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2139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docx

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

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要求及方法

一、教师明确预习目标

二、教师提出预习方法和要求

常规自主预习

1、认识作者及其代表作

方法:

借助工具书。

要求: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作者和他的代表作。

2、读一读,写一写课后词语。

方法:

借助字典及其它工具书,注音、书写、释义。

要求:

会读、会写、理解词义。

点出、画出未解决的音、义。

3、读准读通课文

方法:

在认准字音的基础上自由大声读。

要求:

读准语句--读通大意--读出感情。

4、概括课文内容,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方法:

在读的基础上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要求:

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列出预习提纲(布置预习练习)

1、查漏补缺

方法:

根据目标完善自己的常规预习。

要求:

预习会的不预习,没预习的完善。

2、自我检测

方法:

在对课文有一定把握上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小练习。

要求:

独立、认真完成,圈画出难题。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要求及方法

一、了解课文相关信息(3分钟)

方法:

借助工具书

要求:

用简洁的语言解题、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二、疑难反馈,预习练习为主。

(10分钟)

方法:

互改互批--整理难题--小黑板出示

要求:

互相质疑、互相解答,互相评价。

三、朗读展示(10分钟)

1、小组内读

方法:

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朗读比赛

方法:

派代表朗读。

要求:

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评出朗读能手。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方法:

问题探究--互相质疑--互相解答

要求:

把握重点语句,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

五、展示交流,以学定教(依情况而定)

方法:

小黑板答题。

要求:

能通过重点语句,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优化“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内容摘要:

从“课前预习”的定义出发,指出这种学习方法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提出的。

然后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前预习的指导原则,具体操作的方式、注意事项和学习效果等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优化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课前预习、优化、方法、能力

◆“课前预习”的定义及理念: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学习内容,看看自己在无老师课堂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课前预习这一方法地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

◆目前对“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关于课前预习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的对“课前预习”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应该好好考虑一下怎样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崇尚科学,为课堂教学服务。

问题之一:

预习目标定位不准

许多老师和学生把预习的主要目标定为知识方面的准备,认为预习就是了解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知道难易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做的弊端是破坏了悬念,讲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缺乏新鲜感,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易使学生厌学。

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问题之二:

学生的预习方法单一,教师指导不到位

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和学生的预习方式大多是自读教材,而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思考,顺着教材人云亦云,使预习的过程成为浏览教材的过程,成为被书本灌输的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课堂教学缺乏激情。

这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预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二十余年,认为“课前预习”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非常重要。

现结合自己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对“课前预习”的指导原则、具体操作、效果分析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课前预习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

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

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

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课前预习的具体操作

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教师对预习的指导十分重要。

如果教师不加以科学的指导,学生的预习行为就会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无效果可言。

所以,为适应素质教育,适应课改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潜心思考、实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

无指导的预习,不仅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只能增加学生重复劳动的时间,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明确预习的目标,掌握预习技巧,自然能够减轻因盲目加大学习量、延长学习时间带来的超重负担。

有指导的预习,是学生在可控范围内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在能量,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意识支配下,主动自由地学习,便能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课前预习的方式

1、读书式预习

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读书任务则务必要做到:

对(字音读正确)、通(语句读顺畅,不加字,不漏字)。

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

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一篇课文学完了,有的孩子读起书来仍然是结结巴巴,错误一大堆。

“读”的功夫如此,又怎能让“书义自现”呢?

因此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2、工具式预习

工具式预习是以字典、词典为工具的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的预习,这一类预习常用于生字、新词的掌握。

如预习生字,我曾给学生设计出查字典的表格如下:

生字音序音节偏旁除去偏旁有几画字意组词在“字意”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选择根据这个生字在课文中所组成的词语中的意思填写,这就遵循了语文学习中借助语言环境学习字、词、句的原则。

在“组词”这一栏中,我要求学生组两个词,一个是书上的新词,一个是课外的常用的词。

解释词语的预习,词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解释,这样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地抄袭词语解释。

一开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规定必须解释哪些词语,然后再逐步过渡到让学生按其所需,自己决定。

这不仅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也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质疑式预习

质疑式预习中的“疑”可以从人教版教材中的“预习”、“思考·练习”、“阅读提示”和苏教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中寻找。

这些学习栏目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和重、难点,教师先教给学生找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掌握预习方法,并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质疑要少而精,集中目标,突出最重要问题来提问。

4、归类式预习

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

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

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5、合作式预习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著,学生们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开放式预习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

如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

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的注意事项

1、学生要做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灵活合埋、科学有效地使用过程中,做预习笔记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评注、做记号、写感悟等活动,有助于将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养成边读边思边记的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2、教师阶段性指导必不可少。

课前预习从教材本身出发,可划分为每课时预习,每课预习,每单元预习,每册书预习。

从学生年级段出发,可划分为低年级预习,中年级预习,高年级预习。

针对不同年级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重在“读”,不需布置书面预习作业。

如看看图文并茂的课文,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等,渗透学生课前看书、读书的意识。

中年级,教师重在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操练。

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将前一阶段的课前预习感悟内化,形成学习技能和习惯,用其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

3、教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光口头布置的作业,而不实施检查,这样的作业等于没布置,学生们十有八九都不会自觉完成。

因此,课外完成的预习作业,教师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则必不可少。

课前预习可分为书面预习和口头预习两种类型。

书面预习作业,教师一定要收上来查看,但不需做细致批改,可盖朵小红花或写个“好”字。

到了高年级,可让学生互查。

口头预习作业,如读书,一靠家长监督签字,二是课堂教学中检查、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

三、课前预习的效果分析

1、通过几年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显著的。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在听课时,注意力就会比较容易集中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上,做到听课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就教师而言,教师在设计、检查预习作业的过程中,既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能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又有利学生大脑开发和潜能挖掘,使教学过程呈现立体性。

因此,可以这么说,课前预习也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2、课前预习为小学高年级向初中阶段的学习架起一座“引桥”。

从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普遍认为在小学阶段指导课前预习(尤其是高年级)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适应初中的学习,尽快步入“主桥”的正轨中来。

3、课前预习设计的层次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做到既设计出适合每位学生的课前预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练习,让学生机械做题;既让学生留有学习发展的空间,而又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挖掘出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力?

这些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

”课前预习不正是学生用来“捕鱼”和“渔”吗?

当然,教学相长也,教师传授的“渔”也正是在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作为教师的我,仍将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地运用达到最优化,教学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第4期

3、《让学生学会预习》刘凤英

抓实语文预习指导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广西桂平市实验中学黄先超邮政编码:

537200

摘要:

语文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改变过去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过去长期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主要从抓实语文预习环节指导的角度来总结实践中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语文预习;自主学习

当前的语文教学备受批判,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尚未完全更新,教师的业务素养尚有待加强。

新课改虽推行好几年,但传统中的教学陋习依然尚存,正如钱梦龙所说:

“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

”正因为教师没有摆脱陈旧教育观念束缚,以致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

研究资料显示:

在确立自学目标方面,只有11.96%的高中生明确老师指定作业的依据,88.04%的高中生作业是盲目的,不了解作业的智力价值;在制订自学计划方面,有作息表的只占21.2%,有可行性周计划的只占17·39%;在独立选择学习材料方面,经常阅读好杂志的只占19.02%,乐于研读教材的只占27.72%;在预习方面,常进行课前预习的只占22.28%,阅读时重在理解、试图回答书中问题的只占31.52%;在学习方法方面,上课时经常做笔记的为13.7%,从不做笔记的为17.4%,经常做简短总结性摘要的占25.O%,有意识改善自己记忆方法的占18.6%,常利用图书馆藏书的占41.85%。

可见,我国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构还没有很好形成,长期存在着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根据高中新课标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里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其语文学习潜能,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学习的独立性、合作性、创造性。

语文教学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为我们老师的任何努力,只有化作学生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才能生效。

因此,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此,我主要从抓实语文预习环节指导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高考认识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阶段。

其作用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做必要的准备。

古人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学生做必要的预习,可以说好的预习等于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如果学生没有预习相关的课文就教学,那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内容,思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习依赖教师的讲解,自主解读课文能力差,不知如何去学习语文,以为学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造成了语文学习低效的结果,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预习环节的意义。

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

“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讲之处理会一遍。

”这里“先将讲之处理会一遍”是指语文预习环节,“教弟子”即指做好学生预习指导工作。

叶圣陶也说过:

“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

”在语文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课前的预习环节更显得十分重要。

二、语文预习必须有时间保证

高中生面临学科多,学业重,高考压力大。

如果每科都要预习,肯定会出现时间不够,预习效果难以保证的矛盾。

另外,单靠挤占课外时间去预习也不现实。

那么,语文学科的预习时间如何保证呢?

首先,有必要在正式的语文学科的课时安排中挪出一定比例的时间来预习语文。

目前,较多学校的语文学科每周安排5—6个课时,我想教师可根据授课的需要灵活调整一下教学方式,可以每周安排1—2个课时或者更多些课时作语文自主预习课。

通常一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安排两周约12个课时的授课时间,至于2—4个课时或者更多些课时的预习课是集中进行还是分散进行可根据具体班级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等情况灵活而定。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已经是很紧了,如果又花掉2—4节课时或者更多些课时作预习课怎么完成得了教学任务?

这只说明了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的偏正内涵。

试想我们坚持多年的重讲授、轻预习的教学方式又取得了多少成效呢?

如果能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角度来看,少讲几个课时,多培养学生独立研读探究的能力有何不值呢?

其次,指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预习语文。

语文教学要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我们很有必要切实做好学生课余预习语文与课后探究语文的指导。

学生花一定的课余时间来学好语文也是应该的。

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有假期时间、周末时间、课前课后和自习课时间。

对于全册性的预习建议学生利用好假期时间或周末时间,对于单元性的预习建议学生利用好周末时间或自习课时间,对于单篇性的预习建议学生利用好课前课后或自习课时间。

三、语文预习指导要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叶圣陶说过:

“预习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

”具体地说就是阅读课文,翻查词典资料,初步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句、篇章结构、中心主旨、创作特色及阅读中困惑疑问等,以便为进一步理解、鉴赏课文打下基础。

反思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能算是有指导性的预习只有在上公开课或研究课时做得较好些,平时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预习方法指导并不到位,学生的预习目标不够明确,课前预习随意性大,预习效果差,课堂上只能默默听老师讲解,做做笔记,让老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读书变成了老师教书,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过程全被忽略了。

所以,只有学生在课前预习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平时要抓好课前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叶圣陶说过:

“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鉴于此,我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谈谈高中语文预习指导的具体操作。

首先,我提前对《故都的秋》进行充分的备课,认真研究了这课的难点、重点及所教学班级学生情况。

其次,精心设计预习目标、预习要求。

下面是我的预习指导方案:

预习目标:

1、养学生独立收集相关课文资料的能力。

2、涵咏文辞,体味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3、理解本文情景一体与以小见大的写法。

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情景一体与以小见大的写法。

预习指导:

一、学生课前独立收集相关课文资料:

作者及时代背景材料。

二、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3篇以上。

三、布置预习问题:

1.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2.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

3.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哪个方面?

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来写两者的?

4.赏文题:

读完全文,仔细品味文题,你发现题目有什么含意?

5.赏秋情:

文章写了哪些秋景?

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赏秋语:

请选择自已最喜欢的文段仔细诵读品味,谈谈自己的印象。

7.赏主题: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抒发对故都之秋的赞颂之情吗?

8.赏写法:

请大家归纳一下这篇文章的写法。

9.预习中,你还遇到其他难题吗?

请写在下面,在课堂上提出。

以上的预习指导设计中,我主要侧重于培养高中生独立收集相关课文资料的能力和提问的能力——这是做学问的基本能力。

学生提问题,就是思维的开始。

在课前学习中,只有促使学生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在与文本不断地对话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前预习发挥最大的效能。

因此,通过合理指导、培养,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促使学生“善于质疑”,是抓好课前预习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问题是课堂探究的核心,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兴趣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

“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营造民主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问,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活动。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突破口。

也只有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到体现,潜能才得到开发,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真正被定在促进者、引导者的位置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得到真正落实。

正如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说:

“就课堂教学来说,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再有,要照顾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切忌千篇一律。

只有遵循了“正视差异,灵活调控”的原则,课前预习才会发挥更大功效。

可采取分层指导:

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发挥他们的优势,作更深入探究;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

通常,我提前一周将自己的预习指导方案交给学生讨论商量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按要求去完成预习任务,如果不可行就根据学生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它再去预习。

这样,师生共同去确定预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其当家作主的权力,使预习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尽可能地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力图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用教”这一教育理念。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教学艺术论》李如密主编1995年9月第1版。

[3]陈宪峰: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

[4]《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主编1996年12月第1版。

[5]《自主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程红兵《中学语文》2004年第一期

[6]《语文课程标解读》教育部2002年5月

《初中语文学生自主预习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

南京弘光中学庄妍

内容提要:

本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以及“三全五优化”教学研究的指导下,把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与学生学情以及自身特点相结合,重点研究初中语文学生自主预习实践的有效策略。

研究从2009年至2010年,其中2009.10课题获准立项。

研究中充分运用了实验调查法了解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对于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通过大量课例的观察,运用行动研究法从不同课例(新授课、复习课、作文课)、不同文体(小说、文言文、议论文、诗歌)、不同载体(学案、批注、作品、检测),分析了学生的各种自主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通过课例实施与推广,提出了初中语文常规新授课不同文体以及复习的自主预习的标准,形成不同载体的预习形式,提炼出初中语文预习的系统设计、有效实施和分析到位的策略。

在运用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可操作性和积极性,并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特点和需要,减少课堂隐形浪费。

与此同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一、课题的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