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7174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docx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2018平-23号酒店(暂定名)

施工升降机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8年09月4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3

第三章基础设计及要求4

一、设备概述4

二、基础设计5

三、基础的确定6

四、基础的验收要求6

第四章安装锚固方案7

一、前期准备7

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7

三、技术要求14

第五章施工升降机的拆卸14

第六章安全要求及措施15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16

一、计算书16

二、节点图22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11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

6、本工程设计图纸

7、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2018平-23号酒店(暂定名)

工程地点

平湖市毓秀路北侧、大胜路东侧

建筑面积(m2)

101613㎡

建筑高度(m)

裙房7-20.15m

塔楼158.15m

总工期(天)

833

主体结构

框架核心筒/框架

地上层数

1-4F/31F

地下层数

2

标准层层高(m)

3.75m

其它主要层高(m)

4.2m、5m、7m

2、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平湖市卓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李波

总监理工程师

龚明

技术负责人

周洪磊

专业监理工程师

高荣玺

第三章基础设计及要求

一、设备概述

SC系列施工升降机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驱动吊笼运行,实现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货物的快速运输,具有高效、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方便自行安装和拆卸。

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也可作为电视塔、桥梁、水塔、烟囱等长期使用的运输机械。

变频中速不带对重施工升降机主要参数如下:

序号

型号

SC200/200B

项目

1

额定载重量(kg)

2x2000

2

额定载人数(员)

2x24

3

额定安装载重量(kg)

2x1000

4

吊杆额定载重量(kg)

200

5

吊笼底部尺寸(m)

3.2x1.5

6

最大架设高度(m)

400

7

起升速度(380v50Hz)(m/min)

0-63

8

电机功率(kw)

2x3x16.5

9

标准节截面尺寸(mm)

800x800

10

安全器标定动作速度(m/min)

81

11

护栏重量(kg)

1480

12

吊笼重量(kg)

2x1900

13

标准节长度(mm)

1508

14

标准节重量(kg)

165-185

二、基础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中施工电梯的基础的构造做法,结合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的SC200/200B型双笼施工电梯的基础技术,电梯基础选型如下:

1、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采用HRB40012@200。

2、基础尺寸为6000×4000×400mm。

3、基础砼标号采用C25。

4、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施工顺序

按施工平面布置确定基础位置——基础地板加固——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安放预埋螺栓及电梯底盘(要求位置准确,标高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浇筑砼——拆模、养护。

三、基础的确定

1、基础厚度为400mm,配双层加强钢筋网格,钢筋直径Ф12,网格间距200mm。

2、浇筑前预埋好4根M22底脚螺栓。

3、基础预埋件必须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加强筋上。

4、基础平面度为1/1000,地脚螺栓中心距最大允许偏差±5mm。

5、回填土时必须夯实,保证强度。

6、基础平面必须保证排水良好。

7、制作基础时必须同时埋好接地装置。

8、同时还必须符合当地有关安全法规。

9、详细做法见后附图。

四、基础的验收要求

1、升降机基础按使用说明书中的标准要求制作安装,预埋框必须用水平仪调平并与基础钢筋连接。

2、防雷接地装置的埋设与主体结构的接地装置连通。

3、预埋框四个基准点平整度(水平高差)≤L×1/1000(L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4、基础验收资料必须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公司签字认可。

5、只有当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操作,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第四章安装锚固方案

一、前期准备

1、将基础方案做好,保证基础的水平及各项使用要求;

2、保持施工升降机的进场道路通畅,并有足够的停放设备空间;

3、确保安装地点满足安全检查机构所规定的要求,且已获得安装许可。

安装工地应配备一个专用电源箱,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升降机额定电流的1.5~2倍,升降机工作电源电压值上下波动不得超过5%;

4、升降机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最好不超过30米,一般每个吊笼需配置一根大于4×25mm的铜芯电缆,如距离过长,应适当增加电缆的截面积;

5、专用配电箱内每一吊笼均用一开关控制,电源箱需采用冲击波无动作型漏电保护开关。

6、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用500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7、准备好停层附件,如支架、安全栏杆等;

8、确定附墙方案,按需要准备好预埋件或固定件,并提前在符合附墙要求的附。

二、施工升降机的安装

1、施工准备

1.1、拼装钢管若干根

1.2、12.5#钢丝绳5米、10米各两根;20#卸扣5个;大锤2把;专用扳手;手锤;钢丝钳;万用表等

2、人员组织

总指挥:

王涛安全监督:

赵军

技术:

周洪磊指挥:

张辉

3、施工升降机的安装

3.1、安装工地应具备能量足够的电源,并必配备一个专供升降机用的电源箱,每个吊笼均应由一开关控制,供电熔断器的电流参见施工升降机主要技术参数汇表。

3.2、工地的专用电源箱应直接从工地变电室引入电源,距离不应超过30m。

一般每个吊笼用一根大于25mm²的铜线电缆连接,如距离过长应适当增加电缆的截面积。

3.3、应具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3.4、应具备运输和堆置升降机零件的道路及场地。

3.5、用户应按要求制作基础。

3.6、确定附墙架与建筑物连接方案,按需要,准备好预埋件或固定件等。

3.7、根据用户需要,自备站台附件,如:

过桥板、安全栏杆等。

3.8、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设置保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Ω。

4、其他要求

4.1、需用户自备的零部件

(1)按照要求制作的升降机基础,以及一些2~12mm厚的钢垫片,用来垫入底盘,调整导轨架垂直度。

(2)按照要求配备的专用电源箱以及连接电缆。

(3)与上述规格相同的电缆,用来连接专用电源箱和升降机的电源箱,长度越短越好,最长不大于20m。

(4)根据所选定的附墙架连接方案,准备连接螺栓及预支埋件。

(5)除随机配备的专用工具外,用户需准备一套安装工具。

4.2、安装安全要求

(1)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有标志杆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2)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加安全网。

(3)安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4)吊笼上的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5)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和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6)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7)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行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8)升降机运行时,应首先保证接地装置与升降机金属结构联通,接地电阻≤4Ω。

(9)严禁夜间或酒后进行安装作业。

(10)升降机运行时,人员的头、手绝不能露出安全栏外。

(11)、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运行时严禁进入底笼内。

(12)、安装升降机时,必须将操纵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13)、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14)、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15)、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16)、切勿忘记拧紧标准节及附墙架的联接螺栓。

(17)、每安装一次附墙必须检测并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

(18)、安装完毕应按《润滑》一章要求润滑。

5、单笼升降机安装

5.1、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

5.2、安装底盘用水平找平,拧紧地脚螺栓。

5.3、安装基础节,拧紧螺栓。

5.4、安装吊笼下缓冲弹簧。

5.5、用起重设备将吊笼吊起就位。

5.6、松开电动机上的制动器,方法是:

首先拆下两个开口销,拆掉前在螺母开口处做个记号,便于复位而后旋紧两个螺母,务必使两个螺母平行下旋,直至制动器松开可随意拔动制动盘为止。

5.7、用起重设备吊起传动机构。

5.8、从标准节上方使传动机构就位。

5.9、将传动机构与吊笼的连接耳板对好后,穿入销轴,并固定。

(带超载装置的升降机穿入传感器销,并将止动槽向上,装上固定板)。

5.10、将制动器复位。

5.11、用经纬仪或线坠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两个相邻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

5.12、在地脚螺栓处(图中1-6点)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厚度的调整钢板,用以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

5.13、用同样式方法调整底笼门框的垂直度,使底笼门的垂直度在两个相近方向≤1/1000。

5.14、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杆。

5.15、调整门锁。

6、双笼升降机的安装

6.1、用上述安装单笼的方法先安装好升降机的左半部分。

6.2、将底笼右半部分用螺栓连接起来。

6.3、调整底笼门框的垂直度并压紧地脚螺栓。

6.4、用起重设备将吊笼吊起就位。

6.5、松开电动机上的制动器,方法是:

首先拆下两个开口销,拆掉前在螺母开口处做个记号,便于复位而后旋紧两个螺母,务必使两个螺母平行下旋,直至制动器松开可随意拔动制动盘为止。

6.6、用起重设备吊起传动机构。

6.7、从标准节上方使传动机构就位。

6.8、将传动机构与吊笼的连接耳板对好后,穿入销轴,并固定。

6.9、将制动器复位。

7、吊笼、底笼安装完毕后的调整

7.1、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除掉。

7.2、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侧隙应保证0.2-0.5mm。

7.3、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mm。

7.4、各个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为0.5mm。

7.5、所有门应开关灵活。

7.6.安装缓冲弹簧。

8、导轨架的安装

8.1、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销子处擦拭干净,并加少量润滑脂。

8.2、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钩放下,并钩住标准节吊具。

8.3、用标准节吊具钩住一节标准节。

带锥套的一端向下。

8.4、起吊标准节,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

8.5、关上护身栏杆,启动升降机。

当吊笼升至接近导轨架顶部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架顶部大约为300mm左右时停止。

8.6、用吊钩吊起标准节,对准下面标准节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下吊钩。

用螺栓紧固。

8.7、按上述方法将标准节依次相连直至达到所需高度为止,随着导轨架的不断加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并检查导轨架安装垂直度。

导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

安装高度(m)

≤70

>70~100

>100~150

>150~200

允许偏差(mm)

高度×0.5/1000

35

40

45

8.8、若利用现场的起重设备如塔吊等安装导轨架,可先将4-6节标准节在地面上连成一组,然后吊上导轨架。

9、附墙架的安装

9.1、在导轨架上安装两根方管,用螺栓紧固。

9.2、将两根管与附墙座连接。

9.3、用螺栓及销子将其余部分连接起来,调节好各方向的距离,并同时校正导轨架的垂直度。

9.4、紧固所有螺栓,慢慢启动升降机,确保吊笼不与附墙架相碰。

9.5、第一道附墙高度在6-10m以内,一般每隔4.5~9m安装一个附墙架。

三、技术要求

1、每安装一道附墙架,应用经纬仪测量其垂直度;

2、附墙架允许的最大水平偏角为±

3、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侧隙应为0.2~0.7mm,靠背轮和齿条背间隙为0.5mm;

4、各滚轮与标准节间隙为0.5mm;

5、每隔6m安装一道护线杆;

6、安装对重时应保证对重与滑道间隙为0.5mm;

7、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

8、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时,触柄距碰铁0.5~2mm内。

第五章施工升降机的拆卸

升降机拆卸的方法与顺序基本上是与安装时相反,故这里仅给出一些主要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1、将升降机附近区域用栅栏围住,并设置标志“谨防坠物”;

2、把笼顶操纵盒移到吊笼顶上,并将笼顶操纵盒上的“加节/运行”开关持到“加节”位置,装好吊杆及安全围栏;

3、将吊笼开到导轨架顶部,拆下两个限位撞块;

4、卸下导轨架标准节,过道竖杆、附墙架等,用吊笼运到地面。

注意吊笼顶部一次只能装相当于3节标准节的重量;

5、同时,拆下电缆导向架、撑杆等,直到只有3节标准节时,把吊笼开到缓冲器上;

6、切断主电源,拆下电源电缆,松开吊笼电机的制动闸,用吊车吊走吊笼;

7、拆下三节标准节、基础构架及缓冲器等。

第六章安全要求及措施

1、安装作业人员应按高空中作业的要求操作:

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2、安装作业时,必须按额定载荷重量下进行安装,不许超载;

3、风速超过13m/s时及恶劣天气下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4、安装作业时,应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避免高空多层次作业;

5、首层进料口一侧搭设2m的防护棚安全通道,通道两侧用密目网封闭,通道顶部用双层铁板防护;

6、楼层上料平台处临边设1.5m高的防护栏;

7、每层楼层处设安全防护门和楼层标识牌。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一、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6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7、《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8、《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11)

(二)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200/200B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m)

160

标准节长度(m)

1.508

导轨架截面长(m)

0.45

导轨架截面宽(m)

0.45

标准节重(kg)

185

对重重量(kg)

0

单个吊笼重(kg)

1900

吊笼载重(kg)

2000

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

2.地基参数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kPa)

80

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

0.8

3.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

HRB40012@20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

HRB40012@200

基础长度l(m)

6

基础宽度b(m)

4

基础高度h(m)

0.4

(三)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5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85kg):

185kg×57=1054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1900×2+1480+0×2+200+10545)+2000×2)×10/1000=200.25kN;

施工升降机自重:

P=(1.2×(1900×2+1480+0×2+200+10545)+1.4×2000×2)×10/1000=248.3kN;

P=n×P=2.5×248.3=620.75kN

(四)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

Gk=25×6.00×4.00×0.40=240.0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240.00×1.2=288.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

F=620.75+288.00=908.75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

fa=80.00×6.00×4.00×0.80=1536.00kN>F=908.75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五)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6×4=24m2≥(Pk+Gk)/fc=(200.25+240)/(11.9×103)=0.037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F1≤0.7βhpftamhoam=(at+ab)/2F1=pj×Al

式中Pj--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j=P/S=620.75/24=25.865kN/m2;

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p=1;

h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400-35=365mm;

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l=4×2.375=9.5m2;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导轨架宽a;

ab--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

ab=a+2h0=0.45+2×0.365=1.18m

am=(at+ab)/2=(0.45+1.18)/2=0.815m

Fl=Pj×Al=25.865×9.5=245.714kN

0.7βhpftamh0=0.7×1×1.27×815×365/1000=264.455kN≥245.714kN。

承台抗冲切满足要求。

3、承台底部弯矩计算

属于轴心受压,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

M1=(a12/12)[(2l+a')(pmax+p-2G/A)+(pmax-p)l]

M2=(1/48)(l-a')2(2b+b')(pmax+pmin-2G/A)

式中M1,M2--任意截面1-1、2-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任意截面1-1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a1=2.775m;

l,b--基础底面的长和宽;

pmax,pmin--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pmax=pmin=(620.75+288)/24=37.865kN/m2;

p--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1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p=pmax=37.865kN/m2;

G--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G=1.35Gk,Gk为基础标准自重,G=1.35×240=324kN;

M1=2.7752/12×[(2×4+0.45)×(37.865+37.865-2×324/24)+(37.865-37.865)×6]=264.235kN·m;

M2=(4-0.45)2/48×(2×6+0.45)×(37.865+37.865-2×324/24)=159.285kN·m;

4、承台底部配筋计算

αs=M/(α1fcbh02)

ξ=1-(1-2αs)1/2

γs=1-ξ/2

As=M/(γsh0fy)

式中α1--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α1=1;

1-1截面:

αs=|M|/(α1fcbh02)=264.24×106/(1.00×11.90×4.00×103×365.002)=0.042;

ξ=1-(1-2×αs)1/2=1-(1-2×0.042)0.5=0.043;

γs=1-ξ/2=1-0.043/2=0.979;

As=|M|/(γsfyh0)=264.24×106/(0.979×360.00×365.00)=2054.66mm2。

2-2截面:

αs=|M|/(α1fcbh02)=159.28×106/(1.00×11.90×6.00×103×365.002)=0.017;

ξ=1-(1-2×αs)1/2=1-(1-2×0.017)0.5=0.017;

γs=1-ξ/2=1-0.017/2=0.992;

As=|M|/(γsfyh0)=159.28×106/(0.992×360.00×365.00)=1222.53mm2。

截面1-1配筋:

As1=2375.044mm2>2054.659mm2

截面2-2配筋:

As2=3506.017mm2>1222.535mm2

承台配筋满足要求!

二、节点图

基础施工图

附墙系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