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560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1.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2.数的组成和读写

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练习五

5.数的顺序

6.比较数的大小

7.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8.练习六

9.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并初步认识百位;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数的认识,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使学生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从而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口算卡

课时设计

单元

内容

课时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1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

练习五

1课时

数的顺序

1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2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1课时

练习六

1课时

复习

2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

1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4课时

合计

18课时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3页例1和“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

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一些非整十数:

全班有人;

小明的体重是25千克;

……

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

(板书课题:

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谈话:

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2.谈话:

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

2捆添上4根是多少?

你怎么知道这是24根的?

2捆添上9根呢?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29根的?

3.讨论:

二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

二十九添上一是三十,那么三十九添上一,四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4.让学生从85一个一个地数到99,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5.思考:

99添上1是多少?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99,想添上1是多少?

提问:

为什么99添上1是一百?

6.让学生十根十根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指出:

10个十是一百。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

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

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

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

从70数到100怎么数?

(1)一个一个数;

(2)2个2个数;

(3)5个5个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看看图上的羽毛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

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把小球每数10颗圈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

谈话: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

回家后去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今年各有多少岁?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10个十是一百

安全提醒:

森林防火安全:

1.不许玩火,不许私自带火山上;

2.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炸;

3.文明祭祀,不烧香、纸、烛;

4.小学生不参与森林救火。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5页例2、“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及这3个数位的顺序。

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百以内数的读写,充分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

教学难点: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计数器,并把计数器下方的数位名称用纸遮住,引导学生回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

第二位呢?

根据回答揭示“个”、“十”。

边讲述边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十是一百,“百”也是计数单位,它应该在哪一位?

启发学生说出它在十位的左边一位。

由此在计数器下方揭示百。

告诉学生:

在计数器上表示数,个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百。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摆20

(1)学生摆一摆,拨一拨。

(2)提问:

拨出的2颗珠在哪个数位上?

十位上的2颗珠表示几个十?

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

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20吗?

2.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

(1)拨出40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拨一拨。

(2)讨论:

十位上为什么要拨4颗珠?

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

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40吗?

追问:

你在十位写几?

个位上呢?

你是怎样想的?

3.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45,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4.让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小组内互相交流。

指名展示。

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拨?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答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计数器上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写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然后读一读。

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37和73,理解3和7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从图中圈出10颗星,提问:

你能根据这圈出的10颗星估计这里大约有几十颗星吗?

学生初步估计后,再圈出2个10,4个10,再估一估,如果有困难,可以圈出所有的10颗之后,说说一共有多少颗星。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和读写

         四十  写作:

40  由4个十组成。

         四十五 写作:

45  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73读作:

七十三7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73。

安全提醒:

春季传染病预防: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2.在教师、家里要常开门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勤剪指甲、理发,勤洗、晒衣服被褥;

4.不挑食、偏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

7.按时接种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27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

10+56+1015-512-219-918-819-103+104+10

2.口答:

2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

8个十加8个一是多少?

6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

二、借助直观、学习新知:

1.看图列式,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30+4=4+30=34-30=34-4=

2.提问:

30+4等于多少呢?

你是怎样想的?

34-30呢?

你是怎样想的?

需要小棒帮助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3.提问:

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34-4”你会算吗?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字。

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小结板书:

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

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同样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

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并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第一组的4个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问:

你能根据60+3=63想到其他三个算式的得数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每列各表示什么?

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表中的得数并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相邻的两个数,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6.解决实际问题:

第6、7题。

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说说题意。

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订正。

结合教学情境图,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远离野生动物,避免受到意外伤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今天的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作业设计

1.先计算,再写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0+9=□68-60=□

()()()()()()

2.填表

加数

5

70

9

30

加数

40

8

20

7

被减数

65

87

63

93

减数

60

7

60

3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4=3434–30=4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安全提醒:

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

2.不攀越护栏,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做游戏和追逐打闹。

3.不乘坐无牌、无证、无照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页“练习五”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知识。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100以内的读写法。

1.第1题。

(1)左图:

看小棒图先填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填出合起来有多少。

(2)右图:

看图先填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再填出这个数的组成情况。

2.第2题。

提问: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位?

它们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填空,指名口答。

提问:

第3小题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先确定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再根据自己的确定写出这个数;也可以先确定一个两位数,再根据这个数写出十位和个位上分别是几。

3.补充练习:

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84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

6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二、计算练习。

1.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抽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2.口算练习。

出示预先写好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70+4=27-7=50+20=20+9=

100-50=86-80=75-5=8+80=

三、解决问题:

1,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问:

表格里画了什么事物?

告诉我们什么?

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填表。

(3)组织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第5题。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

你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鱼吗?

让学生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板书设计:

练习五

读写、组成、计算、解决问题

 

安全教育:

预防拐骗、诈骗:

1.不乘坐陌生人的车辆,不接受陌生人的钱物、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

2.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联系家长;

3.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并将行程、联系方式告诉家长;

4.平时出行时要和同学结伴,避免独行或跟陌生人行走。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9—30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

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

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

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

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如:

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

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转弯看呢?

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

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

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

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

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5.完成30页“试一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一想,找一找:

(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

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按顺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表格,读一读给出的数,想想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你能把空白处按顺序填一填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

比69大1的数在它的哪里?

比100小1的数呢?

40比它左面的数怎样?

比它右面的数呢?

4、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你从“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这句话能知道什么?

(3)你认为已经看过了多少病人,为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

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

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发现了哪些奥秘?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百数表横着看:

竖着看:

安全提醒:

小学生上下楼梯要做到:

1.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要追逐打闹;

2.不与他人争抢,不要分心做其他事;

3.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引导。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继续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

(指名说一说)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提问:

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拾贝壳了,听听他们说什么?

(小松鼠:

我拾了46个贝壳,小兔:

我拾了38个贝壳)

提问: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

要比较小松鼠和小兔谁拾得贝壳多?

也就是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

(46与38)

46与38,哪一个数大?

你是怎么比的呢?

请小朋友思考一下,谁来把自己想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a.用数的组成比较;

b.利用百数表比较;

c.四十几比三十几多。

(2)观察思考:

小萝卜和小番茄想的和我们是不是一样呢?

(出示:

小萝卜说:

“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

”小番茄说;“从小到大数,46在38的后面,46大”。

师:

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

大家能把小番茄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从小到大数数看。

生:

38、39、40„„46。

46比38大,38比46小。

师:

老师可真佩服你们,会用这么多种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那比出来的结果可以怎样表示呢?

38小于46,46大于38。

(师板书:

38<46,46>38。

2.反馈练习:

你会比较她们的大小吗?

出示:

23○3476○65

3.小结: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4.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5.你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吗?

出示:

32○3867○60

小结: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6.比较她们的大小:

100○7091○100

小结:

100比任何一个两位数都大,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比100小。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

我们再来看看,玉米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

(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

比七十呢?

口答:

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

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什么是两位数?

(2)请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并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指导学生用□>□>□或□<□<□来连接。

(4)请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来连接这两个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你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

板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3.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安全教育:

小学生玩耍时一定要做到:

1.不在有安全警示标志的地方玩耍;

2.不要在篮球架、校门、宣传栏、广告牌等物体下逗留或嬉戏打闹;

3.不攀爬、翻越防护栏、大门、围墙、窗户等。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6”、“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语言情境中去。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情境图)瞧,这是什么?

(智慧星)这些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