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60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docx

第三章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

第3章新闻采访的实施与运作

新闻采访的第一阶段,只是处于采访活动的准备阶段,或称为意志行为的决定阶段。

采访活动的第二、第三阶段才称得上是采访活动的实质阶段,或意志行为的执行阶段。

本章要点:

采访关系及方法分析、掌握提问技能、主持调查座谈、强化视听功能、强调当场笔录。

第1节访问关系及方法分析:

1、访问的关系分析:

访问是记者面对面地同采访对象打交道;从访问的双方来看,记者与采访对象都处于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中;访问是有目的的交谈;访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

分析1:

“面对面”的交流

从传播学理论上看,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

记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采访活动主体的能动作用,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取最佳的采访效果;“面对面”对记者素质也是一次严格的检验,如果记者的基本功不过硬,很快就会露出“马脚”,从而导致访问的失败。

分析2:

“特定”的人际关系

从社会群体理论上看,记者和采访对象构成了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松散型群体关系。

一方:

要情况,要信息;一方:

有情况,有信息;一方:

是主导,是来“取得”材料‘一方:

是谈话的主角,是来“提供”材料。

一方面:

可能会形成互感互动关系;一方面:

可能形成不平衡关系。

访问的成果如何,与这两种关系处理得怎么样有很大的关系。

分析3:

“有目的”的谈话记者所需要的新闻素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与被访问者的交谈获取的,访问中的“取”与“予”的矛盾,主要就是通过交谈来解决的。

但采访决非闲聊,而是从职业的需要出发,从采访对象那里收集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它区别于其他谈话,这也是记者考虑访问方式和访问技巧的基本点。

分析4:

“有限时间”的进行

根据新闻题材、篇幅的不同,访问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访问不能是马拉松式的。

一般情况下,记者应该在能够获取充足材料的前提下,尽量缩短访问时间。

理想时间:

30-60分钟。

2、访问的方法分析:

1、角色类同

角色类同:

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访问中表现出交往的心态定位和行为定位。

它的核心是记者身份的“浮动性”。

记者在访问中的基本身份是记者,但记者的身份又将随着采访对象角色的不同而“浮动”,表现出与采访对象角色的类同。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角色位置上与他人进行信息沟通。

做到角色类同,可以使记者与采访对象形成思想趋同和情感共鸣,促进访问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分析:

社会学用“人们在群众中所‘扮演’角色和担当任务”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经常的交互关系。

记者出于职业的需要,要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在访问中,上至国家元首、专家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小商小贩,都有可能接触。

角色类同中最需要克服的是“惧上心理”和“轻下心理”。

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平等关系,没有上下之分。

2、话题投机

记者和访问对象共同关心和熟悉的话题,往往会引起谈话者心理上的“共鸣”,得到他们的接纳和认同。

记者与采访对象不仅要谈起来,而且最好能谈得热烈,能谈出记者需要的东西,能让双方都有所收获,这样才是一次成功的交流。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具备自己从事采访的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并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及其背景有尽可能多的了解。

3、掌握主动

记者在访问时要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要努力去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从传播学的意义来说,记者要善于控制谈话方向、内容、节奏;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部署,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完成采访任务。

[案例]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

她的采访技艺非常高超,会为采访对象布下陷阱,她的采访风格令人刮目相看:

情绪化、咄咄逼人地逼问、持续时间长。

法拉奇在采访当时的南越总理阮文绍时,她想获得他对外界评论他是“南越最腐败的人”的意见,当直接问他时,阮文绍矢口否认了这种传言。

法拉奇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

她先问:

“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

”阮文绍听后,动情地描述了小时候他家庭的艰难处境。

得到了上述问题的肯定答案后,法拉奇接着问:

“今天,您富裕之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存款和住房,对吗?

5:

人物采访

第2节掌握提问技能

[美]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说:

“大约99%的新闻都是记者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

”新闻记者必须重视问、研究问、熟练的掌握问的技巧,才能提出问题,问出结果,问出事物的本质来。

1、提问的作用:

采访离不开提问。

对于记者的提问,对方愿不愿意“打开话闸”,或者答不答、答多少、怎么答,直接取决于记者提问的水平。

采访的难度,主要就难在谈话的提问上。

提问是记者采访活动中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2、提问的特点:

1、问的对象:

人物

每一个被采访的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利益、立场、思想、感情、需要、动机、经历。

因此,记者问的问题,一定要切合受采访人物的“这一个”特性。

2、问的实质:

交流

所提问题,要有利于双方语言、情感的互动。

把问答变为交谈,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

只有在双方构成一种开放心理、理解效应、互补关系的氛围中,才能获取有价值而又深入的信息。

3、问的目的:

传播

从职业的需要出发,通过问题,从采访对象那里收集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紧紧抓住新闻要素,满足大众新闻欲。

3、提问的基本原则

记者访问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提问不知从何问起;提问大、空、泛,让对方无从着手,很难回答;机械地一问一答,双方难以形成交谈的气氛;当对方谈完一个问题后,记者提不出新的问题,经常冷场:

对方侃侃而谈却又偏离主题,记者不能引导谈话;任意打断对方谈话,破坏对方谈兴和访问气氛。

这里,就有一个提问的方式、方法和经验的问题。

一般而言,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

简洁:

提问之前,记者要将所提问题与大段的新闻背景材料分开处理,要善于将问题设计得简短、明确。

具体:

记者在提问时应该按照报道主题的需要,将一个大的、总问题进行分解,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地细细问清。

自然:

记者要把所提的问题设计成讨论式的,努力营造轻松自然的谈话氛围,对方就容易把这些问题谈得自然、亲切、深刻。

变化:

改变单一、单调的提问形式,或封闭性或开放性,努力在采访对象身上获取更多的信息。

4、提问的方式:

1、陈述引题:

记者在提问前,陈述一段相关的材料,再引出提问的方式。

所述材料:

人物或事件的背景材料、采访对象所说的话、采访对象所提出的观点、记者提问的原因等等。

目的:

为了让对方更清楚记者提问的理由;使采访对象有一个思考线索;限定对方回答问题的氛围和角度;提醒对方回忆记忆模糊的事情;或让对方证实记者掌握的材料的可信度。

2、直接提问: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兜圈子的提问方式。

[案例]05年9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提问(节选)问:

据美国大使馆称,美国政府已决定对中国的武器供应商新时代公司采取制裁,称该公司涉嫌向外国输出核技术,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问:

联大正在纽约开会,有近100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中国多次说过联合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织,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不派主席或总理出席?

问:

在西班牙发生了针对华商的惨剧,中国商人遭到抗议,货物被焚烧。

我们看到中国驻西使馆已提出抗议,中国政府也表示要保护中国在西公民,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是否将向中国公民发出警告采取预防措施?

问:

请问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亚欧会议期间,有没有作主旨演讲的计划?

问:

我想知道有关六方会谈的进展情况?

问:

如何评价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三次会议?

5、提问的类型

1、闭合式提问:

有明确指向的提问,问得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作直接的、有限的的回答。

例:

“你喜欢重庆吗?

”“起火爆炸是在什么时间?

”“那一年,你多大了?

你在干什么?

”“这个课题,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

长处:

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具体回答,获得有价值的材料;问题的焦点集中,双方的联系比较紧密,采访对象容易说心里话,也容易谈得比较深入。

不足:

提问有点直接,甚至有点尖锐,如掌握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如对问题选择不当,或者漏掉某些问题,都会影响对全面情况的了解。

2、开放式提问:

问题比较抽象、概括,问题的口子是敞开的,范围很大,对方回答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例:

这是您第一次来万州,请问一下,您对万州的印象如何?

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目前的经济形势,您如何评价?

长处:

问题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对方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材料,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记者提问比较容易,如果遇到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这类问题可以“投石问路”,也可以先救救急,赢得一些思考的时间。

不足:

问题一般化,采访对象容易泛泛而谈,或者感到问题太大,不知从哪里回答才好;问题的焦点不集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联系比较松散,对方不容易说心里话,采访也不容易深入。

3、应该指出:

每一次具体的访问中,往往是以闭合式问题为主,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交替使用。

[美]麦尔文·曼切尔:

“那些仅仅只能问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记者应该懂得这样做的后果。

对于某些提供情况的人士来说,开放性问题意味着记者的准备不充分或无能。

案例1:

《钱江晚报》一记者采访一名抗美援朝老军人,开口就提问:

“您能不能谈谈您当年抗美援朝的事?

”老军人一听就愣住了,因为他在朝鲜呆了8年,这“当年的事”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

他反问记者:

“你想听什么?

”随后,记者调整思路:

“您在哪一年朝的?

”“您当年在哪个部队?

哪个兵种?

”“您在战场上负过伤吗?

在哪一年?

怎么负的伤?

”这些具体问题提起,老军人立即对答如流,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案例2:

【美】斯诺采写《西行漫记》时对农民的提问:

——对红军怎么看法?

——他们买东西不付钱吗?

——为什么要跟红军?

——白军来了怎么办?

——(问一个老头)你有多少地?

——那块地值多少钱?

——打比方来说,你的地值多少钱?

——你得缴多少税和地租呢?

……

6、提问的方法:

1、正问法:

从正面提问,记者直截了当地说明采访的要求,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显得明快、直接,不拐弯抹角,访问对象也谈得干脆利索,使访问进行得顺利而迅速。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场合适宜用这种提问方法:

——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或是电视、广播的演播室采访。

双方的目的都非常明确,而且时间有限,采用正问法最有效。

——突发事件的现场采访,或者是采访对象十分忙碌的时候,如火灾、交通事故等。

这些场合比较繁忙,人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记者闲聊。

—一些政治家、公众人物等。

这些人比较健谈,有的人还懂得如何利用新闻界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记者最好收缩范围,直接提问,以控制局面。

——记者比较熟悉的人,或多次打交道的采访对象。

对这些人可以省却客套和寒暄,直入主题。

2、侧问法:

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漫谈的形式,迂回一下,绕绕圈子,然后再逐步把话头引到正题上来。

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和报道方式的限制。

侧问法往往是从一些一般性的、对方熟悉的事情问起,或者从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问起,这些问题对方是肯定可以回答的或感兴趣的。

为了兜圈子,记者有时还要明知故问。

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

——对于见了记者感到紧张、拘束的人,或者见了记者有顾虑、有意见而不愿意谈的人,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不知道怎样谈的人,都可以从侧面迂回,再抓住机会引上正题。

——记者不大摸得清采访对象的底,想“投石问路”,先试探试探,也可以使用此法。

3、诱问法:

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提问。

访问对象心里确有东西,或谦虚、或不愿谈、或不能说、或不知道谈些什么,采用诱问法。

这种提问既可以进一步引导访问对象明确谈话的范围和内容,又可以打开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

但诱问法的使用中应当注意“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的区别。

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

——采访先进人物,或某些特别人士。

——采访对象是生活、工作习以为常的平民百姓,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

——采访表述能力有限的访问对象。

[案例]《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曾采访过一位优秀护士朱桃英。

在病房办公室,年青的护士显得非常拘谨。

脸是涨红的,双手不知所措,说话结结巴巴:

“请不要采访我,我没有先进事迹,我没有……”樊云芳为消除对方紧张心理,就收起了已经打开的笔记本和钢笔,与她聊起天来:

“我们随便聊一聊,我家有个病人,已经躺了两个月。

听别人说,三分医治,七分护理。

我想了解一下该怎样护理病人?

”听到这个问话,朱桃英一下子就解除了紧张,变得健谈起来:

“噢,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护理方法。

”樊云芳又步步引导,终于采访到她要了解的内容。

4、设问法:

采用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让对方来回答的方法。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设身处地地替采访对象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为了启发对方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种事情、某个问题的真实想法。

设问可以促使访问对象向深层发展。

在记者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得还不深时,需要设计一些假设性问题,以便同有关的访对象开展讨论。

例:

“如果上天能够给你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你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什么?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你希望是多少年?

5、激将法:

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的发问,促使采访对象打开话匣。

适宜对象:

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自持清高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特点:

作者提出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点到最关痛痒之处,或通过反问,甚至是错问,以促使对方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由“要我谈”变“我要谈”。

记者要注意:

——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谈话的气氛是否和谐。

——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自然,合乎情理。

——如果对方听了感到别扭,那就会适得其反。

6、追问法:

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循着访问对象的思路去求根问底。

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对方谈出更详细、更具体、更有细节的事实时,可抓住某一问题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问个水落石出。

注意: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

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问得合情合理。

记者从追问的态度到语气都要同谈话的气氛保持协调一致,而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审问”。

案例:

2001年7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采访了江西一个医疗纠纷事件,主持人长江在访问该事件主治医生时就采用了追问法:

——退回到1998年,你知道利福平药物的副作用吗?

——你知道它最严重的后果可以导致死亡吗?

——利福平严重过敏导致死亡的几率是多少?

——你告诉患者家属用这种药物的严重性吗?

——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记者已没有必要附加更多的解释,观众对利福平药物的副作用及医生当时采取的措施已了然于心。

第3节主持调查座谈

【美】奥斯本曾提倡头脑风暴法:

人们在小组的集体中思考,互相启发,产生连锁反应,最后引出创造性的意见。

开调查座谈会是这种发挥集体创造性的具体运用。

1、开座谈会的作用:

1、可以迅速掌握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把一些当事人、知情人,以及有关专家集中在一起,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

记者可以避免单枪匹马地对许多部门逐个进行采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可以集思广益,弄清事实真相

有些复杂的问题,单靠个人访问还很难解释原委,但是当“知情人”聚在一起时,问题就会谈得更透彻些,对弄清事实的真相也大有裨益。

特别是了解面上的情况或者分析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时,运用这种方法比较可行。

3、可以全面认识事物,能够及时验证材料

记者可以广泛地听取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全面地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当场请教有关专家、学者,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从而迅速核实资料的准确性。

2、记者主持调查座谈会方法和技能:

1、事先出“安民告示”

记者要在采访前把座谈的内容、目的和要求告诉对方,以使对方早有准备,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

3、通常记者应选择两类人员参加:

⑴具有代表性和对某事物持不同意见的人员。

这些人员的观点、意见和谈话,能促使记者对某一事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兼听则明,确保记者思维的正确性。

⑵了解情况、热心支持报道的人员。

保证座谈会的活跃和充实。

4、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

每次座谈会以3-7人为宜,使座谈的议题谈得深、谈得透,记者也容易主持。

2、记者主持调查座谈会方法和技能:

1、不要轻易下结论:

调查座谈会上,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甚至发生争执,记者只能因势利导,千万不可轻易表态或作结论。

否则,既堵塞言路,破坏采访对象的积极思维和真实看法的表达,又妨害了自己对事物全方位的了解。

【美】记者制服了一个盛气凌人、不服从引导的采访对象,但采访本身却失败了。

2、做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记者要善于观察采访对象:

观点、语态、细微表情等等。

记者要及时捕捉采访对象:

话外之意、弦外之音、难言之隐。

如果记者捕捉到了,要将它们存储在记忆里,待座谈会一结束,再一一作个别、深入的采访,往往就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4节强化视听功能

强化视听功能,就是突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意义。

现场观察:

记者的大脑及五官同时运用、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在客观实际中进行检验的现场采访形式。

观察是用眼睛看,但看不一定就是观察。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

“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

[资料]英国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一书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一段关于看和观察的对话:

华生说:

“我相信我的眼睛不比你的眼睛差呀!

”福尔摩斯回答说:

“是这样的。

然而,你虽然在看,却并不是观察。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比如说,你经常看到由前厅往这个房间的那些台阶吧。

”华生说:

“是的,我经常看见。

”福尔摩斯又问:

“看见多少次?

”华生回答:

“大约几百次。

”福尔摩斯又问:

“那么有多少踏阶呢?

”华生说:

“多少踏阶?

我不知道。

”福尔摩斯却说:

“正是这样!

你没有观察,但你看见了,这就是我的论点。

现在我可以说有十七级,因为我既看见了又观察了。

观察是比看有着更深思维意蕴的人类认知活动。

观察,不仅要看,而且要“察”,要考察、思索、鉴别,要观其形而察其意,知其所以然。

记者要通过观察,了解到真实情况,在纷繁的客观事物中,以敏锐的新闻嗅觉,获得有价值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并且要向受众进行报道,这是由记者的职业和职责所决定的。

记者的观察是承担着责任的,并且往往是重大的责任。

当今国际新闻界已把现场观察作为采访活动的主要手段与形式加以强调。

[案例]“易应用研究所”值得研究本报讯(记者李利民)武昌都府堤一处不到10平方米的门面打出“周易应用研究所”的招牌。

6日中午,记者目睹了这里“研究人员”的工作情形:

为几名青年人“科学预测”吉凶祸福。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所”墙上,端端正正挂着一份铝合金镶框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周易应用研究、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开发”。

执照注明为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9000元,发照时间是1994年10月,有效期4年。

记者看到,一长须老者铺张白纸,为欲到广东谋职的某房地产公司职工蒋小姐预测前途。

“预测”的结果是,她不能与属蛇的人交往,否则会“折财”。

老者还建议她改姓名,因为她的名字“水”太多。

蒋小姐付出“咨询费”80元。

另一位工厂女业务员花30元算了八卦后还不满意,又花200元做了包括生老病死、婚姻家庭、未来运气等内容的“全息”预测。

记者随即采访发照单位,一位负责人特地去“研究所”察看,证实他们的所作所为确有与执照经营范围不相符之处。

他说,当初发照请示过上级,答复是:

周易应用研究属技术咨询服务,可以搞。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对这家研究所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制止,加强管理,对类似经营单位的审批也将加以限制。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原载1995年2月10日《长江日报》)

1、视觉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

比较其他感官,视觉是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感官。

客观现实中的信息,85%是由眼睛输入人的头脑的。

在采访活动中,视觉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

核实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促进表达,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加深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通俗解释,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分析1:

核实真伪(可信性)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者亲身看到、感受和体验的事实,写起来有“底气”,文章的可信度自然强。

例:

1993年6月读者向《新民晚报》反映一家火锅店在火锅里放有引人兴奋的物品,记者亲自品尝发现问题。

分析2:

促进表达(敏捷性)

例:

一心想写一写八路军的著名记者黄钢,手头材料很多,苦无思路,1939年春,他无意中观察到朱德总司令与一个小伙子篮球场上相让的细节,灵感大发,写成报告文学《我看见了八路军》,在延安《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

分析3:

加深理解(深刻性)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亲身感受主题。

例:

《重庆晨报》07年11月4日关注“重庆首个农民工日”分析4:

通俗解释(可读性)特别是科技、经济、军事方面的事件,涉及的专业性较多,要写出形象、逼真而又通俗的报道来,记者必须去现场观察。

例:

嫦娥1号反射场面;军事演习场面;三峡大坝“合龙”场面’行业工人“技术比武”场面。

分析5:

触景生情(可能性)

[资料]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魏巍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中对前线烈士的描写至今仍令人激动不已:

“烈士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这些场景都是记者亲临现场亲眼所见的。

魏巍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道:

“在现实生活中的深入感受,对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

你感受得深了,写出来,也就必然有那么一股子劲,人家读了,也就感受得深;你感受得浅,人家从你这儿感受到的,也就浅。

你根本没有感动呢,那就用不着说了。

2、视觉的具体运用

1、在知情人的引导下观察:

主动请教能够到场的专家、行家、负责人、当班人员、知情人、目击者。

在他们的指点、解释和引导下进行现场观察,保证对事物认识的准确性。

2、重点观察有特点、有个性的地方和细节

在俯瞰全面的基础上,抓住富有个性特征的事物,继而达到认识、反映事物的目的。

3、精心选择观察的地点和角度

掌握一定的能见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

尽量接近观察的目标,缩短视觉的空间距离,并且尽量与观察目标处于正面相对的位置,眼睛与之成直角状态。

例:

通讯《大陈岛在控诉》(节选)我们来到曾经是大陈岛最热闹的岙里。

仿佛瘟疫扫过这里,我们走进一条没有声音的奇怪而荒凉的街道。

几天以前,这里曾经是五六千人聚居、生活过的地方。

而现在,生活突然停止了!

仿佛有一把看不见的铁扫帚,一下子把生活突然扫走了。

寂静的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只有我们几个记者的皮鞋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重、单调、空洞的回响……另一家店铺门上同样写着“中华民国四十四年二月九日,本主人封”,门上还贴着户口牌,上面有店主和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的名字。

看来这是一个大家庭。

桌上放着七八个饭碗,碗里是吃了几口的地瓜丝,筷子上还留着几根地瓜丝。

好像他们一家正在吃饭,无情的刺刀便逼着他们走了。

我还看到墙上的白粉笔写的稚嫩的笔迹:

“我们家里出去,马上就回来”。

看来,这是店主人七个儿女中的一个孩子的笔迹,表达了他天真的愿望,看了令人心酸。

案例说明: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人民日报》老记者金凤一次无访问对象的采访。

1955年,金凤同志随第一批工兵扫雷部队登上长期被国民党军队盘踞的浙江大陈岛,全岛空无一人,一万多居民被蒋介石军队用武力强迫劫运到台湾,全岛惟一的活物就是一只拴在树下的山羊,找谁采访呢?

于是,金凤就靠一双眼睛进行采访。

金凤同志就是凭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