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250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石首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石首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

读“蘑菇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吉林B.黑龙江、台湾

C.西藏、新疆D.内蒙古、新疆

2.形成“蘑菇”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读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该国主要的地貌类型为()

A.山地B.盆地

C.丘陵D.高原

4.该国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

C.南高北低D.东高西低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单位:

米)地形图,该地夏季盛行东南风。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6.调查发现,某类植物在乙地生长好,在甲地生长差,其原因最可能是()

A.甲地位于阴坡,光照不足

B.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C.乙地位于阴坡,蒸发量小

D.乙地位于背风坡,光照足

7.读某地景观示意图(左图)及其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回答该景观示意图绘制者应位于右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8.有关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视野狭窄处便于精确观察B.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C.观察和描述从大的地貌逐渐到小的地貌D.先描述植被、土壤,再描述地貌

9.描述地貌的内容主要有()

①高度②坡度③坡向④形状⑤植被⑥土壤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⑥D.③④⑤⑥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

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

阅读材料,完成10~11题。

 

10.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是

A.下降运动B.上升运动C.向低纬运动D.东西方向运动

11.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读图,完成12~13题。

 

12.当海滨旗帜长时间按图中飘扬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6:

00B.12:

00

C.18:

00D.24:

00

13.图中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B.摩擦力C.万有引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去学校(27°N,113°E)附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考察区域简图。

考察小组成员发现,洣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水葫芦,对航运产生了很大影响。

水葫芦繁殖能力强,往往随水浮流,喜欢生长在向阳、平静的水面。

据此完成14~15两题。

14.考察小组成员发现图示山地丘陵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草原植被

15.影响图中水葫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强度B.河水顶托作用

C.河面宽窄D.营养物质含量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

据此完成16~18题。

16.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17.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

A.北京郊区B.青藏高原

C.赤道附近D.极圈附近

18.为了获取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  )

A.太阳辐射强度B.耀斑活动周期

C.大气层的厚度D.八大行星位置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19~20题。

 

19.“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植物蒸腾B.水汽输送C.降水D.下渗

20.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海漂植物是通过海水漂流进行传播的植物。

甲地沿岸的植物种子,最有可能漂流至哪里登陆生根发芽()

A.aB.b

C.cD.d

22.右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下列23~24题。

23.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2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高原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

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

据此完成25~26题。

25.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

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

26.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

A.对流运动强盛B.易出现逆温层C.等压面下凹D.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

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

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27~28题。

27.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T1B.T2

C.T3D.T4

28.流域内植被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2增加B.Q1增加,Q2减少

C.Q2减少,Q3增加D.Q2增加,Q3减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

30.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B.5月C.7月D.10月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3分)

(2)若图甲、乙两种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

(2分)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简要说明沉积物沉积规律。

(4分)

32.读“高空等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12分)

 

(1)甲、乙、丙、丁四点气压从低到高排列为________。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___。

若甲地气温为20℃,丁地气温约为。

(3)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地。

33.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