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504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docx

01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01制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甲一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我们现在归到《律海十门》的正文——先是制戒缘起。

我们说这二百五十条戒是怎么制的?

爲什么缘起而制的?

下面就是讲这个事情。

  乙一 皈敬缘起颂  丙一 皈依三宝求加持自他慧心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这也是皈敬颂,同样,皈敬三宝。

“稽首礼诸佛”,就是顶礼佛,十方三世佛;“及法比丘僧”,法宝,僧宝。

这两句就是顶礼三宝。

  丙二 学戒所爲  我今学毗尼  令正法久住  下边发愿,顶礼三宝你有什么事情呢?

发愿——“我今学毗尼”,我现在要学这个毗尼藏(律藏)。

爲什么要学?

“令正法久住”,目的是要使正法久住。

  这是我们学《律海十门》的开端,先是礼敬三宝,然后是学毗尼的目的。

下边是制戒缘起了。

  丙三 尊者请问 佛说因缘  尊者舍利弗  请问于世尊  过去等正觉  何者法久住  何者法不久  愿如来指授  佛告舍利弗  毗婆尸式弃  拘留孙迦叶  四佛法久住  由广说经法  结戒亦说戒  拘那含牟尼  毗舍二如来  不广说经法  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  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  皆除惑证道  彼二佛示灭  种种姓出家  时久生疲厌  无经律摄持  令正法速灭  若众花散置  无线贯串故  被风则涣散“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

”这是舍利弗尊者以悲心问佛的一个问题。

  他问,过去的佛,哪一尊佛的法能够久住?

——目的是“正法久住”了,所以根据这个题目就把舍利弗这一段文引出来。

舍利弗曾经问过佛,过去的佛(我们指的是过去七佛),哪一尊佛的法能够久住,哪些佛的法不久住,希望佛告诉我们。

目的也就是参考过去佛的经验,哪些能够久住,哪些不能久住,爲什么能久住,爲什么不能久住,以便知道如何使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能久住。

  佛以悲心告诉舍利弗:

“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

”……(2A)毗婆尸佛、式弃佛、毗舍罗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是七尊佛[ 七佛 过去之七佛。

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于长阿含卷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卷四十四之十不善品。

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

],我们戒本后头都有。

这里边,有毗婆尸佛、式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这四尊佛的佛法是久住的,爲什么原因?

“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他们说了很多的经法,同时也结戒、也说戒。

  “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而拘那含牟尼和毗舍罗二如来,他们两尊佛没有广说经法,也没有结戒、说戒,爲什么不广说经法、爲什么不结戒说戒呢?

  原因是:

“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因爲他们两尊佛的时候,当时的人的根器都很利,你只要给他讲一个简单的教授,如讲一句话“诸恶莫作”或者“衆善奉行”,这么简单地说两句,他马上就证果证道了,烦恼也除掉了,这是根利。

现在禅宗里边根利的人,给他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或者遇到风吹树叶动,或者听到茶杯“啪!

”掉在地上,就会开悟了。

这是根利的人,简单给他说两句话,他就开悟了,那就不要广说经法了,没有这个需要;他也不犯戒,也不要结戒、也不要说戒。

  当时的人的根机虽然利,“彼二佛示灭,种种姓出家,日久生疲厌,无经律摄持,令正法速灭”,但是他们两尊佛示灭(灭度)以后,后来的种种姓——各式各样的人出家了(种种姓就是当时印度的婆罗门、刹帝利等等各式各样种姓出家的人),如果没有经律摄持的话,“日久生疲厌”,时间久了,就疲了。

一句话,“诸恶莫作”,“诸恶莫作”,经常说那几个字,就疲厌起来了。

这样子因爲没有经律摄持,正法就很快灭掉了。

这就是说,爲什么广说经法、结戒说戒能够正法久住,不广说经法、不结戒说戒,正法要速灭,就是这个原因:

根利的,固然简单的一句话,他可以证果证道、断烦恼;但是后来根钝的,一句简单的话摄不起来,那正法就灭掉了。

佛举一喻来说明:

“若衆花散置,无线贯穿故,被风则涣散。

”在印度,大家看到过,花鬘——把花串成一个环,假使这些花不用线串起来而散置放着的话,风一吹就吹掉了。

那就是说经律没有结戒、没有说戒,等于说花没有把它串起来一样的,碰到一定的环境来了,它会散掉——正法速灭,因此结戒、说戒、广说经法,有能使正法久住的好处了。

  丙四 尊者请佛制戒  尊者跪合掌  愿如来制戒  令诸弟子众  依戒修梵行  正法得久住  流润尽未来  佛语舍利弗  时至我自知  结戒有十义  遍通各各戒  一摄取于僧  二令僧欢喜  三令僧安乐  四未信者信  五信已增长  六难调者调  七惭愧者安  八断现有漏  九断当有漏  十正法久住“尊者跪合掌”,舍利弗听到这个开示之后,马上有所觉悟,赶紧跪下来合掌请求:

“愿如来制戒,令诸弟子衆,依戒修梵行,正法得久住,流润尽未来。

”这是舍利弗的悲心,他听到以前的四尊佛因爲要正法久住而广说经法、结戒说戒,后两尊佛因爲没有广说经法,也没有结戒说戒,而正法速灭了,那么爲了不让释迦牟尼佛的法速灭,赶快请佛制戒,使得弟子依戒修梵行,这样子正法可以久住;正法久住,可以“流润尽未来”,这个法的利益可以尽未来际等流下去。

  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佛的正法一千年,那是真正得了益的,那时候的人证果证道的很多。

像法一千年,也能够産生很多人才,当然证果证道的少一点了,但毕竟法还是兴的。

末法时期就不行了,教证二法都差了,教中相似佛教出来了,混淆我们的正教;证果证道的更是如麟角一样,太少了,碰不到了,那么要使这个佛教的利益能尽未来际流传下去、正法久住的话,就希望佛能够制戒。

这是舍利弗以悲心劝佛制戒。

“佛语舍利弗,时至我自知”,佛对舍利弗说,结戒时候到了,我自会知道,会结戒的,现在时机还没到,不要着急。

我们将来兴比丘戒时都会知道,每一条戒都有缘起的,因爲有人犯了戒,佛才制戒。

如果没有人犯戒,而佛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人们就要起讥嫌,说“佛这么专制,什么事都不能做”。

因爲你出了毛病了,给你结戒——以后不要做了,大家都照这个戒做,没有这个戒是不对的,会産生很多弊端。

如此大家便能接受了。

所以佛说“时至”——到那个时候,我知道的,会结戒的,现在不是那个时候,不要着急。

  这里边二百五十条戒,戒相有很多不同,但是总的归纳起来,都有下面这十条意思。

“结戒有十义”,佛结戒不是随便结戒的。

我们看佛结戒的缘起,好像碰到一个事情结一个戒,具体事上好象是很随便而结戒的,但是密意里边是每一条戒都有十个意思。

结戒有十个重要的意思,那属于《正宗阿含》的内容了。

爲什么要结戒呢?

有十个道理、十个原因,“遍通各各戒”,这十个意义通各个戒——二百五十条戒中的每一条戒都有这十个意义含在里面。

所以说我们持戒不要死在事相上,要回顾一下每一条戒都是爲了这十个意思,总的目标要看清楚,这样就不会死在教条下。

哪十个意思呢?

“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有漏,十正法久住”。

每一条戒都有这十个意义包含其中。

那我们就看一看。

第一,“摄取于僧”,摄持僧团。

有的人持了一个戒,要去住茅蓬了——与结戒的第一条就不合了。

“摄取于僧”,要适合僧团。

正法久住就是靠僧团延续下去的,没有僧团,正法如何久住呢?

所以从这一点看,如果你持戒持得好的话,就要把僧团搞好。

第二,“令僧欢喜”。

住在僧团里边,不要自以爲了不得,“我是持戒的人”,看不起人家,要“令僧欢喜”。

我们在僧团里边要做一些事情,爲什么过去很多大成就的人,在丛林里边都是做苦事情的?

——或者是饭头、水头,或者净头师(扫厕所的),等等,他们使僧欢喜!

大家不愿干的事情而你干了,大家就高兴。

那么你使僧高兴之后,持戒的功德就有了。

你如果持戒硬梆梆的,到处跟僧人闹别扭,你这个持戒就失去意义了。

你自以爲了不得,到处都跟人家吵架,还持什么戒呢?

结戒十义第二条就不符合了。

第三是“令僧安乐”,这些都有具体意思,下面都要讲。

第四是“未信者信”,要使没有信佛的人看见你的样子就信起来。

如果你自己做得不如法,人家诽谤起来了,你这个持戒怎么持?

所以我们每一条戒都要照顾这十个道理。

第五,“信已增长”,人家已经相信的,看到你持戒的样子,能增长信心。

第六,“难调者调”,有些脾气刚强的,在僧团里边是个老大难的人——难调,但是你持戒的话,再犟也能调服,二百五十条戒就有这个能力。

如果你不持戒、不信,那就算了,你如果真正想修持的话,决定能调服。

第七,“惭愧者安”,有惭愧的人呢,也能安心。

第八,这是效果来了——“断现有漏”,现在的烦恼可以制止,不让你造业。

第九,“断当有漏”,将来的烦恼可以断掉,彻底断完,证涅槃。

最后呢,“正法久住”。

因爲做到前面九点,自然正法会久住。

那么,如果这二百五十条戒我们能持的话,把这十个意思照顾到的话,决定正法久住;如果你不明确戒的这十义,偏离了这十个去做,那就很难做到正法久住。

  所以不要搞个人主义,佛教是集体主义,把僧团搞好,就是正法久住。

你一个人再怎么样子的话,也最多是声闻缘觉的人!

要摄持僧团,正法久住,绝对是靠僧团的。

所以说这二百五十条戒不是你单个单修的,都是爲了摄持僧团的,这一点要我们明确,不要贪图安逸,自己搞一套。

当然,你自己搞一套也可以——证到声闻果、缘觉果也不是坏事,但毕竟使正法久住的效果达不到。

我们真正要利益衆生,就要正法久住。

要正法久住呢,这二百五十戒就有此堪能性,这个堪能性就是统帅在这十个义之下的,这十个做到之后——二百五十条戒贯穿这十义的话,自然正法久住。

所以说,我们持戒,持得好的话,正法就会久住,这不是自己主观的想象,客观就会産生这个效果。

  那么正法久住是不是好做呢?

也不是那么容易。

别解脱戒二百五十条(《辨识阿含》中讲得更详细)不犯,个人的行持不犯,还有《根本阿含》的二十犍度摄持僧团的方法以及羯磨、忏罪和诃责调伏等等,都要会,这样正法决定久住。

所以说“羯磨住世,正法久住”,住世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戒堂里给你们开示,也给你们说了比丘戒不是二乘戒,要发大乘心。

住持僧团,弘法利生,正法久住,就是大乘心。

那么我们比丘不要说别解脱戒是二乘。

人家毁谤,“你们是受比丘戒的出家人,这是二乘,消极、逃避世间”,那是他不懂,要可怜他,若真正懂的人就不会说那些话了。

  下边就是每一条的具体讲法。

  乙二 制戒十义

  结戒义有十 遍通二百五(凡此二百五十戒,每一一戒皆含有此十种义故)  丙一 摄取于僧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和合共住,令成僧伽。

第一“摄取于僧”。

怎么摄取于僧?

僧团如何摄取?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没有得戒的,使他受戒、得戒。

那就是你们这一批人,没有得戒的,受戒了,那就是参加僧团了。

僧团就是靠得戒的人组织起来的,如果大家不得戒,僧团哪里来呢?

所以说,先要未得戒的使得戒;“已得戒者,令其安住戒中”,已经得了戒的要安住戒中,对持戒感到很安心。

不要受了戒后不安心,到处跑,跑到后来跑回家去了,这样你就不能安住戒中,也不能摄取于僧了;好不容易受了戒,东转西转的,回家庭去了,僧团也组织不起来了。

那么这样子没得戒的令他得戒,已经得了戒的能够安住;能够安住的话,“和合共住”,这样子和合——六和(后面要讲),共住在一个僧团里边,“令成僧伽”。

这是二百五十条戒的第一个意思。

要成立僧团,在僧团里面要和合共住,如法的僧团组织起来,这是第一条。

  今天时间到了,明天再说。

  第二讲

  还是接下去讲。

第一个,“摄取于僧”,那是住持僧团了,没有得戒的,使他能够得戒,已经得了戒的,能够安住戒中,这样僧团才能组织起来;要和合共处,大家要和合。

“僧”就是和合衆了,“僧”本身名字就是和合。

所以说这个和合很重要,“令成僧伽”——僧团,把它组织起来,这是第一个条件。

组织起来之后该怎么办呢?

“令僧欢喜”。

不要僧团组织好了,却在里面天天打架,吵吵闹闹的,人家看到都害怕,都不敢来了,还说什么住持正法呢?

所以说要“令僧欢喜”。

  丙二 令僧欢喜  如法知事,如法羯磨,增德除罪;六和相亲,四缘调顺,身心无违,欢喜不诤,犹如水乳。

  怎么样“令僧欢喜”?

下边就是海公上师的注解。

在《律海十门》中举了十条,没有详细、具体的注解,这是海公上师根据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写上去的。

  “如法知事”,在僧团里面如法地知事,知事就是当执事的人,当执事的人要如法地当,不能乱搞。

比如说管库房的、管经济的,那就是该付的付、该给的给,不该给的是一分也不给,一点也不给。

僧团的财物是三宝的财物,不能乱用;浪费了、乱用了,都是愚痴波罗夷[ 《律海十门》:

「若侵损僧物,随爱憎取与,不护惜浪用,愚痴波罗夷,望十方圣凡,各各成盗罪,胜五逆四重,无法能除悔。

」(四根本修心要门第六之盗戒摄修)],就在这个《律海十门》后边有的,是波罗夷罪(根本罪)。

你说你不懂,不懂——愚痴,愚痴还是要波罗夷了。

贪瞋痴都是大的罪根,你不要说“我不懂”,就是解决问题了。

不懂!

哪个叫你不懂的!

你受了戒你就得学的,你不学你就是愚痴。

你犯了,做错了,就是犯罪了,没有办法的。

所以说要如法地知事。

  在后边讲了,真正执持三宝的事情,最好是阿罗汉,或者是初果二果三果,再不如的话,要真正懂戒的人。

[ 《律海十门》:

「依诸教所云,执掌三宝物,罗汉须陀洹,无则持净戒,识因果业报,畏后世惭愧,克我执知悔,分物心等平。

」]如果不懂戒的话,你在僧团里边对一些人不公平——分东西不公平,有爱、有恚、有怖、有痴。

爱的,偏向他;讨厌的,就给他少一点,或者不给;有怖有痴——看到那些人很凶,害怕他,就给他好一点;还有一些就是愚痴(不知道),该给的不给,不该给的给。

我们僧团里分东西,有上下程序的,假使僧团有一百个人,施主供养了七十件衣服,怎么分?

从上座分起,最好的先分。

上座怎么分?

依戒腊标准,戒腊最高的,最好的给他。

然后就是戒腊差一点的,一点点地分下去,分到后头没有了,没有就算了。

前面是根据戒腊分的。

假使后边东西又来了,那么从下边又分过去,前边得到的就算了。

假使衣服又做了一些来了,刚才分了七十个,还有后边三十个没有分,假使衣服没有三十件,分到二十九件就没有了——最后一个没有就没有了。

这不要呕气了:

“他们有,我没有,怎么的?

”你戒腊小嘛,你是该少,不怨我,这是僧伽的规矩,这个你要知道。

分的人要知道,被分的人也要知道。

你不要跟他吵架去了,“我怎么没有啊!

”你是没有,因爲戒腊低,他戒腊比你高,他该有。

这是规矩。

这些东西都要知道,知道如何知事,然后僧团里没有诤,否则的话,就会有诤了。

“如法羯磨”,作羯磨要如法。

羯磨里边有传戒羯磨、说戒羯磨、安居自恣羯磨,还有除罪羯磨,这些各式各样的羯磨都要如法地做,不如法就不行。

这样能够如法地知事,如法地做羯磨,“增德除罪”,这些都是在增加我们的功德,羯磨中的忏罪羯磨就是除罪的,你这样做呢,使我们僧团里的人大家功德增长,罪障消除,“六和相亲”。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六和”,看《律海十门》第八二页。

[ 《律海十门》四根本修心要门第六之杀戒摄修。

(《基本三学》第八二页)]  六和相亲  僧皆如来子  摄以六和敬  身和堪共住  互礼拜问讯  或服劳让道  推坐而侍承  分物不先美  上下如法亲  口和无诤言  称德作赞叹  施恶语不报  有过辗转谏  学问互相教  犯罪互悔忏  不作口四恶  骂訾等离间  意和同僧事  谦卑心慈愍  不固执己意  不违逆众心  戒和不杂冗  如法作羯磨  犯者如律治  不恃戒轻人  见和理同解  正真凈不违  善符合法印  不堕邪见类  利和如法分  羯磨事不背  僧利不回己  六法以相亲  哪六个和?

我们先看看名字,详细的以后要说。

82页“妄语戒摄修”的前面,倒数过去第七行:

第一身和;第二口和;第三意和,身口意,这很好记;第四是戒和;第五是见和,这个最重要,见解相同才行,如果见解不相同的话,再也和不了;第六是利和,利和就是利养共同分,如法地分,这是按上下、按次第地分,不是乱分,也不是不分。

不分,你说有的人他管事的自己享受,其他的人不给,清众不给,这个也不行;乱给也不行,跟自己好的,给一些,不好的,不给你,或者那些是自己的弟子就给一些,如果不相干的就不给,这些都是不如法。

所以这六个和——身口意的和,戒和、见和、利和,这六个和做到之后就不会诤了,大家和合。

僧团的和合,就具体表现在这个六和里边,这六个里边的中心、核心又是见和,见解要一样,如果你持的这个见,他持的那个见,那始终合不了。

那么这个见怎么说呢?

那你宗派不是有见的吗?

没有,主要是戒和,戒的见,把别解脱戒的持戒的见大家一致的话,统一在戒里边,不管你是什么教、什么宗、什么派,只要大家尊重戒的话,合得起来。

如果对戒的见不和的话,我们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等,都是合戒的——语,合戒的;命,合戒的;见,合戒的;思惟等,都是合戒的,合戒就是合般若,刚才有人讲了,合乎戒的就是合般若的了。

所以说,大家在这个方面以戒爲标准的话,见就会和起来。

  这样子“六和相亲,四缘调顺”,“四缘”,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调顺”,能够调和,顺着自己,生活能够调顺,那就是说不要过分,也不太少。

佛教是中道——太苦了,修道不容易进;太舒服了,要生起贪心烦恼。

刚刚够用就够了。

我们说衣服,佛制的三衣,因爲印度地方不冷,三顶衣可以过冬了,那么再多就不要了。

中国呢,我们的汉地,多寒国土,三顶衣过冬你过不了的,那就是开许一些其他的衣,但是袈裟还只能三顶,不能太多了。

你说这个袈裟好的我要,那个看到好的我再要,拼命什么好的料来了,又做一顶,弄了十几顶袈裟——那不准的,最多三顶。

所以你们现在才来的,假使我们常住的袈裟你要的话,你要把自己的舍掉,只能三顶衣,不能超过,长衣就是犯戒了。

“四缘调顺”。

“身心无违”,大家不争吵了。

有的人表面上跟你不吵,心里怀恨在心,身不违心违也不行,身心都不要违,大家互相地团结。

  “欢喜不诤”,大家心里欢欢喜喜,没有争吵。

  “犹如水乳”,水跟牛奶合起来分不出来了,哪个是水,哪个是牛奶,是分不出来了。

那么僧团里边和合共处也是不分你我,不要说这个我的,那个你的,分得清清楚楚的,界限分明,这个样子决定会闹事。

僧团里边大家一个大家族,大家互相要互通有无,不要说这个我的,或者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这个不行了,那肯定要争吵。

在家人就是这样的,自私心重了。

我们僧团里边,说了半天的和合,就是要把自己我执去掉。

  所以海公上师经常打一个比喻:

僧团的生活,一般人才进来的,肯定有诤,他各人各人的习气不同。

一个房间假使有五个人,这个人晚上不要睡的,那个人晚上要睡的,这个人要念经的,那个人要修禅的,这五个人合在一起,肯定要起矛盾。

那么怎么办呢?

互相迁就——他要去睡觉了,你就不要哇哇哇念了,你把灯关了去修禅定好了,或者你把先背下来的背诵好了,默念默背也可以嘛。

你坐在床上背你的经没关系嘛,你不要哇哇哇,灯开得亮亮的,大声地念起来,他睡不着了,肯定要吵。

第一天熬过去了,三天以后非吵不可。

  那么这个僧团里边大家将就习气,海公上师就说了一句话:

我们说这个洋芋,五台山洋芋最多了,洋芋从地里采上来有很多泥,我们以前在清凉桥人最多的时候有九十几位,洋芋有一大桶了,如果每一个都用手去擦的话,那你哪有那么多的工夫啊?

大寮里面只有两三个人,怎么办呢?

把桶里面加水,用棍子搅,你碰我,我碰你,把这个泥都碰掉了。

那就是僧团里边,各式各样的人,身上都带了很多泥巴——烦恼习气,互相摆在一起,你碰我我碰你,习气就碰掉了。

如果没有人碰你的话,你的“泥巴”一点也掉不了,就是要让人家碰你才行,碰了以后才是断烦恼除习气了。

不要说“我要一个人一个寮房,我这么住,我自己一个人,没有人干涉我”,这样你烦恼永远是去不了的,就是最好是大寮房。

我们以前二十六个人一个大寮房,那你碰来碰去的话,你的习气非改不可,不改的话,就住不下去了,这个地方就要起矛盾,要吵架了。

那么,你就要将就人家了,不能将就自己了。

你们在戒堂里不晓得讲过没有,在戒堂里不能说“我”的,你说个“我”,我要怎么样,“啪!

”一个香板就来了,我在哪里?

没有我的嘛!

你“我”,什么叫“我”呢?

“我执”这个东西在僧团里就是要除掉的。

你要将就自己的烦恼习气的话,你修什么行呢?

我们说得彻底一点的话,真正修行的目的就是证两个空——人空、法空。

第一个就是人空,“我”把它破掉,如果你受了戒了,在僧团里学法了,你还是我执重得不得了,什么都碰不来的话,那你这个人修什么“人空”呢?

在维持人空,把那些经教那些道理来滋养你的我执,把自己的那个我执养得胖胖的,“我会说经,我会说法”,我会怎么,“我什么都懂!

”我了不得,唯我独尊。

“我”就是魔——我执大魔。

所以你修法的目的要知道,修法的目的是去我执啊,并不是擡高自己的。

你说你学得好一点就了不得了,你说:

“我了不得了!

”那你这个话与目的已经是背道而驰了。

所以说僧团里边的好处就是大家的我执互相地摩擦,跟洋芋一样,在桶里一搅的话,泥巴就要掉下来的,你碰我我碰你,一碰,泥巴就要掉了,如果你碰不得的话,那么泥永远也掉不了。

  所以说,我们劝大家,尤其是初学、新学比丘,才受了戒的,不要害怕人家来碰你,碰了你就看你的习气,自己照照镜子,发脾气了,一照:

不对头,瞋心来了,赶快自己克制下去。

如果没有人碰你的话,你还不知道你自己的习气有多大,你瞋心多大还不知道,糊里糊涂。

人家碰了你,你才知道烦恼习气在哪里,才可以改。

所以说,真正的僧团,初学的比丘一定要住大寮房。

住单寮房是在加行堂以后。

我们以前的规矩是学戒堂,沙弥堂当然没有受具足戒的是沙弥堂了,受了具足戒以后是学戒堂,学戒堂以后再过至少五年以上才升加行堂。

五年以后升加行堂就担任执事了,那个时候干事情就要单寮房了。

你管钱的,如果跟大家住在一起的话,这个钱掉了哪个负责呢?

那个时候就单寮房或者两个人一个寮房。

那么,一般的学戒堂都是广单,至少五六个人一个房间。

我们在清凉桥的时候,一个广单,最多的时候二十六个人,最少少到后来五个人以上总是有的,学戒不能少过五个人了。

这样子互相的摩擦,习气才磨得掉。

所以现在不要追求一定要一个人一个寮房。

一个人一个寮房你还是维护你自己的习气,这个对你除烦恼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水乳,大家和合,和在一起,还要和合,跟水和乳一样,大家合在一起和得分不出来了,这才是僧团和合的现象。

这是“令僧欢喜”。

  丙三 令僧安乐  无诤心安,上下爱敬,互作加持,辗转教益,日进于道,和合安乐,非同世间,世和苦集。

此属道谛。

第三,“令僧安乐”。

安乐是身心都安乐,身里边、心里边没有忧恼,这些,身上感到也没有什么,碰不得的、刺激的事情也没有,这是进一步了,比欢喜要深一层了。

你安乐,才能持久住下去,如果你感到这里不安乐的话,你背了包裹想走了。

想走的人都是不安乐。

不安乐呢,但是你自己要考一考,到底爲什么事情不安乐?

自己做了事情不如法,人家提了意见,火冒三丈,拔腿跑掉了,这个不安乐是你自己造成的。

你在这里能够把你的毛病习气发现出来,正是改的好机会,不愿意改,宁愿拿起包裹跑掉了。

跑掉了,你的烦恼带在一起跑了,你哪里都不安乐的。

所以说你一个地方不安乐,你要考察一下,还是环境太差了,都是在吃烟、吃酒,吵吵闹闹的,修不了行呢?

还是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能呆下去?

这个自己要观察。

这要智慧了。

我们说修行,佛教就是智慧的教,没有智慧的话,你糊里糊涂的话,往往会走错道路。

“令僧安乐”,既然欢喜之后,要能定得下来呢,要身心安乐。

  “无诤”,第一个是前面说的六和,你不要诤,没有诤之后才能够“心安”得下来。

具体要“上下爱敬”,上边的——上座,下边的——下座,上座对下座要爱,跟自己的子女一样地爱护;下座对上座要敬,跟自己的父母长辈一样地恭敬,这才能够和合。

如果上边的不爱护下边的,下边的不尊敬上边的,那谈不上和合。

我们以前不是请人去照顾一个小沙弥,结果呢,跑掉了三天,这个就是不爱的表现。

人家病了,真正自己的父母看到孩子害病了,一刻都不敢离开。

现在派你去看看,照顾病人,还是蛮危险的病,结果三天跑出去玩了。

这个你爱在那里呢?

这就是没有悲心的表现了。

你如果你学佛法尽管三藏十二部都看过了,悲心都没有,你学到那里去了呢?

这个东西事上表现太差了。

佛里边尽说愿诸衆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