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197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07鲁人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3.5逍遥游第二课时教案07鲁人版必修5

 逐段赏析,掌握主旨

第一段赏析

1.      庄子笔下的鱼和鹏,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的特点?

当大鹏起飞,又会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感受?

为什么庄子要引用《齐谐》的描述?

明确:

体型巨大,气势宏伟,有神话色彩;让读者感受恢宏壮丽,进而望洋兴叹。

引用《齐谐》,补充丰富了自己的描述,使读者印象深刻,也显得“言之有据”(其实都是胡扯,呵呵)。

2.      大鹏鸟要升至九万里高空,并且要飞到天的最南端?

这个行为你能理解吗?

(假如你不能理解,那么恭喜你,蜩、学鸠、斥鴳三位同学,也是这么理解的。

明确:

大鹏鸟为什么要这么做?

肯定有它的道理。

为什么要升到九万里高空,因为需要爱的气流厚实博大,才可以运动。

而且在高空看到的景象一定令人向往。

3.      为什么忽然写道“野马尘埃”“杯水芥舟”“千里聚粮”?

这是什么样的论证思维?

这叫类比思维,跳跃性强,忽断忽续,神妙之极。

小结:

第一段学习,你明白了大鹏鸟必须飞到九万里高空,才能展翅翱翔,直达天际。

你在这样恢宏壮丽的景象里,会明白一个道理——要做大事业,必须有大的气魄,厚实的基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是这个道理。

4.      鲲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试找出一些诗句。

 明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宿云鹏翼落,残月蚌中开。

宋之问《早发始兴江至虚氏村作》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皮日休《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苏轼: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及三千里,组练长趋十万夫。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鸟儿问答》)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第二段赏析

1、 这一段主旨句是那一句?

明确:

小知不及大知。

(不是“小年不及大年”,要注意。

2、“小年不及大年”,与“小知不及大知”是什么关系?

 明确:

是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还是类比论证。

小年不能理解大年,正如小知不能理解大知。

3、 作者又一次举出大鹏鸟的例子,有何作用?

证明:

小智不理解大智。

告诉我们:

做大事业,至大境界,要有特立独行的勇气,不需得到庸人的理解。

还告诉我们:

人要提升境界,以免成为井底之蛙,贻笑大方。

第三段赏析:

1、 第一层境界是什么人?

有何特点?

明确:

是自鸣得意、沾沾自喜的庸人,以外在功业来夸耀世人。

其问题是还不知道自己很无知很庸俗。

2、 第二层境界是什么人?

有何特点?

明确:

宋荣子。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准则方式,不再追求名利,但是他的问题是自以为很聪明,能分清内外荣辱(最高境界是不分!

),这不是最高境界。

3、 第三层境界是什么人?

有何特点?

明确:

列子能够不追求福,而且能乘风来去,他的问题是行动不自由,当然内心也不够高。

4、 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何特点?

明确:

最高境界三类人:

至人、神人、圣人。

(基本都已经不是人!

)上天入地,自由自在,无欲无求,无凭无待。

5、 你想不断修炼,层层提高,最后进入最了不起的最出神入化的最高境界吗?

明确:

估计没人想。

再问:

那么这样层层推进的说理,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明确:

永不自满,不断突破,不断提升。

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道路很多种,可以向孔子那样,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可以在专业上,最终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不论如何,我们要记住人类的梦想就是逍遥。

 

 五、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

奋发)志怪者也(志:

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

离开;以:

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

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

阻塞)

 之九万里(之:

到……去)之二虫(之:

这)

 众人匹之(匹:

相比)彼且奚适(奚:

哪里)

 是鸟也(是:

这)抟扶摇(抟:

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

安放;胶:

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

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

计划,打算)适百里(适:

往)

 以久特闻(特:

独)穷发之北(发:

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

何;待:

凭借)

 3.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

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4)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

(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词

 果然:

古义:

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

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

古义:

虽然这样;今义:

转折连词

 6.固定句式

 

(1)奚以……为?

(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

 

(2)其……?

其……?

(表示选择,译为“是……呢?

还是……呢?

”)

 7.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八、小结

屈原在有路的地方,发现没有路,自杀了;庄子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了路,他坐在树下冥思,守护一轮妩媚的月亮。

    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是独树一帜的。

孔子仁爱,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法家强国,兵家攻战,都是不离现实生活的,可以称为现实主义。

但庄子讲逍遥,讲齐物,却是远离人间烟火,并且行文洒脱,意象新奇,如天马行空,属于百家中的浪漫主义。

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教会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观照这个世界,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思维和创作。

 九、作业

 课外阅读庄子的作品,写一篇读书心得。

 

2019-2020年高中语文3.6.1《蜀道难》教案鲁人版必修5

【教学内容分析】

《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

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

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

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

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深入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情感培养目标:

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2、借助于“剥皮抽筋”法,探究本诗情感主旨。

3、本诗语言及艺术手法鉴赏,体会李白豪迈飘逸浪漫诗风的形成。

二、教学难点:

1、鉴赏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探究本课的情感主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4、多媒体影音。

【教学过程】

一、请您欣赏

PPT展示画面,引入本文教学(PPT展示)

二、写作年代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

“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

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活了八十多岁,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

研究者认为李白十六岁创作《蜀道难》东方网03年9月3日消息:

四川平武县学者曾维益经过十多年研究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成名作《蜀道难》的时间是在其20岁之前,而且该诗作于古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

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三、经典评论(PPT展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千古一诗人—-----杜荀鹤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四、走进新课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集体朗读,教师注意其读音及停顿。

2、释题:

“蜀道难”,古乐府旧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初年,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3、听读全诗注意读音(PPT展示,播放录音)

噫吁戏(yīxūxī)鱼凫(yúfú)猿猱(náo)

(mén)参(shēn)历井膺(yīng)巉(chán)岩

飞湍(tuān)喧豗(huī)砯(pīng)崖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崔嵬(cuīwéi)吮(shǔn)血咨嗟(zījiē)

五、讨论分析(学生听名家范读,再次朗读并思考)

1:

全诗三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摩剑阁险要,想杀人惨景——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

2:

奠定全诗抒情基调的诗句是什么?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一个感叹句,也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

它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含有丰富的咏叹意味。

它在诗中先后出现三次:

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之要。

诗人的思想、情感尽在“三叹”之中。

3: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高峻?

(PPT展示)

4:

诗作是如何表现蜀道的险?

①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

②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5:

诗歌对蜀道之要是如何表现的?

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要所守化为狼与豺

杀人如麻

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

(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

别人都说此段有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的意图,“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

这样理解可能有些道理,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但我以为如果诗人真有此意的话他绝对不会如此小气,所以我认为诗人的重点就是为了表现蜀道之难的。

六、能力提升

1: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

2:

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PPT展示)

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之要,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七、全诗总结(PPT展示)

八、知识补充(PPT展示)

2、关于唐诗: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陈子昂。

盛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

盛唐成就最高的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PPT展示)

九、课外欣赏(PPT展示)

寻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马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地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都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惟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这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