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2741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隆镇第一小学.docx

老隆镇第一小学

老隆镇第一小学

龙川县第一中学,前称龙川县立中学〔简称“川中”〕,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学。

龙川县第一中学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于龙川老隆镇东风路,是川中的老校区,2004年秋迁往位于东江河畔的新城区水贝村新校区,开设高中部,老校区开始重新招收初中生(2000年停招初中)。

学校简介

简介

龙川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简称“川中”“龙川一中”,是广东省最早备案的公立中学之一,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九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们当中,有当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萧殷,有成就卓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钟振如,有五夺世界摔跤冠军的优秀运发动钟秀娥,有第18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曾满军,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曾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错落有致,各种教学资源、设施齐全先进,管理标准有序,具有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花园式的特点。

现有教学班74个,学生4089人,教职工323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6人,一级教师130人,研究生学历16人。

2002年以来,先后有2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6人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先后有65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获奖交流或刊物发表,160多位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学科“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有1800多人次获得奖励,承担有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规划项目《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制式教师培训初探》,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与实验的研究》等5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理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川中精神,坚持以“川中精神、感恩教育、体育见长”为特色,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实施过程教育、细节教育和感恩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成为“河源教育的一块名片”“东江上游的教育明珠”。

2002年以来,先后有吴运声、徐南生、涂仕奎、邹宇琦、邓逸川、全铭、陈科等18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8500多名学生考入其他本科院校,历年高考升学率均在96%以上,重点本科人数、本科入围人数、本科入围率连续居河源市各重点中学之首。

2009年高考,全校总分600分以上86人,重点本科165人,本科入围1072人,本科入围率56.8%,其中全市理科总分前10名2人,潘心瑜同学以651分摘取了河源市文科状元桂冠,各学科平均分〔政治、历史除外〕居河源市各中学第一名;2010年高考,重点本科183人,本科入围992人,本科入围率66.5%,较去年增长9.7%,其中全市理科总分前10名有4人,全市文科总分前10名有7人,各学科平均分〔文科数学除外〕居河源市各中学第一名。

2003年4月,广东省委常委、原中共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同志来校调研,把学校九十年积淀形成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良好风气誉为“川中精神”,号召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学习,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学校卓越的办学成绩得到了教育界同行以及社会各届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北京大学招生办分别给学校发来贺信,盛赞学校在培养人才、为高校输送优秀学子方面的突出奉献。

2004年9月以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第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第十届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刘玉浦,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朱明国,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副省长谢强华等国家和省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均对学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10月)[1]

龙川县一中(15张)

学校荣誉

学创办时间:

创办于1913年,共获得以下荣誉 

1

广东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

2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

3

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4

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

5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6

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

7

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广东省卫生厅

8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9

广东省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学生暑期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10

全国教育科学德育实验基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1

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12

广东省文明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13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

广东省教育厅

14

广东省文明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

15

广东省一级学校

广东省教育厅

16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

17

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

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教育厅

18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广东省教育厅

19

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

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公安厅

20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委员会、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

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广东省教育厅

22

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中共广东省委

23

广东省“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书香校园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

24

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做出突出奉献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委员会

25

华南农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华南农业大学

26

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书法教育先进学校

广东省青少年书法大赛组委会

27

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广东省教育厅

28

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师资建设》教师发展学校

广东省教育厅

29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广东省教育厅

30

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

广东省体育局[2]

学校历史

龙川一中,前称龙川县立中学〔简称“川中”〕,创办于1913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学。

1913年9月,在废科举、举办新学的浪潮中,“龙川县立中学”正式成立。

由督学局长张贞一〔化如〕任校长,以县府所在地佗城西门山旧考棚、守府署和城隍庙为校舍,按照新学制开设课程,学制四年,并于1914年呈报省政府教育司立案,是广东省最早立案的中学之一。

开办不久,县城土豪劣绅与县知事周德鳌勾结,以所谓“消灭神权,男女同校,有伤风化”等罪名向省署龙济光控告,逼走张化如校长。

1915年10月,又以学校占用城隍庙有辱神灵为借口,煽动神棍流氓到学校滋事,殴打师生,致使学校被迫停课。

全校师生持续抗争一年之久,终于迫使龙川县公署惩罚了暴徒,学校随即复课,并由张镇江先生继任校长。

1925年1月,龙川县立师范学校和龙川县第一高等小学并入本校,设高中师范科并附设高小部和女子小学。

1926年,当时龙川县长陈逸川,吸食鸦片,鱼肉百姓,侵吞校款,县人恨之入骨。

一中师生自编自演《烟长末日》话剧,揭露陈的罪行,陈恼羞成怒,翌日即派军警逮捕了校长张镇江及师生多人,通缉教务长黄麟书等人,并查封了学校。

后来师生派出代表联合留省学生邓鸿芹、黄振汉、张道隆等多人到广州国民教育厅请愿。

经过艰苦斗争,陈逸川被撤职,被捕师生获释,学校复课。

1929年9月,学校更名为“龙川县立第一中学”〔仍称“川中”〕,张道隆先生接任校长。

1930年10月,高中师范科停止招生,开始招收高中普通班,学制改为三三制。

这样,龙川一中便成为东江上游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完全中学。

邻近各县,甚至江西省的寻邬,定南等县也有许多学子慕名前来,在校生达五百多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一中学生出于爱国义愤,曾罢课三星期,并组织宣传队到县内各圩镇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还募捐了银元二千八百余元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五州”反帝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我校师生曾举行罢课,组织宣传队下乡宣传,组织仇货检查队,检查东江来入船只;在佗城、老隆、鹤市等重要圩镇的搜查销毁日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地下党组织在老隆开设了青年书店,举办自我教育训练班,一中学生纷纷组织读书会,学习马列主义著作,积极抗入抗日宣传活动,由校长张克明担任主编出版《龙川日报》,对广阔青年影响很大,一批进步学生和部分毕业离校的校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并于1941年建立一中特别党支部,由学生会常务干事刘波〔斐成〕任书记。

在党员校友的领导下,学生会发动和组织进步师生出版《川中学生》,开展抗日文艺活动,揭露抨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分裂,破坏抗战的行径。

1939年日本侵占广州,敌机轰炸佗城大江桥和老隆师范,为免遭敌机轰炸,全校师生由佗城迁到车田借可能小学校址上课。

1940年9月和次年6月,高中部、初中部先后迁回佗城原址上课。

并于1941年在城北老学堂背增建四座校舍,将全校九百多师生集中城北校舍上课。

不少由广州等地疏散来龙川的学子均在一中就读。

1942年“粤北事件”后,党组织生活暂停,是年2月学生会常务干事刘波和校友张克明、叶观渭,遭到国民党县党部逮捕。

入狱后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经过一中师生及社会人士的营救,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宣布无罪释放他们。

一中进步学生一直进行着“反内战、要民主”的斗争。

大批在学或毕业学生积极参加游击队,为人民解放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1949年5月,龙川解放。

8月,龙川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一中,由余进文担任校长。

恢复一中党支部,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学校面貌迅速改变,许多学生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为建设和稳固新生政权作出了奉献。

1953年,为了集中办好高中,县委把金中、车另两校的高中学生并入一中,并于6月13日将高中部从佗城迁到老隆,暂以水贝洋楼为校舍,同时择定老隆赤岭背为校址,兴建两座教学楼。

1954年1月,新校落成,高中部全部学生从水贝迁到赤岭背上课,初中部仍留在佗城。

1956年,在佗城的初中部改为佗城中学,一中新设初中部,当年招收初一级二个班共90人,成为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学。

1959年陈选才老师赴北京参加了“群英会”。

1960年,当时广东省委副书记区梦觉来校视察时,高度赞扬了我校的办学成就。

1963年学校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典,演出了大型话剧《霓红灯下的哨兵》。

当年高考成绩名列全省第六名,被惠阳地区列为重点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严重破坏,许多老师受迫害,校舍,仪器设备毁坏殆尽。

改学制为二二制。

同时开设上板桥劳动分校。

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拨乱反正,迅速恢复了教学秩序,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学校组织了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并取得好成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贯彻全会精神,把学校中心工作转到教学上来,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983年恢复三三制。

学校大力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办了“川流文字社”、“川中书画社”,成绩斐然,连年被中南五省学生文联评为优秀社团,社多社员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

1985年、1986年两年,升大学人数突破100大关。

1985年7月学校被评为省、地、县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9月,王屏山副省长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985年11月学校举行了72周年校庆。

此后,学校发展更快,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教学质量有了更大提高。

1990年高考,叶志海同学以866分的成绩夺取了河源市理科高考状元,名列广东省理科第六名。

1991年卢钟鹤副省长来校视察,充分肯定了我校所取得的成绩。

1993年11月学校举行了建校80周年校庆,得到了众多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捐资兴建了校友楼和校门。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走“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之路,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近十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340人次获国家级奖,344人获省级奖,有17人考上北大、清华。

2002年9月完全别离了初中。

2002年高考,省线入围人数1097人,高考升学率达94.8%。

有五位同学被北大录取,近十年有82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级〔94篇〕、省级〔86篇〕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校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众多荣誉称号。

2003年魏初城老师被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3年4月30日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同志到我校调研时,高度总结概括出了“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发奋图强、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龙川一中的精神。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具有战略眼光的现任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于2003年2月作出决定,在县城的新城开发区水贝乌坭塘划出一块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土地兴建一中新校区,此项工程于2004年8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嶅山巍巍,东江悠悠。

如今,大江南北,川中桃李竞吐芬芳,五洲四海,川中学子各领风骚。

他们当中有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钟振如,有获得世界摔跤锦标赛四连冠的优秀运发动钟秀娥……广阔川中学子爱国爱民爱校,大力支持母校建设,为母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奉献。

我们坚信,历经岁月洗礼、源远芳香的川中必将迎来更加光芒灿烂的明天。

办学成就

200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走“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之路,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近十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340人次获国家级奖,344人获省级奖,有17人考上北大、清华。

2002年9月完全别离了初中。

2002年高考,省线入围人数1097人,高考升学率达94.8%。

有五位同学被北大录取,近十年有82位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级〔94篇〕、省级〔86篇〕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校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众多荣誉称号。

2003年魏初城老师被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3年4月30日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同志到该校调研时,高度总结概括出了“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发奋图强、精益求精、力争上游”的龙川一中的精神。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具有战略眼光的现任龙川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于2003年2月作出决定,在县城的新城开发区水贝乌坭塘划出一块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土地兴建一中新校区。

嶅山巍巍,东江悠悠。

大江南北,川中桃李竞吐芬芳,五洲四海,川中学子各领风骚。

他们当中有广东省省人大副主任钟阳胜等一批现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有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制造的专家张振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容柏生,有首批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钟振如,有获得世界摔跤锦标赛四连冠的优秀运发动钟秀娥……广阔川中学子爱国爱民爱校,大力支持该校建设,为改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奉献。

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概况

2004年8月,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更好地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经县委县政府研

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究同意,在龙川一中老校区成立了初中部,机构建制为副科级,下设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和团委会等部门。

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各项设施基本上保持原貌,各功能场室根据初中教学的实际需要作了新的规划和适当的调整。

初中部规模

学校现有初中七、八、九3个年级,38个教学班,学生2931人。

学校现有行政领导17人:

主任1人〔由龙川一中副校长兼任〕,副主任3人;部主任1人、副主任4人,政教处主任1人、副主任2人,教务处主任1人、副主任3人,总务处主任1人、副主任3人,团委书记1人,副书记1人。

初中部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161人,教师149人,职工12人。

在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92人,占教师总数61.7%;拥有大专学历56人〔其中还有8位教师正在参加本科学历深造。

〕,占教师总数37.6%;拥有中专学历1人,占教师总数0.7%。

另外,拥有高级职称28人,占教师总数18.8%;拥有中级职称102人,占教师总数68.5%;拥有初级职称19人,占教师总数12.8%。

所得成绩

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历届校友的悉心关心与鼎力支持下,刚刚起步的初中部以龙川一中精神为鼓舞,秉承“守纪、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工作目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集体荣誉:

学校及各部门先后被评为龙川县实验电教工作先进单位、龙川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共青团河源市红旗团委、河源市绿色学校、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优秀组织等等,分别获得国家级荣誉1项、市级荣誉12项、县级荣誉34项,并向高中部输送了761位各类优秀学生。

<二>教师荣誉:

教师分别荣获国家级荣誉项,分别获国家级荣誉65项、省级荣誉28项、市级荣誉58项、县级荣誉97项。

<三>学生荣誉:

学生分别荣获国家级荣誉143项、省级荣誉6项、市级荣誉129项、县级荣266项。

高中概况

高中部设施

龙川一中新校区经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建筑面积

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部

80150平方米,建筑群包括教学楼〔四幢,13500平方米〕、办公综合楼〔4000平方米〕、实验综合楼〔二幢,8000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

〔750平方米〕、艺术馆〔4500平方米〕、体育馆〔含游泳池服务建筑,5400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3500平方米〕、学生宿舍〔7幢,20000平方米〕、食堂〔二幢4间,4000平方米〕、教师宿舍〔6000平方米〕等。

教学规模

学校有教学班78个,学生4103人,教职工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90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3人。

学校占地面积1956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5889平方米,绿化面积92278平方米。

学校校园整体设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分开,行政、教学和生活用房充足,各种教学资源、设施齐全先进,具有现代化、信息化、花园式的特点。

学校校徽

龙川一中的校徽

龙川一中简称川中,本标志以这一元素为造型主体。

“川”字在设计上形似燃烧着的火苗,配以活泼热情、积极向上的黄色、橙色、红色,寓意学生在校园中快乐成长,培养出勤奋好学、力争上游的品质。

稳重内敛的深灰色椭圆形,隐喻无私奉献的师长,为培育下一带无怨无悔的高尚品格,彰显出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历史使命。

整个标志似一个火炬,寓意学校代代薪火相传,燃放热情,延伸出简洁、人性、活力的形象。

川中校歌

巍巍螯山滔滔东江

先秦古邑百越雄邦

千百年文化传统

哺育代代人才成长

时代在召唤我们积极锻炼

刻苦学习实现理想

振兴我中华重任挑肩上

团结友爱发奋图强

巍巍螯山滔滔东江

先秦古邑百越雄邦

千百年文化传统

哺育代代人才成长

啊......

接过我们先辈的火炬高歌猛进

奔向光芒灿烂的前方

灿烂的前方

川中精神

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发奋图强、力争上游

现任领导

一、学校领导:

党支部书记、校长:

杨日华

副校长:

廖其焕

副校长:

刁宜强

副校长:

钟永忠

副校长:

钟慧娟〔女〕

校长助理:

魏初城

校长助理:

钟学明

二、各处室干部:

办公室主任:

钟志群

办公室副主任:

邓小芳〔女〕

办公室副主任:

刘均侦

办公室副主任:

黄世其

科研处主任:

邹思群

科研处副主任:

唐孟强

科研处副主任:

刘云亮

科研处副主任:

黄洪章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

杨英〔女〕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

温洪波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

帅先锋

学生工作处副主任:

刘佛连

体育卫生保卫处主任:

黄国园

体育卫生保卫处副主任:

袁新华

体育卫生保卫处副主任:

黄美波

总务处主任:

曾德伟

总务处副主任:

李辉良

总务处副主任:

赖思辉

教务处主任:

刘志强

教务处副主任:

吴文杰

教务处副主任:

吴志荣

教务处副主任:

唐海

人事秘书室主任:

谢梅生

团委书记:

杨梅芬[5]

校长简介

杨日华,男,1962年11月出生,汉族,龙川县田心镇人,中共党员,现任政协龙川县委员会副主席,县教育局党组成员,龙川县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1985年7月毕业于惠阳师专化学系,同年被分配到龙川一中任教至今,历任年级长、教务处主任、副校长、校长、校党支部书记、县教育局党组成员等职,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专家、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

曾被授予“南粤教坛新秀〔首批特等奖〕”“广东省优秀青年”“广东省中学体育工作优秀校长”“河源市优秀教师”“河源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龙川县优秀教师”“龙川县先进教育工作者”“龙川县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先后三次获得全国化学竞赛“园丁奖”、全国化学竞赛河源市优秀辅导教师。

承担有《创新写作教学与实验的研究》《中学化学研究性课题教学的研究》《网络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研究》《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复制式教师培训初探》等5项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先后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或发表,3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任校长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求实创新,主体发展”的教学理念,以“感恩教育、川中精神、体育见长”为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生向往,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

同时,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推行“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战略,力促教师专业发展,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突出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实施重在过程、重在细节、重在感恩的教育,追求成人、成才、成功三结合的“三重三结合”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