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709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 卷.docx

北京市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

北京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II)卷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B.放学后,山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

2.(2分)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

a.论点是全文论述的中心。

b.有了论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寻找并选择正确论点的论据。

c.一篇议论文,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d.论据的材料很多,把它写入文章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选择。

e.它既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道理。

f.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A.cbafed    

B.cabfed    

C.bcafed    

D.cabefd    

3.(2分)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这些问题,每个公民乃至我们高中生都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养成。

B.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C.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

D.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二、书写(共1题;共8分)

4.(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他的身后是三件瓦房,坐北朝南。

靠西的一间向东折出半个庇间。

严格地说,这是三间半屋子。

只是屋顶上的瓦棱全都碎碎斜斜的,棱槽间塞满了树枝飘零的枯腐败叶,显然已是有些年头没有修葺打理了。

屋后,隔着一片鳞次节比的人家,是云遮雾嶂中的大禹陵,山体依然绵延高耸,直指苍qiòng,透着一股不屈不náo的峭拔之势。

而山色却不再苍翠丰yú,而是寒瘦枯gǎo,一如当下的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òng

náo

gǎo

苍________

不屈不________

丰________

枯_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默写(共1题;共10分)

5.(10分)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________;________;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3)而现在,________,我在这头,________。

(4)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5)《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

6.(10分)育才中学将举行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资料我来查】在查阅资料时,你看到下面三则材料,请你对其进行分析,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材料一]4月8日,一场名为“春暖花开”的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上演。

具有浓郁广西特色的民族歌曲与西方交响乐“牵手”,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了民族文化。

观众对这样的大胆创新报以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近年来,每到节假日,众多游客走进程阳八寨景区,听敬酒歌、跳多耶舞、吃百家宴,领略独特的侗族风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民俗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吸引更多游客,显示了民族为文化艺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材料三]“三月三”期间,我市组织“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市民族高中、柳江县壮文学校附属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高中等8所“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对歌、传统体育、民族舞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民族文化,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得到人们的重视、传承和发扬。

你的探究结果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板报我来做】为了让同学们对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板报。

请你参照示例,为板报设计两个栏目。

示例:

民族音乐知多少

栏目一:

________    栏目二:

________。

(3)【专家我来请】育才中学的学生会主席张华,将前往邀请我市民族文化研究专家李晓冬教授参加此次研讨会,假如你是张华,见到李教授后,你会怎样说呢?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五、名著导读(共1题;共4分)

7.(4分)名著阅读。

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乙】在那里他一只手能拖动整支海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一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

那里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无数绳索,九百负担起重、搬运任务的“大汉”,一万五千匹“高大”御马等等。

在如此这般的一个微缩国度里,所有的雄。

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免显得渺小猥琐。

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的国家不但想战胜并奴役对方,还要争论吃鸡蛋应敲哪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原则”问题。

【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甲】出自作品《________》,【乙】段文字是作品《________》中对小人国情景的描述。

(2)【丙】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________》,这是书中主人公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8.(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七、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9.(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句中画线字。

①稍出近之  ②以为且噬己也  ③技止此耳  ④因跳踉大阚

(2)下列句中的“之”指代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放之山下      

B.然往来视之      

C.虎见之    

D.蹄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4)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并写出这个成语的比喻义。

成语:

      

比喻义:

                                             

八、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2分)

10.(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明,与世界相拥

苏北

走出去!

中国人的热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人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匆忙。

国外留学的,从读研到读本,又见高中国际班倍受青睐,低龄化已是挡不住的潮流;观光旅游的,从周边到欧美,热浪滚滚,生活在别处,俨然已成一种全民的时尚;投资兴业的,纷纷出海,产业转移、海外扩张正推涌出崭新的转型景观。

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

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发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

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向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

或许是因为与世界太久的隔膜,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

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便什么都很落后。

其实,这是一种率意轻狂的误读。

如非洲。

当我们在保护区内面对着河马狮子大吼大叫乱扔杂物之际,当我们在旅行途中四处搜寻象牙或犀牛角之时,看看当地人对丰饶的自然资源的悉心保护,对自由的野生动物的亲切尊重,我们当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启迪。

一些人单方面地认定去海外旅游消费就是对对方的投入甚至奉献。

其实,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虚妄。

泰国清迈市民就曾有对中国游客的拒绝:

这里不欢迎粗俗。

吵吵闹闹,拒绝排队,随地吐痰,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也让其他高端游览望而却步。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定鼓足了钱包炫耀着名牌就涨了身价添了牛气。

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情结的翻版。

我们一再地看到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欧美奢侈品店一掷千金,大肆抢购,留下的却往往是“土豪金”“暴发户”的醒目标签。

短短的30多年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

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

每一个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落地生根,去开疆拓土?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我们有自己的商业传统:

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传家宝。

商店没有关门打烊的时候,老板没有周末假日的休闲。

入乡不能随俗,在外国朋友心里,你这是非正常生活;在竞争对手眼中,你就是不正当竞争。

我们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高效。

海外企业因此很少雇佣当地员工。

其实,这更多是个文化适应问题。

人家的劳动保障,你难道不该遵守?

人家的就业生计,你难道不该考虑?

我们有自己的经营模式:

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

习惯于和政府官员私下公关赢得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依赖行政力量摆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个办法到国外未必管用。

而且,很容易遭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的非议和抵制。

须知,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文化。

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还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族群文化、宗教习俗和行事规则。

企业创造的不仅是利润,而且是价值。

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更宝贵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服务,丰富生活内涵。

企业立足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社会。

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究竟感知多少那里的民间生活,了解多少民众的发展需求?

企业来自社会,也当回馈社会。

对于中国企业,它是必须建立的新一种社企关系,也是必须衡量的新一条文明准绳。

每一步中国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世界?

中国力量的崛起,其底蕴,应是中国文明的崛起。

能不能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这是必须直面的历史性挑战。

显然,我们仅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品牌是不够的,更应有造福人类的中国价值的创造,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

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其凝练的表达。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

从历史的诠释中寻找文化认同,从现实的挑战中重塑精神标识,从未来的憧憬中提升人类价值,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去激活、去焕发内在的生命力量,这是其复兴和转型的正确路径。

民族精神的张扬,其根基,应是主体意识的生长。

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远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去承载,去践行,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德性的进步。

无数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在另一方土地上经历着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心头都永远萦绕着对中国文明的守望,和对中国梦想的追寻。

正是在这守望和追寻中,他们把一粒粒友好的种子播撒进当地人的心田。

开放,是撬动中国改革坚实的支点,是倒逼中国发展强大的力量。

正是因为这撬动和倒逼,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释放着它绵绵不绝的自信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增值着人类共同、共通、共荣的存在意义和文明价值。

中华文明的振兴,恰在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同行,与世界相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又是从哪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2)文中从三个方面列举了中国的发展该以怎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为世界做出贡献,请用原文语句分点概括。

(3)本文第4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4)结合本文,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公民品格(意识)”的理解。

11.(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蓝莓不是“莓”

①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莓”字,但是蓝莓跟草莓可没有半点瓜葛。

实际上,蓝莓跟美丽的杜鹃花是同出一门的表兄弟。

如果把草莓、蓝莓和杜鹃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它们的亲疏关系了。

并且,从蓝莓植株的个头(小灌木)来看,也显然跟长着草质茎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②蓝莓的学名叫越橘,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成员。

越橘属是一个大家庭,整个家族有400多位兄弟,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都有它们的身影。

而得到蓝莓这个通用名,就是因为它们果实的蓝色“外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蓝莓果实都是蓝色,比如广泛栽培的兔眼蓝莓就泛着红色,而野生的红豆越橘完全是鲜红色的。

③蓝莓的花朵与果子一样颇显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灯笼。

在这些花朵的内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这正是众多蜜蜂、熊蜂所爱好的食物。

虽然蓝莓花没有特殊的强烈气味,但是仅凭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传粉者。

这些“食客”在聚餐的同时为蓝莓完成了授粉工作。

蓝莓蜂蜜的甜度极高,即使稀释数倍仍能甜入人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食蓝莓。

据考证,在1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食用野生蓝莓的记录,一些种类(如乌饭树)的枝叶还被用做强身健体的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

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蓝莓的记载。

在农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蓝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

到了1600年,大批来到美洲的欧洲拓荒者,开始大量采摘包括蓝莓在内的各种小浆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蓝莓对于新大陆的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拓荒者在有野生矮丛蓝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将它们从森林中疏离开来,划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块。

不过即使在人为呵护的条件下,这些野生蓝莓(矮丛蓝莓)一般每两年才提供一次丰硕的果实。

直到19世纪,人们还都是依靠野生种来收获蓝莓果实,而没有人工种植。

⑤成熟的蓝莓果会由最初的绿色变成了蓝色(当然,也有变成红色或白色的种类,如红豆越橘),果实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霜状物。

采摘蓝莓还要讲究手法,如果是生拉硬扯,果柄处出现破损,就会使蓝莓果快速变质。

轻轻地捏住蓝莓果向顺时针方向一旋,一颗完美的蓝莓果就被摘下来了。

⑥采摘如此简单,您是不是也想种点蓝莓了呢?

不过,种蓝莓可没有那么简单。

⑦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温度的问题。

如果在一年的生长期内,没有足够的低温处理过程,蓝莓就无法开花。

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通常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冻”上1000小时以上,而来自南方的兔眼蓝莓,也需要在低于7.2℃的环境中待上300到800小时。

⑧不仅如此,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

如此一来,这些根系就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

⑨不光是水分和有机质,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pH值低于5.5,且高于3.8的酸性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这种习性可能是因为野生蓝莓多生长在森林边缘,已经习惯了由枯枝落叶形成的酸性土。

(文章来源:

《科学松鼠会》,有改动。

(1)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2)选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细读全文,请你说说本文的说明思路。

(3)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通常”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5)结合文本,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⑦段列举了中高纬度或者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的北高丛蓝莓,是为了向我们说明我们种植蓝莓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度问题。

B.蓝莓的根系成了既怕旱又怕涝的娇气物是因为跟其他杜鹃花科的植物一样,蓝莓的根系和真菌联手才能在土壤中收获水分和营养。

C.选文第④段列举《本草纲目》中关于苍山越橘具有“顺气、消饱胀、益肾固精、强筋名目”的功效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了蓝莓具有极高的价值。

D.蓝莓对于土壤中的酸碱度也有很高的要求,pH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九、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写作:

上学路上,旅行路上,求索路上,通往梦想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在路上。

或悠闲,或匆忙,或顺畅,或艰难,或开心,或苦恼……每一天在路上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令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心情。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书写(共1题;共8分)

4-1、

4-2、

三、默写(共1题;共10分)

5-1、

5-2、

5-3、

5-4、

5-5、

四、语言表达(共1题;共10分)

6-1、

6-2、

6-3、

五、名著导读(共1题;共4分)

7-1、

7-2、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8-1、

8-2、

七、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9-1、

9-2、

9-3、

9-4、

八、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42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九、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