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8365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docx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

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应用2

作文素材收集

课本素材

一、抒情语段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沉默呵,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我想大声呼喊:

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5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7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11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2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3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1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5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2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9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33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3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5啊,人啊,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3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8谁没有青春时代?

谁没有往日的爱情?

当你满头白发,站在落日的斜晖中,突然听到远处深秋的树林里飘来这首歌曲,你怎能抗拒它的感情力量?

你怎能抗拒回忆?

二、哲理语段

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4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5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6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哮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

7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忧劳可以兴国,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2坚强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13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不断追求真理要比占有真理更高贵。

14伟大志向造就伟大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前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1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8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19行程是艰险的。

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

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

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蜘蛛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20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就会)变得异常丰富。

2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则是那座钢铁长桥,那艘诺亚方舟;高昂起你青春的头颅,成功的时刻在等你去实现。

22苏轼曰: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远也。

23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24事有大小好坏,情有喜怒哀乐,景有动静荣枯,物有长短方圆。

25只要你执着于你的选择,你的人生意义将与众不同。

三、事例

1、霍金:

英国物理学家,身残志坚,著《时间简史》,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

2、曹雪芹:

(清)举家食粥,著《红楼梦》。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司马迁(汉):

史学家,受宫刑后,发愤著《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廉颇、蔺相如:

将相和。

5、屈原(战国?

楚):

沉江殉国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冯友兰《人生的境界》(熟读)

7、赵鑫珊《人是什么?

》(熟读)

8、鲁迅的生平创作:

弃医从文。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毛泽东“民族之魂”)

9、李白‚“诗仙”,浪漫主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杜甫“诗圣”,现实主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孔子(圣人)、孟子(亚圣)有关名言见《圆梦宝典》

11、契诃夫(俄):

700多至800多篇短、中篇小说,戏剧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12、孙梨,当代小说家,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创作,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13、巴尔扎克,法国作家,写了九十多篇小说,著有《人间喜剧》。

14、孔明挥泪斩马谡。

(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构思并使用。

1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6、老舍:

人民艺术家,“士大夫不可辱的知识分子形象。

17、关汉卿,元初作家。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燥,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18、庄子:

安时而处顺,无为而治。

19、蒲松龄:

清代作家,著有《聊斋志异》。

20、毛泽东: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1、闻一多:

“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民族气节)

22、艾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3、梁小斌: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多好的句子。

24、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25、普希金:

俄国文学之始祖,1837年2月8日与丹特士决斗而死。

(为个人尊严而站。

虽死犹荣。

26、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27、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8、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29、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代枭雄)

30、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1、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2、李清照:

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甚笃,共同完成30卷的《金石录》。

35、辛弃疾: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6、元稹和白居易友谊深厚: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37、巴金: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的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38、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她让一切健康但虚度光阴的俗人感到羞愧。

39、一个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的把另一只也从窗口扔掉。

“与其抱守残缺,不如果断的放弃。

40、钱仲书:

淡泊名利。

“你吃了鸡蛋觉得好就行了,何必要见那只下蛋的鸡呐。

41、史铁生:

大难之后成大器。

《我与地坛》。

42、唐太宗与魏征:

明君与名臣,相得益彰。

43、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前者知人善任,后者自矜功伐。

44、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强调志,力,物三个条件。

深思而慎取。

45、朱自清:

“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46、勾践:

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终于灭吴。

四、名句解读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恒:

常常。

2、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

求:

找寻。

疵:

毛病。

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迁怒:

转移怒气。

贰:

再,重。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

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廪(lǐn):

粮仓。

实:

充实。

7、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毫厘:

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缪(miù):

错误。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9、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

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

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躬自:

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

责:

责备,要求。

1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

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

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

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

日新:

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

砺(lì):

磨刀石。

18、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

喜爱。

前“恶”(è):

缺陷和丑恶。

后“恶”(wù):

讨厌,憎恨。

1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

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兮(xī):

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

倚靠。

伏:

潜伏,隐藏。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欲:

想,希望。

勿(wù):

不要。

施:

加,给。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思齐:

想着要追上,看齐。

内自省:

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恰好相反。

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

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君子:

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

指人格卑鄙的人。

反是:

和这相反。

2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坦荡荡:

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

戚戚:

忧惧不安的样子。

24、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

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25、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

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

接:

接触,交往。

醴(lǐ):

甜酒。

26、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尚:

重在。

2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

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腐:

腐臭。

户枢(shū):

门的转轴。

蠹(dù):

蛀蚀。

28、满招损,谦受益。

——《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

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

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29、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

勤勉,快速。

慎:

谨慎,慎重。

3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

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31、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

锲(qiè)、镂(lòu):

雕刻。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

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3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并按照榜样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长了。

尧舜:

上古时代的国君唐尧和虞舜。

3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

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

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

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

“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

士季便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莫大焉:

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35、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

[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3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

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

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38、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三:

多次。

39、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解读]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了,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40、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礼记·檀弓上》

[解读]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41、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商君书·战法》

[解读]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不埋怨。

打了胜仗不骄傲,是因为胜利来自战术的高明,不值得自己骄傲;打了败仗不抱怨,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失误的地方,不能再怨人尤天。

不骄、不怨,有利于继续战斗。

4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

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

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4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修权》

[解读]原文是: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意思是:

作一年的打算,没有比种植谷物更恰当的;作十年的打算,没有有比培植果木更恰当的;作终身的打算,没有比培育人才更恰当的。

换一种说法就是:

种植一次而有—次的收获,这是谷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获,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获,这是人才。

这句话告诉我们:

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培养人才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

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也是不容易的。

树:

种植,培育。

木:

树木。

人:

人才。

44、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4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弘毅: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4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解读]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

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

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

旨:

味美。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

[解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雕:

同“凋”,凋零,零落。

4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

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

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

他山:

别的山。

攻:

琢磨。

4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