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5978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docx

油气管道勘察报告

 

附表:

中桩成果表

1前言

1.1工程概况

为落实开阳县政府对天然气项目的总体要求,争取早日实现开阳县城区通气,业主安排开展开阳县天然气门站至城区支线工程建设工作。

并要求对开阳县天然气门站至城区支线建设工程进行一次性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拟建管道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拟建管道起于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光明组科技大道(在建)旁开阳县天然气门站,管道向东南穿越永久铁路(永温-久长)经双流镇刘育村练马坝组、城关镇城西村坪上组,于城关镇城西村麻窝组接入开阳县城学良大道。

拟建管道平距全长6.904km,管径φ159,设计压力0.4MPa。

管道沿线无大中型河流穿越,穿越小型河流拐网河1次。

1.2任务由来

受四川石达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地矿眉山工程勘察院承担了开阳县天然气门站至城区支线管道线路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勘察阶段为一次性详勘。

1.3勘察目的任务

主要目的是:

在收集开阳县天然气门站至城区支线沿线的气象、水文资料,查明线路沿途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的基础上,为管道线路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主要任务:

(1)查明管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全新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迹象、有记录以来的区域重大地震记录及其对管道的影响;不良地质作用的性质、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可能对管线的影响;评价沿线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并预测可能引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2)查明管道沿线的基岩产状、风化情况、岩体性质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分布范围、土体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土石分级和利用弃土回填管沟的可能性评价。

(3)查明管道沿线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来源及水位变幅、水质特征;评价地下水对管道施工的影响、地下水的腐蚀性,并对施工排水提出建议。

(4)评价管道沿线岩土的腐蚀性。

(5)根据查明的岩土工程条件,提出管线工程设计与施工应注意事项建议。

1.4勘察执行的规范规程及主要参考文献

1.4.1勘察执行的规范规程标准

本次勘察严格执行下列规范规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

(3)《岩土工程勘察制图标准》(SY/T0051-201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第一号通知单;

(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4.2主要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2)《1:

20万息烽县幅地质图》;

(3)《开阳县志》。

1.5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1节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拟建管线沿途的具体情况确定,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建筑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按《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勘察等级为乙级。

综合确定管线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6勘察方法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1勘察方法

根据设计专业选定的线路走向,本次详细勘察采用的主要工作方法包括:

资料收集、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电阻率测试。

(1)资料搜集

搜集开阳县及与管道所经地域有关的区域地质普查、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有关重大工程的地质勘察成果,气象、水文,地震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资料,并对上述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分析利用。

(2)地形测量

采用GPS-RTK对管道线路进行1:

2000比例尺的线路带状地形图测绘,坐标系统采用开阳规划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综合工程地质测绘

对管线两侧各60m的带状范围进行1:

2000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查、访问和测绘;调查岩层风化破碎程度,对线路有影响的断裂走向、宽度以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对两侧各60m外可能对管道有重大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专门调查、测绘。

(4)钻探

沿线钻探主要查明土层厚度、土石分界线,孔距大致控制在300~500m之间,孔深2.0m或稳定层以下1~2m;表层为第四系覆盖时,采用工程钻探查明管道埋深内岩土体的性质。

(5)土壤视电阻率测试

根据《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采用ZC—8型电阻仪,根据线路的土层情况和线路的长度布置土壤视电阻率测试点。

测试点间距300~500m,极距2.0m,特殊地段适当加密。

1.6.2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受四川石达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院组织测量、工程地质等专业的技术人员于2014年8月23日进场,进行选线定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人力浅钻和工程地质钻探等工作,于2014年9月5日完成野外作业,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图件和文字报告的编制工作,于2014年9月15日提交成果报告及相关图表。

本次开阳项目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具体情况详见表1.6。

表1.6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分类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工程

测量

控制点

控制点

25

E级

线路

1:

2000地形图测量

km

8.0

带宽120m

1:

1000地形图测量

km

2.5

带宽120m

单体

1:

500地形图测量

Km2

0.03

门站一

1:

500地形图测量

Km2

0.037

兖矿大道

1:

500地形图测量

Km2

0.022

永久铁路

1:

500地形图测量

Km2

0.17

门站二

岩土勘察

1:

2000工程地质测绘

km2

1.0

中等

浅孔

m/个

49/23

Ⅱ、Ⅲ

水质分析

2

进出场

1

工程物探

视电祖率

36

电测深

1.6.3勘察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按委托方要求、结合现场条件与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开展外业及室内工作。

野外资料搜集齐全,各项观测记录真实、准确,工作布置及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满足相关要求。

外业工作期间,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及时整理、检查、表述;收队后,对所有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校核和综合整理。

报告编写和图件编制满足要求,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成图,勘察成果满足质量要求,可供线路施工图设计、施工使用;本报告所用坐标、高程与本测量成果一致。

2自然地理概况

2.1线路走向及行政区划

2.1.1线路走向

拟建管道起于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光明组开阳县天然气门站,管道向东南穿越永久铁路(永温-久长)经双流镇刘育村练马坝组、城关镇城西村坪上组,于城关镇城西村麻窝组接入开阳县城学良大道。

2.1.2行政区划

拟建管道由西向东南敷设于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城关镇,平距全长约6.94

表2.1.2管道沿线行政区划统计表

市县

途经乡镇

线路长度(km)

合计(km)

贵阳市

开阳县

双流镇

3.2

7.5

城关镇

4.3

2.1.3地区等级

根据线路走向,对线路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住户进行统计,依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的规定沿线地区等级。

管道沿线地区等级统计见表2.1.3。

表2.1.3沿线地区等级统计表

桩号

地区等级

长度(km)

A01-A29

二级

3.36

A29-A80

三级

4.14

合计

7.5

2.2交通状况

拟建管道敷设于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和城关镇,沿线可依托的道路主要为机耕道,与主干公路(S305)相连。

拟建管线A01-A33段与水泥机耕道相交,机耕道之间距离为153~1536m,交通状况较好。

A33~A80段管线多同碎石路、水泥机耕道伴行,少数地段与机耕道相交,伴行路与拟建管线之间距离一般50~150m;碎石路路窄湾多,晴通雨阻,路面状况较差,尚需进行整修和扩建。

总体而言,拟建管线沿途交通状况较差。

沿线交通位置图见图2.1.2。

图2.1拟建管道走向交通图

2.3气象水文

2.3.1气象

县境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多云雾,湿度大。

据开阳县城气象站统计资料:

全县范围,从南向北气温随地势逐渐增高而显递减趋势,而地势较低洼的谷地和乌江、清水江、洛旺河则气温往往较高;全县年平均气温介于10.6—15.30℃之间。

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35.4℃(1959年8月21日);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0.1℃(1971年1月6日)。

全县降水量在区域分布上,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渐减少。

其降水特点:

一是夏半年(5~10月)降水最为集中,各地降水量多,占年降水量的75%以上,夏季(5~10)尤为突出,降水多达40%以上。

冬半年(11~4月)只占15~30%,特别是冬季(12~2月)最少,只占6%以下;年平均降水量926.5~1419.2mm。

城关测站1258.5mm,最多年降水量为1656.4mm,最少年为869.8mm。

全县太阳能年总辐射80.67千卡/平方厘米,在全国属低值区;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介于898.1—1084.7小时之间。

县境各季节风向随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

秋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多偏南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NE(东北风),频率为12%,其次为NW(西北风),SSW(南西南风),频率均为9%,W(西风)频率为0%,静风为10%。

年平均风速为3m/s,其中春季为各季中最大,平均为3.3m/s,夏季为3.2m/s,秋季为2.8m/s,冬季最小,为2.7m/s。

据资料载:

开阳自1958年以来,最大风速为22m/s,对应风向为SSW(1973年4月21日),各月最大风速在11—17m/s,且多为偏南风。

全县气压年趋势为秋冬高,夏季低。

全年平均气压为872.3hpa。

表2.3气象要素表

气象要素

单位

地名

备注

开阳县(双流)

平均气压

hpa

872.3

气温

年平均

0C

12.1

极端最高

0C

35.4

极端最低

0C

-10.1

最大日降雨量

mm

85

年平均降水量

mm

1419.5

风速

平均

m/s

4

最大

m/s

22

最多风向

NE、NW

日照时数

h

1504.7

大风日数

d

3.8

≥17m/s

凝冻日数

d

20

平均无霜日数

d

276.3

最大积冰深度

cm

5

2.3.2水文

拟建管线沿涂主要经过拐网河仅及几条丘间槽谷小溪流。

拐网河流域属乌江水系,属乌江一级支流位于县境西北部,发源于双流镇的陶家坝;沿途有老保河、洋水河汇入。

拐网河全长40.8km,跨越双流、金中、城关、永温、冯三、楠木渡六个乡镇,全流域面积341.0km2;穿越段河宽约15m,水深0.5~1.0m,河床为基岩,最高洪水位水深约3.0m。

拟改线管道穿越几条丘间槽谷小溪流,小溪流均为季节性小河,水深0.1~0.2m,常年洪水位高出勘察时水位1.0~1.5m。

2.4土地利用现状

拟建管道沿线地表用地情况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新12类)的规定进行划分。

其地表植被受地形地貌影响,森林覆盖面积较小(林地),多以旱地,水田和林地为主。

水田、旱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林地一般以松树、杂木为主,次为苗圃用地。

线路通过人口较为稠密地区,以耕地为主,人类工程活动的主要形式为农业生产活动。

拟建管道沿线地表占用地情况统计见表2.4。

表2.4沿线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序号

用地类型

实际长度(m)

备注

1

耕地

水田

2069.5

主要种植水稻

2

旱地

3837.3

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

3

林地

一般林地

1122.0

主要栽种松树、竹林等

4

经济林地

228.2

主要栽种烟苗、银杏和板栗苗圃等

5

其它

交通设施用地

116.6

机耕道

6

水域

126.4

拐网河、沟渠

合计

7500.0

由表2.4沿线路土地利用统计表数据可知:

线路用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占线路用地的78.76%;局部夹杂林地,占线路用地的18.00%,二者共占用地的96.76%,其它用地仅占3.24%。

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概况

3.1区域地质构造

在大地构造单元中,开阳县地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中部黔中早拱断褶束,在吕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等构造运动中,多次隆升,间断沉积,沉积多遭剥蚀,后在燕山期宁镇运动中断褶成山。

开阳县地在区域性地质构造上,属黔中高原区。

地势较高、起伏不平,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在频繁、剧烈的地壳运动中,境内多次出现深断裂和大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东东向、东西向、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

这些断裂常相互交切,形成复杂的交叉断裂,对控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有显着的影响。

开阳县境内的褶皱构造,具有背斜短而宽缓呈穹状、向斜窄而紧凑呈条线状的特点。

拟建管道沿线经过主要断裂为夹山膏逆断层(图3.1),其走向为南北向,南端转为北东向,被黔中断裂;全长约31km,断裂面倾角35°~60°,倾向220°~280°。

据《贵州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分析,夹山膏断裂属非活动性断裂。

图3.1拟建管线区域构造图

3.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概况

3.2.1新构造运动

贵州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间歇性,差异性掀斜隆升的特征,同时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活动特点。

新构造运动的继承性是指新构造运动继承了老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构造格局上,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区域构造格局控制了贵州的现代地貌和地质构造的总体格局,新构造运动明显地继承了中生代形成的构造格架;在构造类型方面,贵州新构造活动中新世以来依然是以整体隆升为主,与燕山活动以来的构造隆升类似,只是强度和规模类型有所变化;在空间分布上,新构造运动期间的活动断裂基本上是前期断裂的活化,早期构造带对新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活动断裂的分布和前期断裂几乎一致。

活动断裂严格控制了区内晚第三纪以来的沉积物分布,也控制了区内水系的分布格局,断裂活动形成了断陷盆地和断块山,地震震中和大量温泉出露位置与活动断裂在空间上有密切关系,这些又说明贵州地区的新构造运动有新生性特点。

拟建管道沿线所经断裂属非活动性断裂,且新构造活动隆升是间歇性、整体式隆升;管道沿线所经地貌多属山间沟谷,地势相对平缓,覆盖层较薄,场地较稳定,新构造运动对拟(建)构筑物影响较小。

3.2.2地震概况

据历史资料及近代观测资料,在地震活动方面(图3.2),贵阳有历史记载9次。

1601年,贵阳和惠水均有地震记载,震级可定为4.75级,为破坏性地震。

1955,1979和1992年贵阳地区都发生过强有感地震,震级在3.5-4.9之间。

根据《贵州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拟建场地处扬子陆块黔南台陷区(I2)北界沿水城一贵阳(修文)黄平一施秉一玉屏一线;区内断裂构造带以川黔经向活动断裂、新华夏系断裂为主的,区内中强震很少发生,弱震在区内相对较多,历史最大震级为5.75级,历史综合烈度为Vll度,地壳属相对稳定区,适宜天然气管道埋设。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贵阳市开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图3.2贵州地震震中分布图

4线路工程地质条件

4.1地形地貌

拟建管道沿线地貌单元属溶丘谷地低中山,地面高程普遍在1113.3~1302.6m之间,最高点位于A03号桩高程1302.6m,最低点拐网河地面高程1113.3m。

拟建管道多沿山间沟谷敷设,沟谷多呈树枝状、条带状展布,沟谷宽约10~30m,沟谷两侧斜坡呈阶梯状递增,沟谷内坡度角10°~20°,局部可达25°~35°;局部地段受地形及地面构筑物限制,管道需翻越山体;沿线地表起伏不大,相对高差一般3.5~25.1m,最大相对高差70.7m。

4.2地层岩性及线路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线路详细勘察资料,结合《1:

20万息烽县幅地质图》、《开阳县志》(1993年版)等文献,拟建管道经过的地层主要为:

寒武系上统金顶山组(€1j)、中统石冷水组(€2s)、中上统娄关山群(€2-3ls),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dl)粉质黏土层。

4.2.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dl)

该层在整个管线的地表均有分布。

主要为粉质黏土,呈黄褐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地段土体中含未风化残留的砂页岩碎石颗粒,沿线土体厚度较小,层厚一般0~2.0m。

该类土吸水变软,失水收缩变硬,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及附近工程类比经验,其承载力经验值为50kPa

4.2.2寒武系上统金顶山组(€1j)

粉砂质页岩:

呈灰、黄色,粉粒结构,铁质胶结,风化网状裂隙发育,裂隙面为棕紫色,强风化层一般厚1.0~2.0m;出露于A39-A53号桩之间局部陡坎地段及沟谷两侧斜坡地段;强风化层属Ⅲ类坚土,强度系数为0.8~1.0,可用尖锹同时用稿开挖。

根据该地区同类工程经验,其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寒武系中统石冷水组(€2s)

白云岩:

灰色、黄褐色,微晶结构,厚层状构造;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平缓,岩体表面凹凸不平裂隙及低洼处由黄褐色黏土填充;岩质硬,敲击声脆,有回弹,主要出露于A01-A04号桩。

根据该地区同类工程经验,土石等级为Ⅵ~Ⅸ级,其强风化承载力特征值350kpa。

寒武系中上统娄关山群(€2-3ls)

白云岩:

灰色,微晶结构,厚层状构造;层理裂隙发育,岩层产状倾向104°,倾角14°,岩体表面凹凸不平,如刀砍状痕迹;岩质硬,敲击声脆,有回弹,主要出露于A28-A29号桩。

根据该地区同类工程经验,土石等级为Ⅵ~Ⅸ级,其前风化承载力特征值350kpa。

4.3地下水

按地下水的含水介质、水力特征,拟建管道沿线地下水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一是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二是碎屑岩类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全线统残坡积中,地下水埋深不定,渗透性、富水性差异大,主要出露于A39-A60,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的入渗补给,迳流条件受地形控制,多以井泉形式零星排泄或向沟谷槽田的排泄,水位埋深0.5~4.0m,对管沟的开挖有一定的影响,建议采取管沟支护。

(2)碎屑岩类裂隙水。

埋藏于白云岩、灰岩化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径流途程短,多以泉形式零星向沟谷排泄。

不具备大区域循环性,地下水埋深及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地层产状、岩性控制,对管沟开挖无影响。

4.4岩土工程分级

拟建管道沿线分布土体为粉质黏土,岩体为强、中风化白云岩。

依据《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按照岩土的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特性,沿线土体工程分级为土体Ⅱ~III级,岩体工程分级为粉砂质页岩为III级,白云岩为Ⅵ~Ⅸ级。

表4.4管道沿线石方段长度统计表

区间(桩号)

长度(m)

岩性

土石等级

开挖方式

A01~A04

286.2

白云岩

Ⅵ~Ⅸ

用风镐和爆破开挖

A06~A09

140.2

白云岩

Ⅵ~Ⅸ

用风镐和爆破开挖

A27~A29

259.2

白云岩

Ⅵ~Ⅸ

用风镐和爆破开挖

A39~A53

200.0

粉砂质页岩

III

用尖镐

4.5土壤视电阻率测试

根据《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视电阻率测定间距一般控制在200~400m,特殊地段适当加密,共有测试点36处。

由测试结果可将线路的腐蚀性划分为弱等腐蚀及微腐蚀等级。

其中:

弱腐蚀的土壤视电阻率为50.24~94.20Ω·m,共有22处,占测试点数的61.11%;微腐蚀的土壤视电阻率为101.74~124.44Ω·m,共有14处,占测试点数的38.89%。

测试结果详见表4.5

表4.5地面物探视电阻率测试成果表

序号

桩号+m

视电阻率(Ω.m)

测深(m)

腐蚀性评价

桩号+m

桩号+m

视电阻率(Ω.m)

测深(m)

腐蚀性评价

1

A03+36m

124.44

2

19

A32+131m

77.87

2

2

A04+130m

104.25

2

20

A34+13m

60.29

2

3

A05+69m

89.17

2

21

A35

66.57

2

4

A06+157m

109.27

2

22

A38+8m

65.31

2

5

A08+29m

101.74

2

23

A39+89m

64.05

2

6

A10+22.5m

84.15

2

24

A32+131m

61.54

2

7

A11+5m

64.06

2

25

A45+39m

75.36

2

8

A12

102.99

2

26

A50+15m

94.2

2

9

A15+14m

105.50

2

27

A52

52.75

2

10

A16+145m

60.29

2

28

A54+37m

81.64

2

11

A19+10m

70.34

2

29

A56

72.85

2

12

A20+15m

50.24

2

30

A59+43m

69.08

2

13

A20+270m

61.54

2

31

A63+54m

65.31

2

14

A21+107m

108.02

2

32

A65+15m

56.52

2

15

A23+106m

106.76

2

33

A67+44m

111.78

2

16

A27

105.51

2

34

A71

110.53

2

17

A29+89.7m

108.02

2

35

A74

108.02

2

18

A31+42m

59.03

2

36

A78

113.04

2

根据测试结果,山间沟谷地段腐蚀性等级为弱、微,山坡及山顶土壤腐蚀性呈微腐蚀性。

4.6不良地质作用

拟建管道沿线地貌单元属谷地低中山,地形坡度一般较缓,岩性以粉质黏土,白云岩、粉砂质页岩为主;根据工程地质测绘,沿线两侧各60m范围内岩溶现象不发育,未见有大型落水洞、岩溶溶洞、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严重危害管道施工、运营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仅在局部沟谷斜坡地段存在浅表层土体溜滑,管沟开挖时应及时采取支护。

4.7水、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四川测试研究所拐网河地表水水质分析,该区域地表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PH值8.37,矿化度300.2g/l,CI-+SO42-是43.3mg/L<500mg/L。

沿线地表水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弱。

根据4.5的土壤视电阻率测试,拟建管道途经区土壤腐蚀性等级主要为微弱。

4.8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