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4962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docx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各论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病毒性肝炎

(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乏力,嗜睡,急性起病;消化道症状突出(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叩压痛);肝功(ALT﹑胆红素升高);

②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无黄疸,余同上;

(2)慢性肝炎(>半年):

①轻度:

乏力、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肝脏稍大、轻度触痛,可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指标1~2项轻度异常;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

②中度:

介于两者之间;

③重度:

乏力、倦怠、下肢酸软、肝区隐痛;纳差、腹胀、面色灰暗;重者可有黄疸、肝掌、血管蛛、男性乳房发育、脾大;

ALT反复升高,球蛋白持续升高,严重者白蛋白减少;凡A≤32g/L、TBiL>正常上限5倍、PTA60-40%、CHE<2500U/L,四项中具备一项者;

(3)重型肝炎(肝衰竭):

急性2w→亚急性15d~26w→慢加急性(慢性肝病基础)→慢性(肝硬化基础)。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速加深(每d上升17.1μmol/L或大于正常值10倍);肝性脑病;出血倾向;PTA≤40%;高度腹胀,腹水;后期肝肾综合征;肝浊音界缩小;酶胆分离。

(4)於胆型肝炎:

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分急慢性。

黄疸、皮肤瘙痒、大便颜色浅;

(5)肝炎肝硬化:

肝小、脾大、门脉压高。

①活动性肝硬化;

②静止性肝硬化:

代偿性、失代偿性肝硬化。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乙肝两对半意义:

AE

急性期患者

隐性感染者

粪-口

抗体阴性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意义

+

+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BCD

急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

母婴、血液体液、其他

B:

抗HBs阴;CD:

普遍

+大

+三

+阳

急慢性现症感染,传染性强

+小

+三

+阳

有无传染性应结合DNA

乙肝流行特征:

地区差异(乡村、南方、西部);性别差异(男);无明显季节性;散发为主;家庭聚集性;婴幼儿感染多见。

持久免疫:

甲、乙

丁肝与乙肝重叠感染或同时感染

+

+

有过感染,目前有无传染性应结合DNA

+

+

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性

+

疫苗注射后

+

+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②HBV感染已过

(1)血常规:

三少;

(2)尿常规: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溶血性+-;

(3)肝功:

ALT、AST、LDH、血氨、胆红素、胆汁酸↑;血糖、血浆胆固醇、补体↓;胆酶分离,γ-GT和ALP(AKP)是胆汁淤积指标、白球倒置、胆红素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PTA≤40%诊断重型肝炎;

(4)AFP:

监测肿瘤、判断预后;

(5)肝纤维化指标;

(6)病原学:

抗HAV-IgM、抗HAV-IgG、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IgM、抗-HBcIgG、HBVDNA、抗HCV、抗HCV-IgM、抗HCV-IgG、HCVRNA、HDAg和HDVRNA、抗HDV-IgM、抗HDV-IgG、抗HEV-IgM、抗HEV-IgG、HEVRN;

(7)影像学:

B超、CT、MRI;

(8)病理检查

诊断依据:

流病、临表、肝功(肝酶、胆红素、PTA)、病原学(Ab、核酸)、其他辅助检查

治疗:

(1)急性:

一般为自限性,以保肝﹑对症营养支持治疗为主(丙肝可用抗病毒药);

(2)慢性:

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心理)、药物治疗(保肝降酶、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干扰素﹑核苷类药物);

(3)重症:

支持对症、促再生、抗病毒、免疫调节、并发症防治(肝性脑病、上消出血、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人工肝支持、肝移植);

(4)於胆型:

早期同急性,黄疸不退加激素;

(5)肝炎后肝硬化:

参照慢性和重症,脾亢和门脉高压可手术或介入;

(6)慢性乙型丙型病毒携带者:

定期随访,活检。

备注:

只有HBV为DNA病毒

干扰素:

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在多个环节抑制病毒的复制;

核苷(酸)类似物:

竞争性抑制DNApol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程五期:

(1)发热期:

①发热:

39~40弛张热、稽留热;

②全身中毒症状:

三痛(头、腰、眼眶)、胃肠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精神症状(嗜睡烦躁谵妄);

③毛细血管损害:

a.充血(酒醉貌:

颜面、颈部、前胸皮肤充血潮红)、b.出血(搔抓样)、c.渗出水肿(球结膜);

④肾损害:

蛋白尿、管型。

(2)低血压休克期:

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脉压差小,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神志恍惚;

(3)少尿期:

少尿甚至无尿、尿毒症、出血加重、酸中毒、水钠潴留、高钾血症

(4)多尿期:

移行期(尿量增至2000ml)、多尿早期(>2000ml)、多尿后期(>3000ml)

(5)恢复期:

尿量<2000ml,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临床分型:

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和非典型

(1)传染源:

黑线姬鼠、褐家鼠;

(2)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垂直、虫煤;

(3)易感性:

普遍易感,无二次感染;

(4)流行特征:

地区性、季节性(11~1月)、周期性、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高。

并发症:

(1)腔道出血;

(2)CNS:

脑炎、脑膜炎;(3)肺水肿:

ARDS、心源性肺水肿。

鉴别诊断:

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菌痢;

治疗:

发热期:

抗病毒,减轻渗出,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少尿期、多尿早期: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疗法和透析疗法;

多尿后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继发感染;

恢复期:

补充营养,注意休息,定期复查。

预防:

疫情监测、防鼠灭鼠、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注射

备注:

汉坦病毒嗜神经性,引起多器官损害;

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损伤作用。

免疫复合物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害的主要原因;

(1)血常规:

Hb、RBC、WBC↑,血小板↓;

(2)尿常规:

尿蛋白、尿中膜状物;(3)生化:

肌酐、BUN↑;

(4)凝血功能检查:

血小板↓;

(5)免疫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早期确定诊断,特异性IgG抗体需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6)分子生物学方法:

核酸;

(7)病毒分离;(8)其他

艾滋病

(1)急性期:

2~4w发生。

症状轻微,1~3w缓解。

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导航、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CD4+T一过性↓,CD4/CD8倒置;

(2)无症状期:

6~8y。

CD4+T细胞进行减少,淋巴结中高浓度病毒,血中病毒载量不高,但随进程逐渐↑(3)艾滋病期:

出现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之一或以上者;

CD4+T细胞计数<200个/mm3。

①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持续1M发热、盗汗、腹泻、体重↓,部分有神经精神症状;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除腹股沟部位外二个或以上的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②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1)传染源: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2)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接触、母婴传播;(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高危人群(男同、静脉药物依赖、性乱、血友、多次输血);

诊断标准:

(1)急性期:

流病史+临表+抗体转阳

(2)无症状期:

流病史+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

①流病史+抗体阳性+任一项艾滋病指征性疾病;②抗体阳性,虽无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但出现CD4+T细胞数<200个/mm3。

治疗:

(1)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

(2)免疫重建;(3)治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4)对症治疗;(5)预防性治疗

备注:

HIV分为HIV-Ⅰ(主)、HIV-Ⅱ。

具有嗜淋巴性和嗜神经性

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转阳的时期。

(1)一般检查:

血常规↓、尿蛋白阳性;

(2)免疫学检查:

CD4+T淋巴细胞检测;

(3)生化:

转氨酶↑,肾功异常;

(4)病毒及特异性抗原和或抗体检测:

分离病毒、抗体检测(金标准,WB确证实验)、抗原检测、病毒在量测定、耐药检测、蛋白质芯片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流行性感冒

(1)典型流感:

4~7d,起病急。

前驱期即有乏力、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周身中毒症状;体征轻,可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干咳等。

查体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性罗音,但咳嗽和乏力可持续数周;

(2)轻型流感:

2~3d自愈,起病急,轻中度热,全身和呼吸道症状轻;

(3)肺炎型流感:

老人、婴幼儿、慢病、免疫力低下者多见。

起病与典型流感类似,1d后病情迅速加重,伴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等。

可伴心、肝、肾衰竭。

预后差;

(4)其他类型:

胃肠型、脑膜脑炎型、心肌炎型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发病3d传染性强)

(2)传播途径:

飞沫、间接接触

(3)人群:

普遍,各型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

抗原转变,抗原漂移,秋冬为主

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继发细菌感染、如鼻窦炎、化扁、支气管炎、肺炎等;

(2)肺外并发症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和Reyessyndrome等。

诊断:

(1)冬春季节,同一地区大量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行期根据临床表现;

(2)散发病例:

非流行期结合流病、临表、实验室;

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饮水、营养、解热镇痛、止咳祛痰;

(2)抗病毒:

①离子通道阻滞剂:

金刚烷胺,要阻断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抑制病毒颗粒释放。

(1)血象:

WBC↓、NEUT↓、Lym相对↑;

(2)病毒分离:

起病3d内分泌物鸡胚或组织培养;

(3)血清学:

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前后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

(4)免疫荧光检测抗原:

起病3d内鼻粘膜压片找包涵体

人禽流感

潜伏期7d以内,通常2~4d;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39℃,热程多为3~4d。

可伴卡他、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等;起病1~5d,出现呼吸急促和肺炎表现。

重症患者1w内出现呼吸窘迫、肺实变、呼衰。

多数病例即便接受机械通气,预后仍恶;

少部分出现肺炎、肺出血、胸水、全血细胞减少、肾衰、感染休克、瑞氏综合征。

(1)传染源:

患有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的家禽;

(2)传播途径:

呼吸道、密切接触禽类及分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人传人缺乏证据;

(3)易感人群:

普遍。

<12y病情重。

诊断:

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

鉴别诊断:

与流感、普通感冒、肺炎、SARS等

治疗:

隔离、一般、抗病毒、

重症治疗(营养、血痒监测呼吸支持、防治感染、防治并发症)

备注:

重症患者一般为感染H5N1。

(1)血常规:

WBC正常或降低,重症患者有WBC及Lym降低;

(2)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测:

NP、H抗原、RT-PCR;(3)病毒分离:

同上;(4)血清学检查:

同上;

(5)影像学检查:

肺内阴影,重症患者出现进展迅速、大片毛玻璃或实变影。

水痘

潜伏期:

10~24d,平均14d;

(1)前驱期:

低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婴幼儿常无前驱期症状或症状轻微;

(2)出疹期:

发病1~2d后出疹,先见于躯干,逐渐至头面部,最后至四肢,分批出现,向心性分布,同一部位可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瘙痒明显,10d左右自愈,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

(1)传染源:

患者为唯一传染源,出疹前1d至疱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水痘传染性极强;

(2)传播途径:

呼吸道、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污染用具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通,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病后持久免疫;

(4)流行特征:

全发,以冬春季节为多;

病毒潜伏于脊髓背侧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已形成慢性潜在性感染并发症:

继发细菌感染(丹毒、蜂窝织炎等)、肺炎:

原发水痘肺炎和继发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

鉴别诊断:

带状疱疹、脓疱疹、丘疹样荨麻疹、手足口病

治疗: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

(2)对症治疗:

皮疹瘙痒可用含0.25%冰片的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擦;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因抓伤而继发细菌感染;(3)病原治疗:

首选阿昔洛韦;(4)并发症治疗(不宜使用激素)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水痘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

(2)切断传播途径:

重视通风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

(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水痘减活疫苗)、被动免疫(接触后72h内丙种球蛋白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1)血:

WBC正常或稍高,淋巴高;

(2)疱疹刮片:

新鲜疱疹基底组织涂片,HE染色可见核内包涵体,吉姆萨染色可见多喝巨细胞;

(3)血清学: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特异性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4)病原学:

病毒分离、抗原检查、核酸检测(PCR)。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麻疹

潜伏期:

6~21d,平均10d。

典型经过:

10~14d

(1)前驱期:

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d。

发热、全身不适,结膜炎、上呼吸道症状、麻疹黏膜斑(科氏斑)(具早期诊断价值);

(2)出疹期:

发热3、4d出疹。

全身毒血症加重,体温40℃,眼部及呼吸道症状加重,可有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抽搐、肝、脾、淋巴结肿大,重症有显著腹泻;成人症状较儿童重;

(3)恢复期:

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沉着斑,伴糠麸样细小脱屑。

非典型表现:

(1)轻型:

多见于对麻疹有部分免疫力者;

(2)重型:

中毒型、休克型、出血型、疱疹型;

(3)异型麻疹:

见于注射麻疹灭活疫苗后4~6年,再接触麻疹患者后出现。

(1)传染源:

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从发病前2d至出疹后5d内都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呼吸道、密切接触;

(3)易感人群:

普通,主要6月~5岁,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麻疹疫苗不能获得终生免疫;

(4)流行特征:

全年散发,以冬春季节为多;

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宿

出疹顺序:

依次出现于耳后发际、整个面部、颈部及胸部、背部、腹部及四肢、手掌、足底;

皮疹特点:

斑丘疹,充血性,加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可融合;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喉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结核病恶化、维生素A缺乏

鉴别诊断:

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药物疹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隔离、卧床休息、充足水分和营养、退热止咳、补充VitA;

(2)并发症治疗;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隔离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d,伴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10d,检疫时间为21d);

(2)切断传播途径:

通风,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无并发症者家中隔离治疗;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应注意预防院内感染;(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计划免疫)、被动免疫(接触后肌注丙种球蛋白)

(1)血: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减,而淋巴细胞增多;

(2)血清抗体检测:

ELISA方法检测血清麻疹病毒特异性IgM、IgG;

(3)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流行性腮腺炎

潜伏期:

8~30d,平均18d。

(1)典型病例:

前驱症状包括有低热、不适、食欲不振、头痛等。

多无前驱症状,常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症状,,先为一侧肿大,伴中度发热,1~2d后对侧肿大。

(2)不典型病例:

无腮腺肿大,而以脑膜炎、睾丸炎等为主,也可仅见颌下腺及舌下腺肿胀。

腮腺情况:

1、3、7d(肿大、高峰、消退);一侧→双侧→下颌下腺、舌下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亮而不红;坚韧、触痛;边界不清;腮腺导管堵塞,开口红肿、无脓;言语、进食、咀嚼加重。

(1)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唾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中都有病毒;腮腺肿大肿前7d至肿大后9d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呼吸道;

(3)易感人群:

普通,2/3为隐性感染;90%发生于1~15岁,病后获得持久免疫;

(4)流行特征:

全年散发,冬春高发,集体儿童机构易暴发;

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唯一宿主,腮腺炎病毒嗜腺体、嗜神经;

病理特点:

非化脓性炎症

并发症:

脑膜炎、脑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

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痛)+不典型病例结合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慢性肝病、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所致腮腺肿大;其它病毒性腮腺炎。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呼吸道隔离、清淡饮食、避免酸性饮食、高热和严重头痛时可予解热镇痛药、中医药治疗;

(2)病原治疗:

利巴韦林;

(3)糖皮质激素:

重症或并发脑膜炎、心肌炎者,可适当使用;

(4)并发症治疗。

(1)血尿常规:

正常;

(2)血清和尿液淀粉酶测定↑;

(3)脑脊液:

WBC↑,分离出病毒;

(4)血清学:

抗体检查(ELISA检测NP的IgM)、抗原检查;

(5)病毒分离培养。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腮腺炎联合疫苗(MMR)。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手足口病

潜伏期:

一般2~12d,平均3~5d;

(1)轻症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发热同时或数d后手、足、口腔粘膜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病程7~10d;

(2)重症病例:

3岁以下多见,病情进展迅速,①神经系统症状:

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②心肺症状:

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循环衰竭;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消(主)、呼、密切接触、医院感染;

(3)易感人群:

普遍,尤其是5岁以下婴幼儿;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无交叉保护,可反复感染;

(4)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常见于4~9月;

病原体:

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临床诊断:

流病+临表(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一下任一并发症为重症病例:

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迟缓性瘫痪、肺水肿或肺出血、心肌炎);

确定诊断:

临床诊断+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M,4倍升高)/核酸

鉴别诊断:

(1)轻症:

儿童发疹性疾病;

(2)重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3)不典型:

口蹄疫、疱疹性口炎、脓疱疮。

(1)血:

轻症WBC正常或轻度↑,淋巴增多为主,重症WBC明显↑;

(2)生化:

肝酶、心肌酶↑,重症血糖↑;(3)脑脊液:

蛋白正常或轻度↑,中和抗体滴度↑;(4)血气:

轻症正常,重症可有呼碱、呼酸、代酸、低氧血症等;(5)病原学:

组织培养分离肠道病毒式目前诊断的金标准;病毒特异性核酸是病原确认的主要方法;(6)影像学:

X、CT。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潜伏期:

2-14d(平均3-6d);

(1)早期:

起病的1~7d。

发热为首发症状,一般>38℃,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痛、无力、腹泻);部分患者可有干咳、胸痛症状;卡他症状不太明显,发病3~7d后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少痰。

可有胸闷,肺部体征不明显;发病早期可有明显气促、呼吸困难;

(2)进展期:

病程10~14d达高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心悸、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

此期容易出现呼吸道继发感染;少数患者出现ARDS;

(3)恢复期:

2-3周后,体温渐退,其它症状与体征减轻,进入恢复期。

热退但肺部体征恢复还需要2周

(1)传染源:

患者,个别患者可造成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感染,称“超级传播者“;

(2)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污水排放、空调排气系统;

(3)易感人群:

普遍,青壮年居多;

病理改变:

弥漫性肺泡损伤和炎细胞浸润

治疗:

(1)一般治疗和病情监测:

隔离病人,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尽量减少陪护;

(2)对症治疗:

退热(物理、药物降温)、止咳、补充水、盐、氧疗;(3)激素治疗;(4)抗病毒治疗:

早期可以试用达菲等;(5)调节免疫治疗:

胸腺肽、丙球等;(6)抗生素的应用;(7)中医药治疗:

瘟疫、热病的范畴

(1)血常规:

WBC、Lym、PLT、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

(2)血液生化:

ALT、LDH及其同工酶升高,低SpO2;

(3)影像学检查:

毛玻璃样改变

(4)血清学检测(IFA,ELISA):

AntiSARS-CoVIgM、IgG;

(5)分子生物学检测:

早期可用鼻咽拭子、痰、漱口液、血液、粪便等进行RT-PCR检测病毒RNA;

(6)病毒培养:

培养---分离病毒---鉴定(可用PCRorIFA)

登革热

潜伏期:

3~5d,通常5~8d。

(1)典型登革热:

①发热:

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体温可达40℃,部分患者呈双峰或马鞍热型;②全身毒血症状:

碎骨热、消化道症状、颜面潮红,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③皮疹:

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和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多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有痒感,多不脱屑,3~4d后与热退同时消失;④出血:

束臂试验阳性;⑤其他:

肝肿大。

(2)轻型登革热;(3)重型登革热:

中枢性呼衰或出血性休克。

(1)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2)传播媒介:

伊蚊;

(3)易感人群:

新流行区成人为主;地方性流行区14y以下儿童发生率高,

(4)流行特征:

①地域性:

热带、亚热带;②夏秋雨季;③周期性。

(1)一般检查;①血象:

WBC、PLT↓;②尿常规:

少量蛋白、红、白细胞;③生化:

ALT升高;

(2)血清学:

①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1:

32;②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效价﹥1:

1280;③双份血清恢复期4倍增高;(3)病毒分离;(4)RT-PCR。

治疗:

无特效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营养、加强护理等;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防病情加重;

(2)对症治疗:

①高热:

物理降温为主;②维持水电平衡:

及时补液,应警惕脑水肿;③止血:

大出血可与新鲜全血或血小板;④抗休克:

扩容、血浆或代血浆,DIC者不宜输血,避免血浓缩;⑥脑型病例:

脱水。

人工呼吸。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

其他

流行性乙型脑炎

潜伏期:

10~14d(4~21d)

典型临床表现:

(1)初期1~3d:

起病急,高热,39℃~40℃,伴头痛、恶心、呕吐,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颈部强直及抽搐;

(2)极期:

①高热:

乙脑必有症状,体温常高达40℃,持续7~10d,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②意识障碍:

第3~8d,嗜睡、谵妄、昏迷等;③惊厥或抽搐:

第2~5d,由脑实质炎症、脑性低钠血症、高热、缺氧、脑水肿引起;④呼吸衰竭:

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中枢性、周围性呼吸衰竭;⑤其他NS症状体征:

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⑥循环衰竭;

(3)恢复期:

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者需1~6月恢复;

(4)后遗症期:

>6个月。

临床分型:

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1)传染源:

猪(主)、人;

(2)传播媒介:

库、伊、按蚊,三带喙库蚊为主;

(3)易感人群:

普遍,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隐性感染率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