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二总结.docx
《微生物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二总结.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二总结
绪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1.微生物:
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分类:
见下表1(P1)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一)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被难以认识的原因有:
个体过于微小,群体外貌不显,种间杂居混生,形态与其作用的后果之间难被人认识等。
(二)微生物学发展史:
见表2(P2)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医疗保健战线上的“六大战役”即外科消毒手术的建立,寻找人畜重大传染病的病原菌,免疫防治法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磺胺等化学治疗剂的普及,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以及近年来利用工程菌生产多肽类生化药物等。
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比面值:
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
即:
比面值=表面积/体积=3/r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据报道全球的细菌总量约为5×10(30次方)个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种类多主要体现以下5个方面:
(1)物种的多样性
(2)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微生物学:
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本质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
1.分类(6类)
(1)按研究微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来分,总学科称普通微生物学。
(2)按微生物应用领域来分,总学科称应用微生物学。
(3)按研究的微生物对象分,如细菌学,真菌学等。
(4)按微生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分,如土壤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学等。
(5)按学科间交叉,融合分,如化学微生物,分析微生物等。
(6)按实验方法,技术分:
如实验微生物学,微生物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根据微生物的进化水平和各种性状上的明显差异可分为:
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的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
第一节细菌
1.细菌:
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被誉为“生物界超级明显”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一)形态和染色
1.细菌的形态及其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球菌:
球状的细菌称为球菌。
根据其分裂的方向及随后互相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杆菌:
杆状的细菌称为杆菌,其细胞外形较球菌复杂,常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梭杆状等。
螺旋菌:
螺旋状的细菌称螺旋菌,若螺旋不足一环则称为弧菌,满2-6环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可称为螺菌,而旋转周数多(超过6环),体长而柔软的螺旋状细菌则专称为螺旋体。
3.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um,E.coli作代表,它的细胞平均长度约为2um,宽度约为0.5um。
fishelsoni(费氏刺尾鱼菌),细胞长达200-500um,芬兰学者E.O.Kajander报道了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
直径为大肠杆菌的十分之一(50nm或0.05um)
4.染色方法见表1(P11)
各种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能区分成为两大类,一类最终染成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G+),另一类被染成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G-)
(二)构造
见图2(P11)
1.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
(1)细胞壁:
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细胞壁主要功能: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阻挡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G+细菌的细胞壁:
特点是厚度大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肽聚糖:
又称粘肽,胞壁质或战质复合物,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特有的成分。
以G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肽聚糖作介绍。
肽聚糖分子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其中的肽包括四肽尾和肽桥两种。
而聚糖则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单糖相互间隔连接成的长链。
详见图3(P13)图4(P13)
由图4知每一个肽聚糖单体由3个部分组成:
○双糖单位:
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
这一对双糖单位中的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一种广泛存在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的溶解酶水解。
○四肽尾:
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
在S.aureus中,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尾为L-Ala→D-Glu→L-Lys→D-Ala。
○肽桥在S.aureus中,肽桥为甘氨酸五肽,它起着连接前后2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
肽桥的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磷酸壁:
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磷酸壁分为两种,一类与肽聚糖分子进行共价结合的称壁磷壁酸,其含量会随培养基成分而改变;另一类是跨越肽聚糖层并与细胞膜相交联的称为膜磷壁酸或脂磷壁酸。
磷壁酸主要功能为○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正二价镁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贮藏元素○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用于菌种鉴别○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2>G-细菌的细胞壁:
特点是厚度较G+细菌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故机械强度较G+细菌弱。
以E.coli为例:
G-细菌肽聚糖单体结构和G+细菌基本相同,差别仅在于:
○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不是L-Lys而是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所代替○没有特殊的肽桥,前后两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
外膜:
又称外壁,是G-细菌特有的结构,它位于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具有控制细胞的透性,提高二价镁离子浓度,决定细胞壁抗原多样性等作用。
脂多糖:
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外膜蛋白:
指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20余种蛋白。
进入外膜的三聚体跨膜蛋白称为孔蛋白。
周质空间:
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
<3>古生菌的细胞壁:
在古生菌中除Thermoplasma(热原体属)没有细胞壁外,其余都具有与真细菌功能相似的细胞壁。
其细胞壁中都不含真正的肽聚糖,而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
古生菌:
又称古细菌是一个在进化途径上很早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大多数嗜极菌包括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和Thermoplasma(热原体属)等。
假肽聚糖:
结构与肽聚糖类似,但其多糖骨架则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以及β-1,3-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
<4>缺壁细菌: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在实验室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的细菌。
详见表7(P17)
L型细菌:
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由英国李斯特(Lister)于1935年发现。
故称L型细菌。
原生质体:
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G+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球状体:
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
支原体:
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因为它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故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5>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细节为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到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
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使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
(2)细胞膜:
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这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而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整齐地对称排列而成的。
其中每一个磷脂分子由一个带正电荷且能溶于水的极性头(磷酸端)和一个不带电荷,不溶于水的非极性端(羟端)所构成。
在常温下,磷脂双分子层呈液态,其中嵌埋着许多具运输功能,有时分子内还存在运输通道的整合蛋白,或内嵌蛋白,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表面则漂浮着许多具有酶促作用的周边蛋白或膜外蛋白。
它们都可以在磷脂的表层或内层作侧向运动,以执行其相应的生理功能。
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解释,较多学者倾向于液态镶嵌模型要点为:
<1>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2>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3>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4>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5>脂质双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6>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细胞膜具有以下生理功能:
<1>能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2>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结构屏障<3>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有关成分的重要场所<4>膜上含有与氧化磷酸或光和磷酸化等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5>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并可提供鞭毛旋转运动所需要得能量。
间体:
它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
多见于G+细菌。
古生菌的细胞膜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1>其磷脂的亲水头仍由甘油组成,但疏水尾却由长链烃组成,一般都是异戊二烯的重复单位<2>亲水头与疏水尾间通过特殊的醚键连接而成甘油二醚或甘油四醚,而在其他的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中则是通过酯键把甘油和脂肪酸连接的。
<3>古细菌的细胞膜中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4>在甘油分子的C3位上,可连接多种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细胞膜上不同的基团,如磷酸酯基等<5>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独特脂类。
(3)细胞质和内含物
细胞质:
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含水量80%。
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主要成分为核糖体,贮藏物,酶类,中间代谢物,质粒等,
细胞内含物:
指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主要有:
<1>贮藏物:
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
如聚-β-羟丁酸(简称:
PHB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异染粒(又称迂回体或捩转菌素,可用美兰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两者化学式见书P21。
<2>磁小体:
主要成分为Fe3O4,外有一层磷脂,蛋白质或糖蛋白膜包裹,无毒,具有导向功能。
<3>羧酶体:
又称羧化体,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着关键作用。
<4>气泡
(4)核区:
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
用富尔根染色法可见呈紫色。
2.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1)糖被:
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地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糖被按其有无固定层次,层次厚薄又可细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等数种。
功能有:
<1>保护作用<2>贮藏养料<3>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以保护细菌免受重金属离子的毒害<4>表面附着作用<5>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6>堆积代谢废物。
应用有:
<1>用于菌种鉴定<2>用作药物和生化试剂<3>用作工业原料<4>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
(2)鞭毛:
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
原核生物的鞭毛都用共同的构造,它由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3部分组成。
现在以典型的G-细菌E.coli的鞭毛为例作一介绍(见图P23)鞭毛的基体由4个环的盘状物组成,最外层为L环,接着P环,S环,M环。
把鞭毛基体与鞭毛丝连在一起的构造称钩形鞘或鞭毛钩,其上着生一条长约为15-20nm的鞭毛丝。
鞭毛丝是由许多鞭毛蛋白亚基沿着中央孔道作螺旋状缠绕而成。
鞭毛的生长是靠其顶部延伸而非基部延伸。
G+细菌的鞭毛结构较简单,除其基体仅有的S和M两环外,其余与G-相同。
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的最有效方式。
“栓菌”试验:
即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固的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结果发现,该菌只能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未作伸缩挥动,因而肯定了“旋转论”的正确性。
(3)菌毛:
又称纤毛,伞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4)性毛:
又称性菌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比菌毛长,多见G-细菌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有的还是RNA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5)芽孢和其他休眠构造
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结构图见书P26
细菌的休眠构造除芽孢外还有孢囊。
(6)伴孢晶体:
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伴孢晶体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等200多种昆虫和动植物线虫有毒杀作用,因此可作生物农药。
(三)细菌的繁殖
1.裂殖:
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一般细菌均进行横分裂。
包括:
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三中类型。
2.芽殖:
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
二,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呈菌落,菌苔。
菌落:
细胞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
菌苔:
菌落相互连接成片。
菌落的特征为:
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详见书P29
(三)在液体培养基上(内)的群体形态:
多数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
一些好氧细菌则在液面上大量生长,形成有特征性的,厚薄有差异的菌醭,菌膜或环状,小片状不连续的菌膜等。
第二节放线菌
放线菌:
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放线菌几乎都呈革兰氏阳性细菌。
广泛的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绝大多数属于有益菌。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一)典型的放线菌——链霉菌的形态构造
链霉菌细胞呈丝状分枝,分枝会形成基内菌丝,同时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为气生菌丝。
大部分气生菌丝成熟会分化为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详见图(P30)
(二)其他放线菌所特有的形态结构。
详见书P31-P32
二,放线菌的繁殖
多数放线菌是以各种孢子繁殖,仅少数种类是以基内菌丝分裂形成孢子状细胞进行繁殖的。
放线菌的孢子是横割分裂,其途径有<1>细胞膜内陷,再由外向内逐渐收缩,形成完整的横割膜,把孢子丝分割成许多分生孢子<2>细胞壁和膜同时内陷,再逐步向内缩,将孢子丝裂成一串分生孢子。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一)在固体培养基上
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
(二)在液体培养基上(内)
常见到液面与瓶壁交界处粘着一圈菌苔,培养基澄清不混,其中悬浮着许多珠状菌丝团,一些大型菌丝团则沉在瓶底。
第三节蓝细菌
1.蓝细菌:
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氧化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有“先锋生物”之美称。
细胞形态多样,大体有5类:
<1>由二分裂形成的单细胞<2>由复分裂形成的单细胞<3>有异形胞的菌丝<4>无异形胞菌丝<5>分枝状菌丝。
2.构造与G-细菌相似,细胞壁双层,含肽聚糖。
细胞内有能固定CO2的羧酶体。
细胞质周围有复杂的光合色素层,通常以类囊体的形式出现,其中含叶绿素a和藻胆素。
3.蓝细菌的细胞几种特化形式:
<1>异形胞<2>静息孢子:
一种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3>链丝段<4>内孢子
第四节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从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其寄生性逐步增强。
它们是介于细菌与病毒间的一类原核生物。
一,支原体
1.支原体:
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一般称侵染植物的支原体为类支原体。
或植原体
2.支原体特点有:
<1>细胞很小<2>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3>因无细胞壁,故呈G-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4>菌落小<5>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6>能在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7>多数能以糖类作能源,能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型或发酵型产能代谢<8>基因组很小。
二,立克次氏体
1.立克次氏体:
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与支原体的区别在于有细胞壁和不能独立生活,与衣原体的区别在于细胞较大,无过滤性和存在产能代谢系统。
2.特点:
<1>细胞较大<2>有细胞壁<3>细胞形态多样<4>除少数外,均在真核细胞内营细胞内专性寄生<5>以二分裂方式繁殖<6>存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7>对四环素和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8>对热敏感<9>一般可培养在鸡胚,敏感动物或HeLa细胞株的组织培养物上<10>基因组很小
3.立克次氏体是人类斑疹伤寒,恙虫热和Q热等严重传染病得病原体。
三,衣原体
1.衣原体:
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2.特点:
<1>有细胞构造<2>细胞内同时含RNA和DNA两种核酸<3>有细胞壁(但缺肽聚糖),G-<4>有核糖体<5>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须严格细胞内寄生<6>以二分裂方式繁殖<7>对抑制细菌的抗生素和药物敏感<8>只能用鸡胚卵黄囊膜,小白鼠腹腔或HeLa细胞组织培养物等活体进行培养。
3.具有感染力的细胞称作原体。
无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始体或网状体。
4.面前被承认的衣原体有三种即鹦鹉热,沙眼,肺炎衣原体。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一节真核微生物概述
真核生物:
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属于真核生物类得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
其构造详见P39-40图2-1a,b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详见P40表2-1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菌物界中的真菌,粘菌,假菌,植物界中的显微藻类和动物界中的原生动物。
1.菌物界:
是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假菌。
2.真菌是最重要的真核微生物,它特点是:
<1>无叶绿素<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有性孢子分方式进行繁殖<6>陆生性较强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一)细胞壁
1.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类。
多糖构成了细胞壁中有形的微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的成分。
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是以纤维素为主,酵母菌以葡聚糖为主,高等陆生真菌则以几丁质为主。
2.藻类的细胞壁其结构骨架多由纤维素组成,以微纤维的方式层状排列。
(二)鞭毛与纤毛形态较长,数目较少的称为鞭毛,而形态较短,数量较多者称为纤毛。
鞭毛与纤毛的构造基本相同,都由伸出细胞外的鞭杆,嵌埋在细胞质膜上的基体以及把这两者相连的过渡区共3部分组成。
结构详见P43
(三)细胞质膜详见P44
(四)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等构成。
(五)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
位于细胞质膜和细胞核间的透明,粘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
1.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
细胞基质:
在真核细胞中,除细胞器以外的胶状溶液。
细胞骨架:
是有微管,肌动蛋白丝和中间丝3中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具有支持,运输和运动等功能。
2.内质网和核糖体
内质网:
指细胞质中一个与细胞基质相隔离,但彼此相通的囊腔和细管系统,它由脂质分子层围成。
核糖体:
又称核糖蛋白,是存在于一切细胞中的无膜包裹的颗粒状细胞器,具有蛋白质合成功能。
由40%蛋白质和60%RNA共价结合而成。
3.高尔基体:
又称高尔基复合体,是一种由4-8个平行堆叠的扁平膜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所组成的膜聚合体,其上无核糖体。
功能是将糙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浓缩,并与自身合成的糖类,脂类结合,形成糖蛋白,脂蛋白分泌泡,通过外排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4.溶酶体: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球形,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5.微体: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与溶酶体相似的小球形细胞器,但其内所含的酶与溶酶体不同,主要是含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微体,又称过氧化物酶体。
功能是使细胞免受H2O2毒害,并能氧化分解脂肪酸。
6.线粒体:
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的重要细胞器,其功能是把蕴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一切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
线粒体外形呈囊状,构造十分复杂,由内外两层膜包裹,囊内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向基质内伸展,形成了大量有双层内膜构成的嵴。
结构图见P46线粒体内膜表面上着生着许多基粒。
7.叶绿体:
一种由双层膜包裹,能转化光能为化学能的绿色颗粒状细胞器,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具有进行光合作用——把CO2和H2O合成葡萄糖释放O2的功能。
叶绿体是自养型真核生物的“炊事房”
叶绿体外形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略呈凸透镜状。
叶绿体构造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叶绿体膜,内囊体和基质。
叶绿体膜又分为内膜,外膜和内囊膜三种。
结构图详见P46
8.液泡:
存在于真菌和藻类等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由单位膜分隔。
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溶酶体的功能。
9.膜边体:
是一种位于菌丝细胞四周的质膜与细胞壁间,由单层膜包裹的细胞器。
内含泡状物或颗粒状物。
可由高尔基体或内质网的特定部位形成。
10.几丁质酶体:
又称壳体。
一种活跃于各种真菌菌丝体顶端细胞中的微小泡囊,内含几丁质合成酶,功能是把其中所含的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菌丝尖端细胞壁表面,使该处不断合成几丁质微纤维,从而保证菌丝不断向前延伸。
11.氢化酶体:
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球状细胞器,内含氢化酶,氧化还原酶,铁氧还蛋白和丙酮酸。
通常只存在于鞭毛基体附近。
只存在于厌氧性原生动物和厌氧真菌中。
第二节酵母菌
酵母菌: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有5个特点: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5>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