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385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docx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v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一、语法学流派

v

(一)传统语法学(traditionalgrammar)

主要内容:

v1、突出形态与范畴的关系,强调形态的重要性,根据形态归纳语法范畴。

v2.中心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

分析短语和句子时,将句子成分分为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抓主干,即找中心词。

v3.按意义标准划分词类。

v

(二)结构主义语法学(structralismgrammar)

结构主义语法学是以索绪尔语言理论为背景,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有伦敦、布拉格和美国三个中心,最终形成以美国描写语言学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流派,因此又称描写语言学,以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为代表。

1、替换法

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要素具有相同的功能。

2、分布分析法

分布指一个单位所出现的全部环境的总和。

根据分布归纳语言单位的功能和特点。

3、变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根据语言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或变换的方法来考察彼此之间的特征。

4、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两个直接成分构成一个较大的结构,层层递增而构成更大的结构,分析时逐层将其直接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解剖出来。

英文为Immediateconstituent,简称IC分析法。

(三)转换生成语法学(transformationalandgenerativegrammar)

v

v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v在西方被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v(四)功能语法学(functionalgrammar)

v功能语法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由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A.Martinet)在1950年代创立。

v三、汉语语法及其系统

(一)汉语语法

v汉语语法是汉语各类各级语法实体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

v语法包括语法实体的“构成”和“组合”两个方面

v1.构成指语法实体内部的构成规则

v包括:

合成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内部的结构规则

v2.组合指语法实体与语法实体之间组合的规则

v语素+语素——合成词词+词——短语

v短语+短语——短语词+语气——小句

v短语+语气——小句小句+小句——复句/句群

v小句+复句——复句/句群复句+复句——复句/句群

v小句+句群——句群复句+句群——句群

v句群+句群——句群

v

(二)汉语语法系统

v含义一:

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

v含义二:

汉语语法学系统,是对语法系统进行研究和描写形成的系统。

v

v汉语语法研究历史:

v第一,套用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末),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

v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作:

v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

v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

v

(二)汉语语法系统

v含义一:

汉语语法本身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

v含义二:

汉语语法学系统,是对语法系统进行研究和描写形成的系统。

v

v汉语语法研究历史:

v第一,套用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末),套用国外语法学体系,略加

v增减修补,形成汉语语法学体系。

代表作:

v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

v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

v第二,引发期(20世纪30年代末—70年代),引进国外语法学理论,观察描

v写汉语语法事实。

代表作:

v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5);

v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

v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

v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

v第三,探求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接受国外语言学理论,注重探索汉

v语语法自身的特点,追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v成果很丰富。

v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

v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

v四、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v

v

(一)暂拟系统

v1954年,张志公先生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汉语编辑室,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草拟一个语法系统,用于语法教学。

内容包括:

v1、词和词的构成;2、词类;

v3、实词;4、虚词;

v5、助词和叹词;6、词的组合;

v7、句子;8、句子成分;

v9、复杂的谓语;10、主谓结构作句子成分;

v11、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12、特殊的句子成分;

v13、句子成分的倒装和省略;14、单部句;

v15、复句;16、复句的紧缩。

v

(二)系统提要

v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逐渐发现“暂拟系统”存在不少问题,要求修改。

通过专家学者的修改,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起草《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用语指导中学语法教学。

v(三)专家语法系统和教学语法系统

v专家语法系统注重个性,鲜明地反映专家的个人特点;

v教学语法系统注重共性,综合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便于教学。

v

v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处于良性循环的关系之中。

v第二讲典型范畴理论与汉语词类及词性

一、典型范畴理论概述

v范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所建立起来的事物的集合体。

v1.经典范畴理论(古希腊—20世纪50年代)

范畴是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边界明确,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相等,特征具有二分性,可以用“是”“否”表述。

v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将此理论用于语言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比如在音位学上分出元音和辅音、高元音和低元音、前元音和后元音,等等,语义学上的义素分析也基于该理论。

v2.典型范畴理论的提出

v1950年代,维特根斯坦分析game范畴,发现其边缘并不确定,内部成员在范畴隶属度上是有区别的,于是提出“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s)原理。

v家族相似性:

一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在容貌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相似情况和程度有区别,有的拥有的特征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不会有两个成员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

v将范畴比作家族,范畴成员之间只是相似,而不是相同;一个范畴中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而与其他范畴区别开来。

v3.典型范畴理论的发展

v4.典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

(1)范畴化是对“相似性”和“连续性”的记录;

(2)范畴中的成员依靠“家族相似性”聚集在一起。

“家族相似性”表现为一束特性,各成员或多或少拥有部分特性,其中有的成员拥有的特性多,成为居于“家族”中心地位的典型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反之则成为居于边缘地位的非典型成员;

(3)范畴没有明确的边界,范畴与范畴是渐变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

v二、词类划分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1.语法特征

(1)形态

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通过一定的变化形式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

a.构词形态通过形态变化产生新词。

印欧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如:

work—worker

汉语形态很少,构词形态包括前缀、后缀。

前缀:

阿-老-非-第-

后缀:

-子-头-性-者

vb.构形形态词的变化形式。

重叠:

AA人人、家家、处处(名词性,表每一)

走走、看看、试试(动词性,表少量、轻微)

高高、长长、多多(形容词性,表多量)

ABAB讨论讨论、学习学习(动词重叠)

AABB高高兴兴、长长短短(形容词重叠)

黏附:

-着站着、走着、笑着、守卫着、讨论着(动)

-了吃了、走了、来了、休息了、清理了(动)

-们领导们、贪官们、学生们、(名)

v

(2)组合能力

能否跟一些特定的语法单位(词)组合。

从组合能力看,区分名、动、形的主要标志有:

数量-正在-不-很-

数量+名:

一个人、一间教室、三条鱼

正在+动:

正在走、正在学、正在清查

不+动/形:

不来、不看;不好、不高

很+形:

很好、很高、很快、很少

v(3)造句功能

词在句子中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什么成分。

如:

深渊——一般充当宾语、主语,名词

深造——一般充当谓语,动词

深远——一般充当谓语、定语,形容词

2.词的意义

指概括的类别意义。

对于词类划分具有参酌作用。

v

(1)用于鉴别根据语法特征划分词类的结果如:

过错过问过分

v

(2)有利于在划分词类过程中贯彻“分合”的同一性原则如:

黑白

黑:

黑夜、黑市、黑心肠、黑手党(形)

白:

白天、白色、白布(形)

白吃、白拿、白费(副)

表白、告白、辩白(动)

白话、半文半白(名)

v

(二)词类及其次类

(二)词类及其次类

根据典型范畴理论可知:

词依据“家族相似性”聚集成一个个集合体(范畴),可以划分类别;

同一类中有典型词和非典型词之分;

相邻的词类并无明确界限,有时很难断定某词属于其中哪一类。

实词虚化是连续进行的动态过程,到底虚化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说已经转化为另一类词,并没有明确界限。

比如:

家(名词)→上家、下家(类词缀)→作家、科学家(词缀)

牛、港(名词)→很牛、很港(?

跳、拽(动词)→很跳、很拽(?

划分词类,即使有了明确的标准,但各自操作不同,划出的类别也有不同,少者8、9类,多者20几类,一般教科书确定为12类左右。

v第三讲现代汉语短语分析

一、短语组合的限制条件

(一)结构条件

指语法规则对词语组合的限制,即:

组合要符合语法。

每个词语都有一定的语法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词组合的条件,如“洪水”是不可数名词,不应受副词修饰,因此,“很洪水”不符合语法规则。

(二)语义条件

指词语内容上所具有的逻辑搭配关系,即:

搭配要符合道理。

例如,普通话“吃”、“喝”都是表示嘴的动作的动词,但有明确的分工,“吃”的对象有[+固体]的特点,而“喝”的对象有[+液体]的特点,普通话里不说“吃水”“吃酒”(一些方言可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语义限制。

鉴于语言的人文特点,有时候词语搭配会突破以上条件的限制,即习惯搭配。

如:

打扫卫生恢复疲劳好容易、好不容易

v二、短语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分析

v

(一)短语的结构关系分析

由实词或以实词为主要成分构成的短语,其间可以归纳出十种结构关系,其中前五种较为常用。

由虚词黏着于实词构成的短语,成分间无法拆分出结构关系,不能独立成句,但可以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v1.“实词+实词”型短语

v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可以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其间具有陈述与被陈述、描写与被描写的关系,前者叫主语,后者谓语。

如:

v汽车|开过来小孩|很聪明她|二十岁不吃饭|不行

v

(2)述宾短语

述宾短语可以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

前者表示动作、行为,称作述语;后者表示该动作支配、关涉的对象,称作宾语。

述语可以是行为动词,也可以是形式动词;宾语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

v(3)述补短语

v两个成分中前一成分为动词或形容词,后一成分对前一成分所造成或具有的程度、结果、趋向、数量等属性、状态进行补充说明。

如:

v写<坏>了、漂亮<极>了、走得<快>、摔<下去>、看过<三遍>

v(4)偏正短语

v前一个成分对中心语进行修饰、限制。

根据修饰语的特点可以将偏正短语分为两种:

a“定+中”式、b“状+中”式。

va.定语+中心语:

(一朵)鲜花、(乌黑的)头发、(软件)制作

vb.状语+中心语:

[十分]精美、[认真]研究

v(5)联合短语

v两个或三个成分之间平等地组合,彼此不分主次,意义上则有并列、选择以及递进等多种关系。

v联合短语的构成成分只能是实词(除副词外),如:

v公路/铁路稻谷、/小麦/及红薯讨论(并)/通过

v走或/不走大方而/得体

(6)连动短语

v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动词之间有时间的先后或方式与目的等意义关系。

v连动短语的动词之间不能有关联词,它们只能共有一个主语。

如:

v开门/出去、到办公室/拿东西、坐着/看电视

v买杯饮料/给小李/喝

(7)兼语短语

v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套合而成的短语,其中第一个动词宾语同时又兼作第二个动词的主语。

如:

v让他去教室、请她来参加晚会、有一个人在门外等你

(8)同位短语(复指短语)

v两个成分指称同一个对象,结构上处于并列关系,但一般两者位序不能颠倒。

如:

v祖国/母亲、省会/杭州、你们/诸位、刘/先生、抢劫/这类犯罪

(9)数量短语

v数量短语:

由数词和量词组合而成的短语。

数量短语一般用于修饰中心词,作定语;或对述语进行补充说明,作补语;也可以直接作主语或宾语。

如:

v(一个)人、去<一次>、一台|足够了、茶杯/两个

(10)方位短语

v由名词或动词性成分加上方位名词构成的短语。

主要用来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等意义。

如:

v大楼顶/上、汽车/里面、一年/前、上学/之后、朋友/之间

v2.“实词+虚词”型短语

v

(1)助词短语

由助词“的”、“所”及“似的”与实词构成的不同短语,可以独立充当主语、宾语等句法成分。

vA.“的”字短语

v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体词或谓词性成分后,构成整体功能上相当于名词的短语,一般用来作主语或宾语。

v有的“的”字短语是省略了中心成分而产生的,可以补充出中心语。

如:

v小王的好、这本书是你的、说的比唱的好听

v有的“的”字短语并不是因为省略了中心成分,也难以补充出恰当的中心语。

如:

v让他兴奋的是明天有生日蛋糕吃了

vB.所字短语

v由结构助词“所”附着在动词前面,构成功能上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可以做主语、宾语。

如:

v英雄所见略同、告诉我你的所见所闻、此行所感颇多

vC.比况短语

v由比况助词附着于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后面构成的短语,用作类比性描写,一般做定语、谓语,常与“像、如”等连用。

如:

v花儿似的姑娘、山一样壮的小伙、心里很痛苦似的

v

(2)介词短语

v由介词加名词构成的短语,主要用于修饰中心成分,作状语。

可以修饰谓词性成分,甚至整个句子。

如:

v在北京做生意、对他不礼貌、按照计划运行、从早上干起

v介词短语也可以做定语,但必须加上助词“的”,如:

v关于鲁迅的书、对老师的意见、朝北的房子

v3.易混短语的区别

有些短语在形式结构上有相同点,容易混淆。

主要有:

v

(1)联合短语与同位短语

v同:

由两个成分构成,并列关系,结构形式为:

词1+词2

v异:

a.结构上,联合短语的成分有的可以换位,同位短语不行。

vb.意义上,联合短语的成分指称不同的对象,同位短语成分指称同一个对象。

v作家和画家作家鲁迅

v

(2)述宾短语与述补短语

v(指数量词做宾语和补语的:

买了一本、买了一次)

v同:

都是由动词和数量词构成,结构形式为:

动词+数量词

v异:

a.量词类型不同:

述宾短语中的量词为名量词

述补短语中的量词为动量词

vb.数量词与述语关系不同:

在述宾短语中表示述语支配对象的数量

在述补短语中表示述语动作的次数,是补充说明

vc.变换形式不同:

述宾短语可加中心词,以“数量名”做宾语,如“买了一本书”;

述补短语虽也可加宾语,但数量词与宾语没有结构关系,即“买了一次书”中的“一次书”不是一个短语,是跨层结构。

v(3)连动短语与兼语短语

v同:

可有相同的结构:

动1+名+动2

买书看、让你去

v异:

a.动词1的类型不同:

兼语短语的动词1多数是使令性的,能促使后面的名词产生行为;连动短语的动词1没有这一特点;

vb.名词与动词2的结构关系不同:

连动短语中名词只做动词1的宾语;兼语中名词既做动词1的宾语,又做动词2的主语,身兼两种身份;

vc.动词与主语的关系不同:

连动短语的两个动词都由一个主语控制;兼语式的两个动词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分别由不同的主语发出。

v(4)动宾短语与兼语短语

v同:

可有相同的结构:

动1+名+动2,如:

小孩看鸟叫

小孩让鸟叫

v异:

va.动词1类型不同:

兼语短语的动词1多数是使令性的,能促使后面的名词产生行为;动宾短语的动词1没有这一特点;

vb.动词1的控制能力不同:

在动宾短语中,动词1与后面所有成分构成述宾关系,“鸟叫”是“看”的对象;而在兼语短语中,动词1则只能直接控制“鸟”做其宾语;

vc.动词2与动词1的语义关联不同:

动宾短语中的动词2与动词1没有因果联系;兼语短语中的动词2是由动词1促成的;

vd.语音停顿不同:

动宾短语应在在动词1后停;兼语短语中只能在名词后停。

v

(二)短语的功能特征分析

短语作为语法单位,有自己语法功能。

不同的短语在组合能力上是有差异的。

根据组合能力可以将短语归纳为三种类型。

1.体词性短语

能做主语、宾语,能和数量词、介词组合,不受副词修饰的短语。

包括:

(1)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带有定语的偏正短语

中国人民漂亮的楼房奶奶的哭山的雄壮

(2)以名词为组成成分的联合短语

车与船公路和铁路衣服、家电和房子

(3)同位短语、数(名)量短语、方位短语(处所类)

咱们三个雷锋同志三个黄河边上

(4)助词短语

图书馆的所见

v2.谓词性短语

主要做谓语,可以受副词“不”、“很”等修饰的短语。

包括:

v

(1)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语,带有状语的短语

爽朗地笑;实在温暖;非常快乐

v

(2)以谓词性成分构成的联合短语

调查研究;讨论并通过;美丽而大方

v(3)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鸟飞;打击犯罪;学习了三天;

去食堂吃饭;请你走

v(4)数(动)量短语、比况短语

三次;疯子一般;仙女似的

 

v3.加词性短语

v只用来修饰中心语作定语或状语的短语。

包括:

v

(1)介词短语

v关于历史(的研究);对国家(的贡献);从北京(来)

v

(2)方位短语(时间类)

v一年以前(就跑了);三天后(醒了);他走之后(事情才好起来)

v三、复杂短语的分析

v

(一)复杂短语与结构层次

多个词语在组合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选择所产生的层层包容的特性就叫结构的层次性。

复杂的短语在组合过程中,总是某两个先组合成一个结构块,再由这一个结构块与另一个成分组合,依此往复,最后完成最终短语的组合。

如“他对人确实非常热情”的组合顺序:

v非常+热情→

v确实+非常热情→

v对人+确实非常热情→

v他+对人确实非常热情

v他对人确实非常热情

v层次分析法:

逐层地顺次地解剖出复杂短语的直接构成成分并找出直接成分之间句法关系的方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IC分析法。

v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式是框式图解法

v从大到小式(甲):

v小李的哥哥和我明天将到上海买书

v|主||谓|

v|联合||偏]正|

v|偏正||偏]正|

v|连动|

v|述宾||述宾|

v从小到大式(乙):

v小李的哥哥和我明天将到上海买书

v|偏)正||述宾||述宾|

v|联合||连:

动|

|偏]正|

|偏]正|

|主||谓|

v

(二)复杂短语层次分析基本操作原则

v1.二分、多分与套分

绝大多数复杂短语在进行层次分析时,每一层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因此,完整地对一个复杂短语进行逐层二分后,我们会看到非常整齐的块状框架。

不过,对于多项联合和连动就需要采用多分法。

如:

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是中国的四个特大城市

|联合|

我去超市买面包给你

|连动|

v对兼语短语,只能采用套分的方法,如:

v老师让我们去过办公室

v|主||谓|

v|兼语短语|

v|述宾|

v|主||谓|

v2.分析到词为止

v复杂短语层次分析的终点是词,但有的大学的考研题要求分析到语素,这是需要注意的。

如:

v房屋上的雪已经融化

v|主||谓|

v|定中||状中|

v|方位||联合||联合|

v|联合|

 

v3.不构成短语的虚词不必纳入直接成分作层次分析

复杂短语的组合中,会出现一些表示结构关系的结构助词(如“的”、“地”、“得”)、表示体意义的动态助词(如“着”、“了”、“过”),在层次分析中,可以不将它们划入前后的直接成分。

但如果是由虚词为另外一部分构成的短语直接充当句法成分,就必须作出分析。

如:

v把他给你的扔掉

v|状]中|

v|介词短语||述补|

v|的字短语|

v

v4.结构成分切分完全

v切分复杂短语要避免出现的两种情形:

其一,切分出的某个直接成分在句法上不能成立。

如:

勇敢地向英雄学习

vA|状]中|

vB|状]中|

vA式分析所得到的直接成分“勇敢地向英雄”不能独立存在,不是自足单位。

B式分析合理。

其二,切分出的两个直接成分不能构成任何语法关系。

如:

看望过受伤的战士两次

|述|宾(?

)|

v|?

|?

|

v第二层的两个直接成分“受伤的战士”与“两次”之间无法构成句法关系。

其根源在于上层切分错误。

第一层应该切出“看望过受伤的战士”与“两次”两个成分,构成述补关系。

v5.意义完整正确

v在切分任何一个复杂短语时,要求在切分的所有过程中不应出现原短语中没有的意义,更不能违反原意。

下面的切分就违反了该原则:

v父母双全的孤儿王山很可怜

v|主||谓|

vA|定)中|……

vB|同位|

v对第二层的切分,A式出现了“孤儿王山”这个直接成分,其意义是原短语中没有的。

实际上“王山”并不是孤儿,有父母亲,只是像孤儿一样生活,因此,B式是正确的。

v四、歧义短语和歧义句子

v1.造成歧义的原因

v

(1)词汇方面

a.词和短语同形

例:

出租汽车(一是合成词,二是动宾短语)

b.多义词或多义短语

多种词义造成歧义。

例:

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v

(2)结构方面(结构关系不单一)

一个短语可以作多种切分。

例:

他和你的朋友

v(3)语义方面(语义关系不单一)

v语义关系指的是两个语法单位在意义上的联系。

包括:

第一,施事和动作(他说、我们反对)

第二,动作和受事(看书、吃饭)

第三,修饰与被修饰(蓝蓝的天、慢慢地走)

第四,补充与被补充(走累、放大)

例:

鸡不吃了

a.人不吃鸡了b.鸡不吃食了

例:

小李的故事讲不完

a.小李讲故事b.别人讲小李

v(4)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单一

例:

带走了张三的朋友

a.朋友被带走b.朋友带走张三

v第四讲现代汉语单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