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028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4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docx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题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试卷

1、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自2019年6月以来,南方多地遭遇暴雨天气,一些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7月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华北黄淮多地则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

下图示意我国雨带进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月-7月,南方地区多强暴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东南季风势力强大

B.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

C.雨带潜留于华南与长江干流以南

D.雨带沿留于长江和淮河干流之间

2.南方地区强暴雨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是

A.冰雹灾害B.洪涝灾害

C.风灾D.虫灾

3.6月-7月,华北地区天气特点是

A.连绵细雨B.晴朗高温

C.凉风习习D.常见云雾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下表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时间(时)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气温(℃)

13.2

13.8

15.3

19.4

21.2

20.0

20.7

21.4

21.0

湿度(%)

90.0

86.1

80.0

67.3

55.1

73.1

76.4

77.9

80.3

4.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

30~9:

30B.陆风转湖风 10:

00~11:

00

C.湖风转陆风 12:

00~13:

00D.湖风转陆风 13:

00~14:

00

5.图中湖陆风所涉及的地理原理与下列诗句所涉及的地理原理相同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C.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18年的北京,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以上。

某日突降大雪,雪停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在一片空着的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馒头”状的小雪堆。

“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的中央,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

下图示意“雪馒头”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地区天气的变化,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1月初B.4月初

C.7月初D.10月初

7.“雪馒头”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土温比气温偏低,其上积雪融化慢

B.土壤较地砖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C.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D.方砖中心空洞积雪较厚

下图为某位同学绘制的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丙地此时温和多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若a表示洋流流向,b表示等温线,c表示盛行风向,d表示昏线,则其中绘制错误的是

A.a、bB.a、dC.b、cD.c、d

9.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分异规律属于

A.由赤道向两极B.由沿海向内陆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高,则()

A.甲可能位于副极地低压带

B.乙可能位于副热带高压带

C.②可能是北半球的东北风

D.④可能是南半球的西南风

11.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为陆地,则对水循环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B.②是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

C.③的运动方向受下垫面影响最大D.④可以是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12.如果该图示意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洋流()

A.①为巴西暖流B.②为西风漂流

C.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④是形成沿岸渔场的主要原因

波浪岩(WaveRock)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帕斯以东340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如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活动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D.流水溶蚀

14.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右图中

A.①B.②

C.③D.④

下右图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

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A.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流水溶蚀—海浪沉积

B.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海浪沉积

C.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内力抬升—风力沉积

D.固结成岩—内力抬升—风化侵蚀—风力沉积

16.该地形成塔岩和荒漠的条件有哪些(  )

①气候湿润②气候干旱③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④植被茂密⑤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7.甲、乙、丙、丁四地地貌,主要因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丙

18.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岩层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河岸

B.河岸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处,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乙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20.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不可能是

A.河道弯曲,水流不畅B.防御洪涝,人工修堤

C.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D.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读“北半球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

A.甲位于河流峡谷内B.乙处为山前冲积扇

C.丙处侵蚀比对岸强D.丁处位于背斜谷内

22.甲成为岛内规模最大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内陆,气候湿润B.人口数量大

C.地形平坦,交通便利D.沿海,水源充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图中

A.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

B.乙地地势低平,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

C.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下游移动

D.丁地河网密布,流水沉积作用强形成冲积扇

24.黄河

A.源头的水量补给以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B.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中游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D.下游水量稳定航运发达

25.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

A.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小B.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C.黄河中游的流域面积会增大D.黄河入海年径流总量会增加

二、综合题

26.滦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流,森吉图(多伦附近)以上为河源段,张百湾以上为上游段,从张百湾到滦县为中游段,滦县以下为下游河口段。

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说出滦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说明地势特点。

(6分)

(2)阐述滦河源头段和下游河段的主要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名称。

(4分)

(3)据图分析造成滦河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

(8分)

(4)阐述滦河入海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芦苇多生长于浅水地区,具有通气组织,能净化水质,同时为湿地提供丰富的有机物。

位于辽东湾北岸的辽河三角洲分布有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该地区于1988年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斑海豹,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鱼类为主要食物。

每年12月进入渤海辽东湾,1~2月在厚厚的浮冰上产崽,3~4月进行育肥,5月逐渐游回西北太平洋北部地区。

斑海豹繁殖时期,需要洁净且安静的环境,充足的食物。

辽东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斑海豹最理想的“产房”和栖息地。

下图示意辽东湾附近海底地形(单位:

米)。

(1)分析辽东湾水质较好的原因。

(6分)

(2)辽东湾冬季海冰厚度大,试简析其成因。

(6分)

(3)说明辽东湾斑海豹食物充足的原因。

(4分)

(4)试简述辽东湾成为斑海豹最理想“产房”和栖息地的理由。

(8分)

高三地理第14周周测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两道大题,共50分)

26.

(1)说出滦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并说明地势特点。

(6分)

 

(2)阐述滦河源头段和下游河段的主要流水作用过程及其塑造的地貌名称。

(4分)

 

(3)据图分析造成滦河入海口河道变化的人为原因。

(8分)

 

(4)阐述滦河入海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8分)

 

27.

(1)分析辽东湾水质较好的原因。

(6分)

 

(2)辽东湾冬季海冰厚度大,试简析其成因。

(6分)

 

(3)说明辽东湾斑海豹食物充足的原因。

(4分)

 

(4)试简述辽东湾成为斑海豹最理想“产房”和栖息地的理由。

(8分)

 

1.C

2.B

3.B

【解析】

1.连续两个月之久的暴雨天气,主要是徘徊于华南和长江干流之间的雨带长期控制的结果。

选项C正确。

2.强暴雨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灾害。

选项B正确。

3.6月~7月中旬雨带未到华北地区,该地受高压控制,多晴朗高温天气。

选项B正确。

【答案】

4.B

5.C

【解析】

4.湖风由湖泊吹向陆地,使空气湿度增大,陆风由陆地吹向湖泊,使空气湿度降低。

10-11时,空气湿度由降低转为升高,说明开始吹湖风,即10:

00~11:

00陆风转湖风。

6-7时,空气湿度由升高转为降低,说明开始吹陆风,即6:

00~7:

00湖风转陆风。

本题正确答案为B。

5.图中湖陆风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涉及的地理知识是:

在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故A错误。

B.“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描述的是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没有体现热力环流形成的降水,故B错误。

C.“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夜雨,夜间,谷地降温慢,山坡降温快,山坡气流下沉,谷地气流上升,遇冷形成降水。

属于山谷风所致,山谷风也是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

故C正确。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冷锋过境形成的锋面雨,不是热力环流形成的降水。

故D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

常见的热力环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6.B

7.B

【解析】

6.北京一周以来日均温均在10℃以上,说明不是冬季1月;7月是盛夏,平均气温超过20℃,不会是7月;秋季降雪后,气温会下降,而该地雪停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日不可能是10月;判断是4月初春季,受寒潮影响突发降雪过程。

选B正确。

7.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土壤的比热容大于方砖,升温速度较方砖慢;方砖升温快积雪融化快;空心部分升温慢,积雪不易融化,形成雪馒头;与积雪厚度无关,不是吸收太阳辐射多少的原故,而地两者地面辐射差异大的原由。

选B正确。

【答案】

8.D

9.D

【解析】

8.a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应该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所以a正确。

因为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已知洋流流向北,所以等温线向北凸出。

所以b正确。

南半球低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而c为西南风,所以c错误。

丙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已知此时温和多雨,所以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由此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昏线应该向东倾斜。

所以d错误。

根据要求,绘制错误的是c、d。

本题正确答案为D。

9.甲地为热带雨林,乙地为热带草原,热带雨林应该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而甲地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所以才形成了热带雨林,所以属于非地带性。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

10.C

11.D

1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0.如果该图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高,且水平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则甲为高压带,乙为低压带,AB排除;④为高空风向,D错误;②可能是北半球的东北风,C正确。

11.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处为陆地,则乙为海洋,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地表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蒸发不受下垫面影响,④可以是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D正确。

12.如果该图示意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①②③④分别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A错误,B正确;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错误;③是形成沿岸渔场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考点:

考查地理物质循环原理。

【答案】

13.B

14.B

【解析】

13.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沙漠之中,它的形状的形成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B对。

岩浆活动形成的是花岗岩,酷似地貌是外力侵蚀形成,A错。

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溶蚀的是石灰岩,D错。

沙漠区没有海浪侵蚀,C错。

14.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

读右图,1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2是岩浆岩。

碎屑物指向沉积岩,4是沉积岩。

3是变质岩。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对。

【答案】

15.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材料,岩塔的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所以首先有固结成岩过程。

目前景观是岩塔或荒漠,说明这里受到了风化侵蚀。

而风化侵蚀是发生在隆起抬升,地势高的地区,所以在固结成岩后,接着是内力抬升,才被风化侵蚀,形成岩塔。

风化侵蚀后的碎屑物质在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沙漠,所以最后是风力沉积。

D对。

A、B、C错。

考点:

岩石形态与地貌成因,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16.C

16.由上题可知,该地为风成地貌,其形成受风力、水分、地面物质组成、植被、人类活动等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这风力越大,故⑤正确;水分越少,光照充足,故②、③正确,①错误;地面物质越破碎疏松、植被越少等,故④错误风成地貌越容易发育形成,综上②③⑤正确,C项正确。

【答案】

17.A

18.D

【解析】

17.据图可知,甲处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但地表为谷地,主要是外力侵蚀形成;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可判断为向斜部位,但地表海拔较高,主要是不易被侵蚀,因此甲乙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A正确;丙丁处为断层,属于内力作用形成,BCD均错误。

故选A。

18.三叶虫属海生无脊椎动物,是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因此形成年代较早。

沉积岩层越往下越早,越往上越晚。

据图可知,①②③④岩层中④岩层形成最早,因此最有可能有三叶虫化石。

故选D。

【答案】

19.A

20.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河流的凹岸与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读图,实线河岸甲处是凸岸,乙处是侵蚀岸,所以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河岸,A对。

河岸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也与凹岸、凸岸有关,B错。

甲乙丙三处,甲处沉积作用强,C错。

甲乙丙三处,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D错。

20.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河道弯曲,水流不畅,A可能。

防御洪涝,人工修堤,泥沙沉积抬高河床,B可能。

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可能。

地壳断裂,局部抬升,会导致河流改道,而不是形成地上河,D不可能,选D。

【考点定位】河岸变迁的影响因素,凹岸与凸岸理论,外力作用,地上河的成因。

【名师点睛】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不论哪个半球,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如果两种作用相叠加,侵蚀或沉积会更严重。

地上河,主要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是河床因泥沙沉积被抬升,高于两侧平原的现象。

内力作用抬升的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不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地上河。

【答案】

21.D

2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影响聚落的因素,读图是关键,结合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影响聚落的因素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1.甲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不是在河流峡谷内,A错;乙处位于河流的河口,为三角洲,不是山前冲积扇,B错;丙处为凸岸,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C错;丁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地形为谷地,所以说位于背斜谷内,D对。

22.甲地处沿海,A错;人口数量大是城市发展的结果,不是形成城市原因,B错;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利于生产和生活,C对;沿海,水源充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D错。

【答案】

23.A

24.B

25.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河。

22.甲地山高谷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陡峻峡谷,A错误。

乙地地势低平,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深厚土层,B错误。

丙地河水湍急,侵蚀作用使瀑布向上游移动,C错误。

丁地河网密布,流水沉积作用强形成河口三角洲,D错误。

故选A。

23.黄河源头的水量补给以川融水补给为主为主,A错误。

黄河为外流河,上游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

中下游自南向北流的河段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现象,C错误。

下游水量不稳定,不利于航运,D错误。

故选B。

24.读图可知,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附近,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库区上游河段的含沙量影响小,A错误。

水利枢纽对下游河流流量具有调蓄作用,因而大坝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正确。

建在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的水利枢纽对黄河中游的流域面积不会产生影响,C错误。

小浪底水利枢纽只是调节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不会导致黄河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D错误。

故选B。

【答案】

(1)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燕山山脉,南部为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6分)

(2)源头段流经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开阔,水流平缓,河床凹岸不断遭受侵蚀,泥沙在凸岸不断堆积,发育有曲流地貌。

下游河段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流上中游所搬运的大量泥沙,不断发生堆积,形成三角洲地貌。

(4分)

(3)变化:

河道变窄,分叉减少(或河道数量减少)。

原因:

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滦河的径流量减少;滦河流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流域内森林(或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河道被人为的任意填埋,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8分)

(4)河流:

使河流来自地表、地下的补给减少,水位下降的更快,加剧旱情;湿地减少,降水集中时分洪、滞洪能力下降,使水灾频发;

气候:

沼泽湿地可以调节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调节空气湿度。

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能力将减弱;

生物:

适合于水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减少,导致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减少;

生态:

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等功能下降,环境污染加剧。

(8分)

【解析】

【详解】

(1)据图可知,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流经燕山、华北平原地区,最终注入渤海。

故该河流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为:

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中部--燕山山脉,南部--华北平原;由于河流整体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故该流域的地势整体是西北高,东南低。

(2)河流源头段一般因为落差大、水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但滦河源头段流经内蒙古高原,该高原地势坦荡开阔,使得该河段的水流平缓,河道蜿蜒,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明显,曲流地貌发育。

河流下游河段一般因为地势平缓,以沉积作用为主。

滦河下游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

(3)图中显示,滦河入海口的河道变窄,分叉减少,河道数量减少,河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盐田等。

这说明河入海水量减少、携带的泥沙减少、河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

结合实际分析:

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与修建水库拦水、修引滦入津工程引水直接有关;也与滦河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各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滦河口入海水量和沙量大幅度减少有关;流域内近年产业活动加强,表土植被减少,对径流调蓄作用减弱,也导致河流水文发生变化;图中显示,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这必然涉及到了河道、河口地区被人为改变,直接导致了河道的变窄及河口河流分叉的减少,河口生态的改变。

(4)滦河入海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会使得原有的湿地功能减弱甚至部分功能不复存在,对于生态环境中的河流水文、气候、生物等都产生极大影响。

对河流而言,主要是涵养水源、调蓄功能等减弱,使河流的补给减少,水位变化加剧,易发旱涝;对气候而言,由于湿地减少,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加大,湿度下降,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对生物而言,主要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小;湿地的净化功能减弱,会加剧环境污染等。

【点睛】

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有:

(1)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解析:

(1)从芦苇能净化水质,湿地、政策对水质的影响方面分析。

(2)从影响结冰的因素,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3)由材料可知,斑海豹的主要食物为鱼类,所以本题实质是分析辽东湾鱼类丰富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4)由“在厚厚的浮冰上产崽”可知,“产房”冰层厚;由“需要洁净且安静的环境,充足的食物”可知,“产房”和栖息地水质好,食物充足,不受人类活动和其他动物打扰。

答案:

(1)辽河三角洲分布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芦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辽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大,其降解污染的功能强;受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污染小。

(6分)

(2)纬度高,气温低;有许多大河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水较浅,热容量小;内海海湾,受大陆影响大,且海浪较小。

(6分,任答3点)

(3)许多大河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水温适宜,鱼类等资源丰富。

(4分)

(4)冬季海冰厚度大、范围广,为斑海豹产崽提供了场所;鱼类资源丰富,食物充足;辽河三角洲芦苇面积广阔,净化水质作用强,海水水质好;冬季封冻,人类活动少,斑海豹繁殖期环境洁净且安静;海水较浅,大型海洋捕食动物难以进入,天敌少。

(8分,任答4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