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一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592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上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上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上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上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一单元.docx

《七上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一单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一单元.docx

七上一单元

七上一单元复习

一、《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二、《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   国的莫顿亨特。

三、《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

《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 ,台湾画家、作家。

四、《紫藤萝瀑布》选自 《铁萧人语》,作者宗璞,原名:

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五、《童趣》选自《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作者沈复  字三白  , 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作者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走一步,再走一步》知识清单

1、标题的含义:

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悬崖。

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这是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无助孤独,极度恐惧的心理。

3、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

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答:

这是景物描写,突出了悬崖的高不可攀,为下面写我的恐惧做铺垫。

4、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

答:

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这句话是动作描写),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下石架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惶恐、紧张的心情。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答:

这是心理描写,我”鼓足勇气往上攀爬时内心的恐惧。

(3)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5、第14段说我听见有人啜泣,第22段说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

两个啜泣的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

答:

不一样。

前一个写出了这一句写出了我身处绝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极度绝望,恐惧到了极点,(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以致于听到哭泣声竟然不知是自己正在啜泣。

后一个啜泣写出了“我”战胜困难,脱离险境之后悲喜交集的心情。

一方面,他为自己曾经遇到的危险而哭泣,另一方面,他为自己战胜了险境、战胜了怯懦而骄傲激动的心情。

6、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7、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8、找出文章中的伏笔(前后照应)的两处。

答:

我一直有病瘦骨嶙峋的伏笔与小朋友都能爬上悬崖,而我却困在岩石架上相照应。

当小朋友嘲笑我时,杰利看来好像有些不放心的伏笔与后面杰利带着父亲来找我相照应。

9、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

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

分析:

在儿子遇险时,父亲没有爬上悬崖救助,而是引导鼓励儿子,让他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学到经验。

1、以下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训诫(jiè)        耸立(sǒng)       迂回(xū)

B、啜泣(zhuì)      纳罕(hǎn)        嶙峋(línxún)

C、屹立(yì)        屡次(lěi)         头昏目眩(xuàn)

D、萧瑟(sè)        头颅(lú)          小心翼翼(yì)

2、下列词语或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训诫:

告诫、教导       嶙峋:

形容人很瘦

B、头昏目眩:

眼睛昏乱     小心翼翼:

翅膀

C、啜泣:

哭泣             纳罕:

惊奇、诧异

D、迂回:

迂腐             凝视:

长久地望着

3、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

”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紫藤萝瀑布》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

1982年5月在自己年仅50岁的弟弟身患绝症后(1982年10月病逝),她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她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于是写成此文。

★文章主旨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通过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萝在一种极“左”思想的驱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

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

★知识清单

1.课文题目“紫藤萝瀑布”有什么含义?

答:

既可以表现出紫藤萝的繁密,又可以起到了引领全文的作用。

2.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最后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构思布局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

使得首尾呼应,令人感到文章的完整。

3.赏析: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答: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答: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人格化、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时的繁茂的样子,表现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答: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4)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答:

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5)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答: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4怎么理解课文中“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这一句话?

答:

因为写这篇文章时,作者的兄弟刚刚去世不久,这令作者感到悲痛万分,但看过紫藤萝花之后,让作者的心情平静了许多,不在沉浸在悲痛之中。

5十多年前门前的紫藤萝瀑布有什么遭遇?

答: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6写紫藤萝的稀少实际上是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答:

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

7点名全文主旨的是那一句?

答: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品读:

  “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两句应该怎样理解?

 答:

 生机勃勃的紫藤萝使作者受到启迪,让他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悲痛焦虑也化作前进的勇气与动力

9上文写盛开的藤萝,作者从视觉的角度,由远及近,由面到点,写出了花的“盛”。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10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

⑵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11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

是什么让“我”竟至如此,突如其来,造成悬念。

1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 

指失去小弟的悲伤。

13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写这紫藤萝也曾遭遇不幸,为后面点题作铺垫

★14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理解。

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15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童趣》知识清单

一、【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观蚊如鹤、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神游“丛林” 

3.驱赶蛤蟆、鞭打蛤蟆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

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又高又大的东西。

比喻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东西。

三、【通假字】

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四、【词类活用】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鞭打。

五、【一词多义】

1、观:

①昂首观之〔看〕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2、察:

①明察秋毫〔看〕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3、神:

①定神细视〔精神〕②神游其中〔思想〕

 4、时:

①余忆童稚时〔时候〕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5、以:

①徐喷以烟〔用〕②以丛草为林〔把〕

 6、为:

①项为之强〔因为...而...〕②以丛草为林〔当作〕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7、其∶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

八、【问题探究】

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3分)

2、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3分)

3、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分)

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

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

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5、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癞虾蟆所拔的“山”指的是:

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的是:

丛草

6、“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分)

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之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蚊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形容为“拔山倒树”就不难理解了。

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

8、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答:

他恼恨之极,用鞭子打它表示惩罚。

一是因为癞虾蟆伤害了两条无辜的性命,二是因为破坏了自己的情趣。

他没有处死癞虾蟆,说明他处置有度,同时说明他有恻隐之心

9、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中可以看出幼年沈复有哪些特点?

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表现了对吞食小虫的虾蟆的厌恶和痛恨之情。

(2)充满童趣,而且善良,爱惜生灵。

(3)是个天真,正直、善良、可爱的孩子。

10、作者把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在?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夸张手法,作者将癞蛤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说明观察入神、细致,从而产生超出物外的乐趣。

11、结合本文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1)善于观察,

(2)富于想象和联想,(3)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12、启示: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13、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不可以。

因为三件趣事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

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

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到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14、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测试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瞬间(sùn)喧腾(xuān)凝成(línɡ)

B、训诫(jiè)啜泣(cuî)嶙峋(xín)

C、骚扰(shāo)辜负(ɡū)茁壮(zhuï)

D、伫立(zhù)鹤唳(lì)伶仃(línɡ)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紧肉跳头昏目眩B、忍俊不禁蜂围蝶阵

C、盘虬卧龙小心冀冀D、仙露琼桨恰然称快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

A、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漫湿”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不再干枯)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艰难)

C、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宽恕”指终于放过了蝉。

D、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指盛开的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仍然不停地追求它。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篇记叙文,回忆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涵了有关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生活哲理。

C、《紫藤萝瀑布》中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了“我”,使“我”浮想联翩,原有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

D、《童趣》一文中作者将癞蛤蟆“驱之别院”的原因主要是癞蛤蟆是个“庞然大物”,年幼的作者被它吓着了。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6、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友般的枝干。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度其足(量长短)明察秋毫(眼力)遂不得履(终于)

B.置之其坐(座位)不亦惑乎(糊涂)拔山倒树(搬开)

C.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方出神(正)常蹲其身(自己的)

D.入水求之(它,指剑)遽契其舟(它的)试之以足(用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不以木为之者,盖纹理有疏密D.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

10、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细察其纹理(细小)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C、方出神(正)D、徐喷以烟(慢慢地)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B、蹲其身(其中的)C、以丛草为林(把)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

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13、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于土墙凹凸处(在)神游其中(想像)B、项为之强(僵硬)留蚊于素帐中(朴素的)C、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鞭数十(用鞭子打)D、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14、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

()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B、何事长向别时圆C、盖一癞蛤蟆也D、谁道人生无再少

15、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明察秋毫B.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的D、神游其中

16、《幼时记趣》中下面对课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记叙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

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B、课文第2段写了观蚊成鹤的两个画面。

这里作者不是单凭视觉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C、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例如“夏蚊成雷”,写出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夸张的修辞手法。

D、课文第3段写神游山林之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如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