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7562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

2016年2月

 

课题组组成及其成员

 

课题名称:

顺义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负责人:

谢小勇

参加成员:

康德地刘淑华陈泽欣武伟

主要执笔人:

康德地刘淑华

统稿人:

谢小勇刘淑华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作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建设全国创新中心的背景下,要实现顺义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离不开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融合。

“十三五”期间是顺义实现四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本课题在开展“十三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研究过程中,既紧跟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又与顺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情况相适应。

在总结“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存在以下问题:

顺义区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要求差距较大、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等。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顺义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四大任务,以及强区建设、提质增量、强企培育和板块推进等四大专项工程,以全面推进顺义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为顺义完成“四个转型升级”和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建设的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前言

“十三五”时期,为了全面落实北京“四个中心”新定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顺义区建设成为东北部中心城市,实现建设绿色国际港,打造航空中心核区,共筑和谐宜居新家园等奋斗目标,知识产权工作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促进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融入顺义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知识产权支撑顺义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根据《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关于制定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区委、区政政府的发展战略等政策性文件,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顺义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区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迅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专利工作的《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顺义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顺义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顺义区专利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等政策,实施《关于印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顺义区专利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等措施,设立科技创新资金对专利进行资助和奖励,支持区内创新主体的自主研发、成果转化,营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政策环境。

(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明显增强

从2011年到2014年,专利申请量从1100件增加到2674件,年均增速达到34%,其中发明专利从267件增加到485件;专利授权量从701件增加到2252件,年均增速达到47%,其中发明专利从71件增加到90件。

截至2014年12月,发明专利拥有量517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1件。

扎实推进专利试点示范工作,截止到2014年底,专利试点企业65家,专利示范企业7家。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顺义园区70%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积极研究推动“鲜花港”、“舞彩浅山”、“汉石桥湿地”等品牌升级,将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力优势。

积极利用知识产权导航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临空服务三大板块的产业结构转型,新建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非晶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基地。

(三)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积极组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

积极推动专利代理服务机构的发展,两家专利代理机构与多家知识产权服务组织在顺义拓展业务。

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宣讲、培训活动,为企业提供专家战略咨询服务。

组织“4.26知识产权宣传日”、“重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知识宣讲会”等活动,提升市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意识。

(四)知识产权执法保护进一步加强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各类展会中设置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开展商标侵权、假冒执法活动,处理商标侵权类案件305次。

区知识产权局接受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委托执法,与市部分区县知识产权局,联合区商务委、文化委不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活动。

“12330”临空经济核心区工作站深入企业、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二、“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形势与机遇

“十三五”期间是顺义实现四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加快顺义的发展,如何在北京建设全国创新中心的大局中谋取顺义自身的角色定位,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融合。

未来五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对顺义区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实现顺义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离不开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临空经济、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三大功能板块中,需要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功能,提升汽车、航空等传统支柱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和专利布局。

调整和优化顺义区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应当进一步加大航空服务、金融、文化创意、绿色生态产业为代表的品牌保护和推广,提高高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附加值。

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搭建知识产权交易、转让、质押融资等信息化平台,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促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专利技术在顺义产业化。

营造良好的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顺义区打造为北京北部创新创业中心,以激发全区创新创业的活力。

(二)问题与挑战

1.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目前,顺义区知识产权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力度,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建设知识产权强区、以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创新发展尚不适应,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加强。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要求差距较大。

顺义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高端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水平研发机构仍然偏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尚未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普遍行为,研发经费投入与全市其他区县相比差距很大,创新活力不足,自主创新产出相对能力弱。

顺义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1件(2014年),但与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48件(2014年)相比,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偏低,在全市排名偏低,与北京市要建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与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不适应。

在目前知识产权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专利、商标和版权由三个部门分散管理,各个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人力和物力都相对不足,制约了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的沟通、协调效率,政策和管理之间不衔接,无法形成合力,与形成全区统一、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程管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局面尚不适应。

4.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与形成创新竞争力优势要求差距较大。

目前,大量传统主导产业重视生产销售,忽视知识产权管理,尚未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范围小,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匮乏,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水平较低,与依靠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形成企业竞争力优势的需求差距较大。

5.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备,优质科技成果的跟踪发现没有形成一种正常机制,创业孵化机制建设、创业服务能力、孵化企业的数量等方面均有待加强,为创新创业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缺乏,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与快速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差距较大。

6.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北京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307家,而仅有2家专利代理机构注册在顺义,且于近两年刚刚成立。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人才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要求,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不足,创新的活力得不到充分释放。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围绕北京市“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区为目标,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知识产权运用绩效,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改革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为重点,全面提升顺义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为顺义完成“四个转型升级”和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建设的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提升,知识产权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充分显现,努力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区。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提高。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重点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

专利拥有量进入全市前8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14件。

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拥有量稳步上升,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渠道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运用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转型。

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投融资额明显增加。

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外向型企业拥有出口自主品牌数量大幅增长,商业秘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各类知识产权得到合理运用。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体系更加完善,行政执法效能和市场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执法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

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明显减少,反复侵权、群体性侵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现象基本杜绝,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顺畅运行,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更加高效完善,基层基础工作全面加强。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知识产权代理、咨询、维权等中介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重点培育10~1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四、主要任务

(一)鼓励创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1.提高汽车、航空产业的知识产权附加值

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纽带,推动汽车和航空产业由传统制造的产业链低端向研发设计、品牌和服务等产业链高端迈进。

加大汽车、航空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将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向支持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车载交互系统、智能驾驶技术、航空发动机、航空复合材料等新技术进行倾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到2020年,基本形成知识产权密集型的汽车和航空高端产业,巩固汽车产业的优势地位,打造我国航空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化基地,争取达到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

2.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布局和专利分析

加强对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中国航信高科技产业园、金蝶软件园、非晶科技产业园、中航工业产业园等园区知识产权管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与产业决策和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专利导航试点工作,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分析和预警,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强化专利的前瞻布局,提升研发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3.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品牌推广

充分利用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以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农业品牌。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扶持力度,促进绿色生态板块创新发展,促进农业领域新技术、新应用的专利申请、植物新品种申请、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申请,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

挖掘品牌发展潜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品牌创建,培育一批以“鲜花港”、“舞彩浅山”、“汉石桥湿地”为代表的体现区域特色的知名品牌。

加大地理标志资源开发力度,开展“牛栏山”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形成一批知名地理标志产品。

发挥知识产权全面支撑作用,促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

4.发挥知识产权在产业疏解中的评价作用

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和北京市禁限目录。

强化知识产权作为评价要素,以企业研发设计中心为重点,严控低端项目进入,有效疏解主导产业链低端环节,全部淘汰区内高耗低效污染企业、区域低端市场,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

将知识产权纳入科技创新和绿色生态产业指导目录的编制中,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加强产业合作。

(二)加强运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

5.加快农业知识产权转化

深入组织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政企对接工作,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快知识产权转化。

实施“知识产权+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打通农业价值增值通道。

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物流优势,联合河北周边地区农业优势,逐步发展具有顺义特色的大农业产业体系。

6.营造知识产权产业化环境

加强与中关村创新企业、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制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政策优惠措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促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技术专利产业化项目落地。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扶持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功能区孵化器建设,引导企业将研发成果落户顺义,主动承接国内外优质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将顺义园建设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成为顺义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7.丰富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争取国家和北京市专项资金的补助,多渠道筹集知识产权运营资金,搭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开展质押融资和保险等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探索引导知识产权出资入股等运营方式。

鼓励扶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积极探索以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手段、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为纽带、以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推动优势行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在重大经济活动中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三)严格保护,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8.探索建立部门协同知识产权执法

建立"上下结合、协作配合"的行政执法机制,探索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的执法协调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与法院、公安、质量技术监督、城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强化多部门联合的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

加强与市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以及北京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的协作。

9.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加强“12330”临空经济核心区工作站建设,建立知识产权投诉援助中心。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宣传和专题讲座,开展企业法律咨询服务,提高社会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以新国展、天竺综合保税区、三大功能板块、大型商业零售经营单位、电子商务等为重点,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强化社会监督和执法检查工作,营造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

10.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引导本区相同或相近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协调解决行业内部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增强行业应对外部知识产权纠纷与诉讼的整体联防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与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中国国际商会知识产权委员会等知识产权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建立知识产权维权协调机制,增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

(四)科学治理,完善知识产权服务

11.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相关配套政策

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县)工程试点申报工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中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批综合性知识产权政策,大力宣讲、着力实施。

1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新模式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发布区知识产权发展情况年度报告。

推动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集中管理模式,构建联动发展、执法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系,规范区、乡镇和板块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效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对企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拟落地顺义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知识产权评议。

开展区知识产权统计监测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全区知识产权发展指数,发布年度评价报告。

13.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在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综合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涵盖主要产业行业的专利数据库、搭建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的信息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

14.通过贯标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积极推进园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引导企业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引导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商标、品牌、商业秘密、标准等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战略,指导企业制定贯穿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工作规划。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统计制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注册、变更的知识产权备案制度。

15.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围绕优势产业引进和发展知识产权相关服务业,培育10~1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重点建立集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转让、法律、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机构。

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点对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

规范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在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络员。

建立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服务联盟。

16.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规模,鼓励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中介组织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

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计划,设立专门的培训基金。

将知识产权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培训课程。

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制定多种分配方式激励人才创新,调动科技人才的长期创新积极性。

五、专项工程

(一)提质增量工程

加强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和质量不断提高。

完善知识产权扶持体系,加大对企业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创造、申请扶持力度,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培训。

1.完善知识产权扶持体系。

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园区、乡镇的专利指标考核。

不断完善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加大对国外专利授权资助力度。

政府对企业知识产权经费(主要指专利、商标申请费,奖励费,维权费,宣传培训费,企业“贯标”辅导及工作经费等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积极引进专利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分析、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专利申请流程服务、专利运营、权利维护、战略规划、品牌建设、人才培训等系列服务。

2.实施专家进企业计划。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对象,通过实施专家进企业活动,提高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质量。

政府设立专项经费,从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代理机构中遴选知识产权兼技术专家100名左右,对接300家左右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对象。

通过“点对点”服务的方式,重点帮助企业进行发明专利申请及挖掘,构筑核心专利保护网。

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以企业当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量作为对专家的年度考核,并对专家予以补助,从而提高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专利质量。

3.加大知识产权相关人才培训。

面向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利管理人员举办专利布局培训班,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面向技术研发人员开展技术交底书撰写、发明点挖掘等培训,提高专利申请效率和专利质量。

积极组织“12330”临空经济核心区工作站开展座谈培训,为企业专利布局、商标申请、商业秘密、品牌保护提供支持。

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率达90%。

(二)强企培育工程

加大知识产权经费财政投入比重,积极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作,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综合能力。

推动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引导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制定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科学合理的专利布局,提升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能力,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

1.开展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专项培育计划。

面向具有稳定研发投入和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机构的企业和依靠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分期、分批选择300家,作为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对象,通过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交流站、派遣知识产权特派员等方式,对企业各个知识产权工作环节设立专项培育计划,给予政策、资金扶持。

2.实施企业“贯标”推进工程。

对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对象全面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贯标”工作,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专利管理制度》、《企业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等。

培育对象要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配备1名以上知识产权专职工作人员,持续稳定地加大对知识产权投入力度。

3.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计划,将符合产业发展目录的重点行业中重点企业,培育为市级、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加大知识产权创造指导和扶持,加快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提高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快速增加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示范带动相关其他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创造,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4.引导企业加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激励。

引导重点企业和科研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提高科研人员专利创造奖励,在法定职务发明奖励的基础上增加企业对专利创造的物质奖励,将专利申请作为个人和部门年终绩效奖励的一项指标,与年终奖金挂钩,并作为职务职称提升的重要依据。

提高科研人员知识产权转化收益比例。

监督企业落实职务发明奖励政策。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知识产权创造、转化奖励记入当年单位工作总额,但不作为工资总额基数。

5.促进企业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利用。

鼓励企业建立、运用本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定期更新整理专利检索信息,开展专利预警分析。

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数据库,制定企业专利策略,完善专利布局,有效保护境内、境外知识产权。

(三)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