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5318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一、单选题

1.“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A.浓硫酸和水B.生石灰和水C.熟石灰和水D.氯化钠和水

2.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B.所有的分解反应

C.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4.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不能充分说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装置或图象

实验现象或图象信息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A.AB.BC.CD.D

6.下列过程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液态水汽化D.氧化钙与水反应

7.下列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冰雪融化

分解制二氧化碳

铝与盐酸的反应 

与水反应 

硝酸铵溶于水

的反应

A.

B.

C.

D.

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②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

③灼热的炭与CO2反应④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⑤甲烷在O2中的燃烧⑥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⑦铝片与稀硫酸反应⑧铝热反应

⑨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⑩钾与水的反应

A.①⑤⑦⑧⑩B.①③⑤⑦⑩C.①②⑤⑦⑧⑩D.①③⑤⑥⑦⑩

9.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s)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B的键能为bkJ/mol

C.加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焓变

D.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b-a)kJ/mol

10.下列图示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11.

(1)以下反应:

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②氯酸钾分解,③炸药爆炸,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Ba(OH)2•H2O与NH4Cl,⑦浓硫酸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__________.(填序号)

(2)Mg-Al-NaOH电池中的负极反应:

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需要放出___________的热量。

(5)用序号回答:

①HCl②NaOH③Cl2④H2O⑤NH4Cl⑥P4⑦NH3•H2O⑧Na2O2⑨HClO⑩CaO⑪HF⑫MgCl2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12.

(1)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FeBr2溶液中,写出最初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

(2)在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并不断搅拌。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最初发生的反应。

___。

(3)石油气“芳构化”是由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一种有效生产工艺。

测得反应2C4H10

C8H10(g)+5H2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变化如下:

温度(℃)

400

450

500

平衡常数K

a

6a

40a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吸热、放热)反应。

②向2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molC4H10,反应10s后测得H2浓度为1mol/L,此10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为___。

③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平衡状态的图示是___。

a.

b.

c.

d.

④如图表示某温度时将一定量的C4H10(含少量H2)充入容器中反应期间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容器容积可变),实线代表C8H10,虚线代表C4H10。

请用实线补充画出t1~t4间C8H10的浓度变化曲线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且浓硫酸呈液态,不适用于食物的加热;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给食物加热;

C.熟石灰微溶于水,熟石灰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

D.氯化钠溶于水热效应不明显;

则两包化学物质最适合的是生石灰和水,答案选B。

2.D

【解析】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

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应该。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答案选D。

3.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详解】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涉及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

4.B

【解析】

【详解】

A.由于反应情况的不同,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故A正确;

B.能源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一种能源不可能同时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故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氢气等的燃烧反应,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如C与CO2高温下的化合反应等,有的吸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等,有的放热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等,故C正确;

D.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烧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其中有机物质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属于新能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侧重考查了反应热的分类、能源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的分类,应注意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得失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气体,可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活塞右移不能判定反应放热,A选;

B.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B不选;

C.反应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说明反应放热导致空气受热膨胀,C不选;

D.反应时温度计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D不选;

答案选A。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A符合题意;

B.乙醇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不合题意;

C.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不合题意;

D.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对于常见的反应,燃烧反应、绝大部分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7.A

【解析】

【详解】

图片显示的是吸热反应,且为化学反应,①冰雪融化吸热过程,但是是物理变化,则不符合图片,②碳酸钙分解制二氧化碳是吸热过程,符合图片,③铝与盐酸的反应 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⑤硝酸铵溶于水,该过程是吸热过程,但是物理变化,则不符合题意,⑥Ba(OH)2·8H2O和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符合题意,故选②⑥;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①合理;

②氨水与稀硫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②不合理;

③灼热的炭与CO2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③不合理;

④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④不合理;

⑤甲烷在O2中的燃烧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⑤合理;

⑥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属于吸热反应,⑥不合理;

⑦铝片与稀硫酸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⑦合理;

⑧铝热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⑧合理;

⑨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是吸热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⑨不合理;

⑩钾与水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⑩合理;

所以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①⑤⑦⑧⑩,故合理选项是A。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正确;

B.2molA和2molB形成2molAB释放bkJ能量,所以A-B键的键能=

kJ/mol,B错误;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途径,但焓变

和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C错误;

D.反应热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a-b)kJ/mol,D错误。

答案选A。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所以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该过程并未发生化学反应,故C错误;

D.稀盐酸与铁粉发生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

A。

11.③④⑤2Al-6e-+8OH-=2AlO2-+4H2OCu6.446 kJ①④⑦⑨⑪③⑥⑧

【解析】

【分析】

(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据此分析判断;

(2)Mg-Al-NaOH电池中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只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据此分析解答;

(3)该电池反应中,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根据电极反应式计算;

(4)根据△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生成化学键释放的热量,据此分析解答;

(5)根据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分析判断。

【详解】

(1)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为吸热反应,②氯酸钾分解为吸热反应,③炸药爆炸为放热反应,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为放热反应,⑥Ba(OH)2•H2O与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⑦浓硫酸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③④⑤;故答案为:

③④⑤;

(2)Mg-Al-NaOH电池中铝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2Al-6e-+8OH-=2AlO2-+4H2O,故答案为:

2Al-6e-+8OH-=2AlO2-+4H2O;

(3)该电池反应中,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需要选用铜作负极,则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反应的Cu为0.1mol,其质量为6.4g,故答案为:

Cu;6.4;

(4)拆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

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

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2346kJ-2254kJ=92kJ,所以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46kJ,故答案为:

46 kJ;

(5)①HCl只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

②NaOH存在离子键和极性键,是离子化合物;

③Cl2只含有非极性键,是单质;

④H2O只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

⑤NH4Cl存在离子键和极性键,是离子化合物;

⑥P4只含有非极性键,是单质;

⑦NH3•H2O只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

⑧Na2O2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是离子化合物;

⑨HClO只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

⑩CaO只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⑪HF只含有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

⑫MgCl2只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①④⑦⑨⑪;存在非极性键的是③⑥⑧;故答案为:

①④⑦⑨⑪;③⑥⑧。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5),正确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含有金属元素化合物的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没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共价键化合物。

12.

3Ba2++6OH-+3SO42-+2Al3+=3BaSO4↓+2Al(OH)3↓吸热0.02mol/(L·s)b、d

【解析】

【分析】

(1)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以及亚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的还原性,所以先是发生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据此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

(2)在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由于氢氧化钡少量,氢氧根离子不足,反应按照氢氧化钡的组成进行,氨水碱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铝离子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①依据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②依据反应速率v=

计算;

③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始终不变;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不变;

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④刚开始因为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浓度不变,根据虚线的浓度变化可知,后面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所以实线浓度也变两倍,后面又慢慢减小,直至继续平衡。

【详解】

(1)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FeBr2溶液中,先是发生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反应,Cl2+2Fe2+=2Fe3++2Cl−,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故答案为:

(2)氢氧化钡少量,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的物质的量不足,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钡的组成书写,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由于氨水碱性强于氢氧化铝,故铝离子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2++6OH-+3SO42-+2Al3+=3BaSO4↓+2Al(OH)3↓,故答案为:

3Ba2++6OH-+3SO42-+2Al3+=3BaSO4↓+2Al(OH)3↓;

(3)①根据图表数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

吸热;

②向2L密闭定容容器中充入2molC4H10,反应10s后测得H2浓度为1mol/L,2C4H10⇌C8H10(g)+5H2,反应过程中生成C8H10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0.2mol/L,此10s内,以C8H10表示的平均速率=

=0.02mol/(L•s),故答案为:

0.02mol/(L•s);

③2C4H10⇌C8H10(g)+5H2,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吸热反应,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图象;

a.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质量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大,平均摩尔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

c.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都不变,故c不符合;

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不变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符合;

故答案为:

b、d;

④分析图象可知,刚开始因为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浓度不变,根据虚线的浓度变化可知,后面体积缩小为原来的

,所以实线浓度也变两倍,浓度变化为0.40mol/L,随反应进行后面又慢慢减小,直至继续平衡,据此画出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

(2)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正确判断反应物离子的过量情况是解答的关键;(3)掌握图象分析与绘制方法,曲线变化起点和变化是解题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