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372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docx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

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级姓名学号

◇课前预习◇

一、知识构建

1.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

化学性质

Na

Al

Fe

与O2反应

与H2O反应

————————

与HCl反应

与CuSO4溶液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

金属活泼性

2、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

;。

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金属成分。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

二、学情调查

1.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少量金属钠,最终的产物是<)

A.Na2CO3B.NaOH

C.Na2OD.Na2O2

2.镁粉中混进少量铝粉,将Al粉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 B.CuSO4溶液 

C.NaOH溶液 D.H2O

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氢氧化物是<)

A.Al2O3B.MgO

C.NaHCO3D.Al(OH>3

4.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下列试剂,有沉淀产生,且沉淀不会因加入试剂过量而消失的是<)

A.NaOHB.NH3·H2O

C.NaClD.BaCl2

5.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含有OH-D.苹果汁含有Na+

◇课堂互动◇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形成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3、提高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重难点1钠与水的反应

【例1】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  )

    A.Cu     B.Cu

C.H2D.O2

【教师点拨】

在考虑钠与水反应后,还要注意产物NaOH与相关物质的反应。

【变式训练】同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投入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加入足量水中

C.将钠投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投入足量稀盐酸中

重难点2Na2O、Na2O2的性质

【例2】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教师点拨】

Na2O和Na2O2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的比较,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情况分析。

【变式训练】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和

%的两种溶液,则

的关系是<  )b5E2RGbCAP

A.

  B.

>

C.

<

    D.无法确定

重难点3Na2CO3、NaHCO3的性质

【例3】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点拨】

理解Na2CO3、NaHCO3相关性

质,Na2CO与盐酸反应先生成NaHCO3,NaHCO3再与盐酸反应再生成CO2。

p1EanqFDPw

【变式训练】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重难点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例4】两份铝粉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DXDiTa9E3d

A.1:

2B.1:

3

C.3:

2D.1:

1

【教师点拨】

正确分析铝分别与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比较产物情况,电子转移以及量的关系。

【变式训练】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RTCrpUDGiT

A1︰2B3︰2

C3︰1D6︰1

重难点5氢

氧化铝的两性

【例5】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

    C.盐酸          D.氨水

【教师点拨】

Al

【变式训练】有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

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  )5PCzVD7HxA

    A.40mL    B.72

mL    

C.80mL    D.128mL

重难点6Fe

【问题1】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实验现象和相关化学方程式,如果是离子反应,则写出离子方程式。

jLBHrnAILg

【教师点拨】

Fe

【变式训练】w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g。

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xHAQX74J0X

A.30%B.50%

C.70%D.90%

重难点

7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例7】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 ②加少许氯水 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③②

【教师点拨】

Fe2+的检验

一般转化为Fe3+进行检验,注意Fe2+和Fe3+相互转化时氧化剂还原剂的选择。

【变式训练】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易错点1钠的氧化

【例8】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Na在空气中最终的产物.NaOH

【教师释疑】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现象,反应产物,反应方程式不同,注意区分。

【变式训练】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有<)LDAYtRyKfE

A.Na和O2B.NaOH和CO2

C.Na2O2和CO2D.木炭

易错点2焰色反应

【例9】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教师释疑】熟记焰色反应的定义,掌握Na+,K+的检验方法。

【变式训练】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在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一定没有K+,对吗?

Zzz6ZB2Ltk

三、小结反思

四、当堂巩固

1.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2.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4.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

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dvzfvkwMI1

A.Al3+B.Al(OH>3

C.AlO

D.Al3+和Al(OH>3

5.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

2FeCl2+CuCl2。

向盛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rqyn14ZNXI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

B.Ba(OH>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H2O

C.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3+3H+=Al3++3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

+2H2O

◇课后评价◇

.下列物

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EmxvxOtOco

A.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全部

2.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3.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ixE2yXPq5

A.

B.Cu2+

C.Al3+D.Mg2+

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

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Ba(OH>2B.H2SO4

C.NaOHD.AgNO3

5.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

6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6ewMyirQFL

A.Na2OB.Na2CO3

C.Na2O2和Na2CO3D.Na2O2和Na2O

7.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kavU42VRUs

    A.Fe     B.FeO     

C.Fe

8.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y6v3ALoS89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

    C.因为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

  D.在高炉中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9.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M2ub6vSTnP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10.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杂质离子,甲厂的废水是无色透明的,

乙厂的废水有明显的颜色。

0YujCfmUCw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__性;其中所含三种离子是________

<2)乙厂废水有明显的__色

<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填离子符号>化为沉淀,过滤所得的废水中主要含______,可以用来浇灌农田。

eUts8ZQVRd

11.A、B、C、

D四种化合物,其中A、C、D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而B的焰色反应为紫色,A、C和盐酸反应均得到D,将固体C加热可得到A,若在A的溶液中通入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又可制得C,若B的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会先后出现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E。

sQsAEJkW5T

试推断

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E:

12.用下面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

  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Na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

GMsIasNXkA

<4)这样生成的Fe

TIrRGchYzg

13.取18.4g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11.2L,则由铝和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

7EqZcWLZNX

◇课前预习◇

一、知识构建

金属

化学性质

Na

Al

Fe

与O2反应

常温下氧化成Na2O

点燃生成Na2O2

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得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

潮湿空气中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

与H2O反应

————————

与HCl反应

与CuSO4溶液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与水反应

——————

金属活泼性

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

化学方程式略

二、学情调查1.A2.C3.D4.BD5.A

◇课堂互动◇

学习过程

例1BC变式B,例2C变式A,例3BD变式D,例4D变式C,

例5D变式C,例6略变式A,例7D变式B,

问题1A变式C

问题2C变式不对因为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所以只能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当堂巩固1.B2.D3.C4.C5.B6.

C

◇课后评价◇

1.D2.D3.A4.C5.BC6.B7.D8.C

9.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

2Al+2OH-+2H2O=2

+3H2↑

10.(1>碱性;K+OH-Cl-(2>黄色(3>Ag+OH-Cl-Fe3+;NO3-zvpgeqJ1hk

11.A:

Na2CO3、B:

KOH、C:

NaHCO3D:

NaCl、E:

Fe(OH>3

12.<1)稀H2SO4、铁屑<2)NaOH溶液<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I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NrpoJac3v1

13.3:

2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