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人教版5.docx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人教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人教版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重难点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人教版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小说。
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表现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
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主要在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把握上。
把握主题,首先要认真通读作品,仔细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
其次,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主题。
就是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透过故事情节表层,探寻蕴含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
关注小说的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挖掘其中反映主题的信息。
另外,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情节,首先要注意情节的展开性和曲折性。
情节是否充分展开,各种矛盾冲突是否有由发生、发展到高潮和结束的空间和过程,情节是否丰富、复杂、曲折,能够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挖掘事件的意蕴留下广阔的空间;其次注意情节的合理性。
情节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尤其是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对情节的发展非常重要,情节不能脱离生活现实,当然,神怪小说和超现实主义小说除外(其实这些小说的情节,也是真实生活的某种艺术变形罢了)。
其三要注意情节发展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有助于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从具体课文来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主人公林冲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
如:
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
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
如买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
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
课文的情节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
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买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起来;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雪夜杀敌,这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林冲被逼上了绝境,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课文表现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林冲的人生遭遇得出答案。
如果说《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
从林冲个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政治黑暗的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
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
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封闭。
他穿着雨鞋,带着雨伞,“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怀旧。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害怕新鲜生动的现实生活;胆小、多疑。
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极力维护现行秩序。
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统一。
而且乐于告密,人格卑鄙。
他压制着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
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
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这篇课文的主题可以多角度理解,
(1)社会的角度:
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
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反动政府的统治。
(2)个人的角度:
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拒绝、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这篇课文让我们思考,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
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
这些人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小说主要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
夸张一是夸张人物形象,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
讽刺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
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边城》体现了对美的讴歌。
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
人情美。
边城的人热情诚实,民风淳朴,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风情美。
边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
如端午节的庆典、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古老的风俗是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的,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景色美。
边城山青水绿,蕴含着原始、自然的气息,美仑美奂,好似天然不加雕饰的美玉。
作者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诚心相待,相互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
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在摹写边城人生命的形态和生活的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小说的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
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并且从中透露出田园诗情。
【重点列表】
重点
名称
重要指数
重点1
鉴赏小说的情节
☆☆☆☆☆
重点2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
重点3
环境描写的作用
☆☆☆☆☆
重点4
段落的作用
☆☆☆☆☆
重点5
谋篇布局的特点
☆☆☆☆☆
【重点详解】
重点1:
鉴赏小说的情节
【要点解读】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
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
分析小说情节必须注意小说情节的常见模式。
①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②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考向】分析小说结构
【例题】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
【解析】课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部分,但情节相对独立,解答时可以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划分情节结构。
本文的高潮即是结局,这一点要注意。
【名师点睛】
小说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面还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序幕主要是介绍小说的背景,或阐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开端主要是引出主要的人物和事件,发展主要是事情的来龙去脉,高潮是小说中矛盾的集中体现,结局是事件或人物的结果,有时高潮、结局合而为一,尾声是事件发展的趋势。
以这些为依据可以对小说的段落进行划分。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微型小说《丈夫的账单》,完成题目。
丈夫的账单
美国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支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小说虽文约而情节完整,想象空间广阔,请简要概括本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重点2:
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要点解读】
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是靠人物形象来说话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魅力之源,考小说阅读就离不开人物形象的赏析。
【考向】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例题】小说中林冲有哪些性格特征?
在文中找到对林冲描写的句子并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
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说明他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语言、心理)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语言、心理)
④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动作)
⑤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怒火中烧,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
”表明他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的反抗精神。
(语言、动作、心理)
【名师点睛】
①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其它人物和环境的烘托塑造人物形象。
②有时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塑造,如对比、衬托等。
③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找到以上的相关描述然后分析。
答题的步骤是先明确性格特征,然后结合文章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林教头巧遇鲁智深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
“天色热!
”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
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
“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智深道:
“说得是。
”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
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
“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
”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
“端的使得好!
”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
众泼皮道:
“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
”智深问道:
“那军官是谁?
”众人道:
“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智深道:
“何不就请来厮见?
”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
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
林教头便问道:
“师兄何处人氏?
法讳唤做甚么?
”智深道:
“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
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
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
”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智深道:
“教头今日缘何到此?
”林冲答道:
“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
”智深道:
“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
”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
“官人!
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林冲连忙问道:
“在那里?
”锦儿道:
“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
”林冲慌忙道:
“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
“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
“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说道:
“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
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
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
“教头休怪。
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林冲见了,叫道:
“师兄,那里去?
”智深道:
“我来帮你厮打!
”林冲道:
“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
‘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智深道:
“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
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
(1)选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林冲?
从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
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
重点3:
环境描写的作用
【要点解读】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自然环境描写就是景物描写。
【考向】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题】文中多次直接描写风雪,找到这些句子,分析其作用。
2.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
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
②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
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
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③多次照应标题。
多次描写风雪和标题照应,是文章的结构严谨。
【名师点睛】
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和小说的其它的要素(人物、主旨、标题、情节)联系,除渲染气氛外,主要作用有:
①在文章的开头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做铺垫或引起下文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暗示人物命运和文章的主旨的作用。
②用在文章的中间有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心理等作用。
③用在文章的结尾有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的作用。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灯塔看守人(节选)
【波兰】显克维支
长列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从黑暗中翻滚出来,咆哮着一直扑奔到岛脚下,于是喷溅着泡沫的浪脊,在灯光中闪耀着红光,也看得清了。
潮水愈涨愈高,淹没了沙礁。
大洋的神秘堂堕堕,清晰地传来,愈加响朗,有时像大炮轰发,有时像森林呼啸,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有时又完全寂静。
既而老人的耳朵里,听到了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终于海风大起,吹散了浓雾,但却带来了许多破碎的黑云,把月亮都遮没了。
西风越吹越紧,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水花直舐着基墙。
这是有一场风暴在远处开始发作了。
昏黑而纷乱的海面上,有几点绿色的灯光正在船桅上闪烁。
这些绿点儿正在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摇不定。
史卡汶思基走下塔顶,回到自己的卧室里。
风暴开始在咆哮了。
在塔外,船里的人正在与夜、黑暗及浪涛相斗争;而塔内却是安逸与平静。
便是风暴的吼声也不能侵入这坚厚的墙壁,只有单调划一的时钟滴答声,在诱使这个疲倦的老入颓然入梦。
【注】《灯塔看守人》讲述的是一个波兰籍老兵史卡汶思基的故事。
他年轻时当雇佣兵,得到过几个国家的勋章。
退役后,在世界各地流浪一一在澳洲淘过金,在非洲挖过钻石,在美国经营过农场,在巴西与土著做过生意,还做过水手,当过渔师,开过雪茄烟厂。
他刚毅正直、肯于吃苦,但命运仿佛时时都在和他作对,他从来没有成功过,没有赚到安度晚年的资本。
他实在是太累了,需要找一个停泊的港湾。
灯塔看守人这一差使,在别人看来,“差不多就等于一个囚犯”的工作,但却强烈地吸引了他。
(1)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中的灯塔的内涵。
(2)在这篇小说(节选部分)中,“场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重点4:
段落的作用
【要点解读】
小说的解读要做到五位一体,标题、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给出一个方面的内容要从相关的其他的几个方面进行解读,答题时一般要先答出该段落的内容,然后分析。
如本题是情节的内容,先答出什么情节,然后从人物、主旨、标题和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向】段落的作用
【例题】文章结尾林冲手刃奸贼的段落有何作用。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上主要看这一段在文章中的位置,如果在开头,可是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全文奠定一种感情基调,与下文作对比,也可以是交待有关背景,与结尾呼应等;如果在中间,在结构上的作用都是过渡、承上启下;如果是在结尾,一般都是对文章的总结、深化、升华,是对全文主旨的概括。
【对点练习】
【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
”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
“钱?
你有多少钱呢?
”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
“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
哪里来的呀?
”
‘‘从军队里回来。
”
“军队里?
……”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
我妈病了。
”
“唔!
…·””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
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
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
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
唉!
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
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
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
……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
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
只是,我呢?
……我,我有一个桂儿。
你知道吗?
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
你怕不认识他吧?
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
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
”
“他们?
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
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佚子。
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
我,我不肯,脸上一拳!
……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
“小伙子!
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
‘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
’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
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
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
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
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
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
小伙子!
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
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性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5:
谋篇布局的特点
【要点解读】
分析谋篇布局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伏笔、照应,选取人称的角度。
常用的构思技巧从立意方面看,主要有托物言志、象征、对比反衬、欲抑先扬;从选材组材看,主要有以小见大、形散神聚、巧设线索;从结构安排看,主要有照应、伏笔(铺垫)、悬念、层层深入、总分总结构等等。
【考向】谋篇布局的特点
【例题】本文在谋篇布局上可谓独具匠心,试结合文本作简要赏析。
(2)结构谨严,前后照应。
例如,关于时间的交代,作者首先点明季节是冬天,然后用“忽一日”、“次日”、“三五日”、“到第六日”以及“当晚”、“天明”、“天色黑了”来标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再如,开头写林冲偶遇李小二,与李小二有旧交,又常去李家走动,后面写陆谦等人在店中密谋被李小二识破并转告林冲,就显得自然。
又如,关于火、武器、草屋、吃酒的描写,前面写火盆内火种被雪水浸灭了,后面写草料场起火,才会使人相信是有人故意纵火而不致误解是火盆失火;前面写林冲买了解腕尖刀,去草料场又带了尖刀,拿了花枪,后面写报仇雪恨正是用这两件武器;前面写草屋崩坏摇动,后面写被大雪压倒;前面写老军借给林冲酒葫芦,介绍酒店的所在,后面写林冲去酒店沽酒,就显得自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