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383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docx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2

一、工程概况2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及任务2

三、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3

四、测量工作的基本准则及要求4

五、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5

六、测量复核措施7

七、轴线投测方法示意图8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项目三期总承包工程

2、工程地址:

*****

3、建设单位:

******置业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该地块三期工程,共有三栋高层,一个地下人防停车库,八幢联排住宅,三幢联院住宅,建筑面积约12.43万平方米。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建筑面积

66#楼

地下1928.28,地上38135.92,总计40064.2

67#楼

地下1969.3,地上29610.4,总计31579.7

68#楼

地下1940.8,地上28851.3,总计30792.1

1-2、1-3地库总共

总计10825

2

建筑层数

66#楼

地下一层,地上32层(局部30层)

67#楼

地下一层,地上32层(局部30层)

68#楼

地下一层,地上32层(局部30层)

1-2、1-3地库

地下一层

3

建筑高度

66#楼

层高2.9,地下室层高4.9,地上总高度102

67#楼

层高2.9,地下室层高3.4,地上总高度99

68#楼

层高2.9,地下室层高3.4,地上总高度99

1-3地库

地下室层高3.7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及任务

1、测量特点

本工程为三栋高层和1-3一个人防地下车库工程,平面尺寸不规则,阴阳角较多,立面凹凸明显,楼层内标高变化不大,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面大,测量要求精度高,施工测量工作以及测量成果保护难度大。

2、测量任务

A、根据施工要求,通过测量工作的定位、放线将建筑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施工作业面上,为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砌筑提供依据。

B、本工程施工测量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首先建立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再根据主轴线进行建筑物的局部放样。

 

三、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施工测量前,本工程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了解设计意图,学习与校核图纸

通过设计交底,了解工程全貌和主要设计意图。

认真学习施工图,核对主要建筑物的关系和轴线的尺寸,地上地下标高等,看其是否合理和有矛盾之处,确定定位的依据和定位条件,明确设计对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及设备安装对测量放线的特殊要求。

(二)、仪器及测量精度要求:

1、为确保测量成果的正确,且符合精度要求,所有计量器具由专业仪器检测机构年检合格后使用:

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竖直,水平度盘水平;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3)用钢尺时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性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等。

4)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10秒。

5)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6)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列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7)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8)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

9)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10)在3个月内,必须对基准控制点进行校核,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误差。

1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2、测设精度

轴线控制网点的引测精度须满足施工测量规范中国家三、四等导线测量精度要求。

各层楼面上轴线允许偏差不大于3mm,用垂准法测量时,其竖向投测允许偏差为H/1000,底板至±0.00的轴线位移不大于5mm,各层之间垂直偏差不大于5mm,建筑物整体垂直偏差不大于20mm。

凡经检查、复核,偏差超过限值的,须重新测设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3、了解现场情况和施工安排

施工现场工种较多,交叉作业频繁,加之动力机械震动的影响,各种测量标志的埋设应稳固且不易被破坏,现场情况的不同,施工安排的差异,对测量方案的选择带来影响。

因而各项工程都应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布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测量放线方案,使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施工密切配合,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4、人员及测量器具的配备

根据施工布署,各单体施工顺序为67#楼、68#楼、66#楼、1-3车库。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几个单体同时施工的情况,项目部配备测量人员5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配备全站仪一台用于建筑物坐标点定位,激光电子经纬仪二台用于角度测量和天顶投测,激光垂准仪一台用于垂直度测量和垂直范围内的楼层轴线控制,水准仪两台,用于高程和楼层标高引测,50米大尺两把。

 

四、测量工作的基本准则及要求

1、遵守现行国家法令、政策及规范;

2、测量工作必须统一、系统和准确;

3、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4、测量的原始数据,如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的点位及有关数据,必须经过审核,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

5、在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下,尽可能用科学简捷的方法,但必须可靠的校核条件,以保证准确性,测量成果无论超限与否,均应如实记录;

6、核算工作采用两人分算法:

7、一切定位放线工作要经过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提请建设单位复核。

8、做好施工现场建筑物的重要控制桩的保护措施。

 

五、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一)、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1、在熟悉和掌握总图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和各单体工程平面图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交圈吻合。

2、用全站仪将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和水准点引测至施工场地上,在场地上布设多个坐标控制点,用于场地建筑物的校核(甲方提供高程引测点和控制坐标点位置如图示)。

3、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4、根据总平面图上建筑物坐标,用全站仪测设出坐标点现场位置,测设出建筑物轴线,应将各主轴线控制点投放到附近便于保存的建筑物(或道路)上,用红三角设立标志。

5、定位工作完成后,及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规划部门组织检查验收。

(二)、垂直控制测量

待土方开挖和垫层浇筑完毕,适时将主轴线用经纬仪投影到垫层上并弹出墨线。

复核无误后检查垫层浇筑是否满足要求,并以此为依据逐步放出各细部尺寸及各轴线位置,指导大底板、剪力墙、柱等施工。

基础大底板施工结束,用经纬仪依照垫层施测时的方法投影到大底板上,测设轴线控制点,并设立固定标志,采用“内控法”,在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均用“垂准测量”的方法,用激光经纬仪测定主控制轴线基准点引测至各楼面,施工时该基准控制点上的楼板上留出150mmx150mm的通视孔,并设置盖板,测量时打开,结束后关闭,以防坠物伤人。

66#、67#、68#楼当施工到十层、二十层时,为避免工序穿插进行施工影响竖向投测,将首层的投测控制点分别引测至十层和十三层,经检校后继续向上投测,直到主体封顶,以避免累积误差。

每次投测的控制网闭合检验合格后,方能拉尺放线。

每层结构层施工完毕,重新精确施测,将轴线引测至墙柱外侧,以校核上、下层的垂直度。

为保证上部结构垂直度和轴线的准确,实际施工中采用内控外控相结合的方法,以内控为主,外控校核。

(三)、高程控制测量

1、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a、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

b、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c、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2、±0.000以下部分的高程测量

a、以基准水准控制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点处。

b、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锤吊而下。

c、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下同时测量。

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

下面的—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

3、±0.000以上部分的高程测量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高程,用水准仪引测至现场围墙或已有的建筑物上,在施工过程中对高程控制点加以保护,特别是土方施工阶段易引起土方位移,届时指定专人加强观测。

高程控制网尽可能组成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以校核观测成果的可靠性。

结构施工期间,标高由电梯井处,用钢尺、精密水准仪往返测设,测设合格后将标高逐层引至各楼面。

在底层电梯井口,用红漆标记“△”,并在旁边标注建筑标高,以此为基准向上引测。

同一楼层平面内红“△”不少于三个,间距分面均匀并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两个红“△”以作复核。

(四)、沉降观测

1、±0.000以下沉降观察测量点的设置与测量

考虑周围没有管道等,且基础的埋设深度较浅,因此不作为观察的重点。

2、±0.000以上沉降观察测量点的设置与测量

在一层墙柱施工时,按常规做法,在设计图纸要求的观测点部位按90沪G-1图集测点做法埋设墙柱外部,作为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从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毕开始施测,以后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增加一层施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月至少施测一次,装修期间每三个月至少测量一次,竣工验收后办理交接手续由有关单位继续观测。

每次观测必须采用闭合环形或往返闭合。

同一水准点,观测二次误差不大于1mm,水准测量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沉降测量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定仪器、定时间,每次观测结束,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将观测成果报予业主和设计方。

凡发现建筑不明原因突然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跟踪观测,并汇同建设方、设计方研究、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

 

六、测量复核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因测量放线的差错造成损失,必须在整个施工的各阶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复检(验线)工作。

1、验线工作应积极主动,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主要是设计图纸、变更洽商和起测点位(如控制桩、水准点)及已知数据(如坐标、标高)应为原始资料。

3、验线使用的仪器和钢尺要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4、验线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七、轴线投测方法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