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856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6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偏旁归类法、反义词识字法等方法,识记生字。

认识2个偏旁。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儿歌,今天我给大家背诵其中的一首: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手)

2.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谜语诗。

(课件出示配图诗歌)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多媒体课件展示山水画,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图画,然后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情境中。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诗歌,画出文中生字。

4.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

5.谁会读这些生字?

(指名读,师正音)

重点指导:

“听、声”为后鼻音;“还”在课文中读hái。

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

2.模仿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1)请学生扮演诗人,看挂图中的山。

师:

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远看山有色)

(2)随文教学生字“色”: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色”的偏旁为斜刀头,理解字义。

(色:

颜色,诗中指景色。

(3)请学生到画前听听流水。

师:

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

为什么?

(没有,因为这是一幅画,不是真的流水。

(4)小结:

是啊,因为是画,所以说“近听水无声”。

(5)教学“远、近”:

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远”和“近”是一组反义词,它们都有偏旁走之。

“无声”是什么意思?

“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有)

(6)教学生记生字“声”。

强调字形:

“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3.感悟诗歌情境。

(1)春天已经过去了,许多花都已经凋谢,可是课文里却是怎么说的?

(出示:

春去花还在)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受到惊吓,飞走了)

(3)让学生自由举手模仿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

师:

小诗人,这回你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了呀?

为什么?

课文是怎么说的?

(出示:

人来鸟不惊)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行。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出示挂图,根据画面提示背诵课文。

5.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美丽的画呢!

四、指导书写

1.师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水:

共四笔,第三笔撇和第四笔捺分开,不要连成一笔。

去: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笔顺为。

注意按笔顺规则书写。

2.学生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

 

7大小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学习并积累含有量词“只”的短语。

4.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识记生字。

2.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

3.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课时]1课时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比一比班上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

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

(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

“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

(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等方法)

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师:

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

(学生自由说)

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

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

(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

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

(引导学生了解“头”表示物体大的量词,“颗”一般用于小而圆的东西,如颗粒状的东西。

(5)师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

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

(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

(第2、4小节)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

(课件出示两组图片:

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

(引导学生了解“群、堆”形容数量多的量词)

(4)师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

(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

(如:

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四、指导写字

1.教师板书会写字“小、少、牛、果、鸟”,指名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和“少”很相似。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

(注意:

“小”的第一笔是“亅”,“少”的第一笔是“丨”)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5.学生巩固练习。

8小书包

[教学目标]

1.会认“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

4.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能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2.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猜谜引题

1.师引导学生猜谜:

带子长长身体方,书本文具里面装。

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学上。

2.学生猜谜,师引导揭示谜底——书包。

3.板书课题:

小书包。

(认读“书”为翘舌音,读shū,“包”韵母为ɑo。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

别看我的书包小,里面可住着许多小朋友呢,猜猜它们是谁?

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出示词语(配图):

橡xiànɡ皮pí尺chǐ子zi作zuò业yè本běn笔bǐ袋dài铅qiān笔bǐ转zhuàn笔bǐ刀dāo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书包里到底有哪些宝贝呢?

它们又是怎样陪“我”去学校的?

读读下面的儿歌你就知道了。

(1)课件出示课文儿歌,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3)识记生字,认清字形。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换部件等方法识记生字)

比较记忆:

“笔”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师:

这些学习用品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可乖了。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早、书、刀、尺、本”,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学生练习书空。

3.教师指导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认真观察。

4.自由练写,师巡视指导。

范写“书”和“尺”字。

(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笔顺动画)

5.展评书写,奖励大红花。

四、拓展练习,整理书包

1.怎么样才能将书包里的“朋友”放整齐?

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书包。

2.请学生介绍:

你是怎么放的?

为什么这么放?

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小结:

书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们以后去上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我们的小书包,看看要带的东西是不是带全了,还要爱护书包里的这些文具。

9日月明

[教学目标]

1.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和日字旁1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5个生字和卧钩1个笔画。

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

4.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

3.学写笔画卧钩。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字读什么吗?

(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片及对应甲骨文。

2.师:

这两个字如果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字呢?

咱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两行生字。

4.课件出示:

日月明,田力男。

小大尖,小土尘。

(1)同学们,读完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

日月都会发光,合在一起就更加明亮,所以“日、月”合在一起,读“明”。

(2)课件出示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师揭示字义:

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

(3)指名朗读前两行,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

(4)课件出示“尖、尘”,字形变化的动画,思考:

谁来说说“尖、尘”分别是什么意思?

①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补充。

②揭示字义末端细小为“尖”,几乎看不见的土为“尘”。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里见到过“尘”。

三、举一反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

双木林,三木森”。

(1)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句学习,猜测“从、众、林、森”的意思。

(2)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派代表交流小组学习成果。

2.课件出示生字的相关图片,再次引导学生体会会意字的含义。

3.齐读课文,巩固识字。

4.课件出示: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2)有节奏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

四、课外拓展,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泪”“歪”“休”图。

(1)眼睛里面有水,即是泪(lèi);

(2)人靠在木桩上休息,即是休(xiū);

(3)东西放得不正,即是歪(wāi)。

2.你还知道哪些会意字朋友?

和大家交流一下。

3.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

(读生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会意字)我们祖国的文字真是太有趣、太神奇了,只要你勤动脑,多看书,就会发现它的无穷乐趣!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课后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学生书空“木、林、土”的笔顺。

3.教师范写“力、心”,重点指导“力”字在书写时,先横折钩,再写撇。

“心”字在书写时,从左到右,先写左点,再写卧钩,再写中点、右点。

注意卧钩要像弯月牙,不能写太直。

 

10升国旗

[教学目标]

1.认识“升、国”等11个生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在升国旗时)

3.揭题: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时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升国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

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

五wǔ星xīnɡ红hónɡ旗qí升shēnɡ起qǐ多duō么me国ɡuó歌ɡē声shēnɡ中zhōnɡ

美měi丽lì立lì正zhènɡ

(1)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提示:

“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认识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

五中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

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如:

数笔画。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

(2)指导朗读:

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课件播放升旗仪式视频,引读第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国旗缓缓升起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自豪庄严的情感)(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

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

多美啊!

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

(立正、脱帽、敬礼)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用开火车的方式读。

(强调要特别注意的字音)

(3)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立正,向国旗敬礼吗?

(指名回答)是的,国旗代表着我们的祖国,向国旗立正、敬礼,就表示我们对国旗的尊重,也表示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上动作读,加上表演读。

练习背诵。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4.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背诵《悯农》,懂得爱惜粮食。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认识5个生字,加深对偏旁的认识,学会用偏旁将汉字分类;分清读音相近的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归类认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重点)

2.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重点)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一、课前导入

①感知时间:

看1分钟动画片(课件播放);学生闭上双眼默数30秒。

②师:

你们觉得看动画片和闭眼睛哪个时间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时间的词语。

二、识字加油站

1.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诵读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意思。

3.教师板书“午、晚、昨、今、年”五个字,并指明拼读。

4.引导发现规律:

4组词语按照“时—日—月—年”的时间顺序排列。

三、我的发现

1.引导学生读读两组不同偏旁的汉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

2.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字的特点。

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渗透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再给出一些汉字,让学生按不同的偏旁归类;或给出偏旁,让学生说出带有该偏旁的生字,并说说这些偏旁与什么有关,强化按偏旁归类的方法。

四、字词句运用

1.教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词语。

2.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读得好的学生带读一遍。

3.教师强调要注意区分这些近音字,带读三遍。

4.教师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相似的近音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对汉字按偏旁分类,加深了大家对偏旁的认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背诵《悯农》,懂得要爱惜粮食。

(难点)

3.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一、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书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

2.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再进行书写。

3.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汉字中,哪些也运用了“从左到右”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二、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古诗,争取读正确。

2.通过教师范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

采用五言诗的一般节奏朗读。

3.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

4.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通过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填空等形式帮助学生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多媒体出示萝卜图片,师:

这些是什么?

它们生长在哪些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教师范读,再让学生练读,通过同桌对读、自由读、评读,让学生熟悉课文。

4.续编故事。

老公公他们最后有没有拔出萝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