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0725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docx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

(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一、目要求、意图、教法。

1、设计意图。

贯彻新“课标”过程目标。

即重视“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简便计算”方法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双基”同时学习探索数学问题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索运算定律性质等建立一种探究模式

2、教学方法。

以题导向,在练中学习和探索。

组织学生通过“计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寻找规律。

3、双基要求。

使学生理解“乘法一些简计算便”规律。

能正确进行乘法一些简便计算,并能识别乘法题是否可用简便算。

4、体会学习数学乐趣。

5、、主板书设计。

(略)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板书中一题)。

⑴让学生计算完后,说出1题中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师用等号连结左右两边相等算式。

⑵师:

想想1题中左右两边算式,再看看2题中左右两边算式有何关系?

——生完成2题。

⑶师:

再想想看看上题相等算式特点,自编几组合符上面规律算式。

——生完成3题。

学生做后让其口述,师板书几组。

⑷师:

从上面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想自己要说话。

——让学生试说(可能不成功)——学生分小组讨论。

(可能还不成功)。

师:

“我们可先看左边算式,是什么形式?

(一个数乘两个数)再看右边是什么形式?

(第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积)。

怎样连起来组成一句完整话呢?

——学生再说“规律”。

师:

我们往往记不住“规律”,为了方便记忆,能否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符号表示规律——师用符号板书。

2、验证。

⑴师:

刚才我们探索规律是从一些特别算式来观察,它是否与生活实际一致。

我们可验证一下。

⑵学生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中第二题。

(此题也可由学生自编)。

⑶让学生口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再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算式和得数,说明刚才规律完全合符生活实际。

3、应用。

⑴学生试做板书中三题。

⑵学生试说理由,同时体会“简算”乐趣。

4、小结学习方法。

⑴师: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是怎样学习?

——学生发言,教师手指板书过程指导学生小结,随着学生发言教师逐步并板书“计算、观察思考、找规律、验证、应用”。

⑵师:

这是一种重要学习放方法,望大家在平常学习中注意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数学规律。

5、练习,

⑴先观察再计算。

750×4×95       899×125×8       25×(4×3×798)

⑵对比(略)

6、作业(略)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乘法意义和3个运算定律.通过以前学习,学生对乘法计算方法已经掌握,对乘法意义也有了初步理解,知道几个相同数连加,可以用比较简便形式——乘法来计算.这一节是在已学基础上,以定义形式给出乘法确切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了乘法意义之后,教材又通过具体例子概括出乘法运算定律,并且进一步用字母式子表示,这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良好基础.

在本小节中学生参与推导乘法运算定律过程是教学重点.另外,在这3种运算定律中只有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乘法运算,它不仅涉及到加法运算,而且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应用又容易混淆,所以学习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成为了本小节教学难点.

教师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节知识内容,更重要是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思维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形式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

在讲解乘法结合律前通过几道计算结果是10,100,1000口算题,让学生找出5和2,25和4,125和8三对“好朋友”,为学习乘法结合律做了铺垫.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乘法意义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

结合例1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其次再让学生采用观察、分析方法比较哪种算法简便?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意义.

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可以出示几组数目不同算式,让学生先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然后再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同桌、集体)、互相交流,用自己话总结出乘法运算定律.这样安排可以让学生参与运算定律推导过程,使自己成为主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3.借助视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4×3       50×30     2×50      15×4    15+15+15+15

4+4+4+4     30×12     60×40    4×25    9+9+9+9+9

2.导入:

刚才口算题同学们算得很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即算得对又算得快呢?

好!

为了实现你们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有关知识.乘法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指名读题.演示课件“乘法意义”出示例1下载

引导学生分析:

横着看或竖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几排?

教师提问:

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加法怎样解答?

用加法计算:

5+5+5+5+5+5=30(个)

或6+6+6+6+6=30(个)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

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乘法该怎样解答呢?

用乘法计算:

5×6=30(个)或6×5=30(个)(教师板书)

(2)对比例1中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提问:

从上面算式关系,谁能说一说乘法是什么样运算?

教师补充说明: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演示课件“乘法意义”下载

相乘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数叫积.

(3)教学1和0乘法特点:

想一想:

过去学过乘法算式中,有没有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

启发学生举例:

3×1=3  1×1=1  3×0=0   0×0=0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算式都和哪几个数有关系?

教师归纳:

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4)反馈练习:

(投影出示)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20+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

求几个加数和简便运算叫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运算叫乘法.()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   出示例2 演示课件“乘法交换律”出示例2

观察下面每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关系?

12×5○5×12400×20○20×400

引导学生分组计算,使学生明确:

左边两个数乘积和右边两个数乘积相等.

学生讨论:

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位置,它们积不变.

教师指出: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对吗?

为什么?

11×9=9×100    12×18=2×18        A+B=B+A

②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数.

12×32=32×□    39×41=□×□

(2)教师提问:

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

(A×B=B×A)   (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

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整数.

教师提问:

以前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交换律.)

(3)练习:

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计算下面各题,用交换因数位置方法进行验算.

32×25105×424

三、巩固发展

四、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应注意什么问题?

(1和0乘法特点)

五、布置作业

教材62页1、2题

1题、应用乘法意义说明下面各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1)   一幢宿舍楼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以住15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2)   一头牛重500千克,一头大象重量是这头牛10倍.这头大象有多重?

2题、根据运算性质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数.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125×(9×14)

板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两种位置关系,初步熟悉垂线和平行线。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往表达数学中概念,并会举出恰当例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举例等环节,感知生活中垂直于平行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具有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意识,体会到垂直与平行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判定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并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预备】

每人:

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点子图。

每组:

长方形白纸4张、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导进: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直线)?

谁来说说它性质是什么?

(没有端点,无穷延长)

(一)学生想象在无穷大平面上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师:

假如让你画两条直线,你会怎么画?

(学生短暂思考并猜想)

师:

听清老师要求,把你想法画在白纸上,每张纸只画一种,用马克笔画。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各种位置关系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并把学生所画选出具有代表性贴到黑板上。

二、观察分类,初步明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

老师把大家画几种情况贴在黑板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1、平行2、交叉3、交叉且垂直4、不平行但还没有交叉

(二)进行分类

师:

你能根据它们特点来分分类吗?

把你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①和④是一类,②和③是一类。

师:

请说说你想法。

(学生根据表面现象相交与没有相交分类,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

也就是说两条直线碰一块儿了,形成了一个交点,就叫两条直线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

并在适当时机板书:

相交)

2.引导学生正确分类。

师:

对于他们小组这种分法,你有不同意见吗?

(有话让学生说明并进行想象,假如没有直接利用幻灯片展示④延长后相交情况,说明:

通过延长后相交两条直线也看作是这两条直线是相交。

师:

今天我们研究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关系,那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板书)

三、了解平行于垂直特征

(一)揭示平行概念

师:

这组没有相交两条直线很特殊,无论怎么延长它们也不能相交,你知道这种情况在数学上叫什么吗?

(平行线)

师:

根据你对平行线了解,你来说说什么样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学生试说不完整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整,重点突出在同一平面内和不相交两点。

)学生一边叙述教师一边将概念补充完整。

师:

你觉得这里面得重要词语是什么?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2条直线)

师:

现在我们看看书上怎么说,(放幻灯片,让学生朗读: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

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

(学生回答并举例)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

师:

假如我将这两条命名为直线A和直线B,我就可以这么说: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

请你也说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关系。

(直线A与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B与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直线B与直线A互相平行;直线A是直线B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平行线,直线A平行于直线B;直线B平行于直线A。

师:

下面请你判定,下面哪组是平行线。

(出示幻灯片)

(二)揭示垂直概念

师:

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情况。

你以为哪组最特殊,为什么?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师:

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

(用三角板、量角器比一比、量一量)(板书:

成直角)

师:

假如两条直线相交成了直角,这两条直线形成了什么关系?

(互相垂直)你能不能用自己语言总结一下什么叫垂直?

(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补充完整并板书。

师:

让我们看一下刚才我们验证过程,并看看书上是怎么说。

(出示幻灯片,学生朗读:

假如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垂线,这两条直线交点叫做垂足。

用笔标记一下垂足)

师:

你能不能用自己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

(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一组互相垂直两条直线)

师:

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所以说谁是谁垂线。

你还可以怎样说?

(如下图)

师:

今天我们学习是什么内容?

(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现在我们打开课本65页,读一读书中定义,并把重点词语画一下)

齐声朗读: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假如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垂线,这两条直线交点叫做垂足。

四、练习巩固,深化对垂直与平行理解

1、我们看看运动场上还有这样现象吗?

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线(出示主题图)

2、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垂直与平行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3、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现象,你来指一指并说一说。

(出示几何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五、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

师:

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出示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

1.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平行,观察着两根红色小棒是什么关系。

2.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观察着两根红色小棒是什么关系。

六、课堂总结

师: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拓展

你能数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有几组平行线和垂线吗?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4、在分析、比较、综合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

今天咱们继续学习有关直线知识。

老师和你们一样有一张纸,大家拿出来摸一摸这个面。

我们一起来做个想象,想象一下把这个面变大会是什么样子。

请同学们闭上小眼睛,想像,这个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这时,又出现另一条直线。

这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是怎么样?

(学生想象)(课件2)

师: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刚才想法画在白纸上。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你想到几种就画几种,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

画完了吗?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比一比,谁想法最多?

(小组交流)

师: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图贴到黑板上,为了方便我们把它标上号,就写在作品上。

)幻灯片出示。

你们画和他们一样吗?

有不一样,可以说说你想法。

师:

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师:

老师也画了几种,请同学们看一看。

(课件3)

(二)进行分类

能把这些作品分分类吗?

师: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分成几类?

(小组讨论、交流)

直线有什么特点?

师:

对于他们小组这种分法,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生提出猜测:

我认为X号延长就变成相交了。

三、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含义

(一)揭示平行概念

师:

用课件演示(课件4)

师:

剩下这组直线大胆想象说说你们想法。

生1:

我认为它不会相交。

为什么呢?

可以把它延长看看。

(课件5)

生2:

那是你看出来,要量一量。

师:

那你就量一量看看。

学生量一量,得出中间距离一样宽。

师:

你们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

不管怎么延长这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

师:

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在数学上,像这样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

(板书:

平行线)谁能用自己话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质疑:

不相交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吗?

(实物演示右图)师:

将这两根小棒想象成两条直线,(摆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们平行吗?

(摆在不同平面上)现在呢?

为什么?

师:

这两根小棒不在同一个平面上,难怪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所以,我们还要给互相平行加上一个条件:

“在同一平面内”。

(板书:

在同一平面内)

师:

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什么是平行线呢?

引导多名学生概括完电脑出示(课件6)

师:

要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要具备什么条件?

我们还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

互相平行)(课件6下半部分)

师:

例如:

这是直线A,这是直线B,我们可以说……强调要说谁和谁互相平行?

练习:

(课件7)下面哪组图形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会出现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其中,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二)垂直概念

师:

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情况。

黑板上贴你发现了什么?

生1:

两条直线相交都有四个角

生2:

我发现对着角都相等。

生3:

有是4个角一样大,还是直角。

师:

你怎么知道是直角?

生3:

我量。

(学生验证:

三角板、量角器)

师:

你认为在这几组相交直线中哪种最特殊?

生1:

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生2: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都不是直角,有是锐角有是钝角。

师:

像这样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垂线,这两条直线相交交点叫做垂足。

谁能用自己语言说说怎么样才互相垂直?

说完出示(课件8)判断一组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要具备什么条件?

师:

在我们教室哪些能用垂直和平行说?

(指名回答)

练习:

找一找生活中那些地方有平行和垂直(课件9)

(三)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分类活动,认识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其中两种比较特殊是垂直与平行(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图形属于什么现象?

(课件10)

2、判断(课件11)

3、折一折

(1)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

(课件12、13)

六、总结

七、平行与垂直图片欣赏

板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正确理解。

(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水彩笔、尺子、三角板、白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关系: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直线、角有关知识,谁来说说直线、角有什么特点?

2、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师:

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想象成一个无限大平面,每个同学在纸上画两条直线(注意每张纸只画一种情况)。

二、观察分类,了解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

画完了吗?

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想法与众不同?

(小组交流)

师:

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图贴到黑板上)

师:

仔细观察,你们画跟他们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

(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观察分类,了解特征:

师:

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

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

(学生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具有一定不可预料性,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

分为两类:

交叉一类,不交叉一类;

第二种:

分为三类:

交叉一类,快要交叉一类,不交叉一类;

第三种:

分为四类:

交叉一类,快要交叉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

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

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

(并在适当时机板书:

相交)

2、引导学生分类:

设想:

当出现第二种情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并把直线画得长一些,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一类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

当出现第三种分法时,开始同第二种做法一样,先使学生明确快要相交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情况。

再使学生明确分类时要统一标准。

相交一类,快要相交一类,不相交一类,这样分类是以相交与否为分类标准。

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类。

二者不是同一标准,所以这种分法是不正确。

从而达成分类统一,即相交一类、不相交一类。

总之,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情况。

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三、归纳认识,总结含义:

(一)揭示平行概念:

1、师:

(指着平行一组直线)这组直线相交了吗?

(没有)想象一下,画长些,相交了吗?

(没有)再画长一些,相交了吗?

(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

(不会)(边提问边演示)

师:

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

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板书:

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

(学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

(学生试说不完整概念)

2、小结并板书: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举例: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互相平行例子?

(二)揭示垂直概念:

1、师:

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情况。

你们发现了什么?

(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

你们认为在这些相交情况中哪种最特殊?

(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

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

(学生验证:

三角板、量角器)

(板书:

相交成直角)

2、师:

像这样两条直线数学上叫什么?

看书自学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互相垂直概念。

3、举例: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互相垂直例子?

四、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下面图中,互相平行有(),互相垂直有()。

(图略)

2、判断: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2)两条直线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3)如图+直线A叫垂线,直线B叫垂线。

()

(4)不相交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3、指出以下各图中,哪些线段互相平行或垂直?

(图略)

五、拓展延伸,发展空间观念:

师:

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出示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

1、把两根红色小棒都摆成和绿色小棒平行,看看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

2、把两根红色小棒都摆成和绿色小棒垂直,看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

3、想象有多少根这样红棒与绿棒平行或垂直?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