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976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复习提纲

第1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朝经济的繁荣

(1)隋文帝发展生产的措施: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隋文帝改革的结果:

国家出现安定统一局面,(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3)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人口明显大幅度增长,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

从605年开始。

(3)运河组成: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4)开通条件;

1隋文帝20多年的统治基础,有能力开通

2隋朝国家统一,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充分利用了天然河道和古运河

(5)历史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7)消极后果:

当时征发劳役过度,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第2课“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贞观之治”

(1)皇帝:

李世民(唐太宗)

(2)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注意”戒奢从简”.

3、下令合并州县.

4、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3)“贞观之治”局面的产生

1、表现:

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形成: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3、女皇武则天

(1)概况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治国措施

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如姚崇)

3、结果:

武则天的统治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

(1)改革措施

1、唐玄宗(李隆基)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

2、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3、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

(2)盛世经济的繁荣

唐玄宗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

4农业方面

1.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2.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大量栽种早稻,一年两熟耕作制已经出现.

3.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4.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

5.制成曲辕犁;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2)手工业方面

1.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

1.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4)“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3.唐朝的衰亡

(1)唐玄宗后期的统治:

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庞爱杨贵妃,不理政事。

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

(2)“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混乱,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安史之乱”。

唐朝从“安史之乱”后,日趋衰落。

(3)唐末农民大起义:

公元9世纪后期,王仙芝,黄巢领导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被瓦解。

907年,农民起义军叛徒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与创立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作用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3.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1、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关键层次来认识.

2、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2)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

1.武则天时,开始殿试.

2.武则天时,设武举.

(3)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国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概况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造业水平也很高.

(2)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定都逻些.

3.唐与吐蕃的关系

(1)文成公主入吐蕃

人物;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意义: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2)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8世纪初,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2.回纥的勃兴

(1)回纥的概况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生活在色楞格河流域,长期过着游牧生活.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2)唐与回纥的关系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3.“车书本一家”

(1)靺鞨族概况

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着靺鞨族。

(2)唐朝与靺鞨族的关系

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粟未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

有“海东盛国”之称。

4.苍海洱海的南诏

1南诏的统一;

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即六个部落)。

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首领;云南王(唐玄宗赐封)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国人为”唐人”.

唐朝吸引外国人的原因;

①比较开明的外交政策。

②对外交通比较方便。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1.遣唐使

(1)遣唐使的概况

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遣唐使的目的

吸取唐朝文化,通过互赠礼品达到贸易往来的目的.

(3)遣唐使的影响

日本仿照唐朝的制度进行政治改革.文化上,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

1.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2.鉴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

3.鉴真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唐与新罗的关系

①隋唐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与中国来往频繁.

②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③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选拔官吏.

④新罗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⑤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4.玄奘西游

①背景: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②贡献: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玄奘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1.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①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②建筑特点:

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也很美观。

③历史地位: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定都长安

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隋朝时期,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隋唐时期医学的发展

(1)孙思邈与《千金方》

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他以毕生血写成《千金方》。

(2)《千金方》的内容及评价

内容:

书中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多个药方。

评价:

这部书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4.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1.李白

诗歌特点: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代表作品: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2.杜甫

①生活时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人们称他为“诗圣”。

②诗歌特点:

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评议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③代表作品:

“三吏”“三别”。

“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安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白居易

①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②诗歌特点: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③代表作品《秦中吟》《新乐府》。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1,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1,概况:

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

2,颜真卿及其书法特点:

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3,柳公权及其书法特点:

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

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代表作有《玄密塔碑》等。

柳公权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2)绘画

1:

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

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等。

①阎立本及其作品: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他的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曲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

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②吴道子及其作品:

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人们称赞说:

“吴带当风”。

被后世称为“画圣”。

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国》。

③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莫高窟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其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1)地理位置:

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

(2)内容:

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也极为珍贵。

(3)地位: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④盛大欢腾的乐舞

(1),成因及特点: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2),乐舞的黄金时代。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等。

《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时流行的《霓裳羽衣舞》,被诗人白居易赞为: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胡旋舞〉〉:

此舞是西域传来的,舞者的身体转得像旋风一样快。

唐朝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

她善剑器舞。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契丹的兴起

唐末,不少中原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地区,促进了契丹地区经济的发展。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辽宗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从此,与中国政权的冲突加据。

2、北宋的建立

①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

那时候,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总称五代十国。

②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③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

3辽,宋的和战---澶渊之盟

(1)背景: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澶渊之盟:

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3)影响: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但送岁币,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4.西夏和宋的和战

(1)西夏的兴起:

11世纪前期,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崛起。

党项族首都无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2)西夏和宋的关系

西夏和宋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西夏和宋议和的意义: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西夏设太学,汉译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但送岁币,给北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5.金和南宋的对峙

(1)金国的建立: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拉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他就是金太祖。

(2)金灭辽,北宋与南宋的建立

①金灭辽,北宋:

金走向强盛时,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

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靖康之变)。

②南宋的建立:

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6、金与南宋的关系

(1)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搞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

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2)对岳飞的评价;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当时社会的发展,是一位抗金英雄。

(2)宋金议和(绍兴议和)

岳飞班师以后,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金迁都: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天北京)。

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政府的扶植

④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为发展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良好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3)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形容水稻产量多,实质上表现了经济的发展)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4)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树。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发展。

蜀地(今四川省)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2)棉织业:

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宋代制瓷业的发展

①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的制瓷业重心。

③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以别致的美感著称。

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

①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②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

③宋朝的海船已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方向。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开封,临安

概况;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那是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后改为临安)

(2)繁荣的海外贸易

表现: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影响:

南宋的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3)原因;

①南方农业的发展与南方手工业的发展为其鉴定了基础

②自南宋开始,我国商业的空前繁荣,为南方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③南宋时,宋朝的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的收入,促进商业的繁荣

(3)纸币的出现

①出现的原因:

宋朝时,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超过前代,但原来市场流行的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不方便,纸币的出现时商业发展的需要。

③交子的出现: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交子的发展: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会子)。

⑤纸币出现的作用: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4)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服饰的变化

(1)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不得缀饰珠玉,对各种官员的服饰都要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2)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3)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身的短衣。

(4)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

(5)特点:

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

①宋代女子大多穿轻而薄的衫和裙,所谓“薄罗衫子薄罗裙”。

②农家妇女,多穿轻裙。

2.饮食的变化

(1)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差异

①北方以面食为主,受少数民族影响,北宋的肉类中以羊肉为多。

②南方以稻米为主。

南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

南方人吃鱼多。

(2)南北方饮食习俗的共同点

①南北方那时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②宋代饮茶风气盛行,当时流行“斗茶”习俗和“献茶”习俗。

3.住宅的变化

(1)宋代农村百姓住房的特点:

农村百姓的住房较简陋,多为低矮的茅屋,稍富裕的人家,以茅屋和瓦房结合,构成一组住宅。

(2)城市平民的住宅特点:

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稍讲究的,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院内种花草。

(3)贵族官僚宅第的特点:

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以穿廊相连,两侧与耳房和偏院。

4.交通工具的变化

(1)宋朝的主要交通工具:

牛车,驴车,轿

(2)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使用交通工具方面的差异:

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宋代的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5.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

原因: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瓦子: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业商业的场所,叫“瓦子”

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瓦子的出现时经济繁荣的表现,它的存在,增添城市的生气。

(3)节庆习俗

①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②旦:

宋朝时的元旦既是今日的春节,很多习俗保持至今。

元旦前几天,人们就洒扫庭户,准备过节。

除夕夜,百姓要祭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