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257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安徽省舒城县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

(满分:

100分时间:

100分钟)

一、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 

B.在人的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在人的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  

D.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的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A.1种B.2种C.3种D.4种( )

3.研究人员

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为有丝分裂后期,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

B.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C.若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c、d、e

D.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5.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细胞中不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EF段细胞中不可能有2条Y染色体

 C.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D.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6.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一组全部让其自交;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1/6B.3/8、1/9C.1/6、5/12D.1/6、1/9

7.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

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

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二对等位基因控制

B.在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C.在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如果F1自由传粉,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27:

21:

9:

7

8.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纯合抗稻瘟病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后代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B.ddRR,1/16和ddRr,1/8

C.DDrr,1/16和DdRR,1/8D.ddRr,1/16

9.剪秋箩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A.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

窄叶雌株=1:

0:

0:

1

B.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

窄叶雌株=1:

1:

0:

0

C.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

窄叶雌株=1:

0:

1:

0

D.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

窄叶雌株=1:

1:

1:

1

10.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2和Ⅲ-4

C.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

D.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2页(共10页)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1页(共10页)

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Ⅲ-2

11.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家族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C.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 

D.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12.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1号和3号为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B.要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群体应足够大

C.4号个体与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后代中不会出现该病患者

D.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1号和3号个体的基因型

1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

B.如果植物的枝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大肠杆菌

14.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C.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15.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16.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C.V基因频率增加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17.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

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D.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D.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19.科研人员研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l(rhGLP-l)对大鼠血糖浓度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前大鼠均饥饿12小时),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hGLP-1具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B.rhGLP-1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浓度

C.从图甲可知,0-20minrhGLP-l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小于葡萄糖的促进作用

D.从图乙可知,0-20min时间内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最高的为A组

20.下图为正常人在快速饮用1升清水或静脉注射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流量和血浆浓度的曲线图(箭头处是饮水或注射时间)。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饮清水后的尿流量变化

B.30~90min阶段,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C.c代表饮清水后的血浆浓度变化

D.如果b代表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表明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21.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T细胞,②病原体,A淋巴因子

B.①传入神经,②肌细胞,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小肠黏膜,②胰腺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4页(共10页)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3页(共10页)

,A促胰液素

22.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C.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再到达突触后膜

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23.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

①利用药物I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

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

A.甲一①,乙一②,丙一③,丁一④B.甲一④,乙一①,丙一②,丁一③

C.甲一③,乙一①,丙一④,丁一②D.甲一④,乙一②,丙一③,丁一①

2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5.甲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后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感受器在伸肌中,效应器在伸肌和屈肌中

B.刺激甲图中的Ⅰ或Ⅱ点,在a处均可以发生如乙图所示的电位变化

C.甲图中在神经与肌肉之间,也具有类似b处的突触

D.乙图中给予刺激后,1→2→3的变化主要由Na+内流引起,3→4→5主要由K+外流引起

2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7.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28.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机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

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29.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和⑥都有分泌功能,物质I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

B.A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且仅参与特异性免疫

C.若某小鼠⑦先天性发育不良,则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完全丧失

D.图示细胞⑤只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6页(共10页)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5页(共10页)

能来自于细胞②或细胞③

30.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应分别为()

A.a和bB.b和a

C.b和cD.c和b

3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插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和叶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插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插条,可能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32.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

甲组:

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③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①、②紧贴在③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

乙组:

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⑤将直立生长

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④将向左弯曲生长

C.④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

D.⑤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5题,计52分)

33.(每空1分,共9分)将纯合灰毛雌家兔与纯合白毛雄家兔杂交,F1都是灰毛。

若用F1中所有雌家兔与亲代白毛雄家兔回交,子代中白毛:

灰毛为3:

1。

请回答:

(1)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分析,家兔毛色性状受常染色体上__________(一对、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亲本中白毛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回交子代中,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若让回交子代中的灰毛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白毛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7页(共10页)

(4)若亲本中一只白毛家兔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分别是G和R;单独带有G、R基因的精子能分别呈现绿色、红色荧光,同时带有G、R基因的精子能呈现绿色和红色荧光叠加。

请根据该家兔产生精子的性状及比例,判断G、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不考虑突变)

①若精子呈现绿色荧光25%、红色荧光25%、绿色、红色荧光叠加25%、无荧光25%,则可推断G、R基因位置可能为下图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

②若精子呈现绿色荧光4%、红色荧光4%、绿色、红色荧光叠加46%、无荧光46%,则可推断G、R基因位置可能为下图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

③若精子呈现绿色荧光46%、红色荧光46%、绿色、红色荧光叠加4%、无荧光4%,则可推断G、R基因位置可能为下图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

(5)以上③中红绿荧光叠加和无荧光的精子共占8%,这两类精子形成原因是在某些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

 

34.(每空2分,共12分)光敏色素在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调节幼苗的生长和叶绿体的发育等。

下图为光敏色素调节相关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活性调节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cab基因发生突变,则可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

(2)需要氨基酸作为原料的过程是图中序号____________。

该过程的开始和终止分别与mRNA上的____________有关。

(3)由图可知,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产生在___________中,叶绿体的发育受___________中的遗传物质控制。

35.(每空1分,共11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8页(共10页)

(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

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______链。

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_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

(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

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这种植株由于

,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

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______。

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

36.(每空1分,共11分)如图所示,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继而引起神经递质(Ach)的释放,而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患者的自身抗体与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Ca2+传递,导致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信号传递障碍。

请据图回答: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为 。

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以的形式沿轴突进行传导,当兴奋传至A点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

(2)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导致

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

当Ach与肌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3)图中甲细胞是 ,①过程还需要 细胞参与,③过程除了生成乙细胞外,还能生成 细胞。

(4)兰伯特一伊顿综合征常常由某肿瘤引起,由此可以推知神经一肌肉接头中的

和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④过程产生的物质可与其结合导致 过程受阻(信号转化形式)。

进而造成兴奋传递障碍,由此可知此病属于 病。

37.(前5空,每空1分;后2空,每空2分。

共9分)下图表示棉花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

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

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舒中高二期末生物第9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