如,汉乐府《上邪》中有这样几句诗: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中所表述的五种自然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而且是永远无法成为客观现实,因此,从自然科学物理学角度来说,它属于负偏离。

但是,在此情此景此境中,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这么说,便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激烈的情感;不这样说,便无法表示自己心意的坚决。

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

它是以美表真,表心理感受之真,精神之真,情感之真。

“它不取决于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在于内心信息的真诚。

内心真诚超越了外在的真实,这是一种情感强化的结果。

”在此前提下,这种偏离常规的语言表现形式显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合情合理,于是迈入了正偏离的范畴。

我们认为,这种对语言的规范所作出的创新,只要它是符合语言表达的题旨情境,切合特定的语境,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是得体、和谐,并且具有常规表达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的,那么就应该充分肯定它。

7.下面是有关“语言偏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言的偏离是一种对语言规范的创新,在特定语境下,成功的语言创新常常能起到语言的“零度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

B.语境是判断语言的超常偏离的主要依据,离开了语境,语言的偏离就无从谈起。

C.语言的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之分,正偏离是一种成功的偏离,是语言运用上的佳作。

D.负偏离和正偏离一样,都属于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运用,但负偏离只能成为语言运用上的下品。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复杂的语言世界里,语言材料无所谓绝对的好或坏,只要是符合语境的,就是好的。

B.区分正偏离和负偏离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语境,合乎的就是正偏离,不合乎的就是负偏离。

C.语言的偏离常常超越外在信息的真实,而听从于内心信息的真诚,它是人物内心世界巨大激情突然喷发的特殊产物。

D.语境能使一些词语、句式突破社会习惯和语法规范的制约,超越常规,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达成特殊的表达效果。

9.下列各句中不能作为“语言的偏离”的例证的一项是()

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杜牧《阿房宫赋》)

B.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C.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

“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欲无听。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勒兵下令军中曰:

“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赵王再拜曰:

“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客有说公子曰: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

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

公子竟留赵。

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

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

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夷门者,城之东门也。

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名冠诸侯,不虚耳。

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矫:

假托

B.勒兵下令军中曰                  勒:

约束

C.赵王扫除自迎                   除:

台阶

D.高祖始微少时                  微:

稍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B.公子与侯生决     彼与彼年相若也

C.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    夫晋,何厌之有 

D.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策之不以其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礼贤下士,士人竭尽智慧与忠诚。

退秦救赵后,公子有骄傲之色,门客竭诚劝谏;侯生也用诀别后北向自杀的方式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B.晋鄙是一位持重谨慎的将军,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怀疑公子的命令,想不听从,从而被杀。

魏王对此非常生气,取消了公子的封地。

C.赵王亲自到边界迎接魏公子,与平原君计议用五城封公子,并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足见他非常感激公子。

D.高祖非常尊重公子,命令五户百姓世代为公子守墓。

司马迁也亲自探访大梁夷门旧址,感慨公子礼贤下士并非虚名。

第II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3分)

译文:

                                      

(2)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4分)

译文:

                                      

(3)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5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

(3分)

(2)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

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

(5分)

15.古诗文填空。

(5题限选4题)(8分)

(1),,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2),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5)一去紫台连朔漠,。

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异国秋思

庐隐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清凉了。

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钻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

这一些景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况且身在异国呢!

低声吟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这个小小的灵宫,是弥漫了怅惘的情绪。

在那一天午饭后,波便提议到附近吉祥寺去看秋景。

我们走进牌坊,便见马路两旁树木葱笼,绿荫匝地,一种幽妙的意趣,萦缭脑际,我们怔怔地站在树影下,好像身入深山古林了。

在那枝柯掩映中,一道金黄色的柔光正荡漾着,使我想象到一个披着金绿柔发的仙女,正赤着足,踏着白云,从这里经过的情景。

再向西方看,一抹彩霞,正横在那迭翠的峰峦上,如黑点的飞鸦,穿林翩翻,我一缕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排,我要吩咐征鸿把它带回故国吧!

无奈它是那样不着迹的去了。

经过这一带森林,前面有一条鹅卵石堆成的斜坡路,两旁种着整齐的冬青树,只有肩膀高,一阵阵的青草香,从微风里荡过来,我们慢步的走着,陡觉神气清爽,一尘不染。

下了斜坡,面前立着一所小巧的东洋式茶馆。

“呀!

好眼熟的地方!

”我不禁失声地喊了出来。

于是潜藏在心底的印象,陡然一幕幕地重映出来,唉!

我的心有些抖颤了,我是被一种感怀已往的情绪所激动,我的双眼怔住,胸膈间充塞着悲凉,心弦凄紧地搏动着。

自然是回忆到那些曾被流年蹂躏过的往事;“唉!

往事,只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呢!

”我悄悄地独自叹息着。

但是我目前仍然有一副逼真的图画再现出来……

一群骄傲于幸福的少女们,她们孕育着玫瑰色的希望,当她们将由学校毕业的那一年,曾随了她们德高望重的教师,带着欢乐的心情,渡过日本海来访蓬莱的名胜。

在她们登岸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樱花乱飞的天气。

那些缀锦点翠的花树,都是使她们乐游忘倦。

最后她们发现了这个位置清幽的茶馆;便立刻决定进去吃些东西。

大家团团围着矮凳坐下,点了两壶龙井茶,和一些奇甜的东洋点心,她们吃着喝着,高声谈笑着,她们真像是才出谷的雏莺;只觉眼前的东西,件件新鲜。

……

但是流年把一切都毁坏了!

谁能相信今天在这里低徊追怀往事的我,也正是当年幸福者之一呢!

哦!

流年,残刻的流年呵!

它带走了人间的爱娇,它蹂躏英雄的壮志,使我站在这似曾相识的树下,只有咽泪,我有什么方法,使年光倒流呢!

唉!

这仅仅是九年后的今天。

呀,这短短的九年中,我走的是崎岖的世路,我攀缘过陡削的崖壁,我由死的绝谷里逃命,使我尝着忍受由心头淌血的痛苦,命运要我喝干自己的血汁,如同喝玫瑰酒一般……

唉!

这一切的刺心回忆,我忍不住流下辛酸的泪滴,连忙离开这容易激动感情的地方吧!

我们便向前面野草漫径的小路上走去,忽然听见一阵悲恻的唏嘘声,我仿佛看见张着灰色翅翼的秋神,正躲在那厚密枝叶背后。

立时那些枝叶都悉悉索索地颤抖起来。

草底下的秋虫,发出连续的唧唧声,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凄冷;不敢向前去,找到路旁一张长木凳坐下。

我用滞呆的眼光,向那一片阴阴森森的丛林里睁视,当微风分开枝柯时,我望见那小河里潺湲碧水了。

水上绉起一层波纹,一只小划子,从波纹上溜过。

两个少女摇着桨,低声唱着歌儿。

我看到这里,又无端感触起来,觉得喉头梗塞,不知不觉叹道:

“故国不堪回首”,同时那北海的红漪清波浮现眼前,那些手携情侣的男男女女,恐怕也正摇着画桨,指点着眼前清丽秋景,低语款款吧!

况且又是菊茂蟹肥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正不少欢乐的宴聚,这飘泊异国,秋思凄凉的我们当然是无人想起的。

不过,我们却深深地眷怀着祖国,渴望得些好消息呢!

况且我们又是神经过敏的,揣想到树叶凋落的北平,凄风吹着,冷雨洒着的这些穷苦的同胞,也许正向茫茫的苍天悲诉呢!

唉,破碎紊乱的祖国呵!

北海的风光不能粉饰你的寒伧!

今雨轩的灯红酒绿,不能安慰忧患的人生,深深眷念祖国的我们,这一颗因热望而颤抖的心,最后是被秋风吹冷了。

16.从文中看,作者流露了哪些思想感情?

请分点概括。

(6分)

答:

17.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吉祥寺的秋景的?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18.著名翻译家张培基教授把本文的题目译为“AutumninaForeignLand”(异国之秋),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认为妥当吗?

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

(6分)

答:

19.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全文以时空变化为线索,移步换景,景中含情,物境、人事均融贯于作者的情绪之中,折射出她那无法消逝的悲愁。

B.作者开篇描写秋天、毛豆叶子、小野菊等,景色苍凉而凄冷,勾起了作者无限的惆怅,借景抒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文题相照应。

C.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一个充满着欢乐、骄傲与希望的人生暮春的游玩图景,与作者历尽苦海、心痴百结的人生初秋形成鲜明对比,倾注了作者难以排遣的辛酸与叹息。

D.作者用词富有文采,讲求修饰。

特别是双音节词(如凉劲、弥漫等)和四字结构(如树木葱茏、菊茂蟹肥等)的使用,驾轻就熟,信手可拈,准确而富有浓郁的文学气息。

E.作者触景生情,感时生悲,在注重传达心情意绪与韵味同时,着力于描景状物写人,运用对比映照,随物赋形,在有限的画面中引出无限的诗情。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假如你参加2014年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请你就“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作一段推介。

要求:

(1)运用2种修辞手法。

(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10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

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

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知道。

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

因为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700字。

 

语文答案

1.C(A.晕yùnB.狩shòu;D.予yǔ据jū)

2.D(A辩→辨B荫→茵C.彩→采)

3.A(不禁:

抑制不住,禁不住。

难免:

不容易避免;用在这里生硬。

第二空承后只能选“改变”。

匪夷所思:

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难以琢磨:

很难思考清楚;于语境稍有不合。

4.A(B.发挥…力量,搭配不当。

C.主语残缺,删掉“由于”。

D.“宗旨”和“以……为目的”杂糅。

5.B(A括号放在“一样”前C.破折号与“即”不能并用D“第二个分号改冒号”)

6.C(应为晴雯)

7.D(“负偏离只能成为语言运用上的下品”太绝对)

8.B(“区分正偏离和负偏离只要看是否合乎上下文语境”不正确)

9.C(A“暖”本来是用来修饰温度的,这里用来修饰声音B、“闹”本来修饰声音形象的词用来修饰视觉形象D载不动的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愁)

10.D(卑贱)

11.D(A替;表被动B介词,同,和,跟;连词,和C取消句子独立性;提宾标志D都是介词,按照)

12.B(“取消了公子的封地”错)

13.

(1)朱亥袖藏四十斤的铁椎,用铁椎椎杀了晋鄙(“袖”“椎(杀)”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公子却自我骄傲以为有功,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自骄”“功”“不取”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但只有信陵君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各个角落的人物,不以交结下层人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4分。

“接”“耻”“有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4.

(1)①对陈七从军的钦佩。

②对自己蹉跎岁月的不满。

③表达忠心报国的决心。

(2)孟浩然的诗,整体具有淡雅清丽的特点,但这首诗却充满了壮逸之气。

(1分)前四句陈述自己与友人的各自情态,平淡无奇。

(2分)后四句描画边关吃紧,投军争先恐后,对友人从军敬佩不已,表达自己以文报国的决心,充满阳刚之气。

(2分)

15.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将入

(3)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5)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夜月魂。

16.①异国他乡漂泊的孤独与悲凉;②对破碎祖国的深深眷恋与担忧;③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辛酸与叹息;④对美好年华远逝的感伤与无奈。

(每点2分,答对3点即给满分)

17.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借助联想与想象,融情于景。

(2分)作者将现实中的秋霞想象成一位踏云赤足的仙女,形象地传达出吉祥寺的幽妙意趣;由眼前的彩霞想到飞鸦、征鸿,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无法寄托的愁情和深深的眷恋。

(3分)

18.观点一张教授的翻译不妥。

(1分)

(1)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传情。

本文无论是郊外、公园,还是茶馆、长凳上作者所见秋景,都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2分)

(2)“思”是本文的文眼,无论是对年华的追忆还是对破碎祖国的深深眷恋,莫不围绕着“思”字展开。

(1分)(3)题目“异国秋思”有突出文章主旨、统领全文的作用。

(2分)

观点二张教授的翻译很妥帖。

(1分)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秋景,全文先后细致描写了郊外、公园、茶馆和长凳上所见秋景,全文紧扣一个“秋”字;(2分)

(2)“秋”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1分)(3)题目“异国之秋”,“秋”作为中国传统意象,内蕴丰富,更能含蓄地传达作者的情感,给人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9.AE(A、“时空变化”错,应该是“游踪或空间”E、“着力于描景状物写人”错)

20.略

21.略

译文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

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就举着手盯着公子说:

“如今我统帅着十万之众的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任,今天你只身一人来代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正要拒绝接受命令。

这时朱亥取出藏在衣袖里的四十斤铁椎,一椎击死了晋鄙,公子于是统帅了晋鄙的军队。

然后整顿部队,向军中下令说:

“父子都在军队里的,父亲回家;兄弟同在军队里的,长兄回家;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

”经过整顿选拔,得到精兵八万人。

开跋前线攻击秦军。

秦军解围撤离而去,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

赵王和平原君到郊界来迎接公子。

平原君替公子背着盛满箭支的囊袋走在前面引路。

赵王连着两次拜谢说:

“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上公子的。

”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再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了。

公子与侯先生诀别之后,在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先生果然面向北刎颈而死。

 

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

所以在打退秦军拯救赵国之后,就让部将带着部队返回魏国去,而公子自己和他的门客就留在了赵国。

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夺取晋鄙军权从而保住了赵国这一义举,就与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邑封赏给公子。

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

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

“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

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

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

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

”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

赵国召开盛大欢迎宴会,赵王打扫了殿堂台阶,亲自到门口迎接贵客,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公子走进殿堂的西边台阶。

公子则侧着身子走一再推辞谦让,并主动从东边的台阶升堂。

宴会上,公子称说自己有罪,对不起魏国,于赵国也无功劳可言。

赵王陪着公子饮酒直到傍晚,始终不好意思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