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
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28.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充放电过程中,正极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LixC6-xe-=6C+xLi+
B.钴酸锂(LiCoO2)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3
C.放电时正极发生LiCoO2转化为Li1-xCoO2的反应
D.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
29.25℃,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值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pH=5.5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由图可知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10-4.75
C.pH=3.5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1LW点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2c(H+)+c(CH3COOH)=c(CH3COO-)+2c(OH-)+2c(Cl-)
30.常温度下,将Cl2缓慢通人水中至饱和,然后再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所示的溶液中
B.b点所示的溶液中
C.c点所示的溶液中
D.d点所示的溶液中
Ⅱ卷:
共50分,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1、(8分)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
向10mL0.01mol•L―1的H2C2O4溶液滴加0.01mol•L―1KOH溶液V(mL),回答下列问题。
(1)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当V=10mL时,溶液中HC2O4―、C2O42―、H2C2O4、H+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当V=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K+)=2c(C2O42―)+c(HC2O4―);
当V=b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K+)=c(C2O42―)+c(HC2O4―)+c(H2C2O4);则
ab(填“<”,“=”或“>”)。
(4)当V=20mL时,再滴入NaOH溶液,则溶液中n(K+)/n(C2O42-)的值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32、(8分)I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下甲装置对原电池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盐桥为含有饱和KCl溶液的琼脂)
(1)在甲图装置中,当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时,盐桥中的离子移动方向为:
K+移向_____烧杯,(填“A”或“B”),
(2)锌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提出设想:
如果将实验中的盐桥换为导线(铜制),电流表是否也发生偏转呢?
带着疑问,该小组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同样发生偏转。
回答下列问题:
(3)对于实验中产生电流的原因,该小组进了深入探讨,后经老师提醒注意到使用的是铜导线,烧杯A实际为原电池,B成了用电器。
对于图乙烧杯A实际是原电池的问题上,该小组成员发生了很大分歧:
①一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ZnSO4溶液水解显酸性,此时原电池实际是由Zn、Cu做电极,H2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而构成的原电池。
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溶液酸性较弱,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的作用,使得Zn、Cu之间形成原电池。
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第(3)问中②观点正确,则可以利用此原理设计电池为在偏远海岛工作的灯塔供电。
其具体装置为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最终铝变成氢氧化铝。
请写出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2分)氢氟酸(HF)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F
H++F-。
25℃下,向20mL0.2mol•L-1的氢氟酸中滴加0.2mol•L-1的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电离度(
)和电离平衡常数(K)一样,可以用来衡量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氟酸的稀溶液中,通过改变以下条件能使氢氟酸的电离度[
(HF)]增大的是_______,可使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增大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向溶液中滴入2滴浓盐酸c.加入少量NaF固体d.加水稀释
(2)在此温度下,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为:
__,
电离度
为____%。
(3)下列有关图中各点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在A处溶液中:
c(F—)+c(HF)=0.2mol•L-1
b.在B处溶液中:
c(H+)+c(HF)=c(OH—)
c.在B处溶液中:
c(Na+)>c(F—)>c(H+)>c(OH—)
d.在A和B处溶液中都符合:
=Ka(HF)
(4)已知该温度下Ksp(CaF2)=1.5×10-10。
取B点时的溶液10mL与90mL1×10-4mol·L-1CaCl2溶液混合,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34.(10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
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B、D均能与pH=3的A溶液反应,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均能恰好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
②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E是;
(2)用水稀释0.1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填写序号)
a.
b.
c.c(H+)·c(OH-)d.n(OH-)
(3)p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镁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镁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b.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c.参加反应的镁粉物质的量A=E
d.E溶液里有镁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和C混合后溶液,升高
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右图中
_________曲线(填写序号)。
(5)室温下,向0.01mol·L-1C溶液中滴加0.01mol·L-1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
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离子
Na+
Mg2+
Ca2+
Cl-
HCO3-
浓度(mol/L)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注:
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已知:
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
Ksp[Ca(OH)2]=4.84×10-6;Ksp[Mg(OH)2]=5.61×10-12。
(1)沉淀物X的化学式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
(2)滤液N中存在的阳离子除Na+外还有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3)若使2处pH为11,则需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若使Y为纯净物,则2处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大值为g.(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调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
DDBBA;BDBBC;DBAAD;CDBCC;BDCAB;CBCAB
31、(8分)
(1)H2C2O4+OH―=HC2O4―+H2O (2分)
(2)c(HC2O4―)>c(H+)>c(C2O42―)>c(H2C2O4) (2分)
(3)③a>b (2分)
(4)变小(2分);
32、(8分)
33.(12分)
(1)ad(2分);a(2分)
(2)5×10-4(2分);5(2分)
(3)bd(2分)
(4)混合后c(F-)=10-2mol/L,c(Ca2+)=9×10-5mol/L
Q=9×10-9>Ksp有沉淀产生。
34.(10分,每小题2分)
(1)NaOH;CH3COOH;
(2)a(3)c(4)④
(5)c(Na+)>c(SO42-)>c(NH4+)>c(OH-)=c(H+)
35、(12分)
(1)CaCO3;HCO3+Ca2++OH-=CaCO3↓+H2O
(2)Ca2+;0.01mol
(3)4.0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