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519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9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帝花苑 多层土建 监理细则.docx

金帝花苑多层土建监理细则

A.0.4

金帝花苑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土建工程)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执业印章)

日期: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为多层住宅楼,1#-4#楼的1-2楼层为商铺。

1#建筑面积约4792㎡;15#建筑面积约4484.5㎡。

2#建筑面积约4432㎡;3#、4#建筑面积约8164㎡;

9#、16#建筑面积约8164㎡;10#建筑面积约4792㎡;

11#建筑面积约4204㎡;12#建筑面积约4211㎡;

13#建筑面积约2861㎡;14#建筑面积约4088㎡;

建筑层数:

1#-4#地上5层+闷顶,建筑高度20.85米。

9#-16#地上6层+闷顶,建筑高度22.3米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房屋结构八度抗震设防,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耐火极限:

墙、柱:

2.5小时;梁:

1.5小时;楼梯、板:

1.0小时。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一、质量控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9.《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14)

10.该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图纸及说明;

11.该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二、质量控制工作内容

1.审查该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检查混凝土工程的轴线与标高;

3.检查模板、钢筋制作安装质量,参加隐蔽工程验收;

4.检查商品混凝土及其浇捣质量;

5.检查现浇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6.参加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及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

三、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

4.1技术准备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

1.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

2.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

3.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4.核查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求施工单位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经审查批准。

5.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是否按程序审批,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

6.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本工程建筑体形比较复杂,建筑平面布置变化较多,在建筑物周边及体育场内应多设坐标控制网点,对施工单位的引测进行复核,同时检查用于测量放线的仪器是否年检有效。

4.2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4.3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

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4.3.1模板

模板及其支架,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选择的模板应进行检查。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大部分为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采用的木模板,监理人员应根据下列要求对模板材料进行检查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的效果。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1#-4#筏板面标高-0.2米,筏板厚450mm,9#-16#筏板面标高-0.77米,筏板厚450mm,所有地梁、筏板外围采用木楞胶合模板。

主体采用木楞胶合模板,钢管主楞,钢管支撑;现取120、100、90厚度现浇板混凝土板、200*400梁(截面8000mm²以下按此方案)、200*500、200*450、200*600、200*550梁(截面125000mm²以下按此方案),400*500、400*400柱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验算。

配件支架有木支架和钢支架。

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支架应能承受芯浇注混凝土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菏载。

3.其他

本工程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严禁使用费机油作隔离剂。

泵送混凝土对模板的要求与常规作业不同,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采取增强模板支撑,对销螺栓必须加密、截面加大,应适当减小围懔间距或增大围懔截面等措施,防止模板变形。

4.3.2钢筋

1.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钢筋进场时,监理人员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作为质量的证明材料,所列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检查进场复试报告:

进场复试报告是有资质的试验室对监理见证人员见证取样的钢筋检验的结果,此结果是作为判断材料能否在工程中使用的依据。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钢筋,方可用于本工程。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各种钢筋的进场检查数量作出统一规定。

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有规定的,应按标准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检查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对连续进场的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3.进场的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按炉罐号、批次及直径分批验收,分别堆放整齐,严防混料,并应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防止混用。

4.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检查其外观质量。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建筑结构设计按7度二级抗震设防的工程,检查现场复试报告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6.在钢筋分项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按其检验结果进行技术处理。

7.钢筋的种类、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当需钢筋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关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2)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钢筋需代换时,应符合第1条规定,不宜以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对重要受力结构,不宜用I级钢筋代换变形钢筋。

3)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时应重新进行验算;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

4.3.3混凝土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供应前,监理人员应协同业主代表、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营业执照、生产和供应能力,试验室的资质等进行检查,并对生产用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各项内容均符合要求后方同意其生产供应混凝土于本工程。

在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时,应查看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若设计有要求时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没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试配确定。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泵送混凝土还应考虑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等因素,必须符合GB50204的规定。

1.水泥:

配制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才准使用。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拌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粗、细骨料: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

4.外加剂:

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

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5.拌合用水: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4.3.4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及流程如下

1.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表:

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表表1

编号

材料名称

技术要求

检查内容

质量控制方法

报送资料

1

钢材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品种、级别、规格、形状、代用变更通知、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出厂证明书(合格证)

3.《钢筋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检验报告》

4.《钢筋成分化验报告》

2

水泥

GB50204-2002

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水泥出厂合格证》

3.《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3

砂石

JGJ52-92

JGJ53-92

砂:

产地、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抽取试样方法

审查检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砂检验报告》

3.《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

4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

GB50119

GB50204-2002

品种、产地等

审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材料报验单》

2.出厂证明书(合格证)

3.《进场复验报告》

5

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供应商、配合比(水灰比外加剂)和易性、坍落度、初凝至终凝时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指标,混凝土试块取样等

1.审查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2.检查试块留置情况

1.《材料、设备报验单》

2.《混凝土施工申报表》

3.《碎石或卵石检验报告》

6

电焊条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JGJ27-86

品种、规格

审查合格证

1.《材料、设备报验单》

2.《合格证》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验收监理工作流程见图2。

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见图3。

 

 

图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验收监理工作流程

 

 

图3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4.3.5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施工临时设施安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手中。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其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该工程不涉及)。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内容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逐一控制。

5.1模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1.1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主体现浇混凝土框架的特点,编写柱、墙、梁与楼板的支模方案,既要有柱、墙、梁的支模设计图,又要有确保支模质量的技术措施。

为了保证清水砼的效果,监理重点控制模板制作、安装、拆除等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模板制安的质量不得漏浆,尤其在梁柱交接、梁与梁、梁与板的连接处,要求作模板,确保交接的平整顺直、光洁,不得咬肉等。

模板安装应按编制的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1.检查控制模板安装偏差

1)检查木工翻样应考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厚度尺寸,留出装饰厚度。

2)模板轴线放线后,督促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

3)模板安装的根部及顶部应设标高标记,并设限位措施,确保标高尺寸准确。

4)支模时应拉水平通线,设竖向垂直控制线,确保横平竖直、位置准确。

5)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在底部弹出通线定出位置并兜方找中,校正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

柱箍间距按柱截面大小及高度决定,一般控制在500~1000cm,根据柱距选用剪刀撑、水平撑及四面斜撑撑牢,保证柱模板位置准确。

6)梁模板上口应设临时撑头,侧模下口应贴紧底模或墙面,斜撑与上口钉牢,保持上口呈直线;深梁应根据梁的高度及核算的荷载及侧压力适当加设横档。

7)梁柱节点连接处一般下料尺寸略微短,采用边模包底模,拼缝应严密,支撑牢靠,发生错位及时纠正。

8)模板厚度应一致,搁栅面应平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9)墙模板的穿墙螺栓直径、间距和垫块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控制模板变形

1)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混凝土前应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2)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以防模板变形。

3)采用钢管卡具组装模板时,发现有钢管卡具滑扣的应立即调换。

4)超过3m高度的大型模板的侧模应留门子卡;模板应留清扫口。

5)浇筑混凝土高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浇筑时应均匀、对称下料,避免局部侧压力过大造成胀模。

6)控制模板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对起拱高度的检查可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3.控制支架稳定

1)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2)支架的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并有足够有效的支承面积,使上部荷载通过立柱均匀传递到支承面上,支承在疏松土质上时,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有效支承面积。

必要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基础下沉。

3)立柱与立柱之间的带锥销横杆,应用锤子敲紧,防止立柱失稳,支撑完毕应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检查。

4)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在同一垂直线上。

4.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及模板清理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应按图纸逐个核对其质量、数量、位置,不得遗漏,并应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2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O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5.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3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主体工程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结施模板图进行,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确保建筑主体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

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表3所示。

5.1.2模板拆除的质量控制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表4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表4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在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有明确规定,拆模必须按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专门制定拆模方案并按照执行。

1)多层建筑施工,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的支架,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架,其间距不得大于3m。

2)高层或上层荷载较大的的建筑梁、板模板,完成一层结构,其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控制,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梁、楼板混凝土能承受上层全部荷载。

3)拆除模板时不应乱敲硬撬,不要用力过猛,不要损伤混凝土,高处模板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注意保护定型模板及组合式钢模板不变形。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并及时清运,不应集中堆放在楼层上,不应对楼层形成集中何在损伤楼板。

将模板清理干净,板面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重复利用和保持文明现场。

5.1.3模板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柱、墙板轴线偏位

1)现象

拆除模板后,发现混凝土柱、墙板实际轴线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不符。

2)原因分析

①放线错误。

②柱、墙模板顶部及根部无限位措施,发现偏位不及时纠正。

③无纵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④模板刚度差,螺栓及支撑松动。

2.爆模

1)现象

浇筑混凝土时或拆模后,发现模板变形,出现向外凸或翘曲。

2)原因分析

①支架支撑在未夯实的基土上,或因基土积水下沉。

②模板厚度不够,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刚度差。

③墙模板的穿墙螺栓直径过小,间距过大。

振捣混凝土时螺栓变形或螺帽脱落。

④墙模板中的洞口内模对撑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挤偏位。

⑤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不能承受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向压力。

⑥混凝土一次浇捣高度过高,下料过快,下料集中,振捣时间过长。

3.标高偏差

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图纸设计标高不符。

2)原因分析

①木工翻样没考虑装饰装修层厚度。

②竖向楼板根部没找平。

③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④结构层无标高控制点。

4.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