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666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docx

港区大道后段管网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宜宾港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区物流园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港区大道后段工程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区大道(后段)绿化施工方案

 

版本编号:

Ⅰ-20161122·C

编制单位:

编制人员: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

定稿日期:

共份

第份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港区大道起点顺接进港道路(散货码头),后一路向东前进至经二十一路折向北,止于宜南路,路线1484.47m,标准路幅宽度为40m,定位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km/h;主要结构物GQK1+206处跨既有冲沟桥梁一座,GQK0+420处涵洞一座,3处2-φ1.0m管线预埋涵。

本工程的管道施工内容:

排水工程(雨、污水工程)、电力、电信、照明工程共四项。

1.2施工环境及条件

1.2.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沙坪镇新村、四坪村,长江左岸(凸岸),地貌上属长江河流侵蚀型——基座阶地地貌,工程区横跨河谷漫滩、Ⅰ级、Ⅱ级、Ⅲ级阶地地貌,纵深约600m,最高海拔320m,最低海拔254m,相对高差66m,各微地貌情况如下:

Ⅰ级阶地地貌:

呈平台状,纵深方向宽度20~30m,标高263~270m,相对高差3~7m。

阶地上种植麦子、油菜等作物。

Ⅰ级阶地前缘呈斜坡状向漫滩过度,坡高近3m,斜坡坡度20~25。

Ⅱ级阶地地貌:

后缘大致以横贯东西的公路为界,阶地宽80~180m,在工程区东西两侧较宽,中间窄。

阶地前缘标高267~270m,后缘标高278~282m,相对高差8~14m。

阶地内地形呈陡坎状,主要以梯田、菜地及居民区。

Ⅱ级阶地前缘呈陡坎状向Ⅰ级过渡,过渡带一线为竹林,坡度近25°。

Ⅲ级阶地地貌:

前缘至公路,后缘至斜坡区,阶地宽300~420m,前缘标高279~282m,后缘标高309~315m,相对高差30~33m。

阶地上主要为稻田区,阶地前缘为斜坡区,坡度8~15°,局部呈陡坡、陡坎状。

Ⅲ级阶地属基座型阶地,而Ⅰ级、Ⅱ级阶地属堆积型阶地。

(2)水文:

宜宾港志诚作业区属长江干流流域,海拔254m~320m,位于长江左岸(凸岸—堆积岸)。

在志诚段,长江最高洪水位274m(1933年、1966年),2004年最高洪水位达271m,常年洪水位266m,河域断面宽500~800m,近河岸河水流速0.15m/s。

(3)气象:

宜宾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

具有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适宜,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点。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为7~9月,降雨更为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1%。

1.3本分部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

1.3.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国家、建设部及城镇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其施工过程或实体工程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各检验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⑵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⑶确保主体工程零缺陷。

⑷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及一般质量事故,遏制其他质量事故及质量问题。

检测工作:

试验检测拟定委托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

1.3.2安全目标

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以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为己任。

按GB/T28001-2011和GB/T24001-2004/ISO14001:

2004标准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以达到确保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预防污染、相关方满意、社会满意的要求。

持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失职追责”的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局2016年工作会议要求,围绕防范遏制较大责任事故的重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源头管控,积极履行安全责任,做到“关爱生命、健康安全、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分级考核;强化费用管理,保证安全投入;加强体系建设,确保运行有效。

做到以下目标:

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努力实现零死亡、零重伤事故。

不发生一般(含)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不发生一般(含)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

不发生一般(含)及以上职业病危害责任事故。

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覆盖率100%,劳保用品配备率100%。

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100%。

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整改合格率达100%。

不断改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意识,确保各项安全环保目标顺利完成。

1.4适用技术标准、规范及验收标准

根据业主招标文件、施工图、地勘资料以及现场地形条件进行编制,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规范、条理、标准:

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⑵《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⑶《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⑷《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⑸《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⑹《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⑺《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⑻《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

⑼《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2、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2.1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

2.1.1环境因素识别

表2.1-1环境因数辨识表

序号

环境因素

施工工序/部位

环境影响

1

野生植被、水源

挖、填土方、弃碴、

山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污染

2

粉尘

土堆、砂堆、车轮带泥、水泥搬运、垃圾清理、等

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

3

噪声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

影响人体健康、附近居民正常休息

4

运输遗洒

现场渣土、混凝土灌车、生活垃圾、原材料运输等

路面污染、造成扬尘、影响大气、

5

有毒有害废弃物排放

包装袋、容器、工业棉布、油手套、含油棉纱棉布、现场清洗废液、机械维修保养废液、废墨盒、废电池、废磁盘、废日光灯管等

污染土地、水体

6

火灾、爆炸隐患

易燃材料库房及作业面、木工房、电气焊作业点、氧气瓶库、乙炔气瓶库、食堂液化气库、建筑垃圾、冬季保温材料、施工现场配电室

污染大气

7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

食堂、现场拌合站、厕所、现场洗车处、

污染水体

8

生产、生活用水及电灯能源消耗

办公室、职工生活区、现场

能源浪费

2.1.2危险源的识别

本管网工程施工中易出现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类别危险源。

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相关作业特性,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以下几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

1、物体打击;2、机械设备伤害;3、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在开挖作业中,因操作手麻痹大意,将操作机具等物件掉落或抛掷。

机械设备伤害:

吊车等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车辆伤害:

工程材料运输,管道运输中违规超速、违规装载等均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2.2风险分析、评估

安全风险:

施工中易出现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落等类别危险源,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管理风险:

管理控制措施特殊,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

质量风险:

要求较高的管道质量及规格的稳定性,质量控制难度大。

2.3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2.3.1设置专职安全员

针对风险高的工序进行现场监控,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严格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加强日常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质量检查巡查力度。

定期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及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排除安全质量隐患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3.2分包单位的选择

按照“重点先行、分段展开、集中施工、及时处理”的原则,采用高资质专业分包队伍进行专业施工。

2.3.3制度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各类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3.主要施工工艺方案

3.1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1.1施工组织

施工组织本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已进驻现场,已成立了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并开展施工调查,为顺利组织施工提供必要的保证。

3.1.2施工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进行。

各道工序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对施工过程全面控制,随时收集施工中的有关数据,与计划目标及施工标准对照分析。

一旦出现不合格,及时找出原因,采取修正措施并进行检查。

根据结果分析原因,拟定调整措施,对施工全过程实施调控,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按照原定计划目标方案的可行性。

(2)施工现场分工细致,职责明确,权责相符。

(3)施工现场按规范化施工要求进行布局,相关临时设施、卫生环保条件满足要求;另外,根据季节施工要求,依照有关规定、规范要求制定相关技术措施。

(4)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运转良好。

(5)施工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方法准确、全面、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并与现场情况相符,能够全方位指导现场施工。

3.2本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技术方案

3.2.1施工总体部署

管道施工均采用反开挖施工,按照由深到浅的顺序进行,先施工排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再施工给水管道、电力管道、电信管道、道路照明工程,多工作平行施工,工序流水作业。

本工程的管道施工内容:

排水工程(雨、污水工程)、电力、电信、照明工程共四项。

管道施工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先施工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再施工给水管道,后电力、电信、照明工程,给水、雨水和污水管道应从同一方向开始施工,以便早发现和解决管道交叉时的高程矛盾。

3.2.2排水工程

3.2.1.1雨水、污水排水管

雨水工程根据镇区总体规划和地形条件合理划分排水分区,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使雨水分散就近排除。

根据排水设计在道路两侧、道路最低点及渠化路口设置雨水口。

在管渠方向转折处、坡度改变处、断面改变处均设排水检查井。

为方便养护管理在管渠直线段按规范要求设置排水检查井。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DN1500以下采用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管道规模大于DN1500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者雨水箱涵。

本项目雨水管道采用承插式电热熔连接,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

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0Mpa,刚性基础管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Mpa。

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5%。

管道基础采用土弧基础,须符合下列规定:

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铺垫砂砾基础层,分两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砂砾石,厚度30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200mm;对软土地基,当基础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期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

从基础至管顶50cm以内范围的沟槽采用砂砾石回填,回填需按06MS201-2总说明中5.6.2及5.6.3执行。

雨、污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排水管道对压实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且应同时满足道路工程的要求,尽量减小不均匀沉降。

内肋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采用承插式电热熔连接,将待连接两根管材接口对齐对靠并尽可能同轴,在管材椭圆度较大时尽可能使两根管材端口长短轴对应;插口端插入承口端后,通过加热电热网,使承插口处热熔达到密封效果;或采用热熔带方式进行连接,使用支撑机具将电热熔带敷设于两根管材连接处内壁上,电热熔带搭接口及接线柱应位于管材上方,热熔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应尽可能与两管端对接线在同一垂直面上;在电热熔带搭接处,用仿形热熔片将空隙填充;打开支撑机具将电热熔带撑圆并均匀压紧贴合在管材内壁上,机具的所有压板均应整齐无遗漏的覆盖压合在热熔带上;将热熔焊机(电源)与电热熔带电热回路连接,依管材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流、通电时间等焊接工艺参数进行通电加热焊接,通电加热焊接过程中,电流可能有一定的连续稳定降低过程,但不得有升降突变,电热熔带焊接区的表面温度在圆周上应保持相对均匀,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对接头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焊接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不少于40分钟)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焊接机具,并保证接头不受外力作用,冷却后方可将机具移开。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进场及检验→管沟开挖→管道安装→管道试压、冲洗、闭水试验→管沟回填

材料进场及检验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具有生产厂家说明书、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等证明资料。

相关采用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投入使用。

管沟开挖

①开挖应确保基底土层不被扰动,防止超挖而破坏基坑原始土层。

②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时,如果遇到暗滨或者河塘填土以及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壤,必须和开发区工程负责人、施工现场监理和设计单位确定换填方式。

③挖土时严格控制超挖,如果发生了超挖,超挖深度在200mm以内用5mm~40mm碎石回填夯实,超挖深度超过200mm时,可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并夯实符合沟槽回填密实度的要求。

④管沟不能泡水,应由专人负责,排出坑内积水。

⑤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按《给排水管道及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其中管道一侧的工作面b1的宽度如下:

DN100~DN200b1=300;DN400~DN1000b1=400DN1000以上b1=600

⑥弃土应及时外排,在沟槽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沟槽边缘保持1m以上距离,且不高于1.5m,以保证边坡稳定。

⑦管沟挖好后不能马上回填,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并派专人看护,以保证安全。

⑧如遇地下水,地下水位应抽降地沟底最低点以下30~50cm,做到干槽施工,等回填到管径以上一倍时,方可停止抽水。

雨水口连接管应等路槽碾压成型后再开挖,并回填砂至设计路槽标高。

管道安装

购置成品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汽车运输,安装采用吊车吊装,人工配合进行找坡、调直工作。

管道安装按从下坡往上坡和承插口向前的原则进行。

管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口在安装前清理并刷洗干净,确保连接紧密,不漏水。

雨水口处边接管均为d300,接入检查井时纵坡为2.0%。

雨、污水管直顺,管头与井壁齐平,管头顶部雨水口与井壁用水泥砂浆填缝,确保密实、稳固。

管道严密性试验

在管道回填前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具备下列条件: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检查合格;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应封堵不得漏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应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理;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漏水。

试验方法:

从上游往下游进行分段,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水资源。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应大于lKm,带井试验。

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将试验管段两端的管口封堵;采用砖砌,养护3—4天达到强度后,在向闭水段的检查井试验管段水后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

当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开始计时,观察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渗水量计算:

q=w/(T×L)

式中:

q—实测渗水量(L/(mi•m))、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长度(m)内注水。

管沟回填

①管道安装完毕,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开始回填,夯填土密实度不小于95%。

②首先对管道两边同时对称分层夯实直至管顶800m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填土夯实。

分层厚度依压实机具而定。

检查井周围回填要与管道回填同步进行,当不能同时进行,要留台阶型接茬。

③填土应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夯实,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④人工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分层夯打。

⑤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大于25cm,打夯之前对填土平整,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⑥在夯填过程中,应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和密实度,当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上层填筑。

3.2.1.2检查井

本工程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

检查井全部采用混凝土检查井。

检查井一律按有地下水情况处理。

井盖面应分别有"雨"、"污"标志,施工时不得错盖。

道路红线内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盖面应与设计路面齐平,道路红线外位于绿化带的排水检查井井顶应高出地面30cm。

位于道路车道下的井盖座采用新型“三防”球墨铸铁材料,要求符合国标《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和国标图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中的相关要求,车行道下采用D400,其他采用B125。

位于人行道的井盖采用不锈钢方框井盖(隐形井盖),须满足荷载、相关行业要求及主管部门要求,尺寸可采用700*700。

位于绿化带上的井盖采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要求满足建设部部颁标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211-2005)中的相关要求。

同时井盖标准应满足《GBT23858-2009检查井盖》。

井盖与支座装配结构尺寸应符合GB/T6414的要求。

其公差等级不低于GB/T6414-1999CT10的规定,并保证同型号材料检查井的井盖与支座可互换。

支座与井盖之间设厚度为1cm的橡胶垫圈,垫圈上下两面应有凹凸纹,避免噪音和位移。

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污水、雨水检查井须按照防坠落装置。

防坠落装置须牢固可靠,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并具备较大的过水能力,避免暴雨期间雨水从井底涌出时被冲走。

检测井施工工艺具体见排水施工方案。

3.2.3电力、通信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沟槽开挖与人工修整浇注C15砼垫层及接地系统管道安装C20砼包封试验沟槽回填

测量放样

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100~150m不宜少于1个。

根据设计图纸内的管线位置进行放样、复核完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沟槽开挖: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管道靠近其他管线(井)等障碍物部分,采用人工开挖。

所挖出土方运至南侧离槽边不少于2m处堆放。

拟定沟槽开挖宽度为:

1.2m,正常情况下沟槽开挖采用1:

1放坡。

根据图纸内的管道高程均在路面1m以内,因此开挖深度不是很深,施工较为方便。

10cmC15砼垫层

砼采用现场集中搅拌,再运到施工现场,砼的浇捣、养护按砼结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管道安装

电力管线主干道采用φ150PVC保护管,并用C20混凝土包封保护,一满足抗压和耐环境的腐蚀。

在电缆接头两侧3m的长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它电缆的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如G60-3D改性氨基树脂防火涂料。

电缆管进入工作井处,应用防火堵料如密DFD-I封管口,作阻燃处理;电缆进入工作井和建筑物处,应用防火胶泥做阻火封堵;电缆在电缆接头井内时,电缆接头应采取防火包带覆盖;电缆在工作井内时,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涂刷不同颜色的防火涂料,便于辨认。

防火涂料和防火堵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的规定,并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的要求。

各种金属构件(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托架、拉力环)应做热镀锌处理。

各种金属构件和配件的焊接处均须刷沥青漆三道。

接地系统

接地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

R≤4欧。

电缆排管两侧敷设两条-50×5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每隔30米左右设垂直接地体(L50×51,L=2500mm角钢),并与水平接地体焊接。

接地具体做法详见《接地装置安装》相关页次,接地线焊点均需刷防腐漆防腐。

电力井在侧墙角、离底300mm处设置LEB箱,与接地干线连通;接地干线由路灯箱式变压器人工接地体引出,全线通长敷设,所有金属管道均应与LEB连通。

电缆支架:

主架L60×5、层架L50×5的角钢。

支架相互必须用40×4的热镀锌扁钢焊接相连并可靠接地。

工作井外绕接地扁铁一圈并在井对角作重复垂直接地,工作井内接地从外接地系统引入井内环绕井壁一圈并与支架可靠连接;管线过桥段每隔2米设一热镀锌扁钢与两侧主干接地扁钢有效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电力、通讯管线过涵时,电缆采用镀锌钢管SC150/4、SC100/4保护。

电力管线过涵时沿涵顶水泥板做蛇形波装敷设,涵洞两侧伸缩缝处,电缆应充分松弛,为减少振动对电缆所长生的影响,应加垫有弹性的自熄泡沫衬垫。

3.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3.1本工程进度计划

表3.3.1-1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项目

工期计划

备注

1

雨水、污水排水管

2016.12—2017.01

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开工令为准,以上工作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排穿插施工。

2

检查井

2017.01—2017.03

3

管沟回填

2017.02—2017.04

4

电力、通信工程

2017.03—2017.05

5

其他工程

2017.03—2017.06

3.3.2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3.3.2.1进度计划编制

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先由项目部编制,分别报送业主(监理)和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月、旬、日作业计划由项目部生产副经理负责,由工程部门制订并落实到各施工队及班组。

对月、旬、日计划完成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每天进度由各分部控制和掌握,每天的调度会议由工程部负责人召开,每月由项目经理定期调度会调整资源,采取措施确保旬、月计划完成,并将计划完成情况报业主和监理。

上级主管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计划会议,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重新调整计划和资源。

施工计划执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3.3.2.1-1施工计划执行程序图

3.3.2.2施工进度计划执行

为了使各项工作能够按预订的计划执行,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拟由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负责计划执行监督管理工作,项目部各项工作的月计划都必须上报项目生产副经理审查备案。

预估计划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