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67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docx

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

含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X。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荷马史诗:

含《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两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

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

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

3、《旧约》:

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

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

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

4、《新约》:

基督教的正典。

摩西代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

耶稣通过殉难,代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

其主要内容分为:

“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

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5、教会文学:

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

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

公式化、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

6、骑士文学:

骑士制度的产物,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

在法国成就最高。

7、城市文学:

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

8、《神曲》: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又开启文艺复兴之先声。

9、文艺复兴:

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

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内容是:

用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思想来自于基督教精神。

11、七星诗社: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第一个文学团体。

以龙沙为首的七位诗人组成而得名,具贵族倾向。

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革新法国诗歌,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12、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

采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以城市下层人物为中心,并以其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广泛反映现实生活。

代表作是《小癞子》。

13、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形象。

他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没落骑士典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特色。

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4、大学才子派:

文艺复兴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其戏剧创作为莎士比亚奠定了基础。

15、莎士比亚化:

马克思提出的美学原则,即要求戏剧创作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创作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16、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本意是不合规则,其文学具有XX神秘色彩,悲观虚无情调,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奇异,形成一种浮艳夸饰、华丽纤巧的风格。

16-17世纪曾一度盛行于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国。

17、古典主义:

17世纪出现于法国,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是资产阶级与王权妥协的产物,因其强调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特征是:

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X统一,②思想上崇尚理性。

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18、三一律: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

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一天之内完成。

它有利于剧情矛盾集中,但又限制了作家创作自由。

19、启蒙运动:

18世纪产生于法国并发展为全欧性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性质。

特点是崇尚理性,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思想。

其实质是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20、感伤主义文学:

18世纪后期出现于英国。

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表现不满于现实,逃避现实的思想,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21、哥特式小说:

18世纪末英国的一种凶杀小说。

因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哥特式城堡为背景而得名,描写因爱情或财产矛盾所致的凶杀复仇事件,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

22、哲理小说:

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对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等方面的启蒙观点,因富于哲理性而得名。

23、正剧:

启蒙主义戏剧的一种,它突破了古典主义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多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为主人公,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4、席勒化倾向:

德国作家席勒的创作特征,即为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而忽略了文学的艺术性,使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成为作者思想单纯的传声筒。

这正是启蒙主义文学的不足之处。

25、狂飙突进运动:

启蒙主义时期德国的一次文学运动。

因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

特点是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其理论家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有青年歌德和席勒,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26、魏玛古典主义:

以德国魏玛的歌德和席勒两人为代表。

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主X审美教化;艺术上以古希腊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

27、湖畔派:

英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人,他们厌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作品歌颂大自然,描写农村生活。

因曾隐居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而得名。

28、“世纪病”形象: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

他们处于世纪之交而对前途迷惘,在现实中找不到位置,孤僻忧郁、悲观失望,整日在冥想和漂泊中消磨生命,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29、拜伦式英雄:

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统称,他们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大都勇敢、高傲、孤独,有不妥协的反抗精神,但脱离群众常以失败告终。

是拜伦思想特点及弱点的反映。

30、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提出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他认为大自然中美丑并存,丑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因而赞美崇高优美同时要表现丑。

同时强化美丑对照也可以强化艺术效果。

如《巴黎圣母院》。

31、浪漫主义:

兴起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的欧洲,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

因对残酷现实失望而喜歌颂自然,以自然之美对照现实之丑;文学中主要表现自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还注重文学的艺术效果,推崇民间文学的纯朴自然。

最先产生于德国,主要代表有拜伦、雨果等。

32、宪章派文学:

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性质文学,是19世纪初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

揭露残酷剥削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愿望,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战斗性。

33、自然派:

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

以果戈理为领袖,该派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和封建专制,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

34、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塑造的一种人物形象。

他们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胆小怕事,成为了“大人物”统治下的牺牲者。

普希金《驿站长》塑造了第一个小人物形象。

35、多余人: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形象。

是不满沙皇专制与社会现实的贵族青年,有一定叛逆思想但又难摆脱贵族寄生生活;远离人民找不到出路而精神空虚苦闷,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同名主人公。

36、批判现实主义:

是欧洲19世纪主要的文学思潮,它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要求作家客观、真实地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艺术上采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法国斯丹达尔以《红与黑》奠定了其基础。

37、《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

它采用分类整理、编目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连成整体来反映完整的社会现实。

共分为三大类: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又以风俗研究为主。

38、奥勃罗摩夫性格:

俄国冈察洛夫《奥勃罗摩夫》的贵族主人公,他想要上进,但长期的寄生生活使他失去了实际生活能力,最后成了躺在床上的废物。

他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表明贵族的进步性已经丧失殆尽。

39、卡拉马佐夫性格:

出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即极端的卑鄙无耻,贪婪自私,专横暴虐,放荡堕落等邪恶品质。

是卡拉马佐夫一家人围绕金钱、女人而产生的激烈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邪恶特征。

40、“心灵辩证法”:

托尔斯泰作品心理描写的特点,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复杂过程。

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即心灵辩证法。

41、托尔斯泰主义:

即“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的思想,是托尔斯泰提出的改造社会的三大原则,贯穿于其整个创作当中。

42、忏悔贵族:

托尔斯泰创作的人物形象系列。

他们本是正直善良的贵族,因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之堕落。

但后来通过接触现实而认识到沙俄专制的罪恶,开始忏悔和赎罪,逐渐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其典型。

43、社会问题剧:

挪威易卜生创作的戏剧类型。

作品内容深刻,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XX、道德、家庭、妇女、教育等多方面问题,笔锋犀利,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

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把“讨论”带进了戏剧。

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

44自然主义:

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脱胎于批判现实主义。

但更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突出科学性,注重遗传规律对人的影响。

成就最大的是左拉。

45、唯美主义:

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一个形式主义文艺思潮。

它为逃避丑恶现实而躲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中,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X,代表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

46、象征主义:

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流派,兴起于法国。

因莫里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而得名。

它崇尚借外在的具体事物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反对直抒胸臆,强调联想、暗示和象征。

47、解冻文学:

以苏联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而得名。

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主题,积极干预生活,大胆表现生活的矛盾和冲突。

影射斯大林个人主义崇拜时代已经结束。

48、迷惘的一代:

一战后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

他们发现“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深感受骗而信仰崩溃;遂以文学表现反战和迷惘的情绪。

以海明威为代表。

49、“硬汉”形象或性格:

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如《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

50、冰山原则:

海明威提出的美学原则,也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让作者的思想倾向尽量隐藏于形象之中,使作品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具有含蓄美。

 

二、简答题

1、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开创性,体现了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③种类繁多,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

2、早期基督教文学:

欧洲文学的又一个源头,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也是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

《新约》代表其最高成就。

3、古罗马文学的中介、桥梁作用:

古罗马是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