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287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西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模拟

西宁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艺术有两个来源:

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人们在屋后的山坡上又种上了梨树、山楂树、橘子树、苹果树……

C.五星红旗伴随“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因为他在中国发展出色,英国王子为他颁发了英国商业大奖——“年度企业家”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硝烟弥漫,军号嘹亮,战士们呐喊着冲向山下敌营,气势锐不可当。

B.关晓彤面试成绩突出,在众多考生中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

C.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被雕刻得惟妙惟肖,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

D.母亲日常生活中极具责任心的言行对我起到了潜滋暗长的作用。

二、字词书写

3.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现代文阅读

鳝孔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

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

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

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

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

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

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

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

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

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

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

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精田挨山,只能靠老天。

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

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

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

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

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

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

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

……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⑦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

汩汩的水,穿过因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

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

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

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

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

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

约摸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

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

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

哪来这么多鳝孔?

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

⑧深夜,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

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

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

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

⑨“抓贼啊?

”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

⑩“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

⑪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

4.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2)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

5.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2)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6.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

7.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你的看法呢?

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7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消息,2018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渐成消费新时尚,供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绿色共享、移动支付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有力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

新闻网报道:

2018年十一长假期间,共有7.05亿人次选择出游度长假。

也就是说,中国的国庆节让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踏上旅程;10月1日,约10万民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八达岭长城景区清洁工每日背十余吨垃圾下山;10月3日当天,浙江省旅游收入逾80亿。

蚂蜂窝旅行网联合“今日头条”发布了《2018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显示:

(材料二)

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

黄金周已经成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满足的是民众对家庭团聚的传统精神需求,黄金周满足的是以旅游消费为载体的现代精神需求。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

应当设置三个固定七天长假:

春节家庭团聚,五一、十一远程出游释放社会压力,从而更好带动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

“十一黄金周”的影响并非只有7天。

假期临近,人心浮动,经过七天长途奔波,还要恢复体力,前后算起来大概是十天,劳动生产率会受影响。

现在,黄金周出行人群中,有近2亿从事一线劳动的年轻人,按1人每天创造100元计算,10天损失2000亿……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问题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

人满为患被一些发达国家视为破坏景观生态的严重现象,一些名胜古迹或坍塌或损坏,与其说是岁月的侵蚀,不如说是过度的游客量和垃圾污染使得他们不堪重负。

(材料三)

范戈成都:

10月1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日在床上看各地景区排队,3日在家看全国酒店涨价,4日在家看景区公路变停车场,5日在家看游客到处被宰,6日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7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8日在家看北上广进不了城。

杂谈五味: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

十一黄金周给了我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

去名胜古迹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自然风景区直面奇异景观,陶冶情操增长见闻;去繁华大都市目睹城市的时尚、繁荣和人间百态。

靓靚亮亮:

有个十一真正好,七天的时间我做主,去和家人团个圆,去和朋友喝个茶,去到郊外采个风,再去图书馆看个书,生活因此变美好。

8.材料一中列举了“十一黄金周”哪些现状?

请简要概括。

9.材料一中的《2018国庆出游趋势报告》统计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

10.最近,关于“是否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讨论异常激烈。

你认为是否应该取消“十一黄金周”?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精神拾荒三步曲

周国平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说:

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

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

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

不妨也作一譬喻:

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

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

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

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

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

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

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

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

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

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3.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出自《三峡》

(乙)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

桥二百步,石栏列柱头,狮母乳①,

(2)顾抱负赘②,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

俗曰:

鲁公输班神勒③也。

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

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④。

——出自《帝京景物略》

(注释)①狮母乳:

指母狮和幼狮。

②赘:

通“缀”,连结。

③勒:

雕刻。

④堞:

矮墙,女墙。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夏水襄陵(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

(3)态色相得(______)

(4)循河婉婉(______)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6.乙文中哪些内容体现“神勒”?

17.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意思:

急流波光与绿潭景物,动静相杂,相映成趣。

B.甲文引用的诗句在突出山高水长特点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秋色中悲寂凄凉的心境。

C.乙文中“数之辄不尽”“数百家”里的两个“数”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D.乙文主要采用说明与描写的表达方式,重点解说了卢沟桥桥栏上雕刻的石狮子的特点。

五、句子默写

18.古诗文駄写。

(1)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场夜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6)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露”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陇西行 唐·陈陶                        凉州词 唐·王翰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凉州词》一诗中,与“五千貂锦丧胡尘”一句表达相同意思的一句是          。

20.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两句诗作赏析。

21.对这两首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的题材都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题材相同。

B.《陇西行》一诗的前两句,表达了由赞叹而痛惜的情感,同时贯穿着一种誓死杀敌、奋不顾身的豪气。

C.《凉州词》的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豪放、开朗、兴奋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D.《凉州词》中“欲饮”二字,极写宴饮时欢快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七、名著阅读

阅读相关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的天才‘朱、毛’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朱、毛看作一个人。

”毛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朱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他一生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朱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

从朱、毛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

朱、毛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

朱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朱这种宝贵的个性,立刻为众人所周知。

这种性格好像是从谦虚中产生的,而这谦虚的渊源大概是他的诚实。

朱无论如何不是圣人,但在他自己的民众中,在到底属于中国人的绝大多数的穷人中,他依然是个可爱的人,他高高举起解放的火炬,而在未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我们可以保证他将站在那些为中国千百万大众的前途而斗争的人们的最前列。

在这个革命战争中,日军许会再三宣布他已被杀(像过去国民党所干的一样)。

但实际上,他永不会被杀。

人们只以为他的肉体不能被毁灭,这是错误的。

不能被毁灭的,却是朱的精神。

这种精神将在未来许多世代中继续鼓励中国的自由战士们追求他们时代的最高目标。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

22.这里的“朱、毛”分别指谁?

23.“这种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24.朱、毛有哪些共同革命活动?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情节回答。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同时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B.尼摩船长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

C.《骆驼祥子》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D.《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八、综合性学习

26.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文段一: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

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

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

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

文段二:

大英博物馆中,陈列的中国敦煌雕像都是断手断脚的,这些并不是运送途中的意外损害,而是曾经的侵略者为了方便大批运送宝藏而故意切割的。

很多人都因此感到愤怒,然而我个人觉得,倘若这些珍品没有被运送来英国,在中国经历了那么多场战争,这些宝藏是否还能像今天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呢?

(1)文段一中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到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二中“故意切割”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二的观点你赞同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席慕容说: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而在少年时能与一本好书相遇则更是人生之大幸,因为这个时期的你全身心地信赖着书,书本的感觉是神圣的,它将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请以“与好书相遇”为題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有这样一首小诗:

椰子树像什么?

有人说像芭蕉,还有人说,像棕榈。

我说椰子树什么也不像,椰子树就是椰子树。

因为,太像别人就会失去自己。

一味地模仿,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单调而荒凉!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