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562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docx

应钟散家塾方方剂树

应钟散_家塾方_方剂树

1.原方

1.1.组成:

大黄2两,川芎6两。

1.2.功效:

诸上冲转变不治。

结毒痼疾。

1.3.来源:

《家塾方》。

2.芎黄丸

2.1.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2.2.组成:

川芎2两,大黄(锦纹者,用无灰酒一碗浸,火煮令酒尽,焙干)2两。

2.3.功效:

风热壅盛,头昏目赤,大便艰难。

2.4.来源:

《杨氏家藏方》卷三

3.三棱散

3.1.加:

三棱

3.2.组成:

三棱8钱,川芎4钱,大黄(醋煨)1钱。

3.3.功效:

一切积聚,气痛。

3.4.来源:

《嵩崖尊生》卷七

4.芎黄散

4.1.加:

白牵牛

4.2.组成:

白牵牛(炒)、大黄(煨)、川芎各等分。

4.3.功效:

血灌瞳仁及睛疼。

4.4.来源:

《普济方》卷七十七引《卫生家宝》

5.醋煮三棱丸

5.1.加:

京三棱

5.2.组成:

川芎2两(醋煮微软,切片),京三棱4两(醋煮软,竹刀切片,晒干),大黄半两(醋纸裹,火煨,切)。

5.3.功效:

远年近日一切积聚。

5.4.来源:

《卫生宝鉴》卷十四

6.大芎黄汤(《保命集》卷中。

6.1.加:

羌活、黄芩

6.2.组成:

川芎2两,羌活1两,黄芩1两,大黄1两。

6.3.功效: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

或破伤风,邪传于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

6.4.来源:

《保命集》卷中

7.芎黄汤

7.1.加:

羌活、甘草

7.2.组成:

羌活1两,川芎1两,大黄1两,甘草半两。

7.3.功效:

实邪风热相合,风性急,火摇动焰而旋转,其脉弦而紧洪,风热发狂。

7.4.来源:

《医学发明》卷九

8.顺风散

8.1.加:

生地、熟地

8.2.组成:

大黄3钱,生地5钱,熟地5钱,川芎5钱。

8.3.功效:

损伤后恶气上升,呕吐不止。

8.4.来源:

《救伤秘旨》

9.四皓饮

9.1.加:

甘草、荆芥

9.2.组成:

大黄、川芎、甘草、荆芥各等分。

9.3.功效:

小儿伤寒,头疼发热,心躁。

9.4.来源:

《普济方》卷三六九

10.川芎三黄散

10.1.加:

黄连、黄芩

10.2.组成:

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

10.3.功效:

实热衄血。

10.4.来源:

《直指》卷二十一

11.通里汤

11.1.加:

羌活、黄芩

11.2.组成:

川芎2钱,羌活2钱,黄芩2钱,大黄2钱。

11.3.功效:

破伤风。

邪传入里,痰涎壅塞,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

11.4.来源:

《寿世保元》卷九

12.大黄丸

12.1.加:

甘草、黑牵牛

12.2.组成:

大黄1两(酒洗过,采下蒸熟,切片,晒干),川芎1两(锉),甘草1分(锉,炙),黑牵牛半两(半生熟炒)。

12.3.功效:

风热里实,口中气热,大小便闭赤,饮水不止,有下证者。

疮痂初起而能食,食而胀满,不大便而喘急,昏甚而谵语者。

12.4.来源:

《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13.鳘鱼汤

13.1.加:

鳘鱼、当归

13.2.组成:

鳘鱼2钱,当归6分,川芎5分,大黄4分。

13.3.功效:

打扑折伤。

13.4.来源:

《接骨图说》

14.生犀丸

14.1.加:

荆芥穗、甘草、薄荷叶

14.2.组成:

荆芥穗1两,大黄1两,甘草半两,川芎半两,薄荷叶7钱。

14.3.功效:

目赤肿痛隐涩,眵泪生疮。

14.4.来源:

《御药院方》卷十

15.玉烛散

15.1.加:

当归、芍药、生地黄

15.2.组成:

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生地黄1钱,大黄(蒸)1钱。

15.3.功效:

妇人血虚,大便秘涩。

15.4.来源:

《医统》卷八十三

16.当归散

16.1.加:

当归、赤芍、甘草

16.2.组成:

当归1钱,赤芍1钱,川芎5分,大黄3钱,甘草(生)5分。

16.3.功效:

口舌生疮,牙根毒发,大便秘结。

16.4.来源:

《张氏医通》卷十万

17.四物加大黄汤

17.1.加:

当归、白芍、熟地黄

17.2.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大黄。

17.3.功效:

产后不大便数日,而小腹疼痛者。

17.4.来源:

《产科发蒙》卷四

18.千里马

18.1.加:

红曲、乌药、蚯蚓

18.2.组成:

大黄1两(酒浸过),红曲5钱(炒),川芎3钱,乌药3钱,蚯蚓(去泥土)1两。

18.3.功效:

痘疹,一发热即唇裂舌坑,烦躁狂乱,口渴恶寒,两耳灼热,两睛红,二便结。

痘疹腹痛,便秘而喘者。

18.4.来源:

《玉案》卷六

19.清热凉血饮

19.1.加:

当归、芍药、生地黄

19.2.组成:

当归1钱,川芎1钱,大黄1钱(炒),芍药1钱(炒),生地黄1钱。

19.3.功效:

妇人风热血燥、丹毒等症,大便秘结。

19.4.来源: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20.独活汤

20.1.加:

独活、麻黄、甘草

20.2.组成:

独活1钱,麻黄(去节)1钱,川芎1钱,大黄(焙)半钱,甘草(炒)半钱。

20.3.功效:

小儿风痫。

20.4.来源:

《直指小儿》卷二

21.大黄散

21.1.加:

甘草、黄芩、枳壳

21.2.组成:

大黄1两,川芎1两,甘草5钱,黄芩5钱,枳壳5钱。

21.3.功效:

麸疮及斑疮,大便不通。

21.4.来源:

《医学入门》卷八

22.梓叶汤

22.1.加:

梓叶、忍冬、甘草

22.2.组成:

梓叶1钱,忍冬1钱,大黄5分,川芎5分,甘草3分。

22.3.功效:

霉毒发未发及骨节疼痛者。

22.4.来源:

《名家方选》

23.防风汤(《直指小儿》卷一。

23.1.加:

羌活、防风、枳实、甘草

23.2.组成:

羌活半两,防风半两,枳实半两,川芎2钱半,甘草(炒)2钱半,大黄(湿纸煨)2钱半。

23.3.功效:

小儿惊风,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23.4.来源:

《直指小儿》卷一

24.辛夷散

24.1.加:

辛夷、荆芥、防风、甘草

24.2.组成:

辛夷2钱,大黄2钱,川芎2钱,荆芥3钱,防风3钱,甘草2钱。

24.3.功效:

诸毒气攻上部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

24.4.来源:

《名家方选》

25.当归大黄汤

25.1.加:

甘草、当归、赤芍药、半夏

25.2.组成:

大黄(湿纸裹,略煨)3钱,甘草(炙)3钱,当归3钱,赤芍药3钱,半夏(制)1钱5分,川芎1钱5分。

25.3.功效:

小儿诸痫,壮热利下,心中恶血。

25.4.来源:

《直指小儿》卷二

26.巴戟汤

26.1.加:

巴戟、当归、地黄、芍药

26.2.组成:

巴戟(去心)半两,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大黄半两。

26.3.功效:

从高坠下,及打扑内损血闭,昏冒嗜睡,不能饮食,及脏腑不通。

26.4.来源:

《洁古家珍》

27.六合汤

27.1.加:

当归、熟地黄、白芍、柴胡

27.2.组成:

当归1两,大黄1两,川芎1两,熟地黄1两,白芍1两,柴胡1两(一方加桂半两)。

27.3.功效:

小儿血热,每日巳午间发热,遇晚则凉。

27.4.来源:

《水类钤方》卷二十

28.消痰丸

28.1.加:

山甲、明矾、杏仁霜、当归身

28.2.组成:

山甲(炙)16两,大黄16两,明矾16两,杏仁霜8两,当归身8两,川芎4两。

28.3.来源:

《古方汇精》卷二

29.凉惊丸

29.1.加:

黄连、龙胆、防风、薄荷叶

29.2.组成:

大黄半两(煨),黄连半两,龙胆2钱半,防风2钱半,川芎2钱半,薄荷叶2钱半。

29.3.功效:

小儿惊热,疳瘦,乳癖。

29.4.来源:

《保婴集》

30.四顺饮

30.1.加:

当归、熟地黄、白芍药、柴胡

30.2.组成:

当归2两,大黄2两,熟地黄2两,白芍药2两,柴胡2两,川芎4两。

30.3.功效:

小儿头热身凉,并五心热。

30.4.来源:

《普济方》卷三八五

31.黄良丸

31.1.加:

细辛、当归、桃仁、牛膝

31.2.组成:

细辛(去苗)、大黄(醋煮,为膏)、当归(酒浸去芦)、桃仁(酒浸去尖)、川芎(不见火)、牛膝(洗,去芦头,酒浸1宿,干用。

如急要用,酒蒸过为好)。

31.3.功效:

产后因伤动,血候不定,经脉不调匀者,及妇人室女经年不调。

31.4.来源:

《普济方》卷三五二引《圣惠》

32.大解毒汤

32.1.加:

土茯苓、通草、忍冬、茯苓

32.2.组成:

土茯苓9钱,川芎9钱,通草9钱,忍冬9钱,茯苓9钱,大黄1钱2分。

32.3.功效:

梅毒发疮,或骨节疼痛,或下疳腐烂,不问新久难愈者。

32.4.来源:

《名家方选》

33.柞木皮汤

33.1.加:

柞木皮、当归、金银花、甘草

33.2.组成:

柞木皮2钱,当归3分,川芎3分,金银花1钱,大黄5分,甘草1分。

33.3.功效:

鼠咬伤。

33.4.来源:

《救急选方》卷下

34.六味解毒汤

34.1.加:

忍冬、土茯苓、木通、甘草

34.2.组成:

忍冬、土茯苓、木通、川芎、大黄、甘草。

34.3.功效:

霉疮生于两胯合缝间,其始鼠鼷核起,如疮而渐渐大,结肿焮痛,为寒热者。

34.4.来源:

《霉疠新书》

35.防风丹

35.1.加:

羌活、防风、枳实、甘草

35.2.组成:

羌活1钱半,防风1钱半,枳实1钱半,川芎1钱半,甘草(炒)1钱半,大黄(湿纸裹煨)1钱半。

35.3.功效:

小儿惊风,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35.4.来源:

《婴童百问》卷二

36.大黄六合汤(《元戎》。

36.1.加:

当归、白芍、熟地黄、桃仁

36.2.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1两,大黄半两,桃仁10个(去皮尖,麸炒)。

36.3.功效:

妊娠伤寒,大便硬,小便赤,气满而脉沉数,阳明、太阳本病也。

脏结秘涩者。

36.4.来源:

《元戎》

37.代抵当丸

37.1.加:

生地、当归、赤芍、五灵脂

37.2.组成:

生地1两,当归1两,赤芍1两,川芎7钱5分,五灵脂7钱5分,大黄(酒蒸)1两5钱。

37.3.功效:

血淋。

37.4.来源:

《医学心悟》卷三

38.当归散

38.1.加:

当归、赤芍药、麻黄、甘草

38.2.组成:

当归(去芦酒洗)2两,赤芍药2两,大黄(半生半炮)1两2钱,川芎半两,麻黄(制)半两,甘草(半生半炙)1两。

38.3.功效:

疳积曩泻,面赤萎黄,肚胀脚弱,头大项小,发稀直竖,肌肉削瘦,不思饮食,昼凉夜热,或腹内有疝瘕气块,泻则颜色不等,其臭异常,其泻有时,或一月半月一番,自泻自止;及小儿阴囊肿,阴茎全缩不见。

38.4.来源:

《活幼心书》卷下

39.六物解毒汤

39.1.加:

土茯苓、金银花、薏苡、木瓜

39.2.组成:

土茯苓4钱,金银花2钱,川芎1钱半,薏苡1钱半,木瓜1钱,大黄1钱。

39.3.功效:

霉疮骨节疼痛。

39.4.来源:

《霉疠新书》

40.掌中摩散

40.1.加:

黄连、樟脑、山椒、水银

40.2.组成:

黄连2钱,大黄2钱,樟脑2钱,山椒2钱,水银1钱5分,川芎1钱5分。

40.3.功效:

疥癣。

40.4.来源:

《续名家方选》

41.细辛大黄汤

41.1.加:

天麻、防风、细辛、甘草

41.2.组成:

天麻半两,防风半两,细辛1分,大黄(焙)1分,川芎1分,甘草(炙)1钱半。

41.3.功效:

小儿风痫内热。

41.4.来源:

《直指小儿》卷二

42.独活散

42.1.加:

独活、黄芩、莽草、当归、赤芍药

42.2.组成:

独活1两,黄芩1两,莽草1两,当归1两,川芎1两,大黄1两,赤芍药1两。

42.3.功效:

一切痈疽。

42.4.来源:

《医方类聚》卷一七四引《简易》

43.清凉饮子

43.1.加:

人参、防风、当归尾、赤芍药、甘草

43.2.组成:

人参、川芎、防风、当归尾、赤芍药、大黄(面裹,煨)、甘草。

43.3.功效:

小儿血气壅盛,脏腑生热,烦赤多涕,五心烦热,咽喉闭痛,乳哺不时,寒温无度,潮热往来,睡卧不安,手足振掉,欲生风候。

43.4.来源:

《冯氏锦囊·杂症》卷四

44.七宣丸

44.1.加:

木香、羌活、枳壳、诃子、当归

44.2.组成:

木香(不见火)1两,羌活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川芎1两,诃子(去核)半两,大黄(蒸一次)半两,当归(去芦)半两。

44.3.功效:

脚气之后,脏腑不顺利者。

44.4.来源:

《魏氏家藏方》卷八

45.芎黄散

45.1.加:

黄芩、何首乌、当归、黄连、香白芷

45.2.组成:

川芎5钱,大黄5钱,黄芩5钱,何首乌5钱,当归3钱半,黄连3钱半,香白芷3钱半。

45.3.功效:

疽疮。

45.4.来源:

《卫济宝书》卷下

46.清宁散

46.1.加:

羌活、栀仁、龙胆草、防风、当归

46.2.组成:

大黄(酒蒸)1两,羌活5钱,栀仁(炒黑)5钱,川芎5钱,龙胆草5钱,防风5钱,当归(酒洗)5钱。

46.3.功效:

麻证服发散解毒药,心经君火盛而毒内攻,麻不出而发斑者。

46.4.来源:

《麻科活人》卷一

47.牛膝丸

47.1.加:

牛膝、细辛、桃仁、当归须、水蛭

47.2.组成:

牛膝6钱,大黄5钱,细辛5钱,桃仁5钱,川芎4钱,当归须4钱,水蛭2钱。

47.3.功效:

瘀血停留,月水不通,腹中疼痛。

47.4.来源:

《杏苑》卷八

48.解热饮子

48.1.加:

赤芍药、白芍药、当归、炙甘草、木鳖子

48.2.组成:

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当归1两,川芎1两,炙甘草1两,大黄(蒸)1两,木鳖子(去壳)1两。

48.3.功效:

气虚热壅,耳内聋闭彻痛,脓血流出。

48.4.来源:

《准绳·类方》卷八

49.折锐汤

49.1.加:

桃仁、红花、当归、寄奴、赤芍

49.2.组成:

大黄、桃仁、红花、当归、寄奴、川芎、赤芍。

49.3.功效:

跌扑损折蓄血,肿痛发热。

49.4.来源:

《医碥》卷一

50.琴饮子

50.1.加:

当归、熟地黄、白芍药、柴胡、桂

50.2.组成:

当归2两,大黄2两,川芎2两,熟地黄2两,白芍药2两,柴胡2两,桂半两。

50.3.功效:

小儿头热身凉、并五心热。

50.4.来源:

《普济方》卷三八五

51.四物三黄泻心汤

51.1.加:

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芩、黄连

51.2.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芩、黄连、大黄(俱用酒制)。

51.3.功效:

热盛吐衄。

51.4.来源:

《保命歌括》卷八

52.止痛丸

52.1.加:

羌活、郁李仁、槟榔、木香、桂心

52.2.组成:

羌活1两,郁李仁1两半,大黄8钱,槟榔5钱,木香5钱,桂心5钱,川芎5钱。

52.3.功效:

痔疮痛甚,便燥者。

52.4.来源:

《医学入门》卷八

53.神芎丸

53.1.加:

黄芩、牵牛、滑石、黄连、薄荷

53.2.组成:

大黄2两,黄芩2两,牵牛4两,滑石4两,黄连半两,薄荷半两,川芎半两。

53.3.功效:

痰火内郁,风热上侵,烦躁多渴,心神不宁,口舌生疮,咽喉干痛,胸脘痞闷,肢体麻痹,皮肤瘙痒,大便干结,小便赤涩,小儿积热惊风;梦遗。

53.4.来源:

《宣明论》卷四

54.玉烛散

54.1.加:

当归、白芍、熟地黄、甘草、芒硝

54.2.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炙)、芒硝、大黄。

54.3.功效:

经闭,恶露不尽,便毒,跌打瘀血身痛;经候不通,腹胀或痛;疥疮作痛;胃热消渴,善食渐瘦。

54.4.来源:

《玉机微义》卷四十九引戴人方

55.七圣丸

55.1.加:

肉桂、木香、羌活、槟榔、郁李仁

55.2.组成:

川芎半两,肉桂(去粗皮)半两,木香(生)半两,羌活(去芦)半两,槟榔(生)半两,郁李仁(去皮)1两,大黄(蒸,焙;1分生用)1两。

55.3.功效:

风气壅盛,痰热结搏,头目昏重,涕唾稠粘,心烦面赤,咽干口燥,精神不爽,夜卧不安,肩背拘急,胸膈痞闷,腹胁胀满,腰腿重疼,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大肠疼痛不可忍。

55.4.来源:

《局方》卷六

56.东山丸

56.1.加:

轻粉、竹茹、甘草、黄连、阿仙药

56.2.组成:

大黄2钱,轻粉2钱,竹茹8钱,甘草5分,黄连3分,川芎5分,阿仙药3钱。

56.3.功效:

结毒,经年不愈者。

56.4.来源:

《名家方选》

57.芍药散

57.1.加:

赤芍药、白芍药、当归、甘草、木鳖子

57.2.组成:

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大黄半两,木鳖子半两。

57.3.功效:

热壅生风,耳内痛与头相连,脓血流出。

57.4.来源:

《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圣惠》

58.羊肉大黄汤

58.1.加:

威灵仙、蝉蜕、麻黄、土茯苓、羊肉

58.2.组成:

大黄1两,川芎8钱,威灵仙8钱,蝉蜕8钱,麻黄(去节)5钱,土茯苓2钱,羊肉(剔骨净)1斤。

58.3.功效:

杨梅疮及鱼口、肾疳,体气壮实者。

58.4.来源:

《医林纂要》卷十

59.经验洗眼散

59.1.加:

山栀子、防风、薄荷、羌活、甘草

59.2.组成:

大黄、山栀子、防风、薄荷、川、芎、羌活、甘草各等分。

59.3.功效:

时眼、热泪。

59.4.来源:

《银海精微》卷下

60.防风散

60.1.加:

羌活、防风、枳实、粉草、赤芍

60.2.组成:

羌活、防风、枳实、川芎、粉草、大黄(煨)、赤芍各等分。

60.3.功效:

小儿风热痰壅,大便不通。

60.4.来源:

《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61.三黄四物汤

61.1.加:

当归、白芍、生地、黄连、黄芩

61.2.组成:

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连、黄芩、大黄。

61.3.功效:

内热壅迫,经前吐衄。

61.4.来源:

《金鉴》卷四十四

62.凉惊丸

62.1.加:

羌活、防风、钩藤、薄荷、朱砂

62.2.组成:

川芎4钱,大黄5钱,羌活1钱,防风1钱,钩藤1钱,薄荷1钱,朱砂(为衣)。

62.3.功效:

小儿惊痫发搐。

62.4.来源:

《幼科指掌》卷四

63.大黄当归散

63.1.加:

归尾、菊花、黄芩、苏木、栀子、红花

63.2.组成:

归尾(酒洗)1两,川芎1两,菊花3两,大黄(酒洗)5钱,黄芩1两,苏木1两,栀子(酒炒)1两,红花5钱(1方无川芎)。

63.3.功效:

眼壅肿,瘀血凝滞不散,攻冲生翳。

63.4.来源:

《银海精微》卷下

64.消肿散

64.1.加:

山栀、甘草、干葛、橘皮、麻黄、马牙消

64.2.组成:

大黄(蜜蒸)、山栀(炒)、甘草(炙)、干葛、橘皮、麻黄(去节,汤)、马牙消、川芎各等分。

64.3.功效:

水气浮肿,喘呼不得睡,烦热躁扰,渴燥,大小便不利。

64.4.来源:

《三因》卷十四

65.至宝饮

65.1.加:

桃仁、当归、红花、乌药、苏木、青皮

65.2.组成:

桃仁1钱2分,当归1钱2分,川芎1钱2分,红花1钱2分,乌药2钱,苏木2钱,青皮2钱,大黄(酒蒸)2钱。

65.3.功效:

瘀血凝结,肚腹绞痛,如剜割者。

65.4.来源:

《玉案》卷四

66.瓦垄丸

66.1.加:

香附、当归、牡丹皮、桃仁、红花、瓦垄子

66.2.组成:

香附(醋煮)4两,当归1两,牡丹皮1两,桃仁1两(去皮尖),大黄1两(蒸),川芎半两,红花半两,瓦垄子2两(煅,醋煮1昼夜)。

66.3.功效:

痹血作痛。

66.4.来源:

《济阴纲目》卷一

67.八味带下方

67.1.加:

奇良、当归、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

67.2.组成:

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

67.3.功效:

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

67.4.来源:

《汉药神效方》

68.小龙荟丸

68.1.加:

当归、草龙胆、山栀、黄连、芦荟、木香

68.2.组成:

当归半两,草龙胆(酒洗)半两,山栀(炒)半两,黄连(炒)半两,川芎半两,大黄(煨)半两,芦荟3钱,木香1钱(一方有黄芩半两、柴胡半两,无大黄、木香。

一方有甘草、柴胡、青皮,无当归、栀子)。

68.3.功效:

胁痛,肝火盛;有积,因饮食大饱,劳力行房。

68.4.来源:

《丹溪心法》卷四

69.八仙饮

69.1.加:

土茯苓、陈皮、茯苓、木通、当归、金银花

69.2.组成:

土茯苓、陈皮、茯苓、木通、当归、金银花、大黄、川芎各等分。

69.3.功效:

赤白带下不止,阴门瘙痒。

69.4.来源:

《产科发蒙·附录》

70.大黄当归散

70.1.加:

当归、芍药、菊花、黄芩、杏仁、薄荷

70.2.组成:

当归、芍药、川芎、菊花、大黄、黄芩、杏仁、薄荷各等分。

70.3.功效:

胃中有热,眼生赤膜垂下,遮于黑睛疼痛者。

70.4.来源:

《银海精微》卷上

71.决明丸

71.1.加:

决明子、车前子、菊花、宣连、当归、子芩

71.2.组成:

决明子1分,车前子1分,菊花1分,川芎1分,宣连1分,当归1分,大黄半分,子芩半分。

71.3.功效:

肝脏壅热,眼生翳障。

71.4.来源:

《幼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家宝》

72.加味四物汤

72.1.加:

桃仁、红花、山楂肉、当归、白芍、生地

72.2.组成:

桃仁1钱5分,红花1钱5分,大黄1钱5分,川芎1钱5分,山楂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生地4钱。

72.3.功效:

跌扑伤损,气厥血瘀疼痛者。

72.4.来源:

《家庭治病新书》

73.镇惊丸

73.1.加:

川连、黄芩、天麻、胆星、礞石、生甘草

73.2.组成:

川连(去须)1钱,黄芩(生)1钱,天麻1钱,胆星1钱,大黄(生)1钱,大黄(熟)1钱,礞石(煅)5分,生甘草5分。

73.3.功效:

小儿受惊,大便青色。

73.4.来源:

《吴氏医方汇稿》卷二

74.槟榔神芎丸

74.1.加:

黄芩、牵牛、滑石、黄连、薄荷、槟榔

74.2.组成:

大黄2两,黄芩2两,牵牛4两,滑石4两,黄连半两,薄荷半两,川芎半两,槟榔。

74.3.功效:

耳聋有湿痰者。

74.4.来源: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

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九

75.返元汤

75.1.加:

当归、五灵脂、桃仁、芍药、肉桂、人参

75.2.组成:

当归5钱,川芎3钱,五灵脂钱半,桃仁钱半,大黄2钱,芍药1钱,肉桂6分,人参5分。

75.3.功效:

产后恶露上逆,神昏不省,二便不通,脉洪。

75.4.来源:

《简明医彀》卷七

76.拨云散

76.1.加:

黄芩、甘草、桔梗、防风、连翘、栀子

76.2.组成:

黄芩8两,大黄1两半,甘草2两,桔梗2两,防风2两,连翘2两,栀子2两,川芎1两。

76.3.功效:

风眼。

76.4.来源:

《普济方》卷七十五

77.防风汤

77.1.加:

防风、白芷、黄芩、甘草、细辛、薄荷叶

77.2.组成:

防风(去芦)半两,川芎半两,大黄半两,白芷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细辛(去叶)2钱,薄荷叶2钱半。

77.3.功效:

小儿急惊后,余热未退,时复手足抽掣,心悸不宁;及风邪中入肺经,两目视人开眨不常。

77.4.来源:

《活幼心书》卷下

78.玉烛散

78.1.加:

当归、白芍、熟地黄、朴消、枳实、厚朴

78.2.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大黄、朴消、枳实、厚朴。

78.3.功效:

血疝;人头目有疮肿瘰疬,及胸臆胁胠之间或有疮痂,肿核不消及脓水不止;妇人月事不来。

78.4.来源:

《医统》卷六十引《局方》

79.清热凉血饮

79.1.加:

归身、生地、白芍、银花、丹皮、栀子

79.2.组成:

归身、川芎、生地、白芍、大黄(炒)、银花、丹皮、栀子各等分。

79.3.功效:

阴虚血燥,风热丹毒,大便闭结者。

79.4.来源:

《医级》卷九

80.瘀血汤

80.1.加:

归尾、枳壳、白芍、灵脂、赤苓、童便

80.2.组成:

归尾8分,川芎1钱,大黄1钱,枳壳8分,白芍8分,灵脂1钱,赤苓8分,童便1杯。

80.3.功效:

外因瘀血。

80.4.来源:

《脉症正宗》卷一

81.四顺饮

81.1.加:

山栀仁、赤芍药、朴消、当归、枳壳、甘草

81.2.组成:

大黄1两半,川芎1两,山栀仁1两,赤芍药1两,朴消1两,当归1两,枳壳1两,甘草(炙)1两。

81.3.功效:

远年眼目赤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