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7458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辽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辽宁省人民政府

目录

一、总则1

(一)编制的依据1

(二)规划期与适用范围2

(三)指导思想2

(四)基本原则2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4

(一)矿产资源概况4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的成就6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8

(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10

三、规划目标11

(一)总体目标11

(二)2010年及2015年目标11

(三)2020年目标15

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16

(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矿种16

(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16

(三)矿产资源勘查17

(四)勘查准入条件和勘查规划区块19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1

(一)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22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布局24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33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8

(五)新建矿山准入条件和开采规划区块40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3

(一)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分区43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重点治理工程44

(三)矿山建设不同阶段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45

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48

(一)强化规划政策法规及制度建设48

(二)加强规划基础工作50

(三)通过执法监管保障勘查开发秩序50

(四)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产业政策51

(五)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51

(六)推进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实施52

(七)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52

一、总则

“十一五”及至2020年,是我省奋力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为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和我省未来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加强和改善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宏观调控,促进全省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要求,编制《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指导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设立探矿权、采矿权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编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是编制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规划依据。

(二)规划期与适用范围

《规划》以2007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08~2015年,展望到202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辽宁省所辖行政区域。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发展“绿色矿业、和谐矿业”;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省内外勘查力度,构建安全稳定的资源供应保障体系;以节约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线,建立资源节约型矿业,发展我省矿业循环经济;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宗旨,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坚持以下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要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矿业政策、发展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省情、矿情。

与我省在规划期间提出的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材料基地和“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目标相适应。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

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统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基础地质研究。

加大地质勘查力度,突出重点矿种、重点地区,实现重点区块的找矿突破。

发展壮大以矿产开发基地为支撑的矿业经济区建设,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3.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业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按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行规律,以市场调节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杠杆,建立有效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体系。

创造平等竞争和公开、有序、健全、统一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宏观调控的引导约束作用。

5.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统筹

我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减少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的制约因素。

要在加强国内勘查开发的同时,集中力量统筹部署,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矿山企业和地勘队伍走出国门,勘查和开发国外资源,解决有色金属、石化工业矿物原料紧缺的问题。

二、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矿产资源概况

全省矿产资源种类多,人均储量少;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产地少;大宗支柱性矿产贫矿多,难选矿多,富矿少。

截止2007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其中探明储量并列入储量表的109种(不含放射性矿产),发现矿产地2000多处。

全国45种主要矿产中,我省有34种,620处矿产地。

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菱镁矿、铁矿、硼矿、金刚石、熔剂用灰岩、透闪石、滑石、玉石、玻璃用石英岩、红柱石、油页岩、冶金用石英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等。

1.优势矿产

菱镁矿质地优良,埋藏浅,规划基期保有资源储量33.34亿吨,分别占全国的87.3%和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

矿产地77处。

铁矿以贫铁为主,多可露天开采,保有资源储量123.35亿吨,占全国的20.1%。

矿产地259处。

硼矿共、伴生矿物多,品位偏低,保有资源储量(B2O3)3278.46万吨,占全国的45.2%。

矿产地51处。

金刚石质量较好,但品位偏低,保有资源储量金刚石901万克拉,占全国的49.2%。

矿产地9处。

滑石质量上乘,驰名中外,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7525.05万吨,占全国的29.2%。

矿产地55处。

玉石以质地细腻,色泽艳丽,晶莹剔透而闻名遐迩,保有资源储量22.67万吨,占全国的7.2%。

矿产地11处。

专栏一辽宁省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国的位次

位次

矿种

矿种数

1

菱镁矿、铁矿、硼矿、金刚石、熔剂用灰岩、透闪石

6

2

滑石、玉石、玻璃用石英岩、红柱石

4

3

油页岩、冶金用石英岩、水泥配料用页岩

3

4

硅灰石、珍珠岩

2

5

石油、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

3

6

锰、冶金用砂岩、水泥用大理岩

3

8

石煤、砂金、普通萤石

3

2.基本特点

我省矿产资源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矿产资源较丰富,配套性好;钢铁工业所需的主元素矿产和辅助原料矿产、能源矿产基本配套齐全。

二是矿产地集中,便于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集中在盘锦、沈阳;铁矿95%分布在鞍山、本溪和辽阳市,菱镁矿主要在鞍山和营口;滑石80%在鞍山;硼矿98%在丹东;金刚石在大连。

三是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有色金属矿产、硼镁铁矿和磷铁矿等多为共、伴生矿产,伴有多种有益元素,尤其是伴有稀散元素矿产。

四是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煤、铁矿产中有全国著名的抚顺、阜新、本溪、鞍山等露采矿山。

在工业体系中,以矿业为龙头的“五条巨龙”构成了辽宁省工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一是“石油、化工、轻纺”构成的工业体系;其二是“钢铁、重机汽车、轻工机械”构成的工业体系,其三是“煤炭、电力、建材化肥”构成的工业体系;其四是“铜铝铅锌、五金机电、电工器材”构成的工业体系;其五是“特种非金属、超细粉体、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构成的工业体系。

以矿业为龙头的“五条巨龙”形成的工业链在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和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的成就

我省首轮矿产资源规划自发布以来,得到了很好实施。

地质勘查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初步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逐步加强,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矿业权市场日趋活跃,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取得积极成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完成了全省1:

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完成了1:

5万区调61618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41.6%。

开展了典型矿床和三大岩类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编写了《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和《辽宁省区域矿产总结》;完成了金、铜、铅锌等14个重点矿种的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和金、铜等16个重点矿种的资源总量预测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为我省的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大量信息和宝贵资料。

矿产勘查取得新进展——2004年以来全省地质勘查项目投入13.98亿元,其中中央基金投入0.43亿元,中央危机矿山找矿投入1.85亿元,省财政投入11.70亿元。

新增铁矿资源储量10亿吨,新增煤炭储量3.4亿吨,新增煤层气资源储量32.2亿立方米,新增金矿资源储量8293公斤,新增铜锌矿石量523万吨,新增钼矿资源储量1904万吨;我省优势矿产菱镁矿保有资源储量增长了30%;铁矿储量增长了12%;硼矿储量增长了24%;滑石储量增长了57%;玉石储量增长了14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趋于科学合理——2007年末,全省矿业总产值从“九五”期末的265.20亿元增长到649.26亿元,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全省矿石开采总量控制在2.85亿吨,矿山总数由1999年的7080个,减少到5102个。

其中大中型矿山总数由“九五”期末的88家增加到173家,大中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比例由1.24%增加到3.91%;全省共有采矿权许可证5102个,其中菱镁矿123个、硼矿57个、铁矿395个、滑石矿82个、煤矿611个、钼矿22个、金矿161个、水泥用灰岩132个、玻璃用石英岩37个。

从业人员由“九五”期末的57万人降到36万人。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突出——2007年,全省废渣年排放量约为2.07亿吨,累计堆放量约83.09亿吨,年综合利用量为773.98万吨,综合利用率为3.74%;年产出废水量约为7.60亿吨,处理量约为4.45亿吨,处理率为58.55%,年循环利用量约4.32亿吨,循环利用率为56.84%;2001~2006年,我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31个,中央财政投资为1.74亿元,省财政、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资金,总投资达3.13亿元。

目前已完工10余项。

恢复治理面积1131.08公顷,植树约249.38万株。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要矿产后备资源不足

由于开采强度高,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金、石膏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消耗速度快,一些矿山已出现资源危机。

市场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主要矿产的可供性进一步降低,与全省的冶炼能力不相适应。

煤炭、石油等主要能源矿产,早已由输出省变为输入大省,省内自给率仅分别为41.7%和20.5%;黑色金属中的富铁、富锰几乎全部靠进口解决;部分煤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几乎全部进入枯竭状态。

一些依托矿业发展的资源型城市(镇),相继出现“矿竭城衰”问题,阜新、抚顺、本溪、北票等资源型城市(镇)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相当突出。

2.矿业开发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

资源整合仍需要不断深化。

煤炭、铁矿、菱镁矿等资源整合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它矿产开发布局散、生产集中度低、利用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占矿山总数96.09%的小矿山设备、技术、工艺落后,总体上多处于“多、小、低、散、差”的状况。

矿业上下游结构不合理,全省有色金属矿山年采、选金属能力不足10万吨,而冶炼能力高达78.3万吨,采选产能与冶炼产能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外埠进入原料严重不足,设备生产能力极大闲置。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

部分矿山企业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较差,以出售原矿和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弱,资源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矿山环境问题仍较严重

我省矿山环境破坏严重,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

矿山高强度开发过程中,由于长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使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体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遭到严重污染;采矿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多发;“三废”达标排放率、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均较低。

5.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

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多渠道投资、多部门管理的地勘项目中,部分项目各行其是、分割勘查、同水平重复勘查的现象仍然存在。

非法转让矿业权、以采代探、无证探矿采矿、越界探矿采矿以及圈而不探(采)、炒作矿权等个别现象时有发生。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应用矿产资源政策参与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待加强。

(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规划期间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加速推进,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消耗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专栏二辽宁省主要矿产需求预测表

矿产名称

单位

2007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产量

消费量

预测需求量

预测需求量

预测需求量

菱镁矿

矿石万吨/年

487.75

487.75

1000

1100

1200

铁矿

矿石万吨/年

10143.25

15415.00

16000

18000

22000

硼矿

矿石万吨/年

123.20

123.20

150

180

200

滑石

矿石万吨/年

48.18

48.18

60

65

70

玉石

矿石万吨/年

1.12

1.12

0.7

1.5

1.8

石油

原油万吨/年

1207.17

5893.46

7000

9000

11000

天然气

亿立方米/年

8.72

14.24

18

22

26

煤炭

原煤万吨/年

6349.09

15224.32

16400

19000

24000

锰矿

矿石万吨/年

49.21

166.00

170

220

290

钼矿

矿石万吨/年

168.90

168.90

250

250

250

铝矿

矿石万吨/年

0

20

55

60

70

金矿

矿石万吨/年

181.68

181.68

340

400

450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矿产。

铬、镍、铜、铅、锌、铝、金、银、磷、钾、玉石等。

能暂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矿产。

石油、天然气、钼、滑石、萤石、硼、硫铁矿、硅灰石等矿产,按目前产能,服务年限基本上可以达到2030年。

能长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矿产。

菱镁矿、贫铁矿、贫锰矿、煤、金刚石、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及其它大部分非金属矿产能较长期地服务于我省的经济建设。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业的需求,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实现找矿新的重大突破。

矿业布局得到大幅度优化,矿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冶技术和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提高矿产品高科技附加值和经济价值。

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形成绿色矿山新格局。

建立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立。

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2010年及2015年目标

1.加强地质调查,全省地质工作程度得到提高

到2010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9770平方千米,使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占陆地面积的比例上升到48%。

2011~2015年,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14000平方千米,使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占陆地面积的比例上升到60%。

2.部署矿产资源勘查,重点矿种的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到2010年,预计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6~10处,新增资源量(333级以上):

煤10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油页岩5亿吨、铁矿5亿吨、铜10万吨、铅锌30万吨、金20吨、银200吨、钼5万吨、玉石10万吨、硼(B2O3)20万吨。

2011~2015年,预计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15处,新增资源储量(333级以上):

煤15亿吨、煤层气150亿立方米、油页岩10亿吨、铁矿10亿吨、铜20万吨、铅锌50万吨、金40吨、银300吨、钼10万吨、玉石20万吨、硼(B2O3)30万吨、金刚石(含砂矿)60万克拉。

3.矿产品产量与产值稳步增长

固体矿产品产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年均增长5%,到2010年固体矿石总产量达3.3亿吨(详见专栏三),到2015年固体矿石总产量

专栏三辽宁省主要矿产产量目标表

矿产名称

单位

2010年产量

2015年产量

指标属性

菱镁矿

矿石万吨/年

1000

1100

约束性

铁矿

矿石万吨/年

11500

15000

预期性

硼矿

矿石万吨/年

323

353

约束性

滑石矿

矿石万吨/年

60

65

预期性

玉石矿

矿石万吨/年

0.7

1.5

预期性

石油

原油万吨/年

1200

1050

预期性

天然气

亿立方米/年

10

11

预期性

煤炭

原煤万吨/年

5800

4000

约束性

锰矿

矿石万吨/年

45

50

预期性

钼矿

矿石万吨/年

200

250

约束性

铜矿

矿石万吨/年

120

130

预期性

铅矿

矿石万吨/年

90

110

预期性

锌矿

矿石万吨/年

40

40

预期性

金矿

矿石万吨/年

300

350

预期性

达4.2亿吨。

到2010年,原油产量维持在1200万吨,天然气产量10亿立方米;到2015年原油产量维持在105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11亿立方米。

矿业产值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矿业产值达880亿元,到2015年矿业产值达1490亿元。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得到优化

地质20hang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筑全省“一中心、一带、三区”矿业经济发展大格局,辽宁矿业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地区为重振雄风的主战场,以沿海经济带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以辽东、辽西、辽北三区为羽翼,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十个以优势矿种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矿业经济规划区。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得到调整

按照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床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继续进行矿山规模结构调整。

全省原有矿山总数以年均3%的速度递减,加上自然增长部分到2010年,全省矿山总数控制在4650个以下,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7%;到2015年,全省矿山企业总数控制在3900个以下,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9%。

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达到规划要求。

技术结构调整以推广先进实用的采选冶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为手段,以降低成本为目的,使我省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有显著提高。

产品结构调整着眼于控制开采总量,发展精深加工,使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明显提高。

6.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提高,重要矿山企业“三率”指标有新提高(详见专栏四)。

专栏四辽宁省主要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表

矿产

名称

基期

2010年

2015年

指标

属性

开采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开采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开采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

综合利用率(%)

菱镁矿

90.60

92

93

约束性

铁矿

94.92

87.31

71.81

95

91

76.45

96

94

82.24

约束性

硼矿

85.00

90.00

63.75

86

91

67.26

88

92

70.96

约束性

煤炭

73.09

73.38

53.63

75

76

57.00

80

82

65.60

约束性

石灰岩

96.66

97

97.5

约束性

金矿

93.89

87.54

66.62

94

90

70.60

95

91

73.45

约束性

磷矿

96.40

85.00

75.18

97

86

77.42

97.5

87

79.32

约束性

硅灰石

25.00

35

45

约束性

石膏

49.00

55

60

约束性

金刚石

96.86

85.00

81.33

97

86

83.42

98

87

85.26

约束性

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

89.32

87.29

59.46

90

90

63.00

91

91

65.81

约束性

到2010年和2015年,全省矿山废渣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15%和20%;全省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全省矿井废水利用率分别提高到65%和70%;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平均提高约5个百分点。

7.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和矿山用地复垦制度全面落实。

到2010年,完成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30项,2010~2015年,完成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工程30项。

到2010年和2015年,新建和生产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分别达到30%和35%,新建和在建矿山毁损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25%和30%以上。

8.矿产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

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基本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全面好转,管理有规、市场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2020年目标

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矿产勘查新格局基本形成,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显著成就,新发现一批重要矿种的大中型产地,省内矿产资源的可供性进一步提高。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大幅度优化,矿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矿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传统矿产资源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改造,新的省内优势矿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非金属矿产开采和精深加工得到更大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全面好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进一步提高。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