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966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docx

第8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本章要点】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具有资源获取、组织管理、日常生活联系等方面功能。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主要分析社会网络的结点、位置、联系、密度等方面。

·社会群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其存在不仅为个人自己所能够意识到,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社会群体有初级与次级群体、正式与非正式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等之分。

群体依靠凝聚力、规范内部关系、领导决策等因素而形成。

·初级社会群体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关键概念】

社会网络社会群体非正式群体

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群体分析是社会结构分析的重要视角。

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交织,构成了社会网络,而在社会网络中密切互动的人们则在产生共同利益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社会生活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

社会互动是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们在互动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组成社会网络,结成社会群体,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

一项分析社会网络联系的“小世界”研究试验表明,在那些大规模的、看上去毫无组织的人口中,实际上充满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人们之问有着广泛的联系。

甚至只要经过五六个朋友的朋友,通常就足以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联系起来。

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

因此,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互动的背景,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社

会网络结构之中。

有些网络是人们的互动自然结成的,如个人出生在家庭之中,就拥有了家族和亲属网络。

许多社会互动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所以拥有一组社会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互动虽然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但同时社会互动也形成新的社会网络。

人们在互动的基础上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复杂的社会网络。

个人会有意识地通过各种社会互动与交往来建构社会网络,以获取各种资源。

社会网络与群体有着某种相似性,其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交往,共享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团结感,有某种共同目标和期望。

但相对而言,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更强,群体更具凝聚力,而社会网络联系则较局限与松散;个体所属的群体往往是有限的,个体所属的网络则是多重的,如同学网络、朋友网络、亲戚网络等。

齐美尔分析了个人与群体和网络的关系。

认为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时,受到群体约束,建立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网络关系。

而且,当个人进入一个社会网络时,他不仅仅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且也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现在的网络。

因为一个人往往同时参加了很多群体,身上带有很多其他群体的印记。

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群体时,又把他所隶属的群体关系带到刚刚参加的群体中来。

由此也产生了个人和群体关系的二重性。

各种网络的交叉和结合,既形塑了新的社会网络结构,又会改变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方式。

现代交通和互联网等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交往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使人际交往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地域、种族、职业、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和身份的限制,使得人们有可能与更远、更广泛的人群建立联系,也使人们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能够与亲人、朋友等社会网络继续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

当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的人际交往的跨时空性、匿名性、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以互联网等为中介的社会网络,与日常生活中面对面交流的社会网络在情感交流、社会信任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二、社会网络的类型

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等)及他们之间关系的集合。

组成网络的结点可能是单个的人,但关系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邻居关系等,因此而形成多种社会网络。

个体间的关系可以是人际关系,也可以是交流渠道、商业交换或贸易往来等。

按不同标准,社会网络有不同的类型。

当然,各种划分会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性。

对网络类型的划分也取决于在什么层次、因什么目的而进行网络分析。

根据网络中所交换的资源,可分为符号资源(如信息、观念、价值、规范、消息等)网络、物质资源(指物质事物,也可能是金钱等可以换取物质事物的符号)网络和情感资源(指赞赏、尊敬、喜欢、高兴等)网络。

按社会网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可分为信息网络、资金网络、讨论网、聊天网、情感支持网、社交圈、生意圈等等。

按网络的主体是个人还是群体,可分为人际关系网、家庭网、组织关系网、国际关系网等。

按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分初级网络与次级网络。

按网络中联系的强弱程度可分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强关系是指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情感,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地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

弱关系则是指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

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拥有更多的弱关系网络。

按网络成员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闭合性网络与开放性网络。

闭合性网络中成员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

开放性网络中成员问交往稀少、联系松散。

社会网络的封闭性对于规范的形成十分重要,一定程度的封闭为系统内部的人际信任提供了条件。

很多人办事不遵守正常规则,而是要托关系、“走后门”,你怎么看?

按网络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团体格局网i络与差序格局网络。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柴,柴与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中国社会结构和西方不同,我们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是差序格局的社会,其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范围的大小根据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团体格局里人们争的是权利,在差序格局里人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三、社会网络的功能

人们的生活机遇与其社会关系网络有密切关系,日常生活的很多现象都与“关系”有关。

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即使在劳动力市场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美国,也鼓励使用“关系”,很多情况下,公司并不是在市场上系统地搜寻合同伙伴,而是联系社会网络中过去交往过的伙伴。

获得实际收益,是社会网络最一般的功能。

许多的社会网络分析都关注社会交往与网络被工具性地加以利用的情况。

具体而言,社会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

在职业领域,人们会为了结识“合适”的人而进行社会交往、建构社会网络,希望能够有助于以后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

第二,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社会网络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更具特殊性,转型经济高度不确定性可能会促进社会网络的培植和利用,许多企业把社会网络当成最有效的寻找商业伙伴的方式,甚至企业问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大量利用熟人关系。

第三,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

各种网络能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

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另外,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

大多数社会网络分析都强调社会网络的积极功能,但是它也有消极功能。

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问和精力;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他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四、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是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网络理论的兴起得益于社会网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怀特(H.White)等人从数学的图形理论发展出来的一套数学分析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对网络结构进行测量。

作为一种理论方向,社会网络分析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就在于它抓住了社会结构的重要本质——社会单位问关系的模式,并且认真地对实体和关系及其性质进行概念化,形成了许多基本概念。

点或结点(nodes),是指各类社会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位置、法人或集体行动者,或者任何一个能与另一个实体发生联系的实体。

这些单位被概念化为点或结点。

位置(position)。

社会结构由位置组成,位置是点的归类,一个位置可以包括许多点,占据同样位置的点具有共同的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要了解位置的内容、位置间的关系以及形式等。

关系(ties),或称联系(linkage),是指在网络分析图中结点之间的连线。

结点本身可能是单个的人,但联系的种类可以是多样的,如信息、金钱、商品、服务、影响、感情、尊重、特权等。

在图中,联系的性质可以用不同形状的线表示,联系的方向可以用箭头表示,联系的形状也可以表示为比图表更复杂的模型,将相互有关系的结点在表中交叉排列出来。

网络分析通过联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

网络中所有结点之问联系的真实数量和潜在数量称为联系的数量。

网络中个人关联的程度称为密度(density)。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大多数朋友都彼此相识,说明他的朋友网密度高;如果他的朋友们彼此不认识,说明他的朋友网是松散连接的,是低密度的。

网络内任何两个人间存在关系的数目称为网络的可接触性(reachability),密度越高,可接触性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也越多。

个体在网络中能够直接接触他人的数目称为范围(range),范围与网络密度有关,密度越高,个体拥有的关系范围越广。

此外,网络中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的强弱程度称网络强度。

资源在网络中的流动方向和顺序称网络的方向,分析关系或资源的流动是单向还是互惠的,可以理解网络中联系是如何构建和维持的。

网络分析法坚持一种实在论的观点,认为社会关系和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行动者之间真实存在的关系可以作为外在物对行动者产生作用。

社会网络分析法认为世界是由网络而不是由群体组成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居于首要地位,而行动者的属性居于次要地位。

因此,网络分析法的分析单位不是行动者,而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注重收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者之间联系、接触、联络等方面的数据。

可以说,网络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助于消解社会学中个人与社会、宏观与微观、行动与结构等二元对立问题,网络分析成为连接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桥梁。

怀特提出的“机会链”理论,解释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升迁现象。

科尔曼等人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以非正式关系解释传染病流传及信息流通问题,也引发了许多后续研究,例如有人分析非正式社会网在知识创新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提出的“弱关系优势理论”,对劳动力市场中寻找与变换工作做了讨论。

他认为要从互动的频率、情感强度、亲密关系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

他提出的“弱关系”假设认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连接的纽带,而弱关系则是群体之间的纽带。

群体内部身份地位的相同性,导致信息的重叠;而由弱关系相联系的不同群体则掌握着不同的信息,因此弱关系起着有效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

林南等人的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获取作为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寻找工作等现象。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社会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源才是寻找工作和职位升迁的关键。

社会资源是“财富、地位、权力和与个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那些人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嵌于社会网络中,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摄取,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就是社会资本。

林南把社会结构看

作是按照某种规范的荣誉和报酬而分等的人组成的社会网络,社会结构呈现金字塔形。

在同一等级中的个体,接近和控制荣誉和报酬的机会相似,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强关系;不同等级接近和控制荣誉和报酬的机会不同,他们之间往往是弱关系。

而弱关系却将不同等级拥有不同资源的人联系在一起,其作用不仅是信息的沟通,资源交换也是通过它进行的,因此弱关系也是摄取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

边燕杰等人提出并用在中国社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强关系”假设,发现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中,职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递信息为辅,这些作用在转型经济时代尤为突出。

博特(R.Burt)1992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分析了组织内权力的运作以及升迁过程。

“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

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好像是网络结构中出现了空洞。

存在结构洞时,连接两者的第三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第三者会尽力保持结构洞的存在,从而使另外两者高度依赖于自己的活动,所以,网络可以帮助人控制局势,提高在讨价还价中的地位。

第二节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中介,群体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

在社会学中,社会群体不是任意的一个人群,有其特定的含义,形成社会群体的人群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特征。

社会群体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社会群体(socialgro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重要概念

社会群体(socialgroup).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也就是说,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判断,并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

飞机和火车中的旅客、电梯中的乘客、剧场中的观众,虽然都是集中起来的一群人,但通常都不是社会群体,可称之为“集群”(aggregate)。

集群或许有共同的规范,但人们之间的关系只是临时性的,目的地一到或演出一结束,旅客或观众就各奔东西。

还有一种因为突发事件等状况而聚在一起的人群,如交通事故、个体间的冲突场面引起的围观人群等,也不是群体,可称之为“社会聚合”(crowd)。

此外,还有一些我们通常所说的“群体”,如“弱势群体”、“老年群体”、“妇女群体”等,我们可称之为“社会类属”(category)。

与社会群体相比,社会类属中的人员之间可能不一定有交往,也不必然有共同的规范或利益,只是具有某些统计学上的相似性特征。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群体与上述“集群”、“聚合”和“社会类属”之间的界限有时候会比较模糊,偶尔也会发生改变。

总体而言,与其他人群相比,社会群体具有以下方面的共同特征。

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人称他们自己为该群体的成员,并且期望本群体成员做出某种行为。

而这种行为又是他们不期望非本群体的外界人做出的。

通过某些可与群体外的人区分开来的标志,这些人不仅被该群体的成员所认同,而且,非本群体的成员也一致认为他们是属于该群体的。

军队的军服、学校的校徽,都是某种便于区分的标志。

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交往。

一个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是面对面的、非常亲密的,就像在一个家庭里一样;也可以是间接的、比较疏远的,大公司董事会成员与雇员之间的交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观和态度。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并遵循一些模糊的或者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

在群体面临外部的压力或者内部少数成员的反叛时,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将更为清晰,其作用也更为明显。

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尽管在不同的群体中,内部分工协作的程度不一样,但是,群体内部的分工协作还是普遍存在的。

在一些小型的初级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分工不很严格。

在一些大规模的次级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是明确的、严格的、制度化的。

无论在何种群体中,都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以及伴随此种关系的内部权威。

第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

社会群体与乌合之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同样是乘客,公共汽车中的乘客是乌合之众,单位包车旅游,车上的乘客就是一个群体。

前者各怀目的,后者一致行动。

(二)社会群体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人们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并形成社会群体?

或者说,社会群体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从发生学的角度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

例如,家庭这一最基本的人类社会群体形式,就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产物。

不过,总体而言,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是群体形成、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满足其生理、安全、情感以及自尊等各方面的需要。

人们结合起来对付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威胁和压力,是群体形成的最重要的动力和原因。

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日: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篇》)。

这里虽然在群体的组成原则上带有旧思想的痕迹,但是也可以说是在最朴素的意义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人们过群体生活的原因。

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群居的本质,他指出:

“连野蛮人、动物都还有猎捕、运动等等的需要,有和同类交往的需要”,在一切动物中,人是“喜爱交往的存在物”。

达尔文(C.Darwin)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重复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谁都会承认人是一个社会性的生物。

不说别的,单说他不喜欢过孤独的生活,而喜欢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的群体之中,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

独自一人的禁闭是可以施加于一个人的最为严厉的刑罚的一种。

从社会方面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存在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马克思指出: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问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正是物质资料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促成了群体关系的发生和群体的形成。

群体是联系个人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群体,分散的社会成员被组织到相互联系的社会整体中。

社会也是通过家庭、邻居、友伴等各种群体和相关制度安排使个体实现社会化的。

社会群体还能不断强化社会成员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使人们在观念和行动上与社会达成一致,实现社会整体意义上的统一。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群体划分为不同类型。

下面介绍社会学中对社会群体的几种主要分类。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按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将群体区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所谓初级群体(primarygroup),又称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所谓次级群体(secondarygroup),又称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

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等。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初级关系淡化,次级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形式。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依据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问的互动方式,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问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可以区分出内群体(in—group)和外群体(out—group),这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的概念,试图通过这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

所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感;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

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乃至处于对立的地位。

当彼此有严重的利害冲突时,比较容易导致抵制、争斗、侵略等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生活中的很多内群体受到冲击,影响到了人们的心理认同,甚至削弱了人们的归属感,导致认同危机。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按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将群体区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membershipgroup),也称隶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了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空间等方面。

例如,受户籍制度规范的农民群体。

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并非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而是指某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这些成员通过参照群体来认知、评价所属群体,并由此影响到对其所属群体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成员自身的价值观,削弱或者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如一些农民就把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里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例如,大学中某班级的成员选择另一班级作为其参照群体,并以该班级的状况来评判自己所属班级。

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趣缘群体。

血缘群体是指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