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24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docx

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学案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专项训练(三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黄骅期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

Br2+H2OHBr+HBrO,当加入少量AgNO3溶液后,溶液的颜色变浅

B.对2HI(g)H2(g)+I2(g),缩小容器的容积可使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

C.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对于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措施

【试题解析】:

选B 溴水中存在平衡:

Br2+H2OHBr+HBrO,加入少量AgNO3溶液,HBr与AgNO3反应生成AgBr沉淀,c(HBr)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A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2HI(g)H2(g)+I2(g)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c(I2)增大,导致平衡体系的颜色变深,由于平衡不移动,故B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反应CO(g)+NO2(g)CO2(g)+NO(g)的ΔH<0,升高温度,为了减弱温度的改变,平衡逆向移动,C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NH3,D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2019·榆林质检)反应N2(g)+3H2(g)2NH3(g) ΔH<0,若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断开N—H键的数目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试题解析】:

选B 合成氨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体系的温度始终不变,故不能根据温度恒定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反应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不断变化,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达到平衡时,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故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断开N—H键的数目相等时,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达到平衡时,c(N2)、c(H2)、c(NH3)均保持不变,当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2CO2(g)+S(l) ΔH<0。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molSO2和nmolCO发生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2amol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SO2)=0.1amol·L-1·min-1

B.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部分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SO2的转化率均增大

【试题解析】:

选B 反应前5minv(CO2)==0.2amol·L-1·min-1,所以v(SO2)=v(CO2)=0.1amol·L-1·min-1,故前2min的平均速率大于0.1amol·L-1·min-1,A不正确;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可逆反应,因此当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S是液体,改变纯液体的质量,平衡不移动,C不正确;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D不正确。

4.(2020·信阳一中期末)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已知:

①C4H10(g)+O2(g)===C4H8(g)+H2O(g)

ΔH1=-119kJ·mol-1

②H2(g)+O2(g)===H2O(g) ΔH2=-242kJ·mol-1

丁烷(C4H10)脱氢制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4H10(g)C4H8(g)+H2(g) ΔH3。

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该反应中丁烯产率的是(  )

A.增大压强,升高温度  B.升高温度,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试题解析】:

选B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

C4H10(g)C4H8(g)+H2(g),得ΔH3=ΔH1-ΔH2=(-119kJ·mol-1)-(-242kJ·mol-1)=+123kJ·mol-1。

提高该反应中丁烯的产率,应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吸热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5.纳米钴(Co)常用于CO加氢反应的催化剂:

CO(g)+3H2(g)CH4(g)+H2O(g) Δ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催化剂的性能,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

B.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

C.温度越低,越有利于CO催化加氢

D.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H2O(g)能加快正反应速率

【试题解析】:

选B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转化率,A项错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条件的改变,CO的浓度还是增大的,B项正确;工业生产的温度应考虑催化剂的活性温度,C项错误;从平衡体系中分离出水蒸气,反应速率减慢,D项错误。

6.(2019·北京海淀区考试)将5mL0.005mol·L-1FeCl3溶液和5mL0.015mol·L-1KSCN溶液混合,达到平衡后溶液呈红色。

再将混合液等分为5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

滴加4滴水,振荡

实验②:

滴加4滴饱和FeCl3溶液,振荡

实验③:

滴加4滴1mol·L-1KCl溶液,振荡

实验④:

滴加4滴1mol·L-1KSCN溶液,振荡

实验⑤:

滴加4滴6mol·L-1NaOH溶液,振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为了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正向移动

B.对比实验①和③,为了证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逆向移动

C.对比实验①和④,为了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正向移动

D.对比实验①和⑤,为了证明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逆向移动

【试题解析】:

选B 该可逆反应为Fe3++3SCN-Fe(SCN)3,Fe3+、SCN-的浓度对平衡有影响,而Cl-、K+的浓度对平衡无影响。

实验①为对照实验,对比实验①和②,②相当于在①的基础上增大Fe3+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对比实验①和③,滴加水和滴加KCl溶液效果等同,平衡不发生移动,B项错误;对比实验①和④,④相当于在①的基础上增大SCN-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项正确;对比实验①和⑤,⑤相当于在①的基础上减小Fe3+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D项正确。

7.反应mA(g)+nB(g)pC(g)+qD(g)经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nmol·L-1,C的浓度增加了2n/3mol·L-1,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A的转化率不变,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g)+6B(g)3C(g)+5D(g)

B.3A(g)+B(g)2C(g)+2D(g)

C.3A(g)+B(g)2C(g)+D(g)

D.A(g)+3B(g)3C(g)+3D(g)

【试题解析】:

选B A的浓度减少了nmol·L-1,C的浓度增加了2n/3mol·L-1,则m∶p=3∶2,平均反应速率vC=2vB,故v(B)∶v(C)=n∶p=1∶2,故m∶n∶p=3∶1∶2,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故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即m+n=p+q,3+1=2+q,q=2,所以m∶n∶p∶q=3∶1∶2∶2。

8.(2019·安徽师大附中月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g)+3Y(g)2Z(g) ΔH<0。

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平衡状态,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

选项

改变条件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A

升高温度

X的转化率变小

B

增大压强

X的浓度变小

C

充入一定量Y

Y的转化率增大

D

使用适当催化剂

X的体积分数变小

【试题解析】:

选A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变小,A正确;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消耗反应物X,增大压强的实质是增大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移动只是减弱了改变的程度,故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X的浓度仍比原平衡大,B错误;充入一定量Y,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但Y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D错误。

9.(2020·新泰段考)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2H2S(g)2H2(g)+S2(g) ΔH>0,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ΔH也随之改变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的分解率也增大

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

D.若体系保持恒容,充入一定量H2后达到新平衡,H2的浓度将减小

【试题解析】:

选B 加入催化剂,反应途径将发生改变,活化能改变,但ΔH不变,A错误。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2S的分解率增大,B正确。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C错误。

保持恒容,充入一定量H2,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达到新平衡时,c(H2)仍比原平衡大,D错误。

10.(2019·湖南六校联考)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平衡:

Cl2+H2OHCl+HClO,若改变某一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加入的物质

浓度变化

平衡移动方向

应用

A

氯化钠

c(Cl-)增大

左移

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

B

浓盐酸

c(H+)和c(Cl-)增大

右移

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C

碳酸钙

c(H+)减小

右移

制高浓度的HClO溶液

D

氢氧化钙

c(H+)减小

右移

制漂白粉

【试题解析】:

选B 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中c(Cl-)增大,Cl2+H2OHCl+HClO的平衡逆向移动,能抑制氯气溶解,因此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A正确。

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加入浓盐酸,c(H+)和c(Cl-)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

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加入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2H+===Ca2++CO2↑+H2O,c(H+)减小,Cl2+H2OHCl+HClO的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制得浓度较高的次氯酸溶液,C正确。

氢氧化钙能与盐酸、次氯酸发生中和反应,使Cl2+H2OHCl+HClO的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得到氯化钙、次氯酸钙,从而制得漂白粉,D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一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2(g)2NO(g)+O2(g),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O2的生成速率等于NO的生成速率

B.NO2和O2的浓度之比等于2∶1

C.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v(NO)∶v(O2)=2∶1

【试题解析】:

选AC A项,NO2的生成速率是逆反应速率,NO的生成速率是正反应速率,且二者的化学计量数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