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1038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docx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1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九年级部分

九年级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复习要点(2-4课)

1.我国经济改革的作用、目标?

P15-17

作用:

⑴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⑵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⑶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与改革有关的词语: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安徽凤阳小岗村;(3)1978年。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8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比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区别P18含义地位作用

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

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

5.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P17-18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⑵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6.我国公民通过什么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即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P17

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金。

7.四个尊重的内容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P17

8.四个尊重的意义: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P179.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表现:

⑴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⑵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做到合理消费,科学理财P2010.理财的范围和意义P22

家庭理财常见的几种方式:

银行储蓄、债券、保险、股票。

意义:

⑴为社会作贡献⑵为家庭增加收入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11.中学生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P21-22

⑴消费选择时不要盲目攀比、赶时髦、片面追求高消费应;⑵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⑶消费要有计划(适度消费),即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要更加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⑷消费时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⑸我们中学生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观念

12.消费维权四类证据P22-23①发票②说明书③合格证④保修卡

1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有哪些?

(1)关心国家事务;

(2)参与国家管理;(3)依法行使监督权。

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7,基本政治制度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P29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94。

15.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6.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主要职权有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

P27-29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权有立法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

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18.人民当家作主的措施和形式P27-30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基层民主制度(包括农村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中国共产党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0.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P32-P33①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自己的看法;②直接向人大机关反映;

③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④向电视台、电台、报纸反映;

⑤参与政府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⑥政府网站、热线电话等。

21.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

公民监督权的主要内容P32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的权利。

监督权的两方面内容:

(1)批评、建议权

(2)申诉、控告、检举权

22.中学生应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P34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②依事实为依据,不能简单根据自己的好恶作出判断,要如实反映情况;

③不能污辱他人人格,更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式;

④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23.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P38-40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24.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P39-40

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和平和发展对世界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25.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国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形象:

负责任大国的形象P4026.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7.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P4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表现:

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起止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3)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是: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P43

28.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P44

(1)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地位:

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P43

(1)一个中心:

经济建设

(2)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30.改革的内容(目的实质)P43下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第二单元:

复习要点(5-7课)

1.概括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外开放。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P503.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504.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原因:

教材P49—52黑体字(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环境问题不容回避,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国资源相对紧张,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具体要求:

教材P54—56黑体字(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我国现阶段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状况(具体国情):

人口:

P49人口数量大,增长迅速。

环境:

P50土地荒漠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严重。

资源:

P52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发布不平衡。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6.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P54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P56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怎样做到可持续发展?

P56①我们要珍惜资源,善待环境,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持,当做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

②增加利用资源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9.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开展节约资源活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10.应对“节能减排”,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我们中学生应面对现实问题,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不断提高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节约每一度电、一滴水;对生活垃圾分类存放,以便回收利用,减少排放等等。

11.发展循环经济与我国实施什么发展战略有关系?

我国怎样才能发展好循环经济?

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系。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P61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人的素质提高要靠教育。

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走科教兴国之路。

1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原因)P64

科教兴国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我国科教和教育虽然取得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建设还有一定距离。

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优先发展科教和教育,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1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6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它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提升和改造着生产力的面貌和水平。

1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P63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

科学技术竞争已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占据了它,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

16.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P66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推进教育创新;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17.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P66

18.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

P66

19.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

P6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你打算怎样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

P69

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化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习中要要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等。

21.人才的重要性:

P69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在人才。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够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2.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

23.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2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75

①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一切法律法规产生存在和变更的基础;②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③在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④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25.依法治国的含义:

P73

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

 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

      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管理对象: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

目标: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等。

26.宪法是法治的标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P76

前提:

有法可依                                          中心:

有法必依

关键:

执法必严                                          保障:

违法必究

28.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

29.以德治国的内容:

P80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大力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

核   心:

为人民服务。

原   则:

集体主义。

重   点:

诚实守信。

加   强:

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建   设: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使之成为:

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目   的: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30.为什么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关系)P78

(1)法律的遵守需要道德的有力支持。

道德水平的提高,会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更加遵守法律。

公民道德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2)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障。

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必然会使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更加规范。

(3)总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31.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P8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2.公民思想道德状况的重要性:

P81公民思想道德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

33.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

P81-82小字

(1)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要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培养守法意识,依法规范自己行为。

(2)我们应该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8—10课)

1.我们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义务?

P86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2.我国56个民族分布特点及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P87

①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聚居区,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

②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可联系9课民族文化内容)3.各民族之间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条件③生产方式的差异

4.我国各民族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原因(过程)P89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民族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原因的迁徙与移民,使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走向相互融合。

5.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6.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我国制定一系列民族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P9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基本依据: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直接依据: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8.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要求及内容P92

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最基本要求。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9.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途径P93

要实现民族平等,需要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心里感情,充分尊重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语言等。

10.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②反对民族主义分裂行为。

1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12.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或意义。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P86;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P94,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P94;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促进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1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P95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的事务权利的精神;②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既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又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15.我国政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及前提各是什么P97

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前提(基础):

一个中国16.祖国统一的意义:

①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17.我国近几年反对“台独”举措有哪些(或者做了哪些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大事)

制定“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两岸春节包机;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亲民党领导来大陆访问等。

18.民族文化的特点、内容、作用?

P102-104

民族文化的特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民族文化的内容: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而且愈益勃发的力量源泉P104。

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是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思想纽带。

P105

19.什么是文化认同?

P109

文化认同就是对本民族生活习惯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延续,是对本民族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本民族未来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20.文化多元化的作用?

P107

文化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

(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在开阔我们眼界的同时,容易使我们迷失在光怪陆离的文化幻影中,削弱对民族文化的兴趣,逐步失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21.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外来文化的态度)P108

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

22.面对外来文化入侵,我们该怎么办?

P109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认同民族文化,不断丰富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不能妄自菲薄。

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创作出居于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重铸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23.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什么关系?

P1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4.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P113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

民族精神产生于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本质。

民族文化只有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2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P114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的成长壮大,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

2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是什么?

P117

核心:

爱国主义。

重要内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7.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各是什么?

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观点。

P118

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发以来):

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说明: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28.新时代条件下,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新的精神品质的表现)在新时代,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自主、平等、竞争、效率的观念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的人文精神得到普遍推崇,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不懈奋斗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9.弘扬民族精神的做法和表现?

P121①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第四单元实现共同理想(11课)

一、构建和谐社会

1.我国为什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P125

①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

②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十分复杂,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

③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观念,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和谐。

2.和谐社会内容P125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创造我们身边的和谐氛围做起。

4.怎样创建和谐班集体?

P128

创建和谐班集体,需要我们每个同学共同努力。

①我们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班委会。

②我们可以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处理班级事物。

③关爱生活困难的同学,形成一个温暖的集体。

④我们可以通过平等竞争,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什么小康?

P129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②我们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我们追求的小康是什么小康,具体内容。

P130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7.我们应怎样建设小康?

P130P131P135

①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兼顾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P131。

③必须仅仅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全民协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少年如何做?

①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培养自己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③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准备。

三、实现民族复兴

9.“两个一百年目标”即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全国人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