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592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docx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

 

【“病句”的概念】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对错关键】

  1、成分残缺

  2、语序不当

  3、搭配不当

  4、表意不明

  5、不合逻辑

  6、重复累赘

  7、句式杂糅

  8、前后矛盾

  9、否定不当

【例句】

  1.上星期去植树了。

  [分析]没有主语

  [修改1]我们全班上星期去植树了[修改2]上星期我们全班去植树了.

  2.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了电影。

  [分析]用词颠倒

  [修改]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了电影

  3.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分析]用词重复(两个词或两个以上词义相同才能称用词重复)

  [修改1]他的看法是对的[修改2]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4.同学们坐在宽广的阅览室里看书。

  [分析]用词不当

  [修改]同学们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

【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

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

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5、从逻辑事理入手。

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

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

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详细说明】

  1、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去掉“从……中”

  

(2)谓语残缺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加上“完成”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在“吃”前加“过着”,或去掉“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

  ☆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把“全校师生”拿掉。

  (3)宾语残缺

  ☆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运动”后加上“的问题”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

  (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

  ☆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

  (5)关联词语残缺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

  ☆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

  ☆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

  

(2)谓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

  ☆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

  (3)宾语多余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

  ☆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

  (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

  (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

  ☆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

梨呀、苹果、柿子……

  •去掉“到处”

  (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

  (7)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

  ☆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

  (8)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

  ☆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动乱”;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

  3.语序不当

  

(1)成分次序不当

  

(2)分局次序不当

  (3)次序不当

 

  病句——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

  ☆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

  ☆青年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

  ☆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

  ☆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电影周(上映的)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电影周”后加“上映的”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

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

  ☆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

  ☆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

  ☆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

  (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在句首加“能否”,或改成“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把“温暖”改为“冷暖”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

  ☆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把“也”改为“就” 

 

  病句——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4、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5、虚词位置不当

  6、主客颠倒

  7、复句内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

  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老师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

  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

  ☆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领属性数量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名词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

  主客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数学”

  关于:

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

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复句内顺序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晃动起来。

  修改病句:

  1、两个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去植树了。

  7、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8、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正在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3、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修改病句的答案:

  1、新旧社会的变化真大啊!

  2、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3、《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

  4、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黄继光虽然壮烈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6、上星期我们去植树了。

  7、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电影。

  8、我班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9、这是一本有趣的神话故事书。

  10、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教室。

  11、读了《普罗米修斯》,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2、我经常回忆起往事。

  13、今天下了一上午雨。

  14、我们虚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严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15、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6、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17、他的革命精神浮现在我眼前。

  18、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旅游胜地。

  19、我的写字台上摆着一只小泥猴。

 

  病句的一些修改符号:

  1.删除号:

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

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

  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

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

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

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

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

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

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

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

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

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

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句例题

  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

  A。

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机。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点拨】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

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

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

D句,描绘缺少宾语,补人“情景”。

  (B句还可删“由于”也就有主语了)

  【例题2】用符号法删去下列句子的多余成分。

  A.这个问题,我在思想上考虑了很久,一直没有解决它的好方法。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

  C.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转。

  D.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从内心感到高兴。

  【解析】A删“在思想上”,B删“不再”,C删“地球”后的“不”,D删“从内心”。

  【点拨】造成“成分多余”的原因之一是语意重复,定语、状语与中心词之间常犯重复毛病,“考虑”必然是在思想上,因此删去“在思想上”。

造成“成分多余”的另一种原因,是多用否定词,造成语意相反。

如B关了电门,应是阻止了电流通过。

多使用了“不再”,变成了关电门,电流通过了。

  【例题3】下列各句搭配得当的一句是()

  A,大路两旁,到处都种植着果园。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雪白的墙,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D.晚会上,演员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解析】A种植与果园搭配不当。

B一支与歌声搭配不当D气功不是文艺节目C正确。

  【点拨】词语的搭配,主要从语法、逻辑角度分析,通常要从主谓、动宾、定语和状语与中心词、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是否搭配,A项属于违反逻辑的问题,文艺节目概念的内涵不包括气功。

  【例题4】选择词序正确的一项()

  A.狼和小山羊的争辩,狼没有什么话再可说了。

  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我们坚决执行《教育法》,认真学习《教育法》。

  D.对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解析】D正确,A、B、C词序不当。

  【点拨】A项,再,应放“没有”之前。

B项,“两千多年前”应放文物之前。

  C项,应是先学习,再执行,才符合逻辑。

  【例题5】没有语病的一项()

  A.王刚和李明在路上遇见了,他告诉他昨天他买了一套《初三总复习》。

  B.聪明和才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C.两个人协商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

  D.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解析】没有语病的是B项。

  【点拨】A项,指代不明,三个他是谁?

不明确。

C项“协商”词义范围应针对组织之间,个人用“商量”好。

该题属于用词不当。

D项,句式杂糅,将“我听报告”与“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两句话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

  【例题6】修改下列病句。

(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改)

  A.吴雄的壮举,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在极度的激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B.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提高认识的方法。

  D.尽管老师怎样批评,他的毛病总是不改。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大家”。

B成分多余,“无声的”删去。

C调序不当,将“提高认识”调到“有效”之前。

D错用词语,将“尽管”改为“不管”。

  【点拨】修改病句的方法是缺的补,成分缺少什么补进什么。

多的删,成分多余的要删去,次序不当的要调,用错的词,要改换。

  修改后的结果要符合语法规律,要合乎逻辑要求。

 

    常见的病句类型:

    1.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

“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   

    2.词语搭配不当。

指句子成分之间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状语结构搭配不当或者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这句的主语是“生活水平”,谓语是“改善”,属主谓搭配不当。

改法有二:

一是将“改善”改为“提高”;二是将“生活水平”改为”生活条件”。

    3.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是指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例如,“听了他的报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这句缺主语,可删去“听了”,让“报告”作“给了”的主语。

    4.成分赘余。

       例如,“那些多余的废话,要毫不留情地删去。

”这句“多余”和“废话”重复,可删去“多余的”,也可删去“废”字。

    5.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例如: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6.表意不明。

有的句子意思表达得不明确或不准确,这也是病句的一种。

      例如,“在会上发言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

”这个句子并没有语法、逻辑上的毛病,可是句子有歧义,表达不明确。

是“三个学校”的代表,还是三个“学校的代表”(除学校外,还有其他部门、单位的代表)?

如果是前者,可说“三所……”;如果是后者,可说“三位……”。

    7.不合逻辑。

      例如,“展销会上有服装、针织品、玩具等。

”有的服装是针织品,有的针织品是服装,“服装”与“针织品”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

    8.结构混乱。

      例如,“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

”这句两种表达“糅”在一起了。

一种是“看到艺术珍品感到自豪”,一种是“艺术珍品使人自豪”。

修改时可取其中一种,或删去“使人”,或删去“看到”。

    9.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指词语在句中的排列次序不当。

      例如,”由于会议开得及时,促进了工作的进展,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解决了问题。

”这句的语序应先“抓住……”再“解决……”最后“促进……”。

 

   如何修改病句?

    分析:

运用语法、词汇知识修改病句时,应注意以下步骤和方法:

    1.以学过的语法、词汇知识为依据,掌握好常见的病句类型,以此作为分析病句的根据,为修改病句作好准备。

    2.分析病句时,先要分清是单句还是复句。

如果是复句,首先按复句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作分析。

要检查句中分句间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关联词语运用得是否得当,是否残缺以及有无滥用现象。

如果没有,再分析各句内部结构和词语运用情况。

如果所要修改的是单句,应从句子结构入手作分析,进而看词语运用,从中发现句子的问题。

    3.分析病句的结构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看句子的主要成分是否残缺,即主语、谓语、宾语是否残缺。

其二,看句子六种成分是否搭配,如主语与谓语、谓语与宾语、定语与中心词、状语与谓语、补语与谓语等是否搭配。

还要看同一成分内短语的结构是否搭配等等。

其三,看句子结构是否混乱。

    4.分析病句的用词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看是否有用词不当,词类误用、啰嗦累赘、滥用文言、生造词语等现象。

第二,看词序排列是否紊乱。

第三,看虚词是否用错,包括误用、漏用、滥用和位置错误。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留句子原意,少改为佳,防止以造新句来代替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四种:

    1.成分残缺的,“增”。

    如:

“两人在家安排妥了副业、制造粒肥、检修机车和改装农机具,就带领大批人马来到水利建设工地。

”这个句子缺宾语,应在“农机具”之后加上宾语“等项工作”(句中“副业……农机具”实际上是定语,这里误用为宾语,句子就缺少了真正的宾语,因而不通)。

    2.词语不搭配的,“调”。

    如:

“我们参观了唐代新出土的文物。

”这句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

“我们参观了新出土的唐代文物。

”显然语序有毛病,故应该把“新出土的”与“唐代”对调。

    3.用词多余的,“删”。

    如:

“这是一次按照现代战争要求,在军事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获得丰收的一次演习,是经过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协同行动、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的一次很成功的演习。

”前后共用了三个“一次”,重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