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原创.docx
《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原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原创.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原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训练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项目级别:
国家级
申请人:
指导教师:
XXX
依托单位:
年级专业:
填表日期:
2014年4月11日
申请者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认可所填写的项目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项目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项目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2.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3.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项目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4.遵守项目管理规定。
遵守《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5.明确项目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
研究成果发表时在醒目位置标明“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成果”字样,项目名称和类别与项目立项通知书相一致。
6.正确表达科研成果。
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7.遵守财务规章制度。
合理有效使用课题经费,不得滥用和挪用,结项时如实报告经费使用情况,不报假帐。
8.按照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项目立项获得批准的资助经费低于申请的资助经费时,同意承担项目并按预期完成研究任务。
9.成果达到约定要求。
项目成果论文、研究报告等公开发表。
二、作为项目申请人,本人完全了解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特授权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项目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项目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项目研究成果;允许项目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项目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
申请者:
__________
年月日
项目名称
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所属学科
(按项目涉及学科门类先后罗列):
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统计学(待定)
项目来源
√自主选题□双向选择(教师科研课题的子项目)
学生情况
类别
姓名
院(系)
专业/年级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组长
王
。
。
。
副组长
由
。
。
。
组员
曹
。
。
。
吕
。
。
。
。
。
。
。
。
指导教师
姓名
部门
研究领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
。
。
。
。
。
。
。
。
。
。
。
。
。
。
。
。
一、项目选题
(选题背景、目的、内涵)
(一)选题背景
我国2007年把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意味着中国将摒弃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升华和发展为历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温铁军,2009);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具有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是农业领域应对中央战略改变的举措;2008年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2020年农业发展长期目标以来,以往产业化导向的都市农业,就有了服从国家战略和长远目标、向生态化导向调整的客观必然性。
无论是在已经过去的十八大,还是在2014年三月份刚刚结束的两会,党的领导人都一再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
另一方面,当前日益开放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态:
农民和终端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不利地位:
被动成为不合理价格的接受者和不安全食品的承受者。
生产者为了保证收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农业污染不断加剧。
同时,绝大多数消费者远离了食物的生产过程,因此也失去了影响它们的能力。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不断增加,因此食品的交通运输系统必须更加发达,更先进的食品加工和保存技术不断推出……,最终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食品安全与信任危机等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城、乡各自的问题?
如何加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联系?
推而远之,如何发展新型农业、特色产业以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我们将眼光转向了一个“舶来品”——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
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源于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而CSA走进中国也只是这几年的事,其发展模式、盈利模式还在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当中。
而了解现阶段我国社区支持农业模式所面临的普遍困难对于我国城乡互助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此次创新研究的目的所在。
1、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概述
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
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现在,CSA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草根组织在实践CSA的同时,都发展出各自不同的经验。
由此CSA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的内涵。
其中之一就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
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
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
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
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
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
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从字义上看,CSA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
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
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CSA一方面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
所以它也不单纯是有机生活或环保,亦不单是消费者运动(Consumers Movement),背後更多是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而这看法也反映在社区发展工作中。
2、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面临的困境
(1)农场与会员缺乏互动: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近47%的会员从未拜访过农场。
而拜访过农场的会员的拜访频率也很低——只有10%的会员能达到每月1~2次的拜访频率。
通常人们认为缺乏互动是因为空间因素或者会员工作过于忙碌等原因;而该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农场最不满意的两点也是“农场提供的信息”和“相关活动的吸引力”,看来,互动缺乏不仅仅是某一方的责任。
(2)单向定价机制让消费者产生不满:
在国外的CSA农场中,大多数都会采取农场和会员协商定价方式。
然而,这种国外的惯例在国内CSA农场中却很少见。
认为定价过高而导致不愿继续参与,是CSA农场流失会员的常见原因。
(3)农产品品种单一:
CSA主张当季或地方性的农产品生产,因此会员所收到的农产品种类必然会有所局限,这也是造成会员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4)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不确定性:
由于消费者是在生产季节开始之前就预付资金,因此,消费者需要对农场生产上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共担。
因为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有时配送的农产品份额太多,可能导致浪费,而分量太少时又不够吃,这种情况让消费者不免难以适应,已至产生失望的情绪。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数据库http:
//219.235.129.58/welcome.do这个图留作提醒,要有图作为依据)
昌平区的特色农业一直以来是北京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一花三果”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其中,兴寿镇的草莓园更加是享有盛名,其不仅包括草莓的种植,游人还可以自己进入温棚内采摘草莓,同时还依据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兼具其他多样化的服务,如滑雪、登山等。
但是,这一系列新型农村的服务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户的融资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我们小组以昌平区的特色农业为例,寻找如在克服小额信贷的弊端方面的另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此段留作提醒用)
(二)选题目的(还要修改)
1、促进中国农村发展,致力解决农村“三农”问题
中国的农民基数大,其中有许多需要扩大生产、引进资金技术的,而且不乏很多偏远的地方。
而且在现实中,一方面农业发展受投入不足、城市关注度少的瓶颈约束,另一方面农业投入资源又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
近几年来,聚焦“三农”的主题始终未变,国家不断推出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
我们通过创新农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状况和发展道路不畅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2、为农村特色产业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经营模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村农民贷款需求日益扩张的状况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得到了发展和推广,但是风险系数大、资本规模较小,信贷供给能力有限、信贷担保难等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
针对这些现象与不足,我们从农村本地特色产业为切入口,通过对担保形式的创新性发掘为农村提供因地制宜的新型信贷方式,缓解因农村贷款难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交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贷款除了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外,其他大部分已经开始用在本地特色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农产品的加工营销上了,贷款的用途转移。
过去那种小额的短周期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农民现在的新的贷款需要,因此,我们通过探究出新的信贷方式,与地区特色农业相结合,可以提高农民生产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起到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作用。
4、为促进北京昌平区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011年,昌平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70.6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一产业成为昌平区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创新信贷方式,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资金来源用于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同时积极推进昌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形成覆盖全区、特色鲜明、“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和产业集群。
(三)选题内涵
1、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也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业发展使中国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然而,长期以来农业的发展则被放在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
因此,最终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结果则是,农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制约工业的发展。
如今,“三农”问题已被提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需求困难的问题,是适应我国现实的国情需要,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是改善农村信贷现状,创造良好的农村种植环境,促进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现实途径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仍然处于欠发达状态,由于农村金融环境的不协调、不完善,农民贷款难,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虽然国家在近几年一直十分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并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但农民的需求已经不再仅限于购买种子、化肥等基本农业用料的资金支持,更多的开展本地特色农业生产的成本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后备资金跟不上,新技术用不了,规模效益收效甚微,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被越拖越缓。
如何为农民的生产性融资寻找新出路,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们关注的话题。
可以说我国农村金融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制度变迁和创新,因此,我们通过将特色产业融入农村信贷方式的创新性研究,希望可以为构建科学完整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规范农村信贷改善信贷现状,提高农村贷款的使用效率,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探索新的道路与途径。
只有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改善农村信贷结构,才能真正实现金融惠农、金融富农,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平稳发展。
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国家和农村相关企业以及农民个体未来决策的参考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导,辅以相关的宏观调控手段的,如果缺少了政府这双“看不见的手”,我国的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运转。
但作为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控者,国家难以深入各个微观领域,而农村相关企业以及农民个体的自主决策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通过对农村新型特色信贷的探究,我们可以很好地把宏观和围观层面结合起来,从政策以及农村企业、农民个体决策的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进一步突破农村农民贷款难,缺乏资金的瓶颈。
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繁荣,还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为培养农村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选题特色
1、研究内容及对象的针对性
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设计一种新型的信贷模式。
该信贷模式针对的是有生产性融资需求的农户、农村小企业。
这些借款人大多存在融资渠道狭窄、额度有限、信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力求通过特色产业信贷模式的探索、设计、推广,最终达到服务三农,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2、研究角度的创新性
目前我国大多农村的信贷模式还是以小额信贷为主,这种信贷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它的局限性使它无法满足农村农户、小企业的日益扩大的融资需求。
农村特色产业信贷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它是一个我们为我们所探讨的信贷模式创设的名字,它在担保方式、期限、额度等方面与中国农村以往的传统信贷模式不同。
它针对当地特色产业,并根据产业自身特点进行设计,使得这种信贷模式能够比较好地贴合当地农户、小企业的具体需求,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3、选题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在生产方面农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而农业信贷正是有利于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
加大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探究农村特色信贷的可能对拓宽农民融资方式,完善农村信贷市场,健全农村融资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4、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国家虽然在极力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难题,努力创造出种种条件来帮助农民发展农业,但是成果却不显著,农村贷款依旧困难。
基于此,如何创造出新型的农业融资方式迫在眉睫,因此,选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或实践基础
(国内外相关研究或实践现状述评)
说明:
由于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外相差较大,而且社会制度及基本国情也与国外不尽然相同。
所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国外的信贷模式只能作为借鉴,具体上应从国内基本情况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因地制宜设计信贷。
国内则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在立足于对大量文献和资料的探讨研究后,结合国内学者的意见和国内农村的实地特色产业案例,类比我们所研究的昌平区,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一)国外CSA模式现状研究
1、印度尼西亚的CSA模式
(1)印度CSA发展概况
(2)CSA体系的建立
我国农村融资方式在近些年来也逐步借鉴国外引进小额信贷模式,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具体不足在选题背景3中有所体现。
所以我们将在国外小额信贷的基础上,选择研究符合中国农村当地特色产业的新型信贷模式。
(总结)
2、巴西的CSA体系
(1)巴西的CSA状况
(2)巴西CSA体系
在我国,为发展本地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在贷款方面为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制定扶持计划,在贷款的分布上对从事特色产业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有一定倾斜,巴西的模式对政策的制定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总结)
(二)国内农村CSA创新成功案例
1、福建省宁德市各县特色产业信贷模式
2、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苹果产业贷款
白水县是全国五大苹果产区之一,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拥有40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全县有55万亩苹果栽植面积,年产量达35万吨。
针对白水县苹果产业的特点,白水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发了果库存抵押贷款业务。
这项业务按照收购户果库的实际容量和苹果的收购价格来确定授信额度,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一次性贷款给果库经营者,而收购户则以储存在果库的苹果为抵押直接获得果库经营者的借款。
此外,在2009年,白水县农村信用社推出了专供苹果交易使用的特殊信用卡——“富秦苹果卡”,这种信用卡具有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以及小额贷款功能,是针对果农设计的,能够在苹果市场交易时方便结算,同时也解决了果农的资金问题,鼓励果农扩大生意、增加产量。
案例概述表格:
(三)文献综述
1、国内CSA的历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为发展本地经济在融资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亟需扩大原有的融资方式。
信用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如今农村融资在信贷方面主要以近些年来的小额信贷为主,我们将阐述并探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改良设计新型产业信贷提供经验借鉴。
(1)外援资金的小额贷款扶贫试点。
(2)政府主导大规模农村小额信贷
(3)农村信用社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4)小额信贷取得初步成果
2、国内学者对农村信贷现状的研究
田俊丽《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缓解农村信贷配给》在调查中发现,“即使在得到贷款的农户和企业中,贷款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多数农户只能得到其申请贷款数额的一部分”;“政策性贷款范围窄,规模小,增长慢,发放不规范,贷款质量和持续性差”;“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亟待完善”“通过建立信用担保机制,既可以化解交易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失灵,还可以通过风险转嫁解决部分借款人因无财产抵押和信用等级低而不能获得贷款的问题”。
2007年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
“小额信贷一度被认为是农村金融发展方向所在,但调查表明,35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中,农户更倾向于向亲友贷款,向银行贷款的不到2%,向信用社借款的也仅占14%”。
在调查的农户中,“30.76%的农户只能接受低于2%利息的贷款(包括无利息亲友借贷)。
90.87%的农户可以借到低于10%利息的贷款,有62.45%的农户愿意接受10%的利息,有28.65%的农户必要时可以接受高于15%利息的贷款”;“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产品,虽然在中国农村已经普遍存在,但是,提供小额信贷的信用社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和成本补偿机制”。
韩俊在《农村金融调查》中称:
“农户的金融需求规模有所增加,但大额贷款的获得仍很困难”;“农户的授信额度以小额为主,但大部分农户的授信额度不能满足资金需求”;“正规贷款产品结构不合理,增加了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流动性风险”;“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抑制了农户对正规金融需求的诉求”。
在农村小企业方面,“只有少数企业获得了银行授信额度,而且很大部分企业的授信额度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正规金融供给与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存在结构上的不一致”。
孙艳春在《吉林省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中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资金缺口大”“农村金融资源外溢突出,支农政策任务和资金商业化运作之间存在矛盾”,“农业结构调整需要资金”。
陈元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农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农业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用于贷款的有效抵质押物等方面。
”
3、国内学者对农村信贷的改进建议
刘志心在《我国小额信贷与农村融资》中建议道:
“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农户小额贷款进行监督管理”;“设计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信贷产品。
农业贷款与普通贷款相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周期性。
信贷产品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相应的制定利率、期限、额度等指标”。
李峥在《关于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的思考》谈到:
“寻找农业和农村建设融资替代模式。
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可以探索一些融资替代模式,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
王美乐在《当前我国农村融资难问题及对策》中提议:
“政府部门加强对已有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管理,对其担保的行业及业务范围进行规范。
强化担保机构对行业扶持的政策性功能。
”
陈元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农业金融服务领域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农业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用于贷款的有效抵质押物等方面。
”
陈海元在《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业农村融资方式的创新、改进提出了如下建议:
“在明细农村土地和房屋权属的基础上,农户利用确权后的农村产权作为有效抵押物,直接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集体经济组织利用确权后的集体性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规范流转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企业不动产捆绑抵押,由政策性担保公司进行担保”
陈元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如何控制农村金融风险谈到了开行的业务模式:
“开行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由政府搭建融资平台,融资平台选择当地优势产业,把分散的企业与农户组织起来,成立行业协会或信用协会,建立会员贷款联保互保机制,贷款实行民主审议,全过程公示。
这就是合理的风险多级分担和补偿机制。
”
参考文献:
[1]邓晓霞.中印农村金融体系比较[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刘玲玲,杨思群,赵冬青.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3]彭建刚.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4]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5]刘磊,韩晓天.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M].中国物资出版社.
[6]罗芳,程中海.农户借贷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7]刘志心,国慧,张小玉.我国小额信贷与农村融资[J].财会金融.
[8]郑乔.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的做法与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5):
76-78.
[9]创新农村信贷机制破解农业融资难题——来自宁德网:
三、研究内容设计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一)研究目标
5、运用专业知识设计符合当地特色情况的金融产品或者金融产品改进方案,与导师进行深入反复交流,修改模型。
将设计的金融产品方案交予相关专家评析,设计宣传推行方案。
6、通过在昌平区进行小型实地模拟实验,从而发现特色金融信贷产品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评估其实际运营中的风险,据此提出更好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研究内容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