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6591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docx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王荣生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王荣生

摘要: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

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

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要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尝试“阻截”、“分流”与“正面应对”这三个对策。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散文教学

 

一、背景:

主导文类与解读理论阙如的困境

(一)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由于历史的机缘和人为的选择,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一直是散文。

文言文自不必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语体文,绝大部分是散文,或称“文学性的散文”。

以人教版的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

②第一册语体文24课,诗歌5课,散文19课;第二册语体文24课,诗歌3课,小说2课,散文19课;第三册语体文20课,新闻报道1课,

但在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心田里的百合花》、《安塞腰鼓》,这些课文都是独特的文本,是任何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不可替代的;是任何“谈论勇敢”“珍爱生命”“百合精神”“安塞气概”的其他文章不许置换的。

学生对这一文本的阅读、理解、感受—包括对特定文字所传递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对表达独特思想情感的语句中所显现的语文知识的理解—是通过任何其他途径,如戏剧化表演、主题讨论会、各种资料展示等,所不能拥有的。

概言之,学生今天所而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而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二)散文阅读和教学,始终都在“这一篇”散文里

通常意义的“散文”,具有两栖性:

它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

具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它的写实性。

散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即使没有《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清华园里的荷塘、北大校园幽径旁的古藤萝,也是真实地存在着或存在过的。

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散文与“纯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的差别。

散文体现着文学的特性,根由也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散文不尚虚构。

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如同新闻通讯。

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

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如同论文报告。

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这是“文学性的散文”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的差别。

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而,指向客观的言说对象:

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

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

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

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

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认作者所感所思。

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感应。

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里”。

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在散文“阅读”和散文教学的视野里,或者说,与外在的言说对象发生这样那样的关联,是在阅读之后才发生的事。

(三)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学生的己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作者在“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个方面。

学生的经验与作者所传达的经验不同。

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的起点,也表现在阅读教学的终点。

换言之,学生,语文教师,乃至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

“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

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

作者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

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文字就是思想”①。

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作者的独特经验”,也就是去感受、体验“这一篇”散文之语句章法所表达着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之处。

三、问题:

“两个向外跑”或“走到……之外”

当前的散文教学,似乎被散文的两栖性深深困扰而不得要领。

看两个较有代表性的课例:

《安塞腰鼓》教学流程:

(一)师播放《出西口》歌曲,出示“安塞之旅”课件,抒情导入语,展示安塞风光图片。

要学生谈论“你看到了什么”。

(2分钟)

(二)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师出示课件“腰鼓风情”。

(6分钟)

(三)指示学生按“好一个安塞腰鼓!

”谈论阅读的理解和感受。

多名学生谈论,并朗读相应的语句。

如“好一个狂野的安塞腰鼓!

”指读14段、21段、8~10段的相关语句。

最后归结为安塞人的“精神”,4位学生依序分别说:

“对生命的渴望”,“把贫穷化为动力”,“对家乡的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20分钟)

(四)师播放打腰鼓场面的录像片段,要学生用“比喻句”记录“新的感受”。

7名学生发言,朗读各自的抒情作文片段,似乎师生都不在乎“比喻句”否,新感受还是原有感受也无从辨析。

(9分钟)

(五)出示作者照片,学生分角色表演采访。

一生扮刘成章,两生扮打腰鼓的后生,几生扮采访记者。

问:

“你有没有亲自打腰鼓叩答:

“亲自打,还是腰鼓队队长。

”问:

“能不能展示一下?

“答:

“能。

”并有备而来地表现了几招,听课师生鼓掌。

扮刘成章者侃侃而谈。

扮打腰鼓人也侃侃而谈。

问:

“你现在暂时到济南,现在还愿意回贫穷的家乡吗叩答:

“回,一定回。

”听课师生鼓掌。

(9分钟)

(六)教师激情结束语:

快乐而充实的旅程,希望带着……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1分钟)

《心田里的百合花》教学流程:

(一)师展示所带的一束百合花,抒情导入语,出示课件。

(2分钟)

(二)生放声朗读课文,思索“你喜欢百合花吗?

为什么?

"(4分钟)

(三)数名学生谈论,有概述课文的,有从某一点生发谈自己认识的,师小结。

(6分钟)

(四)师布置任务,出示“第一幕,山谷幽崖”,根据第1段,发挥想象,写出百合生长的环境;“第二幕,花开有声”,分角色演示文章第2~3段;“第三幕,芳香满景”,以百合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文章第4~5段内容。

准备,推荐展示。

(10分钟)

(五)6组同学分别展示,如第一幕,一女生朗读自写的描写语,一男生读文,一女生在黑板上画图。

最后一组在音乐声中演示全文,师抒情加入。

(22分钟)

(六)生全体起立,齐读“百合”语: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师激情结束语:

希望带着……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1分钟)

上述两个课例,执教教师都较优秀,备课很用心,课例中也有一些体现课程改革新气象的很好的元素,比如教学内容聚焦,比如组织学生“学的活动”。

但也正由于这些好的元素,使得中小学散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

1.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实际上是把课文作为跳板,径直跳到言说对象,试图建立学生与“外在的言说对象”的链接。

所隐含的认识逻辑,构成如下等式: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一所指(作者的所见所闻,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一外在的言说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

上述两个课例的教学操作程序,大致是两段。

第一段,由文字径直跳到言说对象。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或提供支架,或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述人、事、景、物的相关语句。

(如: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你喜欢百合花吗?

为什么?

”)

②学生们通过这些语句,了解言说对象,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

(如“好一个狂野的安塞腰鼓!

”指读14段、21段、8~10段的相关语句。

)教学的表现,是学生在课文里随意地找东西。

由章法统贯的言语,变成了散乱语句的杂货铺,学生们从中随意截取,并以截取到的语句为跳板,随兴谈论他们的印象、感念、联想、评判,以及由这一跳板所生发的其他思绪。

第二段,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③借助于其他资源,比如百合的实物、打腰鼓的影片等,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课文中“个人化的言说对象”,那些作者主观化了的人、事、景、物,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

④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围绕“外在的言说对象”展开,与课文若即若离。

学生所面对的“这一篇”课文,变成了一堆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文字。

这有种种情形。

较典型的情况是:

师生或凭借课文中某些语句,或由某些语句引发,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

有时还要延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或许由百合花延展到荷花,或许由打腰鼓延展到奥运场而等。

上述第二个课例的主要教学活动,则是组织学生用多种方式演绎课文的内容—实际上是师生共演“深山里的百合花”的故事。

2.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实际上把作者的情感认知腾空并瓢附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企图让学生“具有”“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思想”、“精神”。

其所隐含的认识逻辑,等式大致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作者的抒情和议论)=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的言说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学生应该具有的。

操作思路也是两段:

第一段,把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概念化并瓢附到言说对象。

①找到课文中抒情、议论等语句,即作者所明言的情感认知。

②把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概念化,提纯或上升到可以用来谈论的“思想”、“精神”,比如“高洁”思想、“奋发”精神。

③同时,把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黏附在言说对象上,继而瓢附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似乎这些“思想”、“精神”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比如百合花的“高洁”思想,安塞腰鼓的“奋发”精神。

第二段,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思想”、“精神”,并企图让学生“具有”。

④再进一步挖掘或延伸言说对象的特质,形成一些口号式的标语,比如安塞人“对生命的渴望”,“把贫穷化为动力”,“对家乡的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等,并通过教师抒情化的语言、多媒体等,不断渲染与强化被腾空的“思想”、“精神”。

教学的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额外地讲东西。

或教师抒情化地讲述由此生发的感想、感触、感叹;或指示学生讲,讲一些似乎是教师愿意听的大话。

⑤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实际上是不断腾空的“思想”、“精神”。

一般体现为教师最后的激情结束语,或表现在课结束前让学生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比如学了《安塞腰鼓》“希望同学们带着安塞的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谈“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思想收获”。

3.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即“走到课文之外”;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即“走到作者之外”。

两个“走出”,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

“走到课文之外”,也就走到了“语文”之外,所谓“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

因为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把作者的言语表达当作跳板,或者仅仅关注其“所指”,而漠视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或者把章法、表达方式、语句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分割开,而演变为语言表达的所谓“知识”、“技巧”。

而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实际上也就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势必“走到作者之外”。

“走到作者之外”,则意味着走到“人文”之外—把作者细腻、复杂的“人生经验”,剥离为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假大空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因而也是“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

学生在课文中散乱地找东西,教师在课堂上额外地讲东西,“向外跑”或“走到……之外”,既跑出了“语文”,也跑出了“人文”,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地存在着。

不但是散文阅读教学,殃及小说、诗歌、戏剧教学,并延伸到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

四、对策:

阻截、分流与正面应对

(一)阻截:

限制散文,促使语文课程教材中语体散文的比例大大下降

首先在课程与教材层而谋求解决。

以散文为主导文类,发端于语体文进入语文教材之际,在大陆定型于1963年,这是由历史的机缘造成的,是受制于当时可选文本的现实条件而不得己的选择。

随着可选文本的条件大大改观,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觉醒,中小学语文教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的现状,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事实上也己开始改变。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走在前列,以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整本书阅读,在许多地区和学校蓬勃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建设己经起步,以“整本书阅读”为主要形态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格局己露端倪。

在教材方而,以儿童文学为主导文类的读本、学本己领风气之先,如朱自强主编的《快乐语文读本》、《经典儿童文学读本》、《新理念语文读本》,王荣生、方卫平等主编的《新课标小学语文学本》。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只占2.5个学期,这势必要大大压缩课文的量,因而客观上限制了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2007年版)共五册,计20单元,其中古诗文8个单元,12个语体文单元(含混编)中,小说2个单元,诗歌、戏剧、论说文各1个单元,计15课,剔除混编单元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4课,剩11课;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的散文”压缩到了7个单元21课。

“文学性的散文”虽在32课语体文中仍占66%,但绝对量己经减少了。

选修课程占3.5个学期,《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新闻阅读与实践》、《演讲与辩论》等选修课程,大大扩展了其他文类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占据半壁江山,其散文教学,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势必要体现“选修”、凸显“欣赏”。

阻截是以退为进,但却是解决语文教学困境的根本办法。

对传统的文学体裁四分法,有必要重新认识。

“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外,都是散文”,长期以来,人们把叶圣陶的这一说法,理解为文学体裁的四分法,即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这种理解看来不甚妥当。

妥善的理解,似乎应该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如果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谱系:

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电影剧本等为一大类,纯文学;“文学性的散文”权作一大类,杂文学;新闻、学术文章等,则是另一大类,实用性文章。

这种分法,在学理上成立与否,倒在其次,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好处,则显而易见。

“文学性的散文”与纯文学、实用性文章,三足鼎立,要求我们按三大类作品的发达状况、阅读教学的现实功用和中小学生的学习必要,在语文课程与教材中重新布局。

(二)分流:

以读法为纲,细析小类,分化散文,把已经能明确解说的文类从“文学性的散文”中剔除而专门对待

“文学性的散文”自成一大类,既不混同纯文学,也不混同实用性文章,这提示我们对“文学性的散文”需要作专门的研究,包括文本的状况、解读的方式方法乃至适合于中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大类的三分法,容易将传统上被包笼在“散文”里的有些文类区分出来,而采用相对应的解读方式。

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比较清楚,己形成相应读法的,皆宜从“散文”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

比如,通讯、特写、报刊言论文章、传记、回忆录、序言、演讲辞、科普小品、学术札记等。

有些在体裁和文体特征有明确解说的,如散文诗、杂文、报告文学等,也宜按独立小类而专门对待,至于在大类上如何处理,对语文教学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分流依然是以退为进,但却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

在“文学性的散文”占课文绝大多数的既定条件下,对仍以教课文为主要形态的中小学阅读教学来说,关键是把文本解读的理论研究己经提供了相应的解读方法,因而我们能够教对的或应该教对的,教对了。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为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的散文”7个单元,可以分流出去的有5个单元:

第一册1个单元,按新闻通讯教(《短新闻两篇》等);第二册1个单元,按演讲辞教(《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第三册1个单元,按科普文章教(《动物游戏之谜》等);第四册1个单元,按杂文杂感教(《拿来主义》等);第五册1个单元,按实用文章教(《咬文嚼字》等)。

这样,真正需要按“散文”对待而正面应对的,是剩余的2个单元,一共6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分流的结果,是分化了难题,也降低问题解决的难度。

(三)正面应对:

关注“散文”文类的解读方式,强化文体意识,不同体式的散文做不同对待

阻截、分流之后,尚余下的篇目,便需正而应对。

正而应对,目前的努力是从文类和文体两个方而着手,有如下三个关键点:

1.关注散文的文类特征,形成与“散文”文类相匹配的解读方式,或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中小学散文教学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散文解读的基本取向: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己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从“外”回到“里”,也就是从“外在的言说对象”回到“散文里”;从被抽象化的“精神、思想”,回到“作者的独特经验里”。

已出现体现散文解读取向的探索课例,如李海林教授执教的《幽径悲剧》。

2.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分野小类,形成可依循的相应的解读理路。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

“散文文体研究的缺乏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理论研究的弱势状态。

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失去了文体特征规范的散文,对其文类特征及其内部各亚文学样式的研究,应成为眼下散文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关于散文的小类分野,如孙绍振关于“审美散文”、“审智散文”、“审丑散文”及其解读范例,钱理群关于“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及其解读范例,在散文史研究和作家作品评论中所提炼的作家流派、风格等,均给我们提供了理论资源。

3.细化文体研究,揭示散文文本的最要紧处,努力形成可操作的具体解读方法。

关于散文文体的细化研究,目前只有一些个案,包括孙绍振等专家的文本解读范例、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课例、“共同备课”等教研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等。

可操作的具体的解读方法,尚需从个案研究中寻觅、探测。

笔者与一些同仁在“共同备课”及“课例研究”中,对一些课例有较深入的探讨。

比如,从叙事散文、回忆性散文、励志散文这三个角度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从回忆性散文、鲁迅的散文、《朝花夕拾》系列散文这三个角度解读《藤野先生》,都有一些深刻的收获。

但离形成能被一线教师较容易把握、有较强可操作性、具体的解读方法,目前尚有距离。

散文教学所处困境,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几乎日日都要遭遇的困境。

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散文解读的抓手和工具,是笔者的愿景。

在此,呼吁文学、文章学、语言学专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攻克这一难题。

(选自2011年9月《课程·教材·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