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887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docx

008周轩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学号

200802024021

作者:

周轩

指导教师:

李晓东副教授

系部:

人文系

专业:

应用心理学

班级:

2008级应用心理学班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录

摘要1

一、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2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2

(二)网络所具有的独特魅力2

(三)家长将孩子“推”向网络3

(四)社会责任难推脱3

二、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

(一)认知能力的迷失3

(二)对思维的影响4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4

(四)精神上瘾4

(五)对性格的影响4

三、心理对策5

四、总结6

参考文献7

Abstract8

致谢8

 

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作者:

周轩

指导老师:

李晓东

摘要:

青春期是生命中一个很特殊一部分,是形成性格的主要时期。

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备受关注的问题,这不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健全产生影响。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网民,有的甚至网络成瘾,关于此现象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来探析沉迷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中学生;沉迷网络;负面影响;对策

引言

信息技术给我国教育带来惊喜,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

有它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同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处于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一切跟着教师走”的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但惊喜之余,却又出现许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我国中学生上网的比率逐年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中学生上网人数为总上网人数的27.6%[1]。

当前,中学生上网已经形成了一种时尚。

一方面,上网可以起到减轻学习压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也引来了全新的教育观念。

但正如太阳既有阳光也有阴影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消极问题。

中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依赖心理造成的网络成瘾症正成为部分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2]。

研究发现,网络对学生认知过程、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学生个体情绪性格和脱抑化心理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且多为消极影响。

一、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满足认知需求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对周遭的事物充满好奇。

而网络的便利和自由的特性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最好、最便捷的方式。

网络上的信息量不仅庞大,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需求”。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青少年创造了“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

网络也就成为了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3)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

  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些学生个性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和同学或伙伴相处,他们将许多内心的想法闭锁起来,但又渴望被人接近与理解[3],网络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交友平台,在网上他们能结交到许许多多五湖四海的朋友。

原因在于网络具有可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他们突破许多心理障碍,对着陌生人畅所欲言,弥补了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交友不畅,也达成了情绪宣泄及交流的目的。

(4)满足性心理满足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性心理懵懂的时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

而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有所保留,家长也总是谈性色变,留给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结果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

“你们越不想让我知道,我就偏要知道。

”而网络在这方面的开放,恰好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也满足了他们了解性的需要,因而让很多孩子沉溺其中。

(二)网络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

网络之所以有让这么多人上瘾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它能让使用者产生亲密感、无时空感和无压抑感,而这种力量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曾有过的[4]。

具体说来:

(1)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学生心理不堪重负。

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网络扩大了中学生的社交范围和沟通对象,满足了人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动力。

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重顾虑的青少年可以在此尽情地发泄情感,放心地畅所欲言,并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归宿”。

(3)网络上的便利和自由是吸引青少年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和去图书馆借资料,去书店买书比起来,上网只需要坐下来,敲几下键盘,就可以跟全世界的信息库互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利极了。

同时,网络可以让孩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进出各个网站,满足了他们自由自在翱翔的心理需求。

(三)家长将孩子“推”向网络

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也有责任,这些责任主要出在教育方式和观念的误区上。

在某种程度上,不当的家教甚至将孩子"推"向了网络。

不少沉迷网络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或多或少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有着非理性的看法。

很多家长盲目排斥网络,还有些家长在无法制止孩子沉迷网络时,就干脆采取纵容的办法对待。

家长对网络的非理性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孩子对网络的好奇和依赖感。

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也是影响孩子生活兴趣的重要因素。

现在一部分家长或整日忙于工作,或天天沉迷打牌,或为感情困扰而自顾不暇,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和亲密程度。

而中学生缺乏独立能力,交际范围和能力也十分有限,当他们在依附于家庭,却无法从家庭得到温暖时,便会转而利用网络的交际功能从中寻找温暖,也易因此沉迷于网络。

(四)社会责任难推脱

另一个导致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在一些中小学周边开设了大大小小的网吧,政府对这些网吧的管理力度不够,而且这些网吧都很难做到守法经营,有意地接待未成年人上网,这也是吸引不少中学生上网的原因。

此外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易于使个体迷恋网络并发生不良网络行为。

如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喜欢幻想,自制力缺乏,人际交往的受困,学习上遇到挫折,家庭的不和谐等因素都容易促使中学生出现此类问题。

这些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挫折,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易获成功。

这种网上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二、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认知能力的迷失

互联网作为新生的第四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量与传播量,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西格雷所说:

“仅就K介子的研究而言,要浏览一下所有的论文都是不可能的[5]”。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垃圾的生产地。

庞杂的信息资源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思想和认知上的迷茫。

大量的未经筛选的信息往往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甚至在网络上迷失方向。

中学生一旦掉进信息海洋,将会变得思想不集中、缺乏观察力,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对事物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对思维的影响

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6]。

学生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形成的基本思维受电脑的符号式思维影响。

而且,人们多是以不真实的身份上网聊天、交友,使网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学生受到了不良道德的影响。

久而久之,有可能使部分中学生形成一种习惯,认为告诉别人一些虚假的东西并无错处,从而使他们缺乏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

心理学家指出:

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事物时,对其他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

学生对互联网的沉迷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孤独,导致抑郁的增加。

一方面,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中学生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

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四)精神上瘾

迷恋网络还可能使他们产生精神上瘾。

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升高,这种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物质短时间内会令人高度兴奋,但其后则令人更加颓废、消沉。

导致人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五)对性格的影响

网上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信息屡见不鲜。

中学生的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差的中学生,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一些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也受到网上"虚拟游戏"的侵害,那些虚拟的暴力游戏、色情卡通游戏作用于青少年那尚未成熟的心理,势必影响其性格健康成长,甚至引发社会犯罪。

三、心理对策

网络是当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故此,对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学生不能单纯采用封堵的方法,而是要注意疏与导,解铃还需系铃人。

面对网络带给学生的人格心理特点变化,对策之一是,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自身的功能和特点,以网络为载体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加强上网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其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避免“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心理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以避免其对青少年心灵的污染,利用网络环境塑造学生完美人格[7]。

(一)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8]。

课程可分为两部分:

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

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

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二)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

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三)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

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

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

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

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

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

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四)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

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工具,它的产生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功用性是无法否定的,而中学生因网络而引发的众多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规律有关系,也与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以及后天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禁网”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对中学生的网络行为要立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及学校社会、家庭的大教育,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构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教育与监督体系[9]。

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应付份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四、总结

互联网的使用与发展是一种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青少年都将成为互联网用户,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上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己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网吧管理的无绪,地下黑网吧屡禁不止,黄色网站层出不穷,自制力、辨别力不强的中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的中学生无力自拔,甚至滑向犯罪的边缘。

心怀不轨的人将黑手频频伸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惨剧接连不断地发生。

许多媒体将网络称为"电子毒品"实不为过。

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说过: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利用它,究竟是给人们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10]。

”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

总之,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青少年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他们适应社会的表现,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规避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目的在诊断与防治心理障碍,远离网瘾,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三观”,形成积极的个性倾向,从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黄敏,李洁.信息化网络背景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2009(8):

144.

[2]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范[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李璞民.心理学与艺术[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刘志华等.青少年网络情节的心理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1):

61-63.

[5]岳剑波.信息环境论[M].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6]儿童上网面面观[N].福州日报.2000-06-02.

[7]孙有福.中学生网络迷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7):

26-27.

[8]陈佩媛.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2):

114.

[9]邹嘉忠,杨海娟,徐大良.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2,(03):

104-106.

[10]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9:

56.

 

IndulgingintheInternet'snegativeimpactonmiddleschoolstudentsanditscountermeasures

ZHOUXuan

Abstract:

Adolescenceisaveryspecialpartinmylife,istheformationperiodofthemaincharacter.Intheadolescencestageofpsychologicalhealthofmiddleschoolstudentsareissuesofconcern,whichnotonlyaffectstudentachievement,willalsohaveanimpactonstudents'personalityandperfect.Inrecentyears,asthepopularityofnetwork,makemoreandmorehighschoolstudentsbecomeInternetusers,andevenInternetaddiction,thisarticleonthisphenomenonfromtheperspectiveofpsychologytoprobeCyber-addictiontonegative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softhepsychologicalhealthofmiddleschoolstudents,withaviewtocausingthemajorityofeducators,parents,andstudentstomyattention.

KeyWords:

Highschoolstudents,indulgingintheInternet,negativeeffectsandcountermeasures

 

致谢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论文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论文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周轩

2012年5月书于南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